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37)【河之舟•教师成长篇】共探数学之妙,共享数学之美——参加区“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研修培训(小学数学)

<p class="ql-block">  三月春光媚,奋进正当时!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湘东区小学数学名师培养研修班在萍钢小学开展为期一天的培训。河洲小学汤小春、熊冰洁两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活动安排 <p class="ql-block"> 培训内容精彩纷呈,有现场授课,有主题讲座,还有说课等。</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腊市中心小学副校长陈娇主持,研修班的班主任王建辉老师对今天的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第一节《平均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执教老师:曾婉君(萍钢小学)</b></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通过踢毽子比赛,拉开了《平均数》的序幕,接着让学生从男女生的成绩统计表中找出谁的成绩更好,学生再通过道具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了“平均数”。接着运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动态调整,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直观且有效。</p> <p class="ql-block">  单纯的计算平均数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水平,只有在具体情境中实际应用才能促进学生从理解知识到掌握技能,从而感悟思想。在课堂巩固环节曾老师设计了两道探究性练习题:通过“游泳情境”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知识判断是否安全,并对平均数的范围特征有了认识(即平均数的大小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通过“近几年全球气温变化统计表”,讨论数据变化带来的后果,从而让学生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教育学生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第二节《认识人民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执教老师:邬薇(腊市中心小学 ) </b></p><p class="ql-block"> 邬老师设计的非常精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结合学生的实际,一年级的小学生有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课的开始从孩子们熟悉的歌及古时候的钱币视频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时,直接出示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纸币、硬币,让学生指认,学生一看,都是自己熟悉的,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邬老师还用“发红包”、“欢乐杂货铺”的游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运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课程改革理念。</p> 名师引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讲座一《做一个“五会”教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主讲:张霞(御泉湾小学)</b></p><p class="ql-block"> 两堂课例之后,来自御泉湾小学的副校长张霞给我们带来了《做一个“五会”教师》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结合她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又结合具体、生动、形象的数学名师案例,激励我们要做一个会观察、会学习、会坚持、会思考、会研究的“五会”好老师。张老师的讲座有方法指导,有具体操作,还给予大家丰富的专业信息,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讲座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主讲:文雷林(萍钢小学)</b></p><p class="ql-block"> 数感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雷林副校长的讲座《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数感:</p><p class="ql-block"> 1.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p><p class="ql-block"> 2.能够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做出合理估算,做出合理判断。</p><p class="ql-block"> 3.能够初步体会事物背后简单的数量规律,能用数表达这样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讲座从我们熟悉的数学知识入手,联系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反思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否重视;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p> 无生课堂+说课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个环节是由御泉湾小学谢金员老师带来的说课《三角形的内角和》,这堂课是她刚刚获得萍乡市天工杯一等奖的作品,老师们都很期待。</p>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的整个设计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接着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度。采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四个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在课件的制作,知识材料的拓展、习题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语言清晰,激励评价多样,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超强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令人钦佩!!!</p> 活动尾声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室孟主任做总结性发言,充分肯定了今天培训的效果,并对教师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老师也积极分享了个人的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  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在才思轻扬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共探数学之妙,共享数学之美!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老师们在精彩的课例和讲座中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教学技巧,提升了教学能力,向专业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供稿:省级基础课题《河洲小学“河之舟”课程创新实践研究》</p><p class="ql-block">编辑:汤小春</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艳育 袁莎</p>

学生

数学

小学

老师

平均数

数感

教学

讲座

情境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