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而聚力 研而致远——经棚第三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学科组大单元集体备课活动纪实

王楠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有效课堂,3月13日至3月17日经棚第三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学科组进行了大单元集体备课,共同教研活动。</p> 议单元教学设计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学生在不用的语境中学习识字方法,识字学词,激发识字兴趣,感受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内容上看,选取的课文根据地理、节日、“贝”字的文化(钱)、美食,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时辰进行设置,基本囊括了中国人对祖国山河、对传统节日、对汉字文化、对中华美食的自豪感。结合本单元在小学低段四册语文书中的单元定位,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定单元目标如下:</p> 聚集体智慧 <p class="ql-block">  在集体备课期间,主备教师赵芳芳老师首先谈了她所讲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等。</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大家提出补充意见,把自己的一些疑问、教学设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来交流、讨论、思考、取长补短。</p> 展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赵老师在复习导入这一环节,巧妙的用连词成句的形式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名称之后,顺势提出了“你是怎么过节的”疑问,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整堂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可以看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前都下足了功夫,所以准备部分、基础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很好的体</span>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p> 小组交流 课后研讨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课后大家一致认为,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赵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凑,过程完整,学生们小组讨论有序,表达自然流畅,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姜校长指出,课本只是一个例子,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家国情怀,<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赵老师从课的设计到课堂呈现,完全贯彻执行了大家集体备课的思想,说话到位,引导语言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以及大语文的概念,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给学生机会、创设场景、提供路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合作过程中要给予指导,切记交流只是合作的第一步,最终要达成的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借鉴、补充、纠正;探究学习则指的是学生学习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是自主学习中的探究,正如今天这节课,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节日的内涵,还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带着满满的自豪感走出了今天的课堂。推行大单元教学,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学什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也就是说如果备一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应该立足于一册书来看这个单元的设计教学;如果备一课,那教师就应该立足于这课所在的整个单元来设计教学;单元备课的结果一定要用到我们的课堂实践中。而我校推行的双培计划研究的是怎么学,二者并不矛盾,目标都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提升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吕校长对本次的教研活动予以了肯定和支持,提出语文教师的板书很重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课题一定要工工整整的书写在黑板上;老师的评课分析的十分到位,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关注同样的课程,自己会如何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大单元教学作为常态课坚持下去,所有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用书, 同时同僚之间要提高意识、加强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风暴中汲取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促进了教师在教学、教研上的专业成长。</p>

单元

学生

教学

备课

语文

课堂

教师

学习

教研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