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网络诈骗 从你我做起——大保当初级中学中学防诈骗宣传知识

神木市大保当初级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诈骗手段和方式日益新颖并层出不穷。为提高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对电信诈骗手法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大校园防诈骗宣传力度、普及反诈知识、增强防范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大保当初级中学特进行防诈宣传,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诈骗形式、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p> 什么是电信诈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诈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和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p> 什么是网络诈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p>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网络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汇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红包返利诈骗。</p> 防范方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信诈骗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大家应该怎样学会去了解、认识诈骗方式并规避被骗风险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保持冷静,确定损失。当遭遇了网络诈骗,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可以的话,可以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如果被骗钱财物为游戏道具、游戏币、账号或其他虚拟物品,请先联系该游戏、软件或者网站的管理员进行处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尽办法,及时止损。报警之后,我们可以想办法进行止损,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若为网银诈骗,且有保存诈骗者开户及账号信息的话,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的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跟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会被暂时冻结24小时,为我们联系银行、报警,进一步止损工作争取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家长们还需注意:假如您遇到类似情况,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保持平静心态,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尽快与学校、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伪。希望家长(监护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接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保持冷静,当对方恐吓你银行卡透支、涉嫌犯罪、家人亲戚朋友遇事等可疑情况时,请立即与家人联系协商核实,或者拨打110报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如家长收到任何冠以学校名义的陌生电话、短信、微信、钉钉等推送的收费信息或是二维码时都不要轻易点开,务必先向学校或班主任老师确认,不要轻信不明信息,更不要信谣、传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学校不会以短信方式推送收费或教学链接,请关注学校公众号、班级群、校抖音等渠道通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p>

诈骗

网络

冒充

防范

电信

转账

信息

家长

电话

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