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拍摄时间:2023年3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拍摄器材:vivo X60 pro手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于颠簸的行车途中透过前挡风玻璃单手拍摄,画质不佳、画面模糊、取景单调、构图有问题、路途交代有遗漏,就可以原谅自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拍摄、后期:海阔天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绵茂公路简介。改编自网络,分为三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请耐心读完,你才会真正理解本文作者的用意,感受到“基建大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伟大和良苦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绵茂公路简介01</span></p><p class="ql-block"> 绵茂公路,一条神奇的“天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途经清平镇,穿越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止于阿坝州茂县土地岭隧道北出口,与茂北公路(茂县至北川县)相接。主线全长56公里,其中绵竹段长48公里,茂县境内段长8公里。</p><p class="ql-block"> 这条“天路”也是一条“绿色公路”。公路全程是大熊猫、羚牛、川金丝猴、珙桐、独叶草等丰富多样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如此重要的珍稀动植物种群和物种,在全长56公里的路段上,通过深挖隧、高架桥等技术创新形式架起桥梁51座、打通隧道20座,桥隧比高达74%,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珍稀野生动植栖息地的切割。此外,绵茂公路通车后,还采取货车限流的方式以达到对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影响的最小化。</p><p class="ql-block"> 整条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公路全程限速40公里/小时,最高海拔近1900米,海拔跨度1300余米。</p><p class="ql-block"> 作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最为艰巨的工程,2009年,由香港援建资金和国家财政资金共同投资超33亿元(香港特区政府出资20亿元),绵茂公路正式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31日,绵茂路绵竹段二期工程9公里建成,绵竹市清平镇每逢汛期就成“孤岛”的历史结束。</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绵茂公路长河坝隧道出口至篮家岩隧道口5.8公里的沥青路面铺筑全部完成,标志着绵茂公路项目路面工程全部完成。12月27日9时,绵茂公路建成通车,整个工程历时14年,才终于建成试通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从绵竹市汉旺镇出发,穿过金湖隧道,云湖隧道群,就到了绵竹市清平镇。</p><p class="ql-block"> 清平镇是传统羌族聚居区,195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茂县划归绵竹市管辖,在长期羌族、汉族群众共同居住的情况下逐渐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羌汉文化。</p><p class="ql-block"> 清平镇区即是颇为知名的“金色清平”4A级景区,一个人工打造的彩色小镇,彩色小屋,小火车,萤火虫基地……值得看一看。镇区到处是“游在九寨,耍在清平”的标牌,当地政府将清平镇定位为九顶前山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山水生态旅游小镇——“金色清平、世外桃源、避暑山乡”。所以夏季避暑,这里应该是一个宝地。</p> <p class="ql-block">羌族风格的“三生虹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三生虹桥,跨过绵远河来到对面山上,观“金色清平”全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这一段主要穿行在绵竹和茂县之间的龙门山脉崇山峻岭中。就是不断穿行在“隧道——桥梁——桥梁——隧道——隧道——桥梁……”之中,感觉震撼无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整个工程对于动植物的保护是显而易见的。在夹皮沟隧道口,行车路过这里的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公路旁臧酋猴种群的身影。和峨眉山“泼猴”相比,这些猴儿太温顺了。不过也要当心,毕竟是野生动物,所以警察是会劝阻人们在此停车戏猴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续“隧道——桥梁——桥梁——隧道——隧道——桥梁……”。 这是长度达8149米的蓝家岩隧道,绵竹与茂县之间的分界,就在这个隧道里。仍然限速40公里/小时,跑得实在容易打瞌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蓝家岩隧道,已经进入阿坝州茂县地界,再经过八角包梁子隧道群,就来到进入茂县的一个观景台。这里,不远处的山巅还是积雪白茫茫一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行不远就是茂县土地岭隧道,绵茂公路终点,也是本次旅行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上归途,原路返回,再次领略这条“天路”的伟大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绵茂公路简介02</span></p><p class="ql-block"> 绵茂公路是全国公路建设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的公路之一,具有“三多二高一复杂”的特点,是道路建设业内公认的“建设极难”的工程。</p><p class="ql-block"> “三多”:一是穿越的地震断裂带多,全路段将穿越龙门山脉四大断裂带,分别是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央断裂带、九顶山支断裂带、后山断裂带,工程选线及施工都面临极大的困难。 二是沿线塌方、泥石流、堰塞湖多,地震后沿线山体崩塌极其严重,施工安全隐患严重,有7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受汛期暴雨影响,有效施工时间不足6个月,施工极其艰难。 三是新建桥梁、隧道多,“桥隧比”高达74%,防护工程线长量大,技术要求高。</p><p class="ql-block"> “二高”:一是保护生态环境要求高,绵茂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尽最大努力减少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该项目的重要课题;二是地震设防等级高,该路按8度设防,建成后确保“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p><p class="ql-block"> “一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引发沿线山体崩塌,河床提高,从而给抢通保通及公路建设带来新的课题,需要解决大量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绵茂公路简介03</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7日,绵茂公路正式通车。绵茂公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德阳市与阿坝州交通大动脉,标志着德阳与阿坝“相邻不相通”的历史彻底成为了过去。绵竹到茂县原本3个多小时的绕行车程,缩短为1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绵茂公路是四川交通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是阿坝州出行川北、川中的重要通道,也是川东、川中地区经阿坝州通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一条便捷通道。</p><p class="ql-block"> 最直接的效应是,它成为了连接四川盆地和阿坝州若尔盖、九寨沟等景区最快速、便捷的旅游通道,将快速地带动德阳、阿坝两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地区经济发展,让几代人的夙愿得以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