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785班遛达团足迹

<p class="ql-block">一、2月9号奥森公园及冰丝带</p> <p class="ql-block">  肆虐三年的疫情终于消停了,785遛达团终于可以开团了。</p> <p class="ql-block">二、2月16号大钟寺古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鸿同学又一次请吃《<span style="font-size:18px;">燕蘭楼》</span></p> <p class="ql-block">三、2月23号国家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叶村酒馆</p> <p class="ql-block">四、3月2号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击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凯餐厅</p> <p class="ql-block">五、3月9号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最近是白天鹅光顾昆明湖的季节,今天是奔白天鹅而来,再游览重修后的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运气不算太差,见到湖面上有七只白天鹅。借用画中云前几天拍的视频,欣赏天鹅飞翔的美姿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贝莜面村</p> <p class="ql-block">六、3月16号北海深度游</p> <p class="ql-block">  今天5位同学在遛达团专属金牌领队老郭的带领下,进行了北海深度游:</p><p class="ql-block">1)团城欣赏玉佛和渎山玉海,</p><p class="ql-block">金代栽植古树白袍将军,遮荫侯,承光柏</p><p class="ql-block">2)永安寺(两道山门的藏传佛教寺院,欣赏宋代汴梁园林遗物太湖石,白塔,善因殿)</p><p class="ql-block">3)从白塔寺北侧经看画廊下山,游新修缮后的漪澜堂,阅古楼,</p><p class="ql-block">4)沿太液池东岸濠濮涧北行,画舫斋,</p><p class="ql-block">5)北岸静心斋</p><p class="ql-block">6)仿膳午餐</p><p class="ql-block">7)万佛楼(妙相亭五代贯休绘16罗汉石刻),</p><p class="ql-block">8)快雪堂(王羲之&lt;快雪时晴帖&gt;石刻,米芾及赵孟頫等书法石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袍将军</p> <p class="ql-block">  团城玉瓮是清朝文物。通身用玉雕成,高70厘米,长182厘米,宽135厘米,周长493厘米,重达约3500公斤。乾隆曾作三首七言诗于膛壁,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  承光殿是团城景区的主要建筑,元代称仪天殿。康熙时期重建过后,改称承光殿。</p> <p class="ql-block">  漪澜堂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北海琼华岛北侧,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建成后作为皇家园林游憩、宴寝及文化生活场所使用。</p><p class="ql-block"> 1959年,仿膳饭庄迁入漪澜堂古建筑群,将此地作为餐饮经营场所使用。2016年,北海公园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出发点,与仿膳饭庄达成协议,完成漪澜堂古建筑群的腾退工作。在2022年12月29日,北海漪澜堂古建筑群经过近3年的修缮及布展工作,恢复与游客见面。</p><p class="ql-block"> 漪澜堂古建筑群是北海造园史的重要见证,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的杰出代表,是古代填湖堆山造园技艺与戏剧观演空间设计的科学见证,是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也是北海乃至北京城重要的景观资源,拥有丰富且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及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燕京八景之琼岛春荫</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是清代行宫建筑,在北海东岸。称水殿。这是一座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回廊四匝的幽静庭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为"镜香"、"观妙"二室。</p> <p class="ql-block">  沁泉廊,在北海公园静心斋中心位置,是一座桥廊式建筑,跨水而建,廊下有梯形滚水坝,早年这里水流湍急,乾隆用“回回百道泉”来描写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的自然美景。</p><p class="ql-block"> 沁泉廊桥名曰“沁泉廊”,位于画峰室西侧,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与叠翠楼及爬山廊同期添建。沁泉廊桥长12.1米,宽2.3米,桥为三孔,花岗岩方石桥礅,桥面木板,桥礅上立八根红漆柱,彩画廊檐,青灰筒瓦,卷棚屋顶,桥上两侧装红木护栏楣子坐凳,支桌摆椅开设茶座,供游人饮茶小憩。</p><p class="ql-block"> 桥两端与假山小道相连,整个青瓦红柱廊桥映在碧水荷叶中,太湖石假山环抱其周围,坐在沁泉廊桥中品茶观景闻水声。有人言:沁泉廊枕山跨水,廊下清溪泻玉,叮咚有声,廊外乱石穿云,层峦叠嶂,人在廊中,“不下堂筵,坐穷泉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仿膳</p> <p class="ql-block">  万佛楼顾名思义,因里面供奉万尊佛像而得名,乾隆皇帝在万佛楼成瞻礼诗中标注:建楼范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快雪堂快雪堂位于北海公园的北侧,在阐福寺的东侧,现为快雪堂书法博物馆。快雪堂是一座皇家三进院落,从前到后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最初为两进院落,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得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临摹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石刻,为了更好地收藏,他特命人增建了金丝楠木殿,取名为“快雪堂”,距今已有238年的历史。这组建筑是根据地势南低北高随山就势而建,古朴幽静,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其特点是庭院式建筑,有重檐垂花门、景窗;有回廊、卧角廊、抄手廊与各大殿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庭院式格局,又根据各种树木花期的不同进行巧妙组合,使整个院落三季有花果,四季常青绿。是个虽然不大,却精巧别致,玲珑剔透的园中之园。其收藏的众多书法名家的书法石刻,更使得这个庭院显得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知识点太丰富了,还有必要再去N次复习筑固。</p> <p class="ql-block">七、3月23日 智化寺、史家胡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是北京现存唯一一座为宦官兴建的明代寺庙建筑,也是京城现存最大的明代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 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明英宗时期,王振作为皇帝幸臣独揽朝廷大权,虽为太监,但却家资颇巨,所以他所建造的家庙穷极土木,富丽宏伟。因是皇帝宠臣,加之王振冠以感念皇恩的名义营建庙宇,故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智化寺是京城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群。寺中的建筑虽经后代多次修缮,但仍旧保存着明代初期的规制,特别是殿内的藻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为研究明代木构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  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院,距离北京铃铛胡同3公里外的的东四地区,2013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八、3月30日 法源寺</p> <p class="ql-block">  法源寺三大宝之一是金台阶,石头是含金的石条。</p> <p class="ql-block">九、4月6日 海棠花溪</p> <p class="ql-block">十、4月13日 紫竹院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竹行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竹禅院</p> <p class="ql-block">十一、4月20日 莲花池公园</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公园位于丰台区,西三环中路东侧,六里桥东北。丰台、海淀、西城三区交汇处,紧邻京门—西客站,属北京市一级古遗址公园。它是北京城的发祥地,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新建成的莲花池公园占地53.6公顷,1998年开始恢复建设,2000年12月正式接待游人。</p> <p class="ql-block">  团友生日,面条做的颇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十二、4月27日 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贝莜面村</p> <p class="ql-block">十三、5月4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 </p> <p class="ql-block">  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1905年9月开工,1909年10月2日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十四、5月11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燕京八景之一 蓟门烟树</p> <p class="ql-block">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指的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这段城墙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元大都城垣遗址碑记</p><p class="ql-block"> 元大都城的兴建,选址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它的规划设计继承了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的优良传统。明朝继续加以发展,北京遂成为封建社会时期都城的杰出典型,设计思想明朗,主题突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又加以改造和扩建,于是北京城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首都,开始呈现出其特有的新风貌。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墙南移时,遗存城外,俗称土城。土城西壁有肃清门遗址,旧有楼馆废墟,又有双阜壁立,树木葱茏,呜禽回翔,富有郊野风光。早自明永乐年间,即有“蓟门烟树”之称,为京师八景之一。清乾隆帝又就近题碑刻石。其实,早在金中都时,已有“燕京八景”,《元一统志》所载“蓟门飞雨”即是其一。按金中都城原是在古代蓟城旧址上扩建而成,而蓟门一词,又源自蓟城。蓟城之得名,迄今已历三千余年。明清以来,徒以“蓟门烟树”之虚名相传,而遗迹则日见残毁。北京市人民政府鉴于土城乃是研究北京城址变迁的重要实迹,因于一九五七年公布为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残存的土城在结合城壕浚治的同时,又进一步开辟为市内公园,复因故迹稍加修建。旧碑之外,又增新刻,用追溯往事,略见世代传说的渊源,这就为广大人民群又提供了一处富有历史意味的游憩场所,并使古代遗迹,重放光辉。欣喜之余,爰为之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侯仁之撰文 刘子章书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一九八五年国庆节前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到饭点了先充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服务员上菜祝福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头鸿运当头富贵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翅四叶高飞步步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里脊身体健康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吃撑喝饱继续遛达</p> <p class="ql-block">十五、5月18日 圆明园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听边上的游客介绍说,这对黑天鹅是珍珍夫妻俩,刚从颐和园飞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十六、5月25日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十七、6月8日 船营公园</p> <p class="ql-block">十八、6月15日 香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十九、6月29日 国家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b>  2023年过半,下半年待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团友提供照片和视频!</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