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回家路

景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思念就象一根琴弦,不时的拨动着回家的念头。 回家,对一个游子来说,是非常温馨的事情。每当想起,就油然而生一种甜蜜幸福感,因为家里有父母兄弟姐妹在等待。</p><p class="ql-block"> 那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沽河岸边一个小村庄,刚从自然灾害中走出来。一个农家小院里,一对年轻的父母生下了他们第四个孩子。给这个家增添了喜悦和生气,也增添一张吃饭的口。大沽河,青岛的母亲河,养育着两岸朴实勤劳人们,也养活了我这个幼小生命。父母辛勤劳作,仅仅能维持着最低的温饱。从来不需要记起,永远不会忘记,那是我始终牵挂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高楼。年少心高,总想着离开家,去远方看外面世界的精彩,形色匆匆的脚步,丈量着世界。当漂泊的心孤寂迷茫的时候,才想着回家。而每次要回家,只是为放下疲惫和伪装,让父母的慈爱抚平身心的创伤,然后继续远行。</p><p class="ql-block"> 然而回家的路很漫长。记得一年中秋,单位放两天假,大清早和五妹一起往家赶。我们先规划了回家路线:由黄岛坐轮渡到青岛,再乘长途到即墨城,再换乘长途车到移风镇,然后步行五里穿过一片树林,趟过大沽河,如果顺利,下午四点左右就到家了。可那天即墨到移风车没有了,我们只好化70元租了一辆三轮车,到达移风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了。</p><p class="ql-block"> 三轮车无论如何也不肯往前送了。天早已黑了,月亮还没有升起来,没有别的选择,我和五妹提着行李走进黑黑树林。林间小道静的可怕,没有一个路人 。我找到一根木棍握在手里,以防不测。那时年轻 ,心思又急着回家倒也不觉得怎么害怕,即使害怕也不能表现出来 不然妹妹更害怕。路上我们走得很快,走到沽河岸边才发现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当时大沽河上是没有桥的,我们试探着过河,好在河水并不深,深处也在大腿以下。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明月当空了。</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父母大哥他们都急坏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联系,也不知我们走的那条路线,只能到村口等着,看到我们回来了才放下心来。 更苦逼的是, 明天一早又得匆匆赶回黄岛。</p><p class="ql-block"> 镇上去青岛一天只有两班车,到青岛后再乘轮渡到黄岛,回到单位也得一天的时间。为了回家住一宿来回跑两天的路。</p><p class="ql-block">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家就象一个休息室,补给站,吃饱喝足加满油箱,就离开。父母只好把叮咛嘱咐又装满行囊。那时也体会不到父母的不容易,只考虑自己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就象费翔的《故乡的云》……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那故乡的风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p><p class="ql-block"> 渐渐的大了,在他乡有了自己的家。有道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到了这时候才慢慢明白父母恩重。才用心关怀父母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然而回家看看并非易事,道阻且长。拖家带口事多繁忙,往往成为不回家的理由。尽管父母嘴里说 :在外面事业重要,家里都挺好的,不用挂念。但他们的心里,还是希望孩子们回家看看,慰藉思念之苦。 </p><p class="ql-block"> 多少次母亲站在村头,朝着我回家的方向张望,算计着应该回来了。父亲总是把好吃的积攒着,给我们留着。可当我真的回到家里的时候,却还是时间太短,匆匆忙忙。短暂相聚炕没坐热,话没说透,又要长久的离别回到他乡。尽管恋恋不舍,父亲还是忙着把早就准备好的花生油,花生米,咸鸭蛋……塞满后备箱。</p><p class="ql-block"> 一晃我们人到中年,可父母这一晃就老了。可不是吗?我们的孩子都上学了呀。</p><p class="ql-block">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时候真的需要儿女在身边了。可我真正回家陪父母时间屈指可数,好在大哥姊妹都在身边。尽管如此,父母还是说自己没事,你们自己的事重要,还是不用回来了吧。</p><p class="ql-block"> 匆匆的我又来了,匆匆的我又离去。夕阳西下,母亲站在村头那里目送着远去的儿子。她的的腰背弯了,风吹乱了她花白的头发,遮住了她的布满邹文的面容。母亲老了,父亲也老了! 我忍不住热泪流淌,冲动的想返回去多陪陪父母。终究还是走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我还在想,我真有那么忙吗?就连陪父母多住一晚的时间都没有吗?我所忙的那些事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可反过来又想,多住一晚又能怎样?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有个愿望:等我发达了,在城里买一个大房子把爹娘接过去,让他们享一下清福,安度晚年。可什么时候能发达?他们能等到吗? </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即使有了大房子他们也不回去的,他们已习惯了那片土地,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已与他们无关了。在他们心里只有那两亩地,两间老屋,和他的儿女子孙们,唯独没有自己。</p><p class="ql-block"> 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永久的离开了我们。而为人子没有陪在身边,为他们养老送终也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还有去处,父母没了 ,人生只剩下归途。后来再回家心情却变了,增添了许多迷茫。尽管有大哥张罗着,老屋依然在,可人已驾鹤西去。我的心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以前回家那种感觉了。甚至没有勇气敞开那扇老屋的门,怕触痛那颗愧疚的心。</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坟头在村东的祖坟地里,就这样我们永远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了。人生之痛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不在了。</p><p class="ql-block"> 站在父母的坟前,默默的摆上供品,祭酒烧纸钱磕头 ,这一切都是为了慰藉父母的灵魂,也慰藉自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默默的肃立着,回忆父母平凡的一生:他们出生在军阀混战,外强入侵,长期内乱年代。政权更替,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p class="ql-block"> 作为最底层的农民,无论世界如何变迁,都被牢牢地钉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日复一日的劳作,换来一日三餐温饱,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来也默默无闻,去也无声无息。</p><p class="ql-block"> 父母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八个,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的里,能把我们拉扯大,实属不易。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深影响我们。这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及其儿孙,为人处世,勤俭持家自强不息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父亲三周年祭过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日久他乡成故乡。再回家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客人。</p><p class="ql-block"> 当然回家也有好多喜事,每逢孩子们结婚生子,总是要回家的。我有一子一侄一侄女,十二个外甥(女),幸福满满的一家人。都说孩子看着自家好,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不是炫耀,他们确实挺优秀的:有的是博士后重点大学的教授,国家重点培养的青年后备人才。有的是国营大企业工程师,IT行业白领,政府公务员,公司职员。有的是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致富能手。关键是,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心,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信心。</p><p class="ql-block"> 付出获得丰厚的回报。现在大都城里有房,家里有车,兜里有余钱,腹中有诗书。</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我看到一个报到:有个人号称是最幸福的舅舅,说十几个外甥在假期期间吃住舅舅家,舅舅累成了狗,可感觉很幸福。我私下想:若有机会,我是不是可以和他有一拼呢?</p><p class="ql-block"> 大哥的突然离世,使我感到非常悲痛,回家之路更加迷茫和惆怅。虽然几个姐妹都在周边,可到底到哪家住哪家?</p><p class="ql-block"> 疫情及健康原因,没能亲为大哥送终。去年情况有些好转,无论如何也得回去看看了。趁着五一放假,和儿子、五妹、外甥一起踏上回家之路。</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一望无际的胶东大平原上,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三春已暮,繁华落尽,和风轻轻吹拂,长路绿荫遮道,田地有不少劳作的农民。这条熟悉的回家之路,如今变得平坦宽敞。儿子车开得很平稳,回家变得轻松舒畅。</p><p class="ql-block"> 望着窗外陌生而熟悉田野,往后飞去,似乎飞逝的 时光。屈指算来离家已经四十年了,自己从满头青丝已到花甲之年。也算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p><p class="ql-block">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离家已经很近了,一切还是熟悉的样子。与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老家的变化并不很大,不过道路和房屋比以前整齐了一些。我正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不想外甥打来电话说一切都安排妥当。老家的几个外甥还是很能干的,办事干练高效,孩子们能办事了,我们也该放手了。</p><p class="ql-block"> 回家第一站还是先给父母和大哥上坟。</p><p class="ql-block">大嫂和姐妹们把纸钱和供品都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站在祖坟前,发现父母的坟前又添了一座新坟,那是大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齐动手清理杂草,擦拭墓碑,又培上新土,然后烧些纸钱。</p><p class="ql-block"> 妹妹在坟前说些话:告诉父母和大哥,我们都来看他们了,给他们带来很多钱,希望尽情享受用!</p><p class="ql-block">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能例外?既如此,过去的就放下吧!我想若父母大哥地下有智,他们所希望无非是:他的子孙后代都有出息,过上幸福生活。若是这样,那你们就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烧完纸,儿子和外甥们摆好供品,祭以酱酒。依次叩首,上坟算是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上坟回来,已近中午,外甥早就安排好了酒店,说:今中午人多,在镇上亲戚家开了一家酒楼 ,今天对外不营业,我们承包了,其他人都直接去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酒店一看,大厅里嘿呀呀站满了人: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外甥外甥媳妇(女婿)外孙(女)有三十几个人。其实还二十多个在外工作读书的孩子们没有来呢。我有些激动,本不想打扰他们,没想到他们来了这么多! </p><p class="ql-block"> 我高兴的和他们打招呼。有的多年不见,仿佛他们一下就长大了,只记得他们乳名和小时候的样子。有的外孙(女)我还是第一次见着面呢!</p><p class="ql-block"> 外甥按老家喜宴最高规格,订了三桌。我激动的喝了不少酒,说了许多话。酒不醉人人自醉,确实有些醉了。</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的姊妹们是特别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也喜欢她们的性格:平时精打细算,遇事慷慨解囊。姐妹之间,一句话不和,可以挣到面红耳赤,一转身便笑得前仰后合,风消云散。这也深深的影响着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和使命。世界正经历着大的变局,但无论世界怎样变化,作为父母长辈都希望孩子们:身心健康,勤劳善良,知恩图报 ; 希望他们有远大的志向,积极向上心态 ; 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大的格局,积极融入主流社会 提高发展自己,知行合一,行稳致远。更希望他们是平安快乐幸福的。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要靠去争取。</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短暂的相聚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后备箱太小,已装不下他们的礼物,和满满的情感。外孙女还是开车带我们到大鹏棚里采摘最新鲜的蔬菜。她告诉我说:她已经工作了,在她二姑(大姐家外甥女)公司里干成本会计。我高兴的给我这位小同行点赞鼓励。</p><p class="ql-block"> 尽管依依不舍还是踏上回家的路,但这个家已是他乡的家了。夕阳正红,晚霞满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