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来了”单县嘉善路幼儿园小三班生成性课程

主题起源 <p class="ql-block">  近日,为了促进家园之间的联动,我们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老师和幼儿们分别在班级微信群里都分享了好听的故事:杨老师老师分享了恐龙系列的绘本故事,李老师分享了《小马过河》的传统故事,一凡分享了正能量《雷锋叔叔》的故事,子钧分享了生动有趣的绘本《一百只蜗牛的旅行》。</p><p class="ql-block">子钧每天都会到图书区选择有关蜗牛的绘本,每次说到蜗牛他都会眉飞色舞:“我和妈妈养过蜗牛,蜗牛可好玩了,它那么大个。”他一边说一边比划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蜗牛。</p><p class="ql-block">陈欣悦紧接着说:“我才不信呢,我见过的蜗牛只有这么一点点。”陈欣悦边说边指着自己的小手指尖儿。</p><p class="ql-block">牛璟昊说:“我没养过蜗牛,我好想知道蜗牛吃什么呀?”</p><p class="ql-block">媛媛回答道:“蜗牛吃水果吧!”</p><p class="ql-block">桐桐说:“吃叶子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蜗牛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像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的是幼儿在生活中都见过蜗牛,也知道蜗牛的少部分生活习性;陌生的是幼儿没有具体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以及更多的知识。于是我赶紧做了一系列思考,然后基于幼儿当下的兴趣,蜗牛这一主题比较符合生成课程开展的生活性、教育性、操作性等九大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对蜗牛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获得蜗牛的相关知识,其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够得到发展。于此,我们开展了蜗牛的探索之路。</p> 活动一《一百只蜗牛的旅行》 <p class="ql-block">  子钧从家中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一百只蜗牛的旅行》。在上课前,子钧在班级中分享了这个故事,听完后幼儿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疑问。</p><p class="ql-block">浩浩捂着嘴一边笑一边说:“这个蜗牛太好笑了,它走路的时候啪嗒啪嗒的。”</p><p class="ql-block">萱萱好奇地问:“蜗牛不是爬的慢慢地吗?它怎么还能超过乌龟、青蛙呢?”</p><p class="ql-block">朗朗一边学小蜗牛的走路姿势一边说:“它是这样走的吗?”</p><p class="ql-block">这时我在想可能幼儿对各种拟声词比较感兴趣,又或者对绘本中描写蜗牛夸张的手法感兴趣,带着思考和疑问我们共同了解了这个绘本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只普通的蜗牛,长出两条腿变成了“啪嗒啪嗒蜗牛”。它走着超过了乌龟、青蛙、蝗虫、小兔子!可是他才突然想起,原来自己是出来散步的!书中的小蜗牛长出了两条腿后比其他小动物走得快,幼儿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萱萱着急地问我:“我看过的蜗牛好像没有腿呀,这个小蜗牛怎么有腿呢?”&nbsp;</p><p class="ql-block">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幼儿:“小蜗牛为什么会长出两条腿?”</p><p class="ql-block">珂珂说:“因为他要快快地走。”</p><p class="ql-block">萱萱肯定地说:“对,因为小蜗牛没有腿,它走得太慢了,所以长出腿来就走快了。”</p><p class="ql-block">我说:“小蜗牛就像小朋友们,想快快地走,快快的长大。”</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我的总结性语言似懂非懂,或许他们为蜗牛的逆袭感到高兴,又或许他们只是单纯觉得蜗牛太好笑了。可这只飞快奔跑的蜗牛不正像渴望长大的孩子一样吗?他们渴望跟这个蜗牛一样能够快点长大。</p> 活动二蜗牛来了 <p class="ql-block">  《一百只蜗牛去旅行》深受幼儿的喜欢,他们都会抢着去图书区读这本书,书瑶读完后说道:“杨老师,我也想要一只蜗牛。”这时其他幼儿附和着说:“对,好想要一只蜗牛呀。”</p><p class="ql-block">一天,户外时萱萱看到了一只惊喜地说:“老师,蜗牛看到我就出来了,我们是好朋友,它喜欢我,所以一下就伸出头来了。”琪琪附和道:“是呀,我们是好朋友,我也喜欢它,但是它好像害怕我,不伸出头来。”</p><p class="ql-block">恒恒:“那我送蜗牛一个礼物,它是不是就不害怕我了。”</p><p class="ql-block">一博:“我要给他画一幅漂亮的画。”</p><p class="ql-block">媛媛:“我也要。”</p><p class="ql-block">幼儿说完后,我赶紧回应他们:“你们都想送蜗牛一幅画,你们想一想要画什么样的画呀?”</p><p class="ql-block">桐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就画一幅小蜗牛吧。”</p><p class="ql-block">在画的过程中我发现芊寻一直拿着蜡笔发呆,我走过去问道:“芊寻,你怎么不画蜗牛呀?”</p><p class="ql-block">一凡听后看了我一眼,说道:“老师蜗牛是男生吗?怎么有两个胡子,我想给他画个漂亮的小裙子。”</p><p class="ql-block">原来芊寻发现了蜗牛脸上长了“胡子”,觉得它是男生,没办法给它画裙子。我对她说:“这不是它的胡子,每一个小蜗牛都有,我们下节课就来认识一下蜗牛,你就知道他的小胡子是什么了。”</p><p class="ql-block">我解释之后,琪琪寻说道:“好,那我就给它先画上漂亮的壳。”</p><p class="ql-block">其他幼儿也开始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材料装饰自己的作品,画完后幼儿纷纷把画放在饲养蜗牛的容器上送给小蜗牛,作为它来到我们班的礼物。</p><p class="ql-block">一凡一边放画一边说:“欢迎你,小蜗牛。”</p><p class="ql-block">子瞳说:“我喜欢你,小蜗牛。”</p><p class="ql-block">妮妮捂着嘴说:“我会好好照顾你的。”</p><p class="ql-block"><br></p> 活动三认识蜗牛 <p class="ql-block">  在边观察边画蜗牛的过程中,幼儿发现蜗牛有4个“角”,还有“小胡子”……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蜗牛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博疑惑地问:“为什么它有4个角?”</p><p class="ql-block">想想指着蜗牛问道:“它的眼睛在哪里?”</p><p class="ql-block">萱萱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眼睛在最上面,但是它怎么还有两个胡子。”</p><p class="ql-block">陈天朔说:“不对,它的眼睛在下面,上面的是它的角。”</p><p class="ql-block">一凡说:“我们把它叫出来看一看吧。”</p><p class="ql-block">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基于他们的疑问我们一起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以及他们关心的“角”和“胡子”到底是什么。我放了一只小蜗牛的图片,幼儿们此时全都围了上来,我指着露出头的蜗牛说:“这个小胡子是蜗牛的触角,这两个角是……”</p><p class="ql-block">我的话还未说完,正阳便抢答道:“我知道是眼睛,因为我看到它在看我,动来动去。”</p><p class="ql-block">带着浩浩的答案,我们在网上寻找到了有关蜗牛身体结构的资料,原来两个动来动去的小圆点真的是蜗牛的眼睛。观察完眼睛后,幼儿又有了一个新问题——小蜗牛怎么吃东西?</p><p class="ql-block">桐桐第一个说:“它用嘴巴吃。”</p><p class="ql-block">一凡想了想反驳说:“我一直没有看到它的嘴巴,它有嘴巴吗?”</p><p class="ql-block">我此时跟着幼儿观察的脚步,说:“我们一起找一找蜗牛的嘴巴,要怎么找到它的嘴巴呢?</p><p class="ql-block">一凡充满惊喜地大声说:“它有嘴巴呀!”</p><p class="ql-block">想想补充说道:“它有牙齿,可以把菜咬碎,就像我们一样。”</p><p class="ql-block">想想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幼儿就蜗牛的牙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原来蜗牛不但有牙齿,还有一万多颗牙齿呢!幼儿们听到后很兴奋,纷纷表示要与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p> 活动四我设计的蜗牛壳 <p class="ql-block">  幼儿选择毛根制作蜗牛壳。大部分幼儿还是采用卷一卷的方法来制作,妮妮用两个手指拧一拧的与众不同的举动不但吸引了我的视线,也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大家都纷纷看向她。我发现了这一情况后,便请若兮向同伴分享了自己的制作方法。</p><p class="ql-block">妮妮手拿着毛根,自信地说:“把两个放在一起,两个手扭一扭就变成了一条啦。”</p><p class="ql-block">拿着毛根跟着做的宇泽突然说:“那剩下的两个是不是可以做它的头。”</p><p class="ql-block">幼儿们听后都开始进行尝试,可是卷呀卷,忻忻说:“老师,我这个一点都不像蜗牛头。”其他幼儿也纷纷附和。</p><p class="ql-block">我引导幼儿回忆之前了解到的关于蜗牛的特征,说道:“小蜗牛是不是有两个像角一样的眼睛?我们可以把他们各自卷一卷就是眼睛啦。”</p><p class="ql-block">完成了蜗牛眼睛和壳的制作后,一博说:“老师蜗牛还有身子,我们还可以做个身子。”</p><p class="ql-block">在恺恺的启发下,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毛根在原来的基础上缠了几圈变成了漂亮的腹部,最终一个漂亮的、形态各异的毛根蜗牛诞生了。</p><p class="ql-block"><br></p> 活动五小蜗牛爬呀爬 <p class="ql-block">  《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等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观察一段时间蜗牛爬行以及学习过蜗牛的儿歌后,幼儿总是在教室里模仿蜗牛爬来爬去,为了满足幼儿对爬行的需求,我们进行了关于爬行的体育游戏活动。</p> <p class="ql-block">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刨根问底,特别是一些小动物、小昆虫,更易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一本关于蜗牛的绘本引发了此主题,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幼儿互相讨论和交流,能够主动探索与发现,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了关于蜗牛的相关知识,其科学探究能力、艺术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得到了发展。成人眼中的“微小”,也许正是幼儿心目中的“壮阔”,这种“壮阔”让每一个幼儿感受着大自然中的奇妙所在。幼儿不断观察、探索、猜测、体验,在一次次解决疑惑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经验,学会了关心小动物,获得珍贵的经历。</p>

蜗牛

幼儿

绘本

一凡

分享

我们

探究

毛根

老师

啪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