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劫波兄弟在”——中华诗词中的血缘情怀——性善书院第三十六讲

王雨欣

性善书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3月15日,性善书院王雨欣讲师精彩演绎第三十六讲,带领书院孩子们走进苏轼和苏辙的旷世兄弟情。二苏不仅是兄弟,更是挚友,虽在人生漂泊的旅途中他们聚少离多,然感情上从未疏远,可以说刻入了彼此的生命。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二人的名字也永远相伴相随。</p> 敏兄笃弟 文坛双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亦是知己,两人一生相伴、诗文酬唱、患难与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苏辙之间的深情厚谊,是在从小一起读书、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而来的。苏辙在《祭亡兄端明文》中写道:“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他们俩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日在一起刻苦攻读;学成之后又跟随父亲出川,一起考进士、应制举,双双得中同榜进士、同榜制举,一直到入仕之后才不得不分开,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他们不仅是兄弟,也是同窗知己,在同一个文化层次上成长。在苏辙眼中,苏轼的身份是兄长更兼师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既是兄弟,又同为文人。自古文人相轻,但苏轼从未轻视过弟弟的才能,他曾说苏辙:“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轼多次指出,苏辙的才识远在自己之上,只是弟弟心性淡泊,不愿外露,世人并不了解他的为人与性情,因此也不懂得欣赏他的诗文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辙非常敬重自己这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哥哥。苏辙在为兄长所作的墓志铭中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有大量的同题诗作,这显露出二人杰出的诗歌才华,也显示出兄弟二人的不同才性。例如,经过岷江边的村落“牛口”时,苏轼兄弟二人都以《夜泊牛口》为题作诗。在苏轼的笔下,乡村虽然潦倒贫穷,却呈现出陶渊明诗中特有的清贫恬静的田园生活氛围。在诗歌的结尾,苏轼表达出留恋乡野生活的愿望。同样的村落,同样的人物,在苏辙笔下却显得萧瑟荒凉、穷愁凄苦。与苏轼的诗相比较,苏辙的诗更注重细节的写实,更具有一种质朴厚重的生活气息。它没有苏轼诗歌那种安贫乐道的氛围,却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爱与悲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人都看到了苏轼的旷达,苏辙却时刻牵挂着苏轼的脆弱。观其一生,苏轼到哪儿都能走出天下何处不为家的气势。但每次和苏辙分离,却难舍难分。家喻户晓的名篇《水调歌头》,是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苏轼喝醉酒以后,想念弟弟苏辙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决心不去做那寂寞的神仙,情愿永远留在世间,跟弟弟共看明月,即便是在分离的两地一起看相同的明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苏辙与之同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p> 患难始终 休戚与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和苏辙虽然性格各有特点,但是两人都具有独立不惧、刚正不屈、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格,而且无论在多么艰难险恶的环境之中,彼此始终互相关照、休戚与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以写诗讥讽朝廷的罪名逮捕,这就是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它给苏氏兄弟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写了很多讽刺的诗词文章,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影响。御史台官员上章弹劾苏轼,苏轼被投入大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狱中,苏轼自觉命不久矣,还给弟弟留下绝笔《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在面临生离死别的时刻,一个人最先想到的,永远是占据着心灵中最重要位置的那个人。而他,便是自己的弟弟。诗中,苏轼把妻儿托付给苏辙,并希望有来生,还是做兄弟。在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苏轼并未直接抒发自己的悲痛,而是想象自己死后,弟弟将会多么孤单,他也许会在多年后的某个雨夜,因兄弟之间的约定而黯然伤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辙一看,心悬不已,赶紧上书求情。在《为兄轼下狱上书》中,他说他的父母早已亡故,只有哥哥苏轼一人“相须为命”。现在哥哥因为文字下狱,生死未卜,我情愿交还官职,做回平民,来换哥哥一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二人宦海浮沉,聚少离多。而在雷州一别之后,苏轼在海南度过了三年贬谪的生活,在奉召北返内移之后,定居颍昌的苏辙曾多次给兄长写信,希望两个人在晚年的时候能同住一起。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苏轼最后还是决定住在距离京城较远的常州。没想到,数月之后,苏轼就在常州一病不起,撒手西去,终年六十六岁。苏轼临终前,说他唯一的遗恨是不能再见弟弟一面,“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依照苏轼生前的嘱咐,由苏辙写作了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悲痛万分,在祭文中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兄弟情深似海,一生只此一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院孩子们在朗诵中仿佛穿越时空千年隧道,见证了苏轼与苏辙的旷世友情!他们纷纷感叹:苏轼苏辙兄弟两人间的情深意长,令我们感动,令我们为之扼腕叹息,他们的这段难能可贵的手足之情成为人们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他们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走出了故乡眉山,一起在广阔的世界里各自奋斗,两人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兄弟俩相守终老。然而造化弄人,雷州分别之后,他们却终是没有能够再次聚首,这对于两个亦师、亦友、亦兄弟,同时也是最为亲密的知己来说,真是令人叹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样曲折磨难的人生经历,那样险象环生的政治环境,成就了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境界,映照出他们二人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他们使得中国的文学史出现了深沉感人和光彩夺目的一段,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患难知己,什么叫休戚与共,什么叫最为真实、真诚的人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这也许就是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p> 性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