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香满园,</p><p class="ql-block"> 桃李满天争相映。</p><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我们乘着教研的春风,相聚在美好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教研作用,打造精品课堂。3月6日——15日,我校第二轮教研拉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集体备课、常态课展示、议课交流三个环节。</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学校本着力推年轻教师的原则,让青年教师展示独特的风采。仝玉娟和薄翠丽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分别展示了教学设计《开满鲜花的小路》和《找春天》。她们的设计新颖,构思巧妙。</p> <p class="ql-block"> 低段语文组成员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使教学流程更精细化。</p> 常态课展示 <p class="ql-block"> 仝玉娟老师讲授的是《开满鲜花的小路》。她的教学思路清晰,问题设置层层深入,重难点突出,情景剧的设计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 《开满鲜花的⼩路》是⼀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鼹⿏先⽣本想向松⿏太太请教长颈⿅⼤叔寄来的⼩颗粒是什么,可是却不⼩⼼将它们漏在了路上。春天,通往松⿏太太家的路,成了⼀条开满鲜花的⼩路。原来,长颈⿅⼤叔寄来的⼩颗粒是花籽。花籽,这是⼀份多么美好的礼物,它给⼤家带来了快乐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王秀娟老师执教的是《贝的故事》,一上课,她用一段小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简单了解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这与本课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帮助孩子从字形上识记生字,并对汉字的魅力充满探究。</p> <p class="ql-block"> 集中识字,我们往往会上成大量机械的一种记,写、读会比较多。王老师是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识字学习原来也挺有趣的,识字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识字原来就是和我的生活这么紧密地的联系着的。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了这样的一种体验和认识,王老师相信哪怕这节课我们教授的知识可能再少一点,但是他回到生活中,回到他自己的常态的一种学习当中,他这种欲望和热情会怎么样一直保有。而这或许是我们做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课堂里能传递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今天这堂课,王老师以故事化的方式,以贝字为载体来把她的理念、她的方法贯穿其中。强调的构字的规律,激发了儿童识字的兴趣,更是体现了儿童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本文描绘“我们”去寻找春天的经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小朋友寻找春天的喜悦心情,赞美了春天的无限美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薄翠丽老师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体会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李鹏程老师执教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p><p class="ql-block">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p> <p class="ql-block"> 徐子娟老师讲的是《千人糕》,徐老师将课文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又懂得了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理解了相互合作的必要性。整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高,情绪高涨,内心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触动。</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通过探讨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集中群体智慧、智力资源共享,营造和烘托浓厚的学习风气、教研风气和学术氛围,扎实落实教学常规,尽快提升教师素质,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素质持续强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