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人生

耕心

<p class="ql-block"><b>  周一去驻村工作所在的村,途经镇中心时恰逢农村大集,穿镇而过的国道被熙熙攘攘的人车缓滞,恰是“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而令我要停下来的“触点”,是匆匆一瞥看到的场景,一个商贩帮着一位半跪在车里的老人在向一台面包车里努力地塞进一辆自行车,自行车锃光瓦亮。他买车一定是为了方便在镇村之间走亲戚、购农资、逛集市。我便拿起相机拍下他们的塞车过程,然后便去走走人头攒动的集市。</b></p> <p class="ql-block"><b>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来是卑微的行业,而今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独特的风俗文化被传承。每到集市日子,镇里镇外的客商小贩云集小镇市场,他们将带来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得上的各色的小商品、新鲜采摘的蔬菜瓜果、宰杀的猪羊牛肉,还有新鲜的水产品一一摆出。一个接一个的摊子,一个又一个的摊主,摆起小商品大集的长龙,展开了一幅气息浓郁、风情独特的繁华画卷。而赶集的农民也是养成了习惯,逢集必赶从远近不同的村中汇到镇里集市熙攘的人群里,下地干活儿的壮年形色匆匆,年纪大的老人们来溜溜弯儿,买点日常小用品。</b></p> <p class="ql-block"><b>  我举着镜头,从远近处放大镜头里记录了每一个人的瞬间表情故事,站在路边的豆腐西施是本镇上的农家女,每天风雨无误地在那里守着摊床,几乎我每周路过都会停车顺手拎几块;路边摆摊的依旧是附近村的农家老人,她们一年四季地坐在那里卖着农家菜园子里的大蒜洋葱土豆萝卜。起初的农村集市特别不受附近门市房和附近村民摊贩们的喜欢,然而多年的经营中,小镇和远近村里的村民来镇里逛大集,也使得大家的店铺里有了更多的消费,外地客商和本土商家倒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其乐融融,使得小镇更加丰饶多味。</b></p> <p class="ql-block"><b>  集市里,商家们热情地招呼着,一个摊床旁,一个大姐丰富的表情包吸引来了众多的顾客,她的小商品自然而然地便被更多的人关注;一位憨厚的摊主卖出去一小袋的海带那自然流露出来的欢喜,那袋海带的利润或许只有几毛钱,但他足以欢欣的却是这份职业。这些摊贩是长期游走的流动大军,他们深谙在乡镇大集的经营之道,投其所好地推出物美价廉的农村小商品,和顾客交流时也少有华丽的辞藻,所以农村大集里少了城里早市的浮躁。一位胡子拉碴的大哥买了一块好排骨,和人打趣后爽朗地大笑着挤出人群,我蓦地发现,他挂着肉袋子的胳膊是残缺不全的,他的大笑里有多少江湖人生!我注意到了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在一个卖服饰的摊位里买衣服,摊主悉心地为他左挑右选、试穿着各色外套马甲,那场景,就仿佛是子女们对自家老人的服侍。老人买完衣服,颤巍巍地离开集市。这几件衣服,让这位有耳疾的老人暖暖的慰心。</b></p> <p class="ql-block"><b>  我没见到大集每一次开市的场景,或许是天还没亮的烟雾蒙蒙时,一台台各色的机车把这些客商摊贩带来到小镇里,然后小镇上就有了在等待他们的赶集人。一碗豆浆、一根麻花,一个冒着热气的包子;一双鞋垫,一把斧头,一包播种的菜籽。暖的不仅仅是胃,而且也在暖着早起的人心,这或许就是早起奔波开集时的一个愿望。久在集市里的他们深谙乡情,便懂得了抚慰赶集村民的经营方式,这也或许是商贩们能把乡村大集越开越旺的一种情怀。</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街角上,一台交警中队的警车开了过来,呼唤挪车的喇叭喊出来了许多忙不迭地挪街边车的人,结果车久久没有开到我们面前,我拉起镜头远处随拍,回到村中放大照片才看到,一位农村大哥被警察抓到了酒驾,骑在三轮车上,嘴里含着测酒仪的样子被我定格了。我很关心他。</b></p><p class="ql-block"><b> 农村大集里,滚滚红尘中最浓郁的人间烟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