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秀 ——安源区“天工杯”小学语文优秀课例选拔赛通济小学赛场掠影

通济小学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安源区“天工杯”小学语文优秀课例选拔赛在通济小学举行。竞赛课堂精彩纷呈,亮点各异,可圈可点。来自六所学校的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瞬间,令现场观摩的老师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来自通济小学的李慧老师执教的是精读引领课《桥》,李老师以一篇带一篇,带着学生回顾小说三要素后,删枝剪叶,非常利索地抓住了老汉这个重点人物品味!出示文中关于“老汉”的三处描写,从提示语“嘶哑、冷冷地、吼”中感受老支书的形象。李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感受人物形象”描写这个语用点阅读分析课文后,迁移学法,拓展阅读《交接》。孩子们学以致用,做到了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后埠小学的谢娇老师执教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谢老师利用生动直观的视频故事引领学生领悟寓言故事的特点。接着带着孩子观察封面、浏览目录、制定阅读计划,通过精读《叶公好龙》 习得阅读寓言的方法,再对《掩耳盗铃》进行练读,课堂形式生动活泼。精练的语言、有序的组织让孩子跟随教师的导读,层层递进走入寓言中感悟小故事中蕴藏的大道理。</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中国古代寓言》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来自乐源学校的李姝老师指导学生有方法地阅读了《曲突徙薪》,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根据对寓言的理解发挥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阅读方法的指引,让孩子明晰了方向。在李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学生自信发言,兴致高昂,李老师趁热打铁,范例指引,鼓励孩子们做好一周阅读计划,与孩子们相约阅读分享课!整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span style="font-size:18px;">达到了导读课“激趣”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  来自安源区高枧小学的易曼瑜老师执教的是《荷叶圆圆》。课堂伊始,易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荷叶图,很自然的引领学生进入了文中情境。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整节课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体现了新课标理念。</p> <p class="ql-block">  来自安源学校的吴文灵老师执教的是《书戴嵩画牛》,吴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吴老师从题目入手,带着学生读准、读通、读懂故事后,出示真实的斗牛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牛相斗的时候与课文描述是否一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习得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后,吴老师还拓展了苏轼的另外一篇文言文《书黄筌画雀》,学生学以致用,明白艺术创作要细心观察,要勤学好问。</p> <p class="ql-block"> 来自安源二校的蔡锦锦老师执教的《桥》,整堂课蔡老师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蔡老师在教学情节的设计上,以读品味,巧妙地把描写村民和老汉的词对比读,<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对老汉“父亲和党员”的双重身份的矛盾的解读,体会老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高风亮节的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后,安源区教研室副主任汪早早、区兼职教研员安源学校业务副校长李艳芳、通济小学业务副校长肖美对六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  此次选拔赛的举行,既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在这样一个浓浓的学习气氛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区教研室组织这次选拔课比赛,不仅仅在于选拔能力突出的老师晋级市赛,还在于感召更多的语文人,共同探索建构更高效更智慧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撰稿:吕林</p><p class="ql-block">审稿:肖美</p>

老师

学生

阅读

小学

安源区

李老师

执教

通济

来自

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