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2022河大国培学习收获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7日,由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2)——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在河南大学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拉开了帷幕,来自全省48名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了此次培训。开班典礼恰逢三八节,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代表学院全体教师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女教师学员准备了女神节礼物,向学员们简要介绍了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历史传承和师资力量。美术学院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完整的学科体系、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国培培训方面,美术学院培训经验丰富、培训团队师资力量雄厚。为了保障本次培训质量,美术学院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周密安排学员生活,特邀业界知名专家教授和学院优秀专业教师授课,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成、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开班典礼结束后,美术学院领导与学员们在河南大学中心建筑—大礼堂前合影留念</p> 3月8日 <p class="ql-block"> 3月8日下午美术学院席卫权院长用生动的例子给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关键解读-艺术新课标遇到“旧美术”》,他强调:本次课标修改的关键即是“大概念”新理念的引入。何谓“大概念”学习?那便是让学生学会、真会、真懂的学习。将所有课程和学习变成让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老师尽量促成这种学习的生成。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抓手,思维逻辑才是学生学习的灵魂。确定了新课标最终的指向:广泛结合、联系文化、联系生活。作为教师要广泛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献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全民审美能力,以大美之意示人,以大爱之心育人。</p><p class="ql-block">通过艺术教育老师培养的是有人文情怀,有文化的人。艺术表现、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这些核心素养在一节课上是很难完成的,需要老师潜移默化地在每节课上渗透,看这些目标是否达成。鉴于此,本次课标修改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就是评价机制,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有横向的同比,又要有纵向的环比,注重过程性评价,整体评价,为培养懂“礼”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p> 3月9日 <p class="ql-block">  3月9日美术学院肖海英教授给老师们讲解了工笔花鸟画法,为大家呈现了画工笔花鸟常用的基本笔法,花草、鸟的画法以及染色技法,全体学员热情高涨,呈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学员作品</p> 3月10日 <p class="ql-block"> 3月10日上午,姚丹老师为大家讲授了《中国传统艺术美学 道艺合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道艺结合从根本上提升了艺的内涵,我们在学习创作时要静心养气拓展自我的审美心胸。</p> 3月11日 <p class="ql-block"> 3月11日上午,河大美术学院蔡玉硕副院长给老师们讲授了《一堂课的视野:民间美术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为何要学习民间美术?”“支撑民间美术的支点在哪?”“自我解读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她强调: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呈现相同的呈式,缺少了本土文化特色,民间艺术的发展在恢复本土文化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如何唤醒民间艺术?则需要驱动学生心中强大的民族信仰,把民族之美代代传承下去。落到实处,则需要人们从生活中去寻踪迹。夸张、简练、童趣、热情洋溢的色彩这些符号能成为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吗?答案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特定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家传达至真、至善、至和的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民间美术的审美将围绕“真”、“善”、“和”展开。因此,民间艺术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应人为过度干预或保护,尊重作品的原生态,返璞归真亦是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p>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孟彩云教授给我们带来《百年奋斗百年歌——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红色主题讲座。孟教授解读到关键地方泣不成声,大家也都深受触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p> 3月12日 <p class="ql-block">  3月12日上午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江涛给我们带来了《思政与艺术》,让我们了解了中西方政治的历史区别,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了什么是政治文化。</p> <p class="ql-block"> 3月12日下午,河大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朝晖教授给老师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剪纸技法与理念创新》,为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发展历史、分类及艺术特色,剪纸始于六朝,兴盛于宋元,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在题材、形式、应用范围、技法手艺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剪纸在技法、材料、应用上也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技法上来说:剪纸分为剪纸、刻纸和撕纸;从材料上来说: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从应用上来说:剪纸分为窗花、门笺、喜花、巫术礼佛花、剪影。剪纸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要有意识的进行渗透。</p> <p class="ql-block">张教授剪制的八十七神仙卷</p> <p class="ql-block">张教授剪制的清明上河图</p> 3月13日 <p class="ql-block">  3月13日全天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中国钧瓷发源地—禹州神垕古镇的艺术考察之旅,关于古镇“神垕”的名字由来还有一段佳话。在古镇的市集上,各种各样的钧瓷玲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在考察中我们了解了钧瓷的发展史,知道了钧瓷的制作工艺并亲身感受了钧瓷的制作流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通往真理的最有效途径!</p> <p class="ql-block">玲琅满目的市集</p> <p class="ql-block">学员尝试制作</p> <p class="ql-block">我与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分享几段神垕古镇的精美片段</p> <p class="ql-block">我与神垕来张合影</p> 3月14日 <p class="ql-block">  3月14日,学员们翘首以盼,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彭西春教授亲临授课,课上彭教授细致讲解写意花鸟画相关知识并现场示范讲解写意花鸟的画法,他着重强调了布白、用笔、提款。彭教授语言风趣严谨,示范时妙手丹青出神入化,大家都敛声屏气,生怕漏掉一笔。</p> <p class="ql-block">这是彭教授为我修改之后的作品</p> 3月15日 <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陈政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写意山水,陈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工笔人物画和山书水画教学与创作研究,他为我们深入分析了两套经典画稿,并剖析了山水画中常见的树、根、树、石的画法,随后他用生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重点教授了文人画,大家都纷纷表示收获颇深。</p> 3月16日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王梦笔教授热情洋溢地多次深入学员之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为大家讲授书法的历史知识,着重讲了摹、临、仿的不同特点,从“甲骨文”讲到“碑文”,语言热忱幽默,引发阵阵欢声笑语。</p> 3月17日 <p class="ql-block">  17日上午,大家经过短暂而浓缩的高质量学习迎来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汇报展出,彭教授来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一楼展厅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针对每幅画作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大家都悉心吸取意见,铭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  我与彭老师合影,希望有机会能再得到您的亲自指导!</p> <p class="ql-block">  千里相逢总是缘,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任务,铭记河南大学的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本次培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员、班干部,为我们这次学习旅程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谢主办单位河南大学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是你们让我们在追寻美的道路上看到另一片广阔天地,让我们笃定前行,终身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孩子们光辉的未来。</p>

剪纸

美术学院

学员

教授

河南大学

学习

老师

培训

艺术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