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的开挂人生

邹伏兴

<p class="ql-block">  魏忠贤,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明朝末期宦官。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他能从一介草民,到位极人臣,实在是人生运气好到了极点。当然,也只有在明代那种荒唐的年代,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通常情况下是,自小天资聪慧,后天勤奋努力。但魏忠贤完全是另一个版本。他出生在河北肃宁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原名叫李进忠,没读过一天书,22岁时已经娶妻生女,却依然是村里的一个小混混。某天又在赌场上输了个底朝天,被人追着问债。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和怨愤,一气之下就想做太监去改变命运。河北肃宁县历来出太监,对当地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然而决定好做,实施这个决定却困难重重。摆在魏忠贤面前的有三个难题。第一,净身需要手术费20两银子(明朝2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6000元),这笔钱对他家是一个天文数字。第二,手术有风险,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对于他这种成年人,死亡率更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净了身也不一定就能当上太监。</p> <p class="ql-block">  有明一代,太监人数最多,高峰时有十万人。然而,即使如此庞大的数目,仍然满足不了无路可走的求职需求。所以当时京城内,有许多净身了却进不了宫做不到太监的人。面对如此险恶的前途,魏忠贤的决定可以说是铤而走险。但他骨子里天生就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鲁劲。他说动了家里,毕竟,成功了,一家从此脱离苦海。连他分家出去另过的哥哥也卖了家里的一头驴,来资助他这次悲壮的冒险。</p> <p class="ql-block">  借助太监村的优势,他很快打听到了进宫的门路,和招收太监的吴公公搭上了线。家里把房子卖了,全家搬进村边的土地庙。然后,揣着东拼西凑的20几两银子,进京净了身,叉着腿在炕上躺了1个月,他运气不错,伤口没感染,顺利度过了危险期。做了手术后,余下的银子不多,作见面礼吴公公不收。眼见要半途而废了,哥哥狠下心来把家里3亩薄田卖了。这回吴公公礼收了,进宫却只字不提。魏忠贤只好住进京城乞丐集中的龙华寺,这一等就是4个月。每天晚上做噩梦,京城的冬天,格外寒冷,他却连一件御寒的衣服都没有,满心的后悔。</p> <p class="ql-block">  家里把女儿卖给别人当童养媳,又凑了一笔钱送给吴公公,终于等来一次太监挑选,魏忠贤在备选的二十个人中被选中。消息传来,全家人烧香念佛。他的激动,不亚于那个时代一个读书人高中进士,虽然他只是得到一个倒马桶的职业。当了太监就能发家致富,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此后十几年来,魏忠贤湮没在底层太监之中,除了自己的温饱,无力救助家里任何钱粮。他的工作除了早起时倒宫中的马桶,其余的时间就无所事事。一不识字,二没有心机,三没有人脉,注定这辈子他就这样混过。</p> <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大字不识的魏忠贤经过十几年的等待,谋得一个后宫王才人的伙食管理员的位置。而恰巧,这位相貌平平的王才人,后来居然为太子朱常洛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长子。明朝的皇位继承的祖制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皇帝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总想让自己喜欢的皇三子继承皇位,经过和满朝大臣十多年的博弈,迫于无奈才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所以太子从小不被人待见,太子的儿子就更不受待见。但魏忠贤的与众不同在这个时候开始体现。他从底层太监脱身出来,对王才人和小皇子朱由校感激涕零,有一种处于本性的狗一样的忠诚与依恋。魏忠贤另一个特点是性格讨人喜欢,身材高大,开朗爽快,对人没有心机,多少有点没心没肺,在以阴险恶毒的太监群非常少见,因此很受人欢迎。</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太子被人冷落,皇长孙就更没人重视,直到成年,朱由校也没有授课读书,认识的几个字还是身边的太监们没事教的。少年时期的朱由校,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显示了杰出的天赋,他的一生对木工活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明朝的祖训,后妃不亲自抚养皇子,自小朱由校就由奶妈客氏抚养,最热爱、最依恋的也是奶妈。他对奶妈客氏的感情,和亲生母亲没有任何分别。都十六岁了,还和客氏住在一起,形影不离。登基之后,按惯例,奶妈不能住在宫里,可客氏才出宫两天,他竟然“思念流涕,至日旰不御食”,只好不顾大臣反对,把奶妈又接回来。从此以后,客氏备极荣宠,风光不在太后之下。</p> <p class="ql-block">  万历四十八年,魏忠贤五十二岁,入宫已经30年了,这一年,他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这年七月,万历皇帝死了,战战兢兢做了多年太子的朱常洛终于登基,小皇孙朱由校一下子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后宫一派喜气洋洋。没成想,光宗登基才一个月,就因为纵欲过度,一命呜呼。一转眼,昨天还在宫里淌着鼻涕的朱由校成了天子。这一转机来的太快了,所有人都有点晕头转向,魏忠贤更是兴奋不已。年轻时进宫,女儿还很小,内心里他早已把朱由校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原以为自己这辈子看不到小皇子登基,没想到这一天这样快就到了,快得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看起来自己这辈子很有可能混成个膳食处的首领太监之类的体面角色,回到肃宁,县太爷可得亲自接见了!任何人,包括魏忠贤,都以为自己的造化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命运之神又一次把更大的幸运不由分说砸到他头上。</p> <p class="ql-block">  明朝的后宫,允许太监和宫女一起生活。魏忠贤因为管理伙食,经常和客氏有接触,他的豪爽耿直、开朗活泼深深吸引了客氏,时间久了,两人产生了感情,而且越来越深。客氏的亲信就是皇帝的亲信,从此,他成了皇帝最信任的太监。这一地位意义深远。因为,与对木工活的强烈兴趣相比,刚刚登基的天启帝对政治十分厌恶,繁重的政务对他是一种难于承受的折磨。他自幼生长在清冷的后宫,平时除了几个宫女太监,几乎没有接触到其他人,更没见过什么世面。每次上朝,他总是像个木偶,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所以他急需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帮他处理这些麻烦。这一重任,阴差阳错而又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老太监魏忠贤身上。这个不识字的太监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职责是代皇帝批答奏折。为一个对政治没有兴趣的皇帝批奏折,就意味着掌握了帝国的所有权力。</p> <p class="ql-block">  在机会面前,魏忠贤表现了果断敢为的性格,面对司礼监秉笔的任命,他没有丝毫的谦退。虽然一字不识,但他有他的办法:他让别人替他讲解奏折,把艰深的古文翻成浅显的白话,然后他发号指令,再让人把他的命令翻成文言,用朱笔写在奏折上,通过这样一个繁杂的过程,他把自己的个性毫不犹豫地写进了帝国的政治史。权力的滋味胜过所有的琼浆,天下所有人的生杀荣辱都在他的一念之间。他的一句话,可以使一个高官一生努力化为乌有,也可以使另一个人瞬间飞黄腾达。由社会底层瞬间升腾到天下的制高点,他有些头晕目眩,但这不影响他享有超强的快感。可惜,对于一个总揽帝国全权的政治家来说,魏忠贤的农民、倒马桶者、伙食管理员的资历太过苍白,他缺乏起码的文化修养,又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对帝国而言只能是巨大的灾难。</p> <p class="ql-block">  在小农社会,信任的基础来自于血缘关系,只有自己的家人亲戚才最亲近最可靠,农民出身的魏忠贤在组织自己的管理团队时,本能地想到模拟血亲关系,所以他大认干儿子、干孙子,这样他才能对这些人放心使用。对“儿孙”,他尽心尽力地照顾培养,许多人因为攀附他,得到火箭式的提升。而对于那些指责他统治不合法、能力底下、出身卑微的人,魏忠贤报复起来残酷无比。熹宗时期,恭维魏忠贤成了群臣大小官员的一个升官捷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到后来,崇拜运动发展成全国各地为他造生祠,生祠建成后,各地总督巡抚都要到祠堂五拜三叩,口呼九千岁。</p> <p class="ql-block">  再多的颂扬,也改变不了魏忠贤目光短视的现实,他对自己的身份地位一直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建立在冰山之上的,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什么也不是。他从来没想过,冰山融化后,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他只是被本能和虚荣所支配,胡乱地驾着帝国这驾马车,向毁灭的深渊歪歪斜斜奔去。天启七年,年轻的熹宗朱由校突然得了重病,三个月后,天启帝去世。由于天启帝无子嗣,由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新皇帝和天启帝不同,他对政治有强烈的兴趣,一心一意要挽大明于危难,对于魏忠贤的胡作非为,他痛恨到极点。继位四个月,他示意大臣弹劾魏忠贤,并于随后发布文告,宣告魏氏为有罪之人。魏忠贤得知皇帝要取他性命,在去守皇祖陵路上上吊而死。他的尸体最初草草埋葬,后来为了昭示国法,又被挖出来处以凌迟之刑,并在家乡枭首示众,家庭成员全部发往烟瘴之地永远充军。</p> <p class="ql-block">  魏忠贤的开挂人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复制,独一无二。亲爱的朋友,你对魏忠贤了解多少,欢迎您与我们一起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