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王成玉</p><p class="ql-block">学习地域文化之旅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本次做个孤勇者参加《爱与孩子》成长之旅,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学习教育意义重大,从地理位置、经济地位、自然人文历史、国际交流要枢纽三江环绕濒临珠江出海口,承载着历史重托、数字经济飞跃高速发展,广东自古以来有很多历史名人,张九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詹天佑、叶剑英等人。历史背景深厚,文化底蕴丰富。78年深圳改革开放小岗村,现在已经变成国际大都市,现代的广州大湾区春天温度适宜,空气新鲜,风景迷人、鸟语花香,历史人文交融,经济蓬勃发展,与世界链接,大湾区乃教育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董进宇博士刚刚手术一周就带病用生命在讲《爱与孩子》新课程,非常感动。董老师用毕生的经历,20多年的积淀,扎实的教学功底,本次《爱与孩子》是全新的课程,董博士用科学、人伦、学术、教学规律相结合,教育根基特别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的一次课程,全面梳理当前孩子教育为核心智慧的再次呈现。</p> <p class="ql-block">董博士本次讲课前在一首赵真、木兰萨萨《逆风飞翔》主题歌曲拉开讲课的序幕,董老师大口吸食类似阵痛的药剂,我就坐在课堂第一排,最近距离看着他的表情,感受到董老师通过麻醉肢体疼痛,酝酿储备教课能量,让我很心疼!就这一刻真心感受到他用生命在讲课的l风雨后迎来七彩的光,我要飞,飞过大野苍茫,我要直冲云霄逆风飞翔,我要飞飞过悲伤和绝望,拥抱天边那片最美的夕阳。董老师就是一束光,照亮人生的方向,这首歌反映了董博士人生经历和人生哲理,感情表达真挚!</p> <p class="ql-block">文化圣地承载希望。3天的学习很紧凑充实、但有些遗憾,没时间亲自到广东名胜古迹转转,但本次学习确实很充实收获满满,家长交流气氛很浓,下课随时和“大咖”老师交流很受益,真正感受到了浓浓学习氛围。我自己的闲暇之余也会利用碎片时间早起到广东大湾区蕉门公园跑步,下课到酒店大厦石阶小路散步放松放松非常解压,呼吸新鲜的空气,听着树梢清脆的鸟鸣,看着一簇簇洋紫荆粉色花很美,树立楼沿两侧异木棉挺拔粗壮,火红的龙船花很惊艳,街道两侧黄色的风铃花庄重很漂亮,据说是古巴的国花。特别独处在江中美丽的过桥,慢节奏的打八段锦感受同大自然呼吸交融的感觉特别舒适。短暂的3天陪学友、老师交流特别亲切,一起品尝广东美味流连忘返很美。</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学习成长无限</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石柱上撒旦的三句箴言: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认识你自己。三句真理拉开讲课的序幕,孔孟子名言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上是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有所自律,在自己的行为上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超出自己的边界,培养自己良好品质。有所为平常人能做到,有所不为是很不容易做的。第一章重点讲“体会关于智人幼崽成长的哲学思考”。</p> <p class="ql-block">首先,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人类现有生存模式来观察,人要生存下来,需要以下四四类能力:一、按“智人”方式控制自己肢体行为的能力。二、与人交往能力。三、参与社会合作生存技能。四、使用大脑的能力是统帅“司令部”。平常人大脑功能运用能力:记录与复现能力,普通人大多时候模仿模范(记录仪功能10%)、有效思考能力(思考器20%)、创造能力(反应釜功能70%)。有所为,有所不为。解释撒旦意思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主要就是学习知识技能方法,经过二次创造,解决家里实际问题,千万不能照抄硬搬,否则无效。认识你自己。这一条我很有感悟,往往生活中不认识我自己,随着生活工作繁杂养家糊口不容易,忙忙碌碌一天天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静静的体会很有感悟。通过情景在线穿插活动印象很深刻,我们不还活着吗,活着就要敬畏生命,爱自己,慢慢走进孩子心灵神秘的世界。感受回忆自己童年经历,逐渐理解接纳孩子,杜绝伤害过多打骂强迫,如果痛苦足够强烈,孩子会很难疗愈,孩子会逃避排斥,封闭自己心门,关闭大脑思考程序。我们家长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按照“智人”的天性培养孩子,孩子最怕就是被遗弃,建立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爱”是孩子安全感的原材料,陪伴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方式,孩子安全感的地基是良好夫妻关系。孩子只要消除了恐惧感,建立了安全感,他才能放松下来,他的心智才能发育成长。本次章节总结卡巴莱恩名言:“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就会出现。”</p> <p class="ql-block">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关键:孩子越大父母的事情越少。本次董博士讲了好几遍,还亲自做动作,寓意深刻表达真挚。0-3岁妈妈抱着孩子,爸爸参与并排向前走。3-6岁妈妈牵着手平行,爸爸陪伴鼓励表扬,爸爸妈妈一者走在前,都会对其他人有伤害。6-12岁孩子在前走,爸爸妈妈在后陪伴跟着一起向前走,保持1米左右距离,陪伴着守护着孩子,这个时段孩子要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承担责任,孩子求助随时出现。12-15岁,保持2米距离,父母要引导责任移交,划清界限,主要鼓励表扬确认,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孩子分享时倾听感受不评判,做朋友伙伴。15-18岁父母在原地不动,不跟随,随叫随到,观望孩子即可,孩子有请教问题要约时间,父母有自己人生,控制能忍住帮他的冲动,不要以为随意打电话,要尊重孩子主体人格,家长要诚实守信,言传身教,不干预不越界。18岁之后上大学了,父母挥挥手拜拜就行了,放飞孩子自由成长!这个举例我感觉特别有道理,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你的角色对吗?值得反思。我们要理性思考,不能角色错位,做到人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有边界感,都做好自己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学习经典情景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分享两个情景互动活动感受,第一个活动“中国传统婴儿捆绑”怕手腿伸不直,就拿布带子把孩子手脚捆绑起来,孩子不会说话,只能服从和无助,或者哭喊挣扎。这种愚昧的习俗,代代相传。我亲身感受着现场孩子在小夜灯下捆绑着不停的啼哭,倾听着配乐配和深情的独白,当时心情很沉重、也很伤感,孩子是多么可怜和无助。反思我们当下生活学习过程中,仍然正在束缚干预孩子成长,仍然包办、固执的不放手打骂孩子,当今社会处于现代文明时代,多少家长仍然用传统的无知的观念教育孩子很痛心。第二个案例活动主题就是跟李达坤版本家长课《爱与教育》情景是一样的,家长教育孩子都是说“不”的教育情景再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式教育,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全部抹杀掉了,最终学习也聚而远之,很失败的教育的情景。生命的真正的价值在过程,而不在结果,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困惑、痛苦、喜悦和悲伤,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智人成长、成熟无法避免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学习教育的启蒙</p><p class="ql-block">在这春意盎然,冰雪消融之际,净月的冰凌花已经绽放,春天孕育着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面对困境,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试着把内心消极的语言换成积极的,当我们开始行动就会发现,生活正在一点点变好。让我们一起始终保持持续学习力。保持对求知的好奇心,培养情绪自控能力,我们生活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和烦恼,如果一点小事就心浮气躁、暴跳如雷,只会自乱阵脚、错上加错。善于独立思考,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候,用独立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情,对待教育孩子更是如此,世界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我们教育不能照搬硬套,在实践中无形中会伤害孩子,当我们会遇到事情冷静思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就不会偏激盲目。让我们结伴同行,同频共振,在董老师的引领下,飞过高山,直冲云霄逆风飞翔。</p> <p class="ql-block">自我成长的触动</p><p class="ql-block">本次学习之旅对我个人触动很大,真正理解董博士对中国教育孩子智慧期盼,以爱为核心家庭教育理论创新。进一步夯实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有了勇气和力量,触动我在个人成长重建自己的心声,通过学习蜕变成为我家庭中的“海鸥乔纳森”引领家人持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