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3月16日,我们最最敬爱的老师妈妈张翠英永远离开了我们。老人家是景山学校教改事业的开创人之一,可谓元老。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张老师一生最好的写照!她对所有的学生视若子女,一视同仁,不仅传授知识,还从思想品德到家庭生活,关爱无微不至,温暖人心,且绵远流长,持续终身!尤其是我们受教张老师七年的七下一班的同学更是感受最深的!我们为此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妈妈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张老师的离世,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都悲痛万分,对老人家给予了极高评价,并表示深深的哀悼!特制作此美篇,寄托我们的哀思,并希望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里,陪伴我们终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老同学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亲爱的妈妈张翠英于3月16日下午3时3O分与世长辞,享年98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万分悲痛。祝福妈妈一路走好,在天堂再无病痛,一切安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离别时非常安祥,没有痛苦。子女们都在她身边陪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妈妈的遗愿,丧事从简(今天家人已同妈妈告别,并办理完后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妈妈的爱戴、关心和帮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特此泣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丁荣、丁明、丁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3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慈祥的园丁老妈妈静坐花丛中,满园桃李芬芳相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丁明、丁曙同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得知你们的母亲张翠英老师离世,景山学校又走了一位初创时的老人。心情沉重。张翠英老师为景山学校建校初期的外语教学改革试验,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热情,待人诚恳,教学认真负责,一絲不苟,深得师生们的敬重和喜爱。她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景,至今仍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张老师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以上为耄耋之年的老校长方玄初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景山学校副校长、俄语教研组组长陈心五老师携夫人悼念张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景山学校副校长周韫玉老师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惊悉张老师仙逝,心中十分难过。我失去一位最好的朋友,但我们的情谊永存。您对祖國的热爱、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学生的无限热愛,以及高超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永远值得我学习。张老師一路走好。丁明丁曙节哀。陆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与张老师同事多年的陆鑫老师(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长、我们七下一班的班主任)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魏容彬老师的悼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冯素姮老师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刘婕老师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年级同学悼念张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苏宪、杨伊宏夫妻二人是景山学校七上二班的学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亲爱的丁曙同学:您好!惊闻您母亲,敬爱的张老师去世的消息,感到无比悲痛[合十][合十][合十]您母亲是一名非常伟大的教师![合十][合十][合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感恩张老师的慈爱与温暖,播撒在学子幼小纯洁的心灵;授以广袤无垠的知识,滋润着我们成长;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恪守不渝,勇敢向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敬爱的张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鞠躬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您的师恩芳华,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合十][合十][合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7届七上二班同学郑维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金脊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郭盈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3月23日,原66届高三年级的同学为张老师举办了线上追思会。刘嘉仪学姐全力协调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落实,令人非常感动!学长们的悼文情真意切,读来感人至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刘嘉仪:3月23日我们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离开我们七天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这一天故去的亲人会魂归故里,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但痛失老师妈妈的孩子还是願意以这种最古老最虔诚的态度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于是有了这场线上追思会,献上我们的真情,告慰我们的老师妈妈一一她呕心沥血把毕生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在景山学校教改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慈祥可敬的张翠英老师妈妈,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转发不在这个群的李松涛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追思会将自由发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挽联是李灼华所书!合成是灼华的先生完成的。听说是送妈妈大家都伸援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惊悉敬爱的张老师亲爱的张妈妈仙逝,心中万分悲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万望丁荣,丁明,丁曙亲人们节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我长期在新疆工作,在接触的少数民族同志中有会说些俄语的人士,更多地保留了一些俄语知识,也就更经常地回忆起中学时期的俄语课,俄语老师,张媽妈也就成了最多回忆的恩师,俄语也就成了我保留最多的中学知识。张妈妈对此非常高兴,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张妈妈希望我能跟妈保持俄语通信联系,但由于俄语输入法和俄语单词的准确性缺少把握,我只能基本看懂老师的俄语来信,回信还是汉语,非常遗憾!随着疫情发展及张妈妈的身体变化,这种通信也很难继续下去了。张妈妈把我当作她的一位学生,始终关心我在俄语学识方面的进步,鼓励我更上层楼,她慈祥的面容,鼓励的话语,,使我永不忘怀,思之念之怎能不潸然泪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张妈妈走了,她在天堂注视着我,仍在提醒我不要懈怠。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的最好的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妈妈千古! (李松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年疫情,使我们失去了这几年看望妈妈的机会。从北欧、俄罗斯旅行归来,是最后一次见到妈妈。谈到美丽壮观的圣彼得堡,波澜壮阔的涅瓦河、波罗的海。巨大石头砌成的河岸令人赞叹。老师妈妈跟我说起沙皇彼得一世的伟大功业。老师教我的俄语,绝大多数都遗忘了(Я забыла),好在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居然又能说两句了。妈妈说,你应该自由行,寻访更多的俄罗斯文化。如今满怀歉意,只能对妈妈说:пожалуйста,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有。那晚在沙滩,与妈妈、丁曙三人促膝而谈,一切都历历在目,却成了回不去的既往,不可复制的昨天。您是我们俄语学习最优秀的开蒙老师,给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数十载不闻俄语,最后还能与人交流,令带团的领队羡慕不已。比旁人多会了这么一点,却给自己增光添色。无论多远的时空分隔,老师妈妈永远在我心里。您的谆谆教诲,您的严肃批评,还有爱意满满的提点,往日情景在眼前一幕幕回放。外语晚会上的大合唱,话剧选段,那是我们少年时代浓墨重彩的画面。和老师妈妈共同渡过的岁月,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李景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缅怀敬爱的张老师。[合十][合十][合十]您是我们的严师,也像慈母般地爱护我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我们长大成人,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今天您的学生们在这里怀念您,这是您的骄傲和光荣。感恩我们学生时代的老师们!感谢景山学校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张老师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林美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敬爱的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蔼可亲温柔善良的张老师离开了我们不胜悲痛万分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张老师的晚年80岁90岁……96岁,每年我们都去看望她。每次见面老师都拉着同学的手问寒问暖,大家一起唱俄文歌曲、朗读俄文诗歌、满堂欢声笑语。张老师的女儿说:学生的到来是老师最快活的日子。我记忆中每次老人家都俯在我耳边轻轻的问:女儿好吗?小外孙好吗?并嘱咐我好好注意身体。这是我最暖心的时刻呀,激动的我每每热泪盈眶,看着满脸笑容的老师仿佛我慈祥的妈妈就在眼前。能给老师带来欢乐能见到老同学,这也是我们快乐的时光。“老师妈妈”这亲切的称呼是学生的由衷之言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我们呀呀学习33个俄文字母开始到能捧起物理代数俄文版的高中课本,张翠英老师、吴宝善老师、刘贤儒老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景山学校的6年,师生一起度过的峥嵘教改历程,我们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智慧。每天近百个俄语新单词要 记住,数学语文作业要做完,苦读半宿第二天清晨老师们在校园笑咪咪的迎接我们,又开始奋斗新的一天。六年的严格要求培养了我们刻苦自励努力拼搏的能力和精神,这是自己几十年来不怕艰难困苦总是乐观向上的基石吧。借此机会,感谢景山学校的老师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向仙逝的辛勤园丁张翠英老师、吴宝善老师、刘贤儒老师致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张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李精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您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张老师走了,她肯定上了天堂!虽然我们满心不舍,但她走得安祥、从容。她一定微笑地看着我们说:孩子,别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知道老人家是带着对我们的牵挂走的。在几次团聚的时候她都会问到申同庆身体好吗?他能回城里吗?李松涛什么时候能回北京来呀,我真的很想他!老人家还会对我们炫一句:他用俄语给我写信呢。她还常常念叨刘克这个孩子怎么老也见不到了呢?还有赵彩虹身体不好,你们要多关心她、帮助她。李景景也不在北京吧……句句问候是妈妈的牵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严重不能见面,丁曙电话里告诉我妈妈常常念叨刘嘉仪又去乡下了吧,我也喜欢农村的生活,想去乡下看看她……想到这些我止不住又泪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像孩子一样被老师妈妈牵挂,她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间。妈妈,放心吧,我们都是好孩子,会做一辈子的好人。虽然我们天南地北,但永远走不出您的视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牵挂我们的人走了,但思念永在,爱的种子己在心里发芽🌱、长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张老师,亲爱的张妈妈于2023年3月16日离我们远去!心情万分悲痛!从此天上又多了一个璀璨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是归国华侨,爱国爱党爱人民,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教育,献给了景山教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不仅教我们俄语更教我们怎样做人。我至今记得张老师讲卓娅和舒拉的英雄事迹时一双大眼睛充满了对德寇的仇恨和对两个小英雄的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经常说学习是为了用的,并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思想。老人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鼓励我们多说,给每个人起了俄语名字,我的名字叫廖娅,同学们互相用俄语名字打招呼,有些好学生还用俄语进行简单交流,谁交流的多谁就得分多。最让人难忘的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在东华门儿童剧院的汇报演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出演贪图无厌的老太婆,至今想起来还忍俊不禁。张老师的值日生报告制度,更让我难忘。那天周一轮我值日,心情满满。当老师问完好后,我马上站起来大声说今天是“袜子搁在鞋里面”(这是我给俄语星期天的中文小注,笨人笨法)话音刚落同学们哄堂大笑,一脸茫然,许久我才纳过闷来。过后我无地自容。只听张老师笑咪咪说,廖娅坐下吧!星期天是美好的,但它也是只有24小时呀!没关系,好好准备,明天你还是值日生。丝毫没有责备我,终生受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生有幸,在我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遇到了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戴着金丝眼镜,常常穿着花布拉吉,永远笑眯眯的张老师,张妈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安息吧!张老师!我会常常仰望星空找那颗最亮的星星⭐!(陈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悼念张翠英老师,思绪一下子回到了60多年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学校的教室里,张老师帶我们上早读课和俄语课的镜头一下子浮现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只见张老师走下讲台,边领读俄语,边走到每个同学面前,观察学生的口型,倾听每个人的发音。听到发音好的,当即鼓励肯定,听到发音不准确的,马上给予纠正,一遍又一遍,直到正确为止。对所有的同学同等相待,一絲不苟,循循善诱。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为我们学习纯正的俄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五十多年以后,我去哈萨克斯坦参加首届絲绸之路国际论坛,这是一个以俄语为母语的国家。论坛开幕式有我的讲话,上了讲台,我即席用俄语说了几句问候语,没想效果出奇的好,上千名听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我俄语发音的认可。我靠的是中学学习的老底儿。一年之后在莫斯科,我无意中念了几句俄语,很快在组委会和在俄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谷会长会说俄语"。实际上,我只有中学的俄语基础,几十年过去了,我能说出来的比起当年老师教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况且当年绝大多数同学都比我学的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半个多世纪前的因结出了五十多年以后的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61年我14岁上初中二年级,母亲因癌症去世了。办完丧事我第一天上学,张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她一改往日在课堂上的严肃,慈爱的对我说:"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可以邦助你"。至今,张老师当时的音容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教育教学的特点是严与慈,她是园丁,她是母亲,做为学生的感受就是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张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谷长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届高三学生吕士纯敬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昨晚一听到張老师仙逝的消息还是震惊了一下,并随即给丁明发了微信,寄托了怀念和哀思。想到这两年老人家躺在床上的情景,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有了进一步了解。用老百姓话讲就是油尽灯枯。老人家活了九十八岁,已是高寿,超出了全国人均年令和北京市人均年令不少,真希望能活到百岁,但一想若再活两年老人家得受多大的煎熬,家人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又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想到这又释然了许多。我和张老师曾住过邻居,记得上中学时每逢夏天常会见到张老师吃过晚饭挽着先生的胳膊去景山公园散步,每逢碰到我都会驻足向老师问好,而老师也都会冲着你慈祥地一笑,那个情景至今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早上找出珍藏的影集又翻阅了一番,看到和老师的合影不禁感慨万千。人走了这些照片尤显珍贵,已成绝唱。(梁克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悼张老师挽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上联:俄语教学,严谨欢快,(Дальше дальше дальше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桃李滿天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下联:慈祥可亲,仁爱魅力,(Ты и я ты и я ты и я你和我你和我你和我),弟子记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注:前一括号内词语是张老师课堂上常用的一句口语,后一括号内的词语是张老师教我们俄文歌曲中的一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梁克昌拜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尊敬的张老师,亲爱的妈妈,您温柔、慈祥的容貌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陈金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发自内心,同学们全管老师叫妈妈,十分罕见。张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一位好老师好妈妈。她不但生动活泼地教我们学俄语,更象妈妈一样,教我们如何做人,耐心体贴,无微不至,让你心服口服。因患糖尿病,妈妈每次见到我都要详细问我控制的好不好,嘱咐我生活上每件小事都要格外注意,控制不好,将来得了並发症就来不及了。因妈妈的关心,我现仍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出于对妈妈格外想念,去年三月二十六日,我独自一人去看望妈妈。当时妈妈睡着了,我和丁明丁曙在外屋小声交流。刚要走,心灵感应,妈妈醒了。见到我非常高兴。我随口就唱起了记忆非常深刻的俄文歌曲我们快出发。先唱一遍,又同妈妈丁明丁曙唱了第二遍,妈妈开心极了,我也园了个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妈妈上天了,成了一颗明亮的星星,我们无论在天涯海角,永远都会仰望天空,怀念親爱的妈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申同庆敬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张老师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她的音容笑貌不断浮现在眼前。能在景山学校就读成为张老师的学生是我一生的福份。张老师带领的俄语教研组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打下了牢固的语言基础,引进原文小说作教材使我们的俄语水平更上一层楼,张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把她的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学生们。敬爱的张老师,您的学生不会忘记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马依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严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往日时光久远,在深藏珍贵的记忆里有初中时期张翠英俄语老师那一束严格、一丝不苟而不失热情关切的炯炯目光。初二课上,张老师批评陈平同学作业一塌糊涂敷衍了事,她既急又气,说前一晚真想赶去陈家教诲一番。又说早年她在苏联就读,曾夜里被教师上门抽查抽测过,办法好使。多年后,我问陈同学尚记否,可惜他回答没印象。我却不敢忘,因为张老师的苦口婆心,因为值得铭记。老师常用俄语称我们为“孩子们”,爱说“逻辑”一词,要求我们懂逻辑,有意识地掌握俄语学习的思维规律及有效方法,以养成强劲的自信自学能力,以一当十,加快进阶步伐。当然,这是符合当年教改大势大局要求的。张老师高寿,度过漫长忙碌的岁月。殚精竭虑为教改,兢兢业业终一生。今晨,在北京春寒料峭的农历早春二月的日子里,有一种温暖叫怀念,有一种感动叫敬重,对敬爱的张老师深深的缅怀之情,感激之情。鞠躬,礼毕。(李灼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永远活在我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精神世界也与父母的养育影响相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育我们的老师们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有多大了。张老师,我们称之为妈妈的老师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难忘,中学时代一次次我背俄文单词头碰到电线杆子上。能调动我如醉如痴的学习的人就是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难忘,大学那个特殊时期,我们班有人看到了我们班每个人的各科高考成绩,我的外语是满分还有作文加分。没有张老师的高超教育,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高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难忘,从北大我来到东北辽宁省盘锦市,为了陪伴我到这地方鸭子场干校的父亲。分到与市里一河之隔的一个高中。这里张老师对学生的大爱,我也只仿效了一些,我和学生就有了很好的关系。获得了学生家长的配合,得到了当地党组织的信任,我入了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难忘,我从事出版工作后,几次评职称,我都以高分通过外语考试。张老师扶我平安走完职业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老师,你一直都在我身边指导我前行。如今你去了天堂,也会快乐的,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岳民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嘉仪姐姐並请转高中的哥哥姐姐:看了你们在追思会上写的怀念妈妈的文章,感人至深。这么多妈妈的学生,用如此深厚的感情怀念妈妈,我们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向大家表示感谢。我们相信妈妈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听到看到这一切,她老人家会特别高兴!我们一定好好珍藏大家的怀念文章,经常拿出来读一读,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丁荣 丁明 丁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七下一班是景山外语教改的第一批受益者。张老师从一年级就教我们俄语,直至七年级毕业。张老师的儿子也是我们班同学,因此我们班得天独厚地享受张老师最多的母爱。因此我们都尊称张老师为妈妈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所有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惊悉我们敬爱的 妈妈老师 张翠英 仙逝噩耗(享年98岁)——悲痛欲绝!彻夜难眠(俺昨晚儿得知的)[流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六十多年来,老妈妈用她那慈母般的柔情/园丁式的辛劳——“浇灌/培育着”教育战线一代又一代“大花园儿的群花丽朵们🌸 ”,芬芳的桃李——早已满天下喽!尤其是对我们这批老景山学校“永远的七下一班”——您的俄语教改/教学“先行班”的同学们,您既传授了我们俄语文化(含俄罗斯情节),又提高了我们的“情商(慈爱的力量)”,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德智体美劳俱全的“好人”……!同时,您还和住在左近的学生家长们,也成了“莫逆之交”,适时地交流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品德教育等,真没给俺们这些“小淘气们”带来啥“负面影响”哦,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啦!无愧于“母亲教师”的尊称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故而,即便是因当年“造成”了十年的“分离”,但当我们陆续回京后,大家又像“群花儿一样”围绕/团聚到了您的身旁——以您“为核心”的老师和同学聚会——居然延续了几十年——得到了其他年级班组的艳羡和赞誉!“有妈就有家”——如今我们失去了您老人家这“核心之一”[凋谢],不知今后……,呜呼哀哉[流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丁明昨晚儿地哭诉中得知,您在3月16日下午弥留之际——左手握着丁明的手,右手握着丁曙的手——恋恋不舍,依依相望,絮絮真言……,此情此景在我们眼/胸中凝绘成了“一幅”永存不朽、慈母之爱且无与伦比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时,您临终前期还叮嘱家人:“别打扰了大家”——丧事简办(仅限家人告别)!我们理解并尊重您的意愿,但您的大爱之心,母爱之情——我们会永远传承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妈妈您安息吧!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永远怀念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流泪][凋谢][流泪][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三年来,因疫情的影响,我们曾陆续看望老妈妈或云中欢聚一堂过,知道您总是念念不忘地惦记着大家,但为了您的安全,大家都没敢近身长时间探望您!而您长期卧床却能抗过疫病,没被传染上并安详地走完了一生——这既是您一辈子修来的福分,又得益于您有大孝的子女在您身边二十四小时地精心伺服和照顾!他/她们“带着各自各类的老年病”,冒着风险四处为您求医问药,跑遍京城俄式西餐店购买您喜好的家乡口味儿……;除了喂饭/喂药/喝营养液等,还要解决“排毒问题”……!真是太了不起了!这也是您母爱慈心的传承结下的硕果啦!也值得我们学习哦!同时也希望丁明兄妹们多多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啊![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戴安弟 泣颂[流泪]并敬挽[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3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七下一班“班长”戴安弟发布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以下是七下一班同学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曙并转丁明、丁荣大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除了俄语之外,她给学生们留下了太多财富:慈祥美丽的笑容、美妙动听的声音、诚挚天真的童心、追求真理的执着………这些将陪伴我们终身,激励我们认真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转去我妈妈给你们的信。望节哀、保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陈婴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曙,丁明,丁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得知你们妈妈走了,我长她两岁,没想到她先我而去。妈妈是我相处近七十年的老友,意重情深,我怀念她。怀念每次见面时的热烈拥抱,怀念她那微带俄罗斯腔的独特语音,更怀念她胸怀的坦荡、待人的真诚。她是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她在工作中为我解惑,所以我也算她的学生。为你们的妈妈骄傲吧,她的人生价值千金。她走了,去了天堂。在那遥远的天际,她会依然看着大地,看着她所有的孩子们,祝福你们幸福康宁。不必用眼泪回报妈妈,保重身体,打起精神,走好你们今后长长的老年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赵洁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陈婴婴同学的老妈妈与张老师同事多年,是邻居,更是挚友。老人家的悼文感人至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丁明 惊闻老妈妈仙逝的噩耗,虽已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还是感到痛彻心扉的悲痛!安弟的祭文点点滴滴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难忘老人家的慈容笑貌和谆谆教诲。难忘老人家在病体缠身之际还在关心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有幸在插队后进入大学学习俄语。毕业后也也从事与此有关的工作。无论在上学期间和工作后都深深感到张老师的俄语教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语音语调比较标准,不少俄罗斯人都认为我一定是在国外留过学的。为此我永远感激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为此生能有这样妈妈一般的老师而感到幸福和骄傲,只是非常遗憾我们未能前往送老妈妈最后一程,但也理解并尊重老妈妈的意愿。愿老妈妈一路走好!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温暖我们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多年来你们的付出和辛劳我们感同身受,敬佩万分!近来想必更是身心疲惫,很心疼你们!请你们节哀,毕竟也已进古稀之年。请好好休息调整,多多保重!有机会再相聚[拥抱][拥抱][抱拳关晓宝泣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丁明、丁曙:获悉张老师已于日前仙逝,我们全家都很难过。每每路过景山公园,心中惦念的老师再也见不到了。本想在合适的时间带上您们喜欢的格格,上楼见见老老奶奶,也已经不可能了,真是让我们悲从中来。老师的音容笑貌永存我们心间。丁明、丁曙也要节哀保重。我想安弟会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大家一同追思我们妈妈老师。老妈妈您安息吧!一路走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 我们永远怀念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您的学生闫永安(七下一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惊悉我心中的妈妈老师与世长辞,我忍不住掩面而泣,悲痛万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可恨的疫情阻断了我们近两年与恩师相见,今年我又早早地盼望着九月二十三日去看望妈妈老师,没想到恩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每次见面您都拉着我的手,问我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给予我关心与鼓励,这一幕幕我怎能忘怀?!您的慈爱与大爱永驻我们全班同学的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悲痛地悼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明丁曙老同学,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孝的美德!但都已进入老年,又长期辛苦地看护老人,实在身心疲惫且辛苦,望你们好好休息,珍重自己的身体为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刘秀銮泣挽恩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月16日下午,河南大雪。我在向南的列车上,见黄河两岸洁白肃穆,预感到异常。18日接到丁明的信息,张翠英老师走了,——就在大雪突降覆盖中原沃野的那个时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张老师从我们7岁的时候教我们俄语。每年9月23日我们景山学校七下1班为张老师庆生。那一天我们变回了学生,变成了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班上俄语最差的学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月27日(2.24周年不久),我在普吉岛机场准备回家。机场很多俄罗斯人,一家一家的。我问一个俄罗斯人从哪来到哪去,聊了些他4岁的女儿如何漂亮活泼等等家常话。我是全班俄语最差的学生,我仅仅知道很少俄语单词,但我忽然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瓦伊纳,涅特(不要战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家家户户,只要老妈妈在,家就在。门廊前那一盏灯,就照着回归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七下1班,只要张老师在,班就没有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铺天盖地的雪中,那位教我俄语的老师离去了,那颗每年9月吸引着孩子们汇聚的星熄灭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 2023年3月19日重庆至资阳途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 叶研泣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早翻看七下一信息,才惊悉敬爱的张老师去世了,心里十分难过。在此我沉痛悼念张老师,深切怀念张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爱的张老师与同学们的情谊60多年,有多少事值得记忆,值得珍惜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看我记得文革后同学们第一次在老师家(三眼井横栅栏胡同)聚会的情景;我还记得在老师家我和丁明搭档与老师丁曙打桥;我更忘不了,我刚得糖尿病时,老师丁曙带着降糖食品到家来看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去年10.1看望老师回来后我就打算下次再去看望老师一定在进屋前,先跟丁明丁曙学好几句俄语,进屋后讲给老师听,老师听了一定很高兴。我还想等老师身体有所恢复,待春暖花开或5.1前,同学们一起抬老师下楼,用轮椅推老师再去景山公园观花赏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想什么都没有用了,老师已去,空留思念。愿敬爱的张老师在天堂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故。 学生吴景相</b></p> <p class="ql-block">丁明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人家年轻时风华正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神采奕奕的张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景山学校旧址大门。1960年景山学校建校时张老师作为第一批教师进校,直至1982年退休,在此工作了22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篇重点叙述的师生情——主要老师之一,我们爱称为“妈妈老师”的张翠英(中文名),今年9月23日将迎来九十二周岁生日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1925年9月23日生于苏联。由于家境贫穷,上个世纪初其父亲从山东老家闯关东,再到俄国,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当工人,曾参加过十月革命。其母亲是俄罗斯人,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年她随全家从苏联回国,来到新疆伊宁市。后就读于新疆伊宁民族中学。母亲所在的俄语班老师都是俄罗斯人,用俄语进行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是从苏联引进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经乌鲁木齐市教育厅任命,她担任乌鲁木齐市第二俄罗斯中学校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教育部致函新疆教育厅:北京急需懂俄语和教育的人才,希望给予支持。根据这一情况,1950年,经组织推荐,她被调到北京,在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翻译和编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期间,她参加翻译了许多苏联教材和图书,并参与编写了人教社出版的中学俄语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其父母带全家到苏联定居(其父一直保留中国藉,是在当地广受尊重的老华侨)。这个时候,领导对老师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像你一样懂得教育和外语的人才。这一番话使张老师决定留在中国,继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春,成立了北京景山学校后,张老师于当年被中宣部借调到这所实验学校担任俄语教师(后正式调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曾获得中宣部和景山学校的嘉奖。1982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我们的“妈妈老师”——她不单是我们的俄语老师(我们 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俄语喽),还把“母性”的亲情贯穿了教学的终身全过程滴!尤其是对我们这批教改“初始者们”——爱到了“极致”!因此,在三位(含多位)“主要”老师中,她当然滴成为了“妈妈老师”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我还借用张老师的一篇回忆文章,来表述她老人家对终生的教学事业和所有受过教育“孩子们”的忆念之情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与祝愿——张翠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0年是景山学校50年华诞。回顾往事,我为景山学校50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对前景充满了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1960年3月从教育部所属人民教育出版社借调到景山学校工作的。当出版社领导征求我对调动的意见时,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虽然景山学校是个刚刚成立的学校,各方面条件都无法与我所在的出版社相比,但是,我从十几岁起就在新疆开始从事教育,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我愿意到教学第一线工作,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特别是当我得知,景山学校是在中宣部领导下创办的一所教改实验学校后,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急不可耐地想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于是,3月8日报到以后,3月14日我就走上讲台,给学生们上了第一堂课。从此,我与景山学校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1982年退休,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大家在回顾和总结景山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时,都要谈到建校初期的教改。确实,景山学校与教改是不可分的。无论当时中宣部的领导还是景山学校的领导,他们创办景山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搞教改,就是要在新中国的教育领域,摸索出一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道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正是在党的方针指引下,在校领导班子的指挥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从1960年景山学校建校,到1966年“文革”开始,仅用了短短的六年时间,景山学校的教改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当我坐在桌旁,怀着激动的心情提起笔来,回顾我在景山学校度过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教改。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同时,我又是一个建校初期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所以,当校领导让我为建校50周年写一写自己的感想体会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写一点关于教改的体会。如果我和其他老教师的回忆,能够给新一代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那将是我们最为高兴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景山学校教过很多年级的学生,因为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想以“文革”前夕的七下(一)班为例来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谈到,我是1960年3月14日在景山学校上的第一堂课,授课对象就是这个班的学生,当时他们刚上一年级。这批孩子走进景山学校大门的时候,正处于我国的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节衣缩食,共度难关。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党却对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景山学校刚建立时并无校舍,在91中、东高房小学和中宣部图书馆上课。但时间不长,就搬进了位于骑河楼的新校舍。当孩子们走进阳光充足,设备齐全的新教室时,真是兴奋极了,高兴得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他们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紧接着,他们加入了少先队(少年儿童团)。在入队仪式上,他们紧握右拳高呼: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们的思想产生了第一次升华。虽然他们年纪很小,只有七八岁,却产生了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同时,在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这是景山学校给予他们的最初教育,孩子们通过这些教育,再加上切身的感受,迸发出了最淳朴最真挚的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景山学校贯彻教改方针,进一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贺书记、方校长等校领导充满激情的报告,也有各个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启发;既有参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展览,也有聆听老红军老工人农民的回忆。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途径,使孩子们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即: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长大以后,把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做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人。这种信念伴随着他们走过了至今为止人生的不同时期,既包括“文革”那样特殊的年代;上山下乡、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经受锻炼的岁月;也包括恢复高考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以及在各个不同岗位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孩子们的这种根植于热爱党热爱祖国基础之上,把所学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从未动摇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进行人生观的教育,景山学校还在教改过程中,加强各种传统教育。比如尊重师长,尊重老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等等。我记得,按照校领导的布置,当时我们都给学生开思想教育课。我是一个归国华侨,调到景山学校的时候,汉语说得不太好,有些词发音不准。为了给孩子们开好思想课,我想了很多办法。记得有一次,我准备给学生讲解放军干部吴兴春的先进事迹。为了讲好这一课,使学生受到教育,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把一些词写在小纸板上,准备了一大摞。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见我那么认真地一边讲,一边亮出小纸板,都很感动,完全被我所讲的内容所吸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很多学生至今还记得那一堂课。另外,我在讲俄语课的时候,还常常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讲一些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例如卓娅和舒拉,马特洛索夫等,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政治上合格的接班人,这是景山学校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仍强调要加强思想教育,可见景山学校的教改,至今仍有其现实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与此同时,景山学校的教改,还有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教材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探索一条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道路。学校最先提出“九年一贯制”,后来改为“十年一贯制”。从教育体制上进行探索,这在当时的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尽管由于“文革”的爆发,教改被迫中断,但是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及六年的实践,仍然为后来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外语,这是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前无古人的大胆尝试。实践证明,这一尝试是有成效的。因为从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最好,各种框框最少,对外语的掌握程度也就相对地要快要牢。为了探索规律,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例如,我规定每天早上进教室的时候,学生要用外语报告,值日生也要用外语报告。报告内容是我设计的,但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自行改变,活学活用。开始实行后,我每天第一个赶到教室,督促学生完成报告,直到所有同学都能够灵活掌握为止。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训练,但对于学生来说,却解决了敢于张口说外语,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一些基本的技能,很多学生至今还能熟练地背诵外语报告的内容,可见对他们的影响之深。再如,组织外语课外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小学开始外语学习重要的一环。我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排话剧参加学校组织的晚会,就是其中一项。我自己编写剧本,把教材上常用的词汇都编到剧本里,然后把同学分成两个组,每个人都担任剧中的一个角色,用外语进行表述和对话。学生们对排练话剧这一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不仅掌握了自己角色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把其他人的对话也都记住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至“文革”前,这个班的学生在发音对话单词掌握等方面,都达到了不错的程度,为进一步学习语法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文革”的发生,中断了景山学校从小学开始学习外语的实验。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一方面为后来的外语教改提供了经验,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孩子们走上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外语创造了可能。在这个班的学生中,有人在插队多年后,仍能直接考入大学俄语系。主考老师在进行口语问答时,为他们标准的发音和熟练的对话感到惊讶;还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顺利地改学其它语种。这些情况都说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外语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摸索出一条早出外语人才的道路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小学习古诗古文、大量阅读中外名著,这是教改的另一项教改措施。学校印制了《儿童学诗》,《儿童学现代文》等各种教材,选编了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和现代名篇。我们班的学生现在还能熟练地背诵不少古诗古词,能够清楚地记得某一现代名作的时代背景,精彩段落,这些都与当时语文教改分不开。它使学生从小就去熟悉和领悟(领悟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大量的历史和现代文学精品,而不是单纯地枯燥地去学习语法,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景山学校的毕业生中涌现了不少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就是一个证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综上所述,我认为景山学校的教改是成功的。它对学生的教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品德,二是学习能力。二者互为联系,缺一不可。实际上,这也就是当年提出的“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这一口号的真正含义。以这个班的学生为例。开始教改时,他们只有七八岁,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从景山学校毕业以后,他们走上了社会。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宏伟建设事业,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有人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有人走上领导岗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有人被评为优秀记者,走遍世界,包括南极北极;有人当上了辛勤的园丁,工作在教育战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从未忘记景山学校对他们的培养,包括对他们的启蒙教育,也从未忘记教改和每一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师。十多年来,每当我过生日的时候,他们都要来我家给我祝贺生日,表达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向我讲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使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这些景山学校第一批教改的实践者已经白发苍苍,步入暮年了。我们热切地希望,新一代教师们接过教改的火炬,努力探索,继续向前,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祝愿景山学校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毕业生,祝愿景山学校在祖国的教育战线上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b></p> <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选自安弟的美篇《我们的师生情 我们的同学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在喜迎新中国华诞七十之际,张老师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这是北京市民盟东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景山学校领导经常委派年轻老师去看望张老师。老人家见到他们非常高兴,倍感欣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老师看望张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届高三的学长们在每年老人家生日时也会去为老人家庆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高三年级刘嘉仪学姐不久前去探望张老师。刘嘉仪和老妈妈互致敬礼,老妈妈请她问候所有同学并致以良好的祝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7届高一年级同学为妈妈老师庆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高一年级同学邢英殊和董兴华看望妈妈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届初中毕业的秦友友同学也是张老师的学生。他和他的弟弟秦友苏都对老师妈妈有很深的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秦友友同学当年画的张老师跳起俄罗斯民族舞的钢笔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张老师1980到1982年教的最后一批学生看望老人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七下一班毕业于1967年,时代变迁,各奔东西。1990年重新相聚。从此约定每年的9月23日老妈妈生日这一天集体为老人家庆生。这一天我们会相聚在老妈妈家,感受深深的母爱和大家庭的温暖。就像叶研同学所说,妈在,家就在!下面这一帧帧珍贵的照片记录了我们浓浓的师生情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9月23日,因新冠疫情我们未能前往探望老人家。但送上了祝福的鲜花,同学们通过视频和微信也表达了对老人家真诚的祝福和满满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肆虐,但我们少数同学依然在9月23日这一天去看望妈妈老师。没想到这是与老人家最后一次相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明是我们班的同学,妹妹丁曙是七上二班的同学。兄妹俩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妈妈,从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了老妈妈极大的安慰和保障,可以说将孝顺二字做到了极致!老妈妈能如此高寿,且最后在儿女相伴左右,握手相拥,毫无痛苦地安然离世,是她老人家修来的福分,也是儿女积德的福报!我们视他们为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9月23日,我们七下一班同学依然未能上门为老妈妈庆生。但送上了鲜花和牛奶,祝贺老人家九十七岁寿辰。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的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恭祝妈妈老师九十七寿辰快乐!健康久久!感恩!爱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下一班的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次为老妈妈庆生时,老人家动情地说:我和你们相处不是一天了。我亲眼看着你们从幼童成长为各行业的专家。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高兴!我所做的一切,使你们热爱祖国,互相关爱。现在新的一代,你们的孩子也传承了这些。这是最主要的,说明我们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将继续前行!这段珍贵的视频将永远留下妈妈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尊敬的、亲爱的老师妈妈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和爱戴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Уважаемая и любимая учительница-мама, покойся с миром. Мы всегда будем помнить и любить Ва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太感人了,我们看完都流下了眼泪。这是景山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和全体同学的共同评价!一个老师能够得到大家如此之高的评价,如此之深的爱戴,对妈妈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誉啊。妈妈的在天之灵如果知道,该会多么高兴啊!深深感谢大家!丁荣、丁明、丁曙叩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关晓宝制作的深深悼念和缅怀张翠英老师的“美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立体全面,不但展示了张老师不平凡的人生履历,而且有张老师亲写的老景山教改回忆文章,还有方校长等各位老领导、各位前辈老师、均已逾古稀的各届学生们对张老师点点滴滴的追忆,引人共鸣不绝,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张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老师妈妈”的称呼,是各届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慈母般老师的热爱,也是给予张老师的最高赞誉和回报。《小路》弯弯,《小路》长长,张老师,教师的楷模!这个“美篇”既是景山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又可称是张老师的一份珍贵遗产,犹如不少同学追忆时所说:张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永存,她就像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亮着光辉,令人景仰,令人怀念。感谢关晓宝,感谢丁明、感谢丁曙,张老师松柏千古![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68届九年级孙宝祥同学感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届高三刘学志同学感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是啊!看了美篇,让我们又想起了过去和张老师的点点滴滴。我记得我的女儿一岁多吧,张老师从苏联探亲回来,还特意给我的女儿从苏联买的小睡袍和小靴子。让我真的没想到,一个老师能对一个教过的学生这么关心!她就像我们的妈妈,时刻把我们挂念着,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现在她离我们而去了,心中的不舍和难忘总是挥之不去!愿天堂的张老师妈妈依然笑容满面,快乐幸福[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67届高一年级邢英殊同学感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