【文明礼貌】好品格在行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陈嘉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时期。三岁四岁的时候,孩子会初步萌发出自信心和独立性。表现为他们会自己去做很多事情。父母老师不要取而代之,而是要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那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哪些好处呢?3、4岁的孩子要培养哪些基本的自立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好处</p><p class="ql-block">1、促进了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家长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p><p class="ql-block">有哪些基本的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1、穿、脱衣服的自理</p><p class="ql-block">对于近3岁的孩子可以开始穿衣训练,先让他学穿无扣的衣服,然后学习解结扣子。除此之外,孩子在4岁时可以要求他自己学会穿好衣裤鞋袜,5岁前后学会结活扣,6岁时会解开结死了的鞋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吃饭的自理</p><p class="ql-block">当孩子能够用调羹吃饭时,就可以改用筷子了。开始他只能用筷子扒拉着饭入口,渐渐就学会用筷子夹菜,到4岁时就会自己独立吃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个人卫生的自理</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教孩子自己洗手,刚开始时,训练孩子自己用流水冲手,并用毛巾揩干,逐步发展到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自己拧干小毛巾来擦手。在孩子牙出齐后,就可以教他刷牙,先不要用牙膏,漱口水也必须是开水或纯水,渐渐地使他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在孩子学会吐漱口水之后,再在牙刷上放一点儿童牙膏来刷牙。孩子到5岁时,可以让他学着洗一些小东西,如自己的袜子、手帕等。</p>

孩子

自理能力

培养

自己

动作

自理

刷牙

能力

肌肉

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