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十四日,几个朋友相约畅游淮滨,走访了城乡几个地方,看到了淮滨县近几年打造淮河文化、做大淮河产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带来的巨大变化,心中感到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 “走读淮河”文化园位于淮滨县城西北,占地面积5000余亩。园内碧水涟涟,楼阁矗立。以一比一的比例仿建有淮河沿岸的著名建筑物和文化景点,如王家坝,镇淮楼,文游台,四贤祠等等。园区所在地原来是淮河滞洪区,一片沼泽,乱草蓬蓬,污水遍地。文化园的建成,对治水治污,疏通水道有极大改善作用,同时还美化净化了环境,为淮滨县城增添一处悠雅而锦绣的靓丽风景。这种集水利治理、城市环境提升、民生改善、市场营造等于一身的项目,为淮河沿岸建设树立了一个样板,</p><p class="ql-block"> 园区分为四大区域:"走遍淮河",用淮河历史廊道营造研学游发展带。"淮上人家",在生活美学体验地品味淮河风情。"读我淮滨",将县域经济最亮点呈现世人眼前。"河晏清平",健康、快乐构建幸福时光圈。淮河文化园,用技术使文化焕发活力,以快乐促进学习成长。</p><p class="ql-block"> 一道清水贯穿园内,犹如缩小的淮河,故名小淮河。千里淮河秀美风光,千年悠久厚重文化,一园聚集,一眼望穿,一次游历,一日读懂。</p> <p class="ql-block">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江,并经洪泽湖由新沐干渠东流入海,全长一千多公里。流域地更是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189县市,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淮上文化,源远流长,站在镇淮楼,望着清清的淮水在脚下流过,东望八百里,回塑三千年,《诗经·小雅鼓钟》记载了江岸上的一次盛大乐会:</p><p class="ql-block">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p><p class="ql-block">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p><p class="ql-block">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p><p class="ql-block">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p><p class="ql-block"> 钟、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宏大场面,震撼人心,至今读来,犹如身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淮河留下了无数英雄豪杰和文人雅士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大文豪苏轼多次与淮水结缘,多次诗咏淮歌,其中《淮上早发》:</p><p class="ql-block">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p><p class="ql-block">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p><p class="ql-block"> 诗中说至少十次往来淮河。苏轼过江苏高邮,与当地文士孙觉、秦观、王巩畅游淮河风光,饮酒作诗,留下千古佳话。至今高邮还建有文游台,淮河文化园将文游台仿建园中,再现千年前那场文化盛事。</p><p class="ql-block">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看到园内秦观雕像,有人吟出那句挠人心肺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 兴趣盎然地在园中游览,有人突然问,淮河为什么叫淮河呢?是啊黄河之所以叫黄河,长江之所以叫长江,那是不言而谕的。淮河的“淮”字是何意义。有人马上用手机请教百度,原来,“淮”就是至清之水,淮水就很清很清的水。是的,相比黄河长江,淮河之水那就清澈无比了,所以古人将这条大河叫做淮河,是非常贴切的。</p><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淮水浇灌着广袤无垠的肥沃大地,养育着两岸亿万人民。</p><p class="ql-block"> 信阳毛尖就是淮水孕育的名品,园内建有“淮上茶园”,设有茶座。在此闲坐品茗,看鱼游池中,花开岸边,身心顿感放松安逸,十分意悦。</p> <p class="ql-block"> 淼淼淮水,滔滔不绝,大部分时间默默行驶,给两岸人民带来无穷福祉。但也有咆哮之时,给人们带来灾难。千百年来,人们为了治理淮河付出了艰苦努力。</p><p class="ql-block"> 园内办有洪水安全教育基地,展现了淮水泛滥时的影像,警示洪水无情,防洪重要。</p><p class="ql-block"> 淮河博物馆展出一表,列出自西汉元光三年(公元132年)至1975年中36次淮河特大洪水,造成人财物的重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有几次是因黄河决堤,黄水入淮,给淮河两岸造成灾难。更为可叹的是,有两次人为决黄河大堤。一次是南宋时大将杜充决黄河大堤,一次是民国时国民党将领商震炸黄河大堤。两次都是名为淹阻外敌,实际外敌未阻住,却苦了百姓,造成百万民众流漓失所,无家可归。尤其是1938年商震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河水漫延经郑州、开封、商丘、周口等地流入淮河,河水泛滥达九年之久,淹了大片耕地,并使土地盐碱化,致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家园,外出逃荒要饭,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有讨饭的河南人。许多人认为,河南人的形象在全国受损,就是花园口决堤所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最早治理淮水的有根据记录可上朔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孙叔敖,他修建了芍陂和期思陂,时隔两千余年,至今遗迹尚在,给后人树立了典范。</p><p class="ql-block"> 现在,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强音号令下,淮河流域已修建了无数沟渠堤坝,著名的有出山店水库和王家坝,淮水已得到有效控制,淮河真正变成了一道造福人间的福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