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孝心

韦玉(韩)

<p class="ql-block">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是晚辈对长辈的无私奉献和责任义务,孝心是道德和法律制约的个人行为,孝心是做人的基本素质。</p><p class="ql-block"> 孝心的具体表现是对父母好,好的内涵很丰富:物质方面的吃饱穿暖,精神方面愉悦和幸福感。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在物质贫乏时,保证父母的基本需求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同时对父母的关心,精神上的体贴也十分重要。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对父母的陪伴关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经常在孝心上走入误区,单纯的理解为,让老人得到丰厚的物质生活就算万事大吉,就算尽了孝,把孝心单纯的看成了物质上的给予,子女给予父母的钱越多就是越孝顺,用钱来解读孝心!</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尽孝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做为子女除了应该满足父母需要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让他们在精神愉悦中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做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以下三点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一是要注重父母的存在感。父母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他们独立的生活中度过的,他们习惯了“一家之主”的生活,不要因为他们老了或者没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做为子女除了关心他们的冷暖,更要尊重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不是没用的人,更不是子女的累赘,有孝心的子女总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哪怕这种“尊重”是善意的谎言,也会温暖他们的老年生活,老人最可怕的是他们被看成是没用的人,因为曾经家里家外的顶梁柱一下成为子女眼里没用的人,这种落差很难适应,甚至是对他们在精神上的一种伤害!</p><p class="ql-block"> 二是注重对父母的陪伴。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子女成家立业后关注自己的小家,经常忽视了原来的大家,忽视了父母的存在。经常看望陪伴他们会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减少孤独感。特别是当子女有了自己的孩子,教育子女尊重爱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是做为儿女必须做到的:老人需要第三代的尊重和陪伴,他们会把曾经对子女的爱延续到孙辈身上,对孙辈的爱和付出对老人们那是享受的天伦之乐,千万不要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另外,子女需要为下一代做出孝敬老人的榜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孝心的种子,让这种孝心得到传承,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 class="ql-block"> 三是不要过多地干扰老人的生活。特别不要侵犯老人的权益。生活上关心是必须的,不要把他们的一切都必须由子女说了算。让他们有“自主权”,特别是父母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关心他们的感情生活十分重要。假如他们有能力愿意选择新的伴侣,子女最好不要成为他们感情的羁绊。现在有多少子女因为个人的物质利益成了孤寡老人感情生活的绊脚石和破坏者,子女要包容,就像父母曾经能包容你的一切一样去包容他们,能够看到或帮助老人获得幸福那才是你最大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今天,尊老爱老,子女对老人尽孝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孝敬老人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老人们晚年精神上愉悦才会走好人生最后的里程,对子女来说,最值得赞扬和肯定的是不但让老人物质生活无忧,也要让他们在精神方面无憾,这才是最完美的孝心!</p><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