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本着教育的初心,在关爱的环境中因人施教,不断尝试更有效的方法,找到触及心灵的“妙药”,才是教育原本的样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期推荐梁小雨老师《教育的初心》阅读心得。</span></p> 美文欣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育的初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读后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手捧《教育的初心》,读得令人迷恋,不得不说,拜读之后,感慨万千,受益良多。这是一个契机,像是再唤醒,像是萌发,无形之中将人带入冷静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不知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才能一字一句用自己的教育随笔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此书精选了李镇西老师近几年来在其公众号“镇西茶馆”中原创的精彩文章,从“与师为善”“不敢苟同”“岂有此理”“喟叹不已”“常识罢了”“思绪飞扬”六个方面,对教育和社会热点进行评述,对教育常识问题进行深刻思考。不管是对教师群体的表扬、肯定,还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质问,变化的是针对的问题,不变的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捧读《教育的初心》之后,静下心来,整理思绪,几点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一、与师为善,思绪飞扬,促进爱心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一以贯之洋溢表达的都是爱心。他捧着一颗爱心去观察、思考、尽责、工作、阅读、写作,变化的是不同的班级、学校、学生、岗位、书籍,不变的是一颗初心——爱心。以前的书更多表达的是对本班、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爱,《教育的初心》更多表达的则是对更广阔空间学生、教师、家长、事业的爱。2015年李镇西老师从校长的位置改任主持全区新教育实验,又任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深入更多的实验学校,接触更多的学生、教师、校长、局长、家长,他不变的爱心在生长,爱得更深、更宽。他含泪写下《善待活着的“李芳”》,“善待活着的‘李芳’,就是善待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善待中国中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他呼吁“请给爱学生的老师以爱学生的时间”;他“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他希望“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不要那么麻木”;他大声疾呼“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他提出“也应该给家长减负” ……读着这些从爱心中涌流出来的文字,谁的爱心能不一次次产生共鸣呢?谁的爱心能不萌发生长呢?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之后,每个人内心原有的爱学生、爱事业的心灵之树在悄悄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每个人精神幸福的深度、宽度、高度、持久度取决于他自己爱心之树树根的深度、树干的高度、树龄的长度。一个人如果不忘初心,一辈子培养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心灵之树,根越扎越深,干越长越高大,生命力越来越旺盛,那他就一辈子都活在幸福中。读李老师书籍的过程,是促进我们幸福感增长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二、不敢苟同,喟叹不已,品尝阅读愉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他坚信“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他告诉人们“每一个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应该有自己的藏书”。读书成了他的内在需要,成了他情不自禁的习惯。火车上、候机室,甚至农家乐都有他手不释卷的身影,他用等公交、排队购物、乘地铁这些可利用的零碎时间阅读几行文字甚至一篇文章,同样的时间便有了生命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有多样化的阅读渠道,极其丰富的阅读资料,以有涯之生命对无涯之信息,选择读书方向、范围、内容就格外重要。书籍海洋既可载舟,亦能覆舟,选择不当不仅事倍功半,还可能徒增烦恼,甚至误入歧途。怎样选择?李镇西老师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读50%人生类、30%教育类、20%专业类书籍的经验,并在《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一文中再次详细写了这样选择的好处。怎样读书?李镇西老师说:“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不同的观点等等。这是质疑、研究、批判,就是‘与作者对话’,这样读书感情便自然流淌,思想便飞扬在万里晴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 梁小雨</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