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阅读与表达融合的策略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现在是语文的大时代。俗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阅读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分值将近三十分左右。而在新课程标准当中,低段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在中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中,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兴趣的提升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为语文的学习打下非常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现阅读与表达融合呢?</p><p class="ql-block">一、初读、细读,再读,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到如果在教学一开始就将就教学重点向文章使用语言上面引导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而过早的进行教学就会对于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清,同时教学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文章的皮毛,这对于学生开展语文素养非常的不利。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初读,先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再读,感受课文的修辞手法,第三次读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深刻感知课文精髓。 众所周知,语文是融知识、情感、哲理、艺术为一体的瑰丽诗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语言不断内化和思想不断升华的活动过程。从新课标理念来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师要把课文看作是有生命个体。因此,要把初读、细读、再读三个环节当做贯穿一条主线的三个基本点,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方式教学,最终都要牢牢把握不能游离主线教学。我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无论是在每个阅读环节上,始终把“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这条主线作为重点来理解。初读阶段,来了解感知“狐狸狡猾”的特点:细读阶段,来理解感悟狐狸狡猾的做法:拓展阶段,来升华狐狸的双重性(一方面欺骗别人是不对的,另一方面用智慧保护自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真正有效地达到阅读教学目标,就不能分割、单打单放、相互脱节、以问题式去阅读教学。只有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才符合新课标的基本思想。 </p><p class="ql-block">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产生兴趣,快乐教学。</p><p class="ql-block"> 我在小学教学阶段,除了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有创新思维,还要尊重学生。新课程提倡的以生为本。作为一名教师,我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们的喜好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他们通过老师上课所讲内容,进行课堂问题的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以我在五年级下册《矛与盾》课文时,因为文言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不看注释,不看插图,有些难以理解。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播放了《矛与盾》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故事,然后我将文中的插图与注释结合起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文章的翻译,学生也就进行了理解。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学生通过复述,上台展示,让我们看到他自信的一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表演,他们在表演的时候,也是充分理解了课文,才进行相互对话,这也是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所以说阅读与表达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让他们对于阅读感兴趣,才能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与了解,进而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够提高,也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与热爱。</p><p class="ql-block">三、文本、教师、学生要有机融合 ,让学生把课本演出来。</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流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有机融合的课堂,尊重学生不同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以文本为载体,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过程,换句话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架起帮助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的桥梁。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贯穿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使阅读课堂教学成为“文本、教师、学生”一个共识、共进、共享、共鸣的有机融合的和谐课堂。 同时教师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他们在进行对于课文进行阅读以后,把课本内容表演出来,这样就是课本剧,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中,学生理解了课本内容,然后分角色扮演,他们进行对话的形式,把故事向观众呈现出来,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这也是体现阅读与表达的一种形式。</p><p class="ql-block">四、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多种形式开展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比赛。</p><p class="ql-block">开展阅读形式的比赛,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书籍带来的益处。在比赛中,学生们大显身手,他们感情充沛,让我们一方面感受国语的魅力,另一方面有小观众进行点评,这也是阅读与表达体现的一种形式。还可以开展故事分享比赛,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他们锻炼了表达,又增强对于语文的热爱。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我们班上开展朗读者的比赛,学生们特别爱参加,有些学生还跃跃欲试,还想着给大家分享,我也为班级的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和爸爸妈妈进行阅读,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受益一辈子。另外在班上每周开展一节实践课,让阅读和学生扎下根。</p><p class="ql-block">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p><p class="ql-block">有些学生存在会写不会说,还有一种会说不会写。所以语文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我们要为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重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粗略阅读与仔细阅读,每种方法受益程度都不一样。我们还要注重语文阅读的积累量,不能仅仅是形式主义,一定要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与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让我们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就像盖楼,没有地基,建造起来的楼房就是空中楼阁。重视阅读,重视表达,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