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主题墙的创设能力,让教师走出环境创设中的问题与困惑,围绕环境如何与课程、幼儿生活经验相链接,东城幼儿园组织了以“主题墙环境创设——孩子眼前的一面墙”为主题的研讨活动,通过聚焦问题碰撞、分级部跟进研讨、园内墙面展评的方式,以“一面墙”的改变开启发现与追随儿童的理念落地实践。</p> 聚焦问题共反思 <p class="ql-block"> 主题版面仅仅是与主题相关的幼儿作品墙?还是与主题相关的幼儿活动照片墙?业务园长段雯以两个问题抛出,借助日常观摩捕捉到的几张代表性照片,开始了“孩子眼前一面墙”的研讨话题……以级部为小组共同探讨符合本年龄段的主题墙面,过程中有争议、有质疑、有共鸣,思维碰撞中达成环境创设的视角要从“墙饰”转换到“幼儿主体”的共识,有课程故事的主题墙展现的是孩子在前、教师支持的互动生成。</p> 跟进观摩共研讨 <p class="ql-block"> 通过走进各班级,以直面问题、现场观摩、及时沟通的研讨方式,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班级的主题课程和主题墙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在创设中的思考:适当减少墙面装饰,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孩子,提高隐性空间利用率;创设前与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参与到墙面创设中;结合楼层色调和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搭配颜色。同时老师们还围绕创设中幼儿学习轨迹不清晰、如何更好的提高墙面互动性等困惑进行了交流。</p> 成果交流共分享 <p class="ql-block"> 各班主任通过“以图分享”的方式,结合班级环境创设意图理念、班本课程、游戏等开展情况分享主题墙创设思路和做法。</p> <p class="ql-block"> 大班的辛芳会娟老师分享到:在创设前要对班级活动和课程进行梳理,对版面设计、材料使用、主题脉络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版块布局,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过程,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创设,让主题环境与班级课程相互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中班的张倩老师分享到:版面创设围绕游戏、品格—“就餐礼仪”、班级课程、主题生成课程四个方面进行创设,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主题墙的呈现成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例如“光盘小达人”等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墙面,不仅能体现幼儿的成长与进步,还能激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p> <p class="ql-block"> 小班的唐嘉琳老师从理念导向、注重主体地位、呈现方式三方面分享了主题版面的创设思路,以“1+N”即:品格+游戏、课程、主题活动的内容创设模式,通过幼儿表征和过程照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轨迹,让墙面内容与幼儿的活动更具互动性。让孩子的“声音”和“想法”有迹可循!</p> <p class="ql-block"> 针对分享老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围绕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在分享中发现不足、汲取经验、积累方法,为后续创设“有儿童”的主题墙面拓宽了思维。</p> <p class="ql-block"> 环境创设是跟随儿童动态推进的过程,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交流分享中提升了自己的经验,在讨论中寻得了一种创设主题墙的新方法,在共思共研中获得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