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篇(22)——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

范亦铮

<h1><div><br></div><div><br></div></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班牙</b></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阿尔罕布拉宫</b></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亦铮<b></b></h5><h5><b><br></b></h5><div><b><br></b></div> 内华达山脚下的阿尔汗布拉宫又称“红宫”,中世纪由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那达王国的宫殿,建于1354-1391年。宫殿建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四周围墙用红色石块砌筑。沿墙筑有或高或低的方塔,墙内有许多院落,整座宫殿的建筑风格富丽精致。 阿尔汗布拉宫是回教艺术在西班牙的瑰宝,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建筑物开始荒废。查理五世(1516~1556)统治西班牙时,拆毁部分建筑修建了意大利式宫殿。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部分建筑被毁。1821年因地震又遭破坏。1828年开始经过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恢复原有风貌。 阿罕布拉宫具有浓厚的摩尔文化特点,它由一系列的庭院、天井和房屋组成,里面错综复杂的镶嵌式墙壁和天花板设计使整个宫殿的布置显得非常豪华,阿罕布拉宫被誉为世上美丽的阿拉伯式宫殿。 在阿尔罕布拉宫中,有四个主要的中庭: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环绕这些中庭的周边建筑的布局都非常精确而对称,但每一中庭综合体的自身空间组织却较为自由。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桃金娘中庭”和“狮庭”。 桃金娘中庭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当年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长140英尺,宽74英尺,它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以及漂亮的中央喷泉。在水池旁侧排列着两行桃金娘树篱,这也是该中庭名称的渊源。 在桃金娘中庭内,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桃金娘中庭南北两厢,由无数圆柱构成的走廊柱子上,全是精美无比的图案,手工极为精细。而圆柱的建筑材料是把珍珠、大理石等磨成粉末,再混入泥土,然后用人工慢慢堆砌雕琢而成。 这里的大使厅,四面墙壁,全是金银丝镶嵌而成的几何图案,色彩艳丽。中间有高75英尺的圆顶,为觐见室,内设苏丹御座。大使厅以其雕刻有星状彩色天花板和拱形窗户著称。 通过桃金娘中庭东侧,可以来到狮庭,也即苏丹家庭的中心。列柱支撑起雕刻精美考究的拱形回廊,从柱间向中庭看去,其中心处有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狮子托起一个大喷泉。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 狮庭由两条水渠将其四分,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个走廊,走廊由124根棕榈树般的柱子架设,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相当精美,拱门由石头雕刻而成,做工精细、考究、错综复杂,走廊顶棚也表现出极其精湛的木工手艺。 圆顶建筑物上面满布5000多个小而凹陷,形式各异的蜂巢状小孔,是摩尔人建筑的代表作。 沿着螺旋状阶梯往上来到守望台,为阿尔罕布拉最高点,可以瞭望格拉纳达全景。2010年的大片《危情谍战》有段枪战的戏就在阿尔汉布拉宫拍摄,汤姆·克鲁斯和神一样勇不可挡。 阿尔汗布拉的自然环境宁静清新,花园里的玫瑰、橘树和桃金娘为摩尔人所遗,芬芳馥郁,园中还有从英国移植的榆树。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宫殿的墙上、柱上、天花板上都饰满了阿拉伯文,几何与草叶图案。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间,有对真主的赞美,也有诗人们留下的诗句。本以为简单质朴才是美,但在这里,精致与繁复到了极致,美也竟到了极致。 这组古建筑提供了中世纪阿拉伯皇家建筑的例证,198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从建筑历史而言,阿尔汉布拉宫与中国的阿房宫、铜雀台等诸多建筑一样,都是美学艺术的集大成者。可惜的是,中国的这些建筑皆被毁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