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我对语文教育的看法

管季超艺术评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对语文教育的看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王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我不是什么专家,这个也不是什么讲座,只是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语文教学和阅读的一些想法,多是个人的偏见,说得不好,请批评。耽误大家时间,请抱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庞老师给我的题目是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说实话,我对“整本书阅读”这个说法一直不大能接受。我认为阅读就是阅读,哪里有什么整本书阅读、半本书阅读、1/3本书阅读之类的说法。如果要在阅读前面加一个定语,或者说给阅读分类的话,可以说“专业阅读”、“人文阅读”和“公民阅读”、泛读和精读、沉浸式阅读和浮光掠影式阅读、功利化阅读和兴趣化阅读(非功利化阅读)等等。当然,分类并不重要,方式和方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什么、怎么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这才是我们要严肃思考、认真回答并努力践行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谈阅读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谈的,这一点我认为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社会背景:全民不阅读,集体不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语文教育和教学(也是整个教育)的现状:全线溃败,整体坍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一场无妄之灾,心劳日拙罢了,必将无疾而终,徒增笑料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伪改革,做做样子而已,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和进步,因为它不可能触及到语文教育的本质。事实上,这场改革还是一次大踏步的倒退,这个我们从教材的编写及其选文可以看出来,从全国卷作文命题的方向可以看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语文的问题</b>究竟在哪里?语文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语文学科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语文学科究竟学什么?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还有,语文学科究竟应该怎么教学,怎么考试,怎么评价?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研究过,讨论过,同行评议过。事实上,这些问题是不允许讨论的。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他说学什么就学什么,他说考什么就考什么,他说怎么考就怎么考。但我们知道,大多数语文教师都知道,或者说,一个<b>稍微有点专业思想和职业操守的人</b>都知道:这不是语文,这不是写作,这不是真正的阅读,这不是语文该有的样子,这样的命题是有问题的,这样的阅卷是不对的,语文不是这样学的,也不应该这样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教了几十年语文,学了几十年语文,考了几十年语文,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没有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尤其是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从没有得到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也不见任何提升。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点长进的话,那也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果,而是随着年龄、阅历、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的自然增进而有些许进步而已。或者这样说,把小学高年级到初高中的语文课全部停掉,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会比现在差多少;如果在孩子的识字教学完成以后,把所有用于语文课教学的时间全部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b>听说读写</b>的话,学生的语文水平则比现在要好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我了解,很多外国中学课程体系里,根本就没有语文课,比如,他们有一门课叫“人文课”(与“科学课”相对应),就是<b>广泛地阅读交流、深入地思考探究、热烈的讨论辩驳和跨越不同风格的写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再介绍一个我所了解的国外的中学“课程指南”——<b>【培养目标】</b>学习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1、探究者2、知识渊博的人3、思考者4、交流者5、有原则的人6、胸襟开阔的人7、富有同情心的人8、敢于冒风险的人9、全面发展的人10、反思者</p><p class="ql-block"><b>【知识领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必须探索这一系列知识领域,要求至少学习其中的6个。它们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数学2、自然科学3、人文科学4、艺术5、历史6、伦理学7、宗教知识体系8、土著知识体系这跟我们的学科分类体系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语文学科属于哪个知识领域呢?</p><p class="ql-block">我想应该一部分属于“人文学科”,一部分属于“(文学)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我以前详细讲过,趁这个机会再简单说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围绕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其实,语文应该是两门课,一门是“语文”,一门是“文学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者解决工具性的问题,就是解决“听说读写”的问题,这是一门<b>人文科学</b>,而且是一门基础的<b>工具学科</b>,其地位跟数学是一样的,是要经过系统的、严格的、科学的训练的,比如说议论文写作就是这样,它跟<b>文学性写作</b>是完全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者属于“艺术”这个知识领域。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等,当然还有文学艺术,<b>文学艺术(语文的一部分)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b>我认为这部分“语文”(作为文学艺术的“语文”)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学习的,要看各人的兴趣,就像音乐、美术一样。但是,作为前者的“语文”(人文科学的语文、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必须学,就像数学一样。没有基本的语文和数学素养恐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个“课程指南”是令人激动的,而我们是完全搞不出来的。我们也就只配搞搞什么整本书阅读啦、任务群教学啦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尽管出了很多名师大家、出了很多正高级和特级,还有那么多名师工作室,还有无数的论文和课题,还有各种名目的流派和圈子(生命语文、生活语文、生态语文、生成作文、绿色语文等等),还煞有介事地由顶层设计搞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都是虚张声势,无非沽名钓誉,<b>基本上都是笑话</b>。一句话,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教材到教法,从阅读到写作,从训练到考试,从命题到阅卷,我能想到的跟语文教育教学有关的一切,<b>没有一件事情是做对的。</b>但凡做对了一件事,也不至于会这样。有人肯定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我坚持这个观点:没有一件事情是做对的。在其他问题上我可以让步,但在这个事情上,我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大家想想,它怎么可能让你做对一件事?做对一件事,就意味着撕开了一个口子,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有人说,这么说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一无是处啰?是的,我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你莫非是要把我们的语文教育一棍子打死吗?我是想把它一棍子打死,但是,你们放心好了,它是打不死的,它太强大了。它为什么这么强大?我就不说了。有人说,你这样讲,就是对全国几十万语文教师的谩骂、羞辱和不尊重。我当然没有谩骂的意思,我只是在陈述我所看到的和想到的事实,表达我的基本判断。至于羞辱,当然不是我加在语文教师身上的,而是现行语文教育的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试和评价方式等等让语文教育蒙羞,让语文教师深感屈辱,斯文扫地,专业思想和职业尊严丧失殆尽。</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谈语文教学,怎么谈呢?没法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能想到的问题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语文教师自身如何突围,如何自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还有个问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他并没有觉察到如今的语文教育有什么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今天的语文教育存在的症结和危机,或者尽管有所察觉,但深感无力和无能。他们认为这不是我的事,我要操心的是如何把分数搞上去,如何多发表几篇论文,如何尽快成为骨干教师,如何在职务晋升上再上一层楼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自救”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自我“提升”。<b>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只要吃相不是太难看。</b>这样的教师也不容易,在现有体制内,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囚禁状态中,如何做稳奴隶,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分一杯羹,如何获得更多的名和利。不过,这条路也不好走,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很多的心思。对此,我只能用韩愈在《送董邵南序》里的一句话送给这些兢兢业业、孜孜矻矻、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并<b>在围城中努力觅食</b>的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董生,勉乎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对于那些想着<b>突围和自救</b>的老师,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说到底,我自己还是跋前疐后,动辄得咎,进退失据,左右为难,但我还是要强打精神,对那些真正的语文教师或者有志于成为真正的语文教师的人说两句,同时也是自我勉励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人实际上是观念的奴隶。</b>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人的行动必然是受观念支配的。观念就是思想、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信仰信念,就是认识认知,就是想法,就是精神,就是头脑,我们只要是人,我们的行动,任何行动,任何有目的的行动,不可能不是基于自己的某种想法和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信念从哪里来?我的想法是,从阅读中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阅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b>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信息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少。唯有广泛的阅读和严肃的思考,才能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以及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关系,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也才能从内心里建立起坚定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个老师可以想一想,最近两年,我看了什么书?我是不是有好长时间除了教材教参教辅书微博微信微视频,就再也没有看过一本严肃著作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看什么书真的很重要。</b>我一直有个想法,并且试着去做过,但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现在也基本上心灰意懒,不再去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想法是,建立一个教师的读书组织,大家一起读书,交流,讨论,一起探讨,一起成长,互相支持,互相激励。我也做过这个事情,但并不成功。我的设想是,一年时间读三四本书,一本文学经典,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百年孤独》《悲惨世界》《鼠疫》等,一本教育学著作,比如《上学真的有用吗》《学习的真相》《被压迫者教育学》《儿童与解放》《去学校化社会》等,一本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政治学或经济学等方面的著作,比如《为自己的人》(弗洛姆)《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人的行动》(米塞斯)等等。这样三五年下来,就有十几本人类思想的巅峰之作装进自己的头脑,如果读得认真,想得深入,加上有一群同道之人互相切磋探究,互相启迪和帮助,一定能让自己——思想更加成熟,精神更加澄明,生命更加丰富,胸中有丘壑,眼中有通透,内心有磅礴的自信,行止有巍峨的气度。通俗地讲,就是活得有种,有料,有趣,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活得憋屈,活得猥琐,没有尊严,没有价值。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略)。今天就说到这儿,请多批评,谢谢!2020.1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