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五章</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 天地对于万物等同于草狗,刍狗即草狗,用稻草扎的用来祭祀的动物类。用之有之,不用弃之,不会因什么仁义情感怜惜你,任由其自生自灭。比如花儿长得好看,该凋谢的凋谢,植物生长茁壮,该老的老,该死的死。不因为某一事物发展很好,而不让其败落。一切都是随其自然,由好到了,由了再到好,由生长发展到枯老死亡,再由死亡到重生,循环往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结了种子,鸟虫会来吃掉,天地不会因此而动丝毫的恻隐之情。</p><p class="ql-block"> 同天地一样,圣明的领导者,同样的把百姓视为常物,不去干涉百姓的生存生活规律,以及百姓的自理自治。即使百姓中发生了一些不好的情况,也是靠百姓间的自律,自我约束的力量予以纠正。这样看起来好像是一种不仁不义,无所作为,但这正是遵循了社会治理的自然规律的大作为,使百姓自我治理功能的最大化,同天地一样,由万物自生自灭,在相互自律中平衡中有序运行。</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犹如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欲出。橐龠,是百姓家用的风箱。</p><p class="ql-block"> 天地大自然之间好像是一个大风箱,虚而不屈,看似空虚,实际上并不是真空,里面有许多自然平衡的东西。不屈,即不缺少。动而愈出,你只要一动它,就会打破里面的安静平衡。风箱一拉动就会产生风尘,越拉的动静大,其风越大,灰尘等更加混乱,越动越乱。</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社会界,都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在各自运行规律中,呈现一种和谐、平静、平衡状态,看似宁静虚无,实则万物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行。这就是虚而不屈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一旦人为的施加一些外力,便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之产生不安定因素,产生不符合自然界和社会界自身正常运行的偏差和动荡,作用力越大,动荡越厉害,越难以恢复平衡稳定。</p><p class="ql-block"> 多言数寡,不如守中。话说的多了,会导致理亏词穷,用的招儿多了,会出现没招的情况。对于大自然和社会的平衡运行,施加的外力越大反而越难以达到平衡。那就是言多必失,教多必微,令多必废,政多必繁。结果是事与愿违。既然如此,就不如秉取守中的办法,不要过多的干涉,以无为的姿态去顺应形势,顺势了就不会破坏平衡,不会影响事物顺利发展。</p><p class="ql-block"> 作为领导者,最好的做法是能够和百姓一样,顺天,顺民意。以百姓之爱而爱,以百姓之乐而乐,以百姓之苦而苦,永远和百姓同步。如果以自己的喜好并利用权力去影响百姓,就会使百姓产生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你喜好富贵钱财,百姓就会弃去朴素艰苦而追求荣华富贵,由此产生争抢,打斗等各种恶性行为,社会由此动乱。</p><p class="ql-block"> 那么社会上如果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领导应该如何做呢?应该是以道为标准,不去过多的用手中的权利去干涉,而是善于引导和发挥群众的自律机制和自治能力,增强民众对不良行为的制约、自律,自疗和免疫能力,就是老子讲的,维持自然的平衡态,不去拉风箱。</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是顺应了自然规律,反而成就了大仁。圣人不仁,是顺应了民意,却成就了大治、大爱。天地是无为无不为,圣人是无为而大治。(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