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绿意盎然,万物破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育英小学青年教师评优课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着力我校“分享式教学深入推进,建立学生学习的课堂”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为学校未来发展积蓄力量。</p> 上课篇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有11位教师参加,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年教师的赛教现场,领略他们的风采吧。</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组几位老师真正地唤了学生的主体意识。</p><p class="ql-block"> 程攀玉老师执教的《海洋世界》,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读、齐读、师生研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抓住关键词语,整堂课学生思维清晰,富有趣味,在欣赏优美的海底世界过程中深入理解如何写清楚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李卓林老师讲授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课《我的“自画像”》,既有学科融合,让孩子课前画自画像介绍自己,引出习作;又有学习任务群的设置,通过课堂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学会用文字介绍自己,充分构建了学生学的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p><p class="ql-block"> 翁斌娟老师执教的《中国美食》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寻找小店长,过关斩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识字写字关卡,通过归类识字,认识本课形声字,培养学生的归类意识。介绍菜单关卡,让学生通过分享菜品的制作方式,以及自己最喜欢的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三位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教室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赏、共享的“实验室”“小社会”。</p><p class="ql-block"> 李鹏岗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用方程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p><p class="ql-block"> 刘娜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让学生经历量、拼、折等操作活动,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积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发展了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念能力。 </p><p class="ql-block"> 纪超群老师通过《重复的奥妙》这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重复的规律,再通过说一说,圈一圈的方法感受和理解规律,体会重复的数学之美。</p> 英语组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恰如其分的表扬、满怀希望的鼓励、充满关怀的提醒,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苏文静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年龄段特点,创设了“动物园”的情境,穿插的各种游戏与讲授相关形容词巧妙结合,寓教于乐,孩子们兴趣盎然。</p><p class="ql-block"> 杜甜甜老师通过图片环游,小组合作,沿着故事中的语言线,情感线,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发现主人公书包里的原来是一个小松鼠,并引导学生学习Tom的乐观向上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p> 体育组 <p class="ql-block"> 两位年轻的体育老师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课堂既有“创新”,又有“创意”。</p><p class="ql-block"> 李晨老师的《原地多种姿势拍球》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我尝试、讨论、练习、总结,完成本节课任务,整个过程轻松愉悦,学生在玩中思,在思中学。</p><p class="ql-block"> 彭都都老师所授《立定跳远与游戏》突出“学—练—赛”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从集体学练到小组赛,小小的标志盘在学生手里不仅是一个体育器材更是学生超越自己的目标,一节课都在不断努力尝试跳向更远,比拼的氛围好,学生也积极主动乐在其中。</p> 科学组 <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灵魂——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重要性。 陆晨老师执教的《蛋壳与薄壳结构》一课,从关注蛋壳的结构特征到认识其抗压能力,并以建筑上常用的拱结构为桥梁,发展到认识与蛋壳相似的薄壳结构。学生通过研究鸡蛋壳的形状特点,研究蛋壳的精妙之处,通过试着手握鸡蛋、鸡蛋承重、戳破蛋壳,发现蛋壳抗压能力的优势,并了解薄壳结构在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科学思维贯穿始终。</p> 教研篇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备课阶段,授课老师个人精心准备,各教研组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多次听课评课,优化教学环节,竭力呈现精品课堂。课后各教研组趁热打铁,继续说课、评课,发现问题,探究研讨,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星光不问赶路人,三尺讲台,见证了每一位老师的成长,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节点,继续立足课堂,用集体智慧散发的光,照亮学生前进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