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海南的春天格外红火

韩红艳

<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花卉中,能成为网红,常被人围观的,应该就是市民们选出来的市花。三角梅是海口和三亚的市花,可见是当之无愧的网红,如今在海口市红旗镇,就有一个三角梅园,各种花色品种,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最为普及最为常见的,还是红色的三角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是火焰,是热情,是希望,是坚定的信仰,是赤胆的忠心,是国旗的颜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南的春天,正是热烈的春天,明丽的春天,红红火火,光耀天地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海口的春天格外红火,因为木棉花迟开了一个月,赶上了三角梅的趟儿,使得海南各地放眼望去,都是红色的云霞。</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p> <p class="ql-block">红色像什么?像鲜血,木棉花又名英雄树,红色与人文精神相连,可见人人都有英雄情结;像红珊瑚,红色被赋予了海洋生物的特征,这很浪漫;像霜林、像云霞,红色又与季节、美景融为了一体,它触动了人们的记忆……,可见,人们对红色,真是不乏溢美之词、深刻之情,但是所有的赞美中,只有孟晓舟将“一抹中国红”形容为爱国,是最为打动人心的情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棉花,因为它高大雄伟、红颜冠冕,一直是被海南人所钟爱,海南的原住民尤其喜爱它。在黎族居住区的海南中部山区,有一个习俗,就是年轻人成家之时,要在门前种上两株木棉树,寓意天长地久,坚韧不拔、红红火火。时代更迭,岁月延绵,木棉花已经成为扎根大地、铺满山川的花,是大地上的云彩,是民族昌盛的见证。昌江的木棉花节,既展示了中部的资源特点,也代表了中部地区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p><p class="ql-block"> ——屈大均</p><p class="ql-block">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皆是木棉花。</p><p class="ql-block"> ——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p><p class="ql-block"> ——刘克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棉花开,就是中国南方别具一格的物候特征、春天景色。作为一种最接地气的花,它满城皆是,其规模,其历史,都堪称人民花,称得上是从历史中穿越过来的网红。</p> <p class="ql-block">木棉花</p> <p class="ql-block">火焰花,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只是因为它生得太高大,花开在树梢,是植物中的“朝天花”,又被茂密的树叶遮挡,我们的肉眼难以欣赏到它的热烈。然而,它掉得满地的花朵,依然抢了镜,证明着它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证明了它对大地、对春天的慷慨,海南人民就非常喜欢它,所以它被作为观赏树,赋予了城市各个角落的美。如今高楼大厦林立,更不能缺少火焰花的装点,乘坐电梯住在高处的人们,可以俯视到火焰花,令你产生“在天璀璨,在地从容”的情感升华,活在美中,心情始终灿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树是春天的使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古人的诗句中,柳树与桃花、杏花齐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象征着柔情,令人刻骨铭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树的画面感实在是太强了,春天、送别、思乡,都有它的身影,但是海南常年如夏,树木葱茏,又怎会看到柳絮飘落、新柳发芽的季节轮换?虽然海南本土不种国产柳树,但是这样的明星树,海南这个植物花卉大省,又怎能缺少它的存在?毕竟海南是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所在,于是串钱柳就出现在了河边,只不过它不以嫩绿的新芽和袅袅的姿态示人,依然像三角梅和木棉一样,惹上春天,红花就开得格外醒目。它的枝条就是花条,随风飘扬,像极了柳,只不过红绿相间,开得热烈,招摇的花枝,不给人飘零感,却传递着热情。还好,现在的族类,已经不像古人那样伤春悲秋,所以对于这种引进自澳大利亚的“洋柳”,带给我们的,还是惊喜,是乐观向上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火焰花</p> <p class="ql-block">串钱柳</p> <p class="ql-block">“记起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木棉花花期短,最长半个月,但是接着红色的刺桐花就开了。前年前的苏轼和我们一样,记着季节、节日以及花开带来的美景。说来惭愧,刺桐花这个花名,我还是在苏轼的这句诗中得知,可见古人做学问是比我们主动得多。苏东坡在海南呆了三年,我呆了三十年,对海南的认知不及他。翰林大学士被贬蛮荒,九死一生,最后还能写出这样的赞美海南的诗句:兹游奇绝冠平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心安处是吾乡”,能赋予人热情的海南人民,才是那一抹中国红中从未缺失的一抹,诞生过红色娘子军的海南岛,拥有红色的基因,世世代代创造着美出天际的红色海岛。</p> <p class="ql-block">刺桐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