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11日,星期六,美国西部时间晚9点,东部首都华盛顿特区已是子夜。年过八十的总统拜登端坐白宫,毫无睡意。他挑灯夜读,翻阅文件,恶补银行专业知识,试图搞懂一家以硅谷命名的银行,到底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一早,白宫办公厅主任和总统经济顾问一起走进他的椭圆型办公室,向他报告联邦机构和加州政府正在联手关闭、接管这家硅谷银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这宗仅次于雷曼的第二大银行倒闭案,美国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监管行动,与硅谷银行猝死一样,大出意料。3月7日上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在国会两院听证会上声色俱厉,强硬指出最终利率水平将高于市场预期。债券市场闻讯大跌,银行股集体跳水。这天下午,远在加州的硅谷银行向美国证监会提交8-K文件,准备配售募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硅谷银行的8-K文件在网上公布后,该银行的电话被投资者打爆,质问文件披露的财务状况何以如此突然变脸。几乎同时,传出加密币专业银行Silvergate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硅谷银行股东敏感的神经绷得更紧。3月8日,这笔由高盛保荐、总额为22.5亿美元的配售募集,遭到质疑,暂时搁浅。全球金融市却由此开始惊魂狂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募股文件中暴露出资本金162亿的硅谷银行,债券投资组合账面亏损超过150亿。这是在3月7日鲍威尔国会听证会之前的亏损,听证会当天债市狂泻,投资组合亏损必定进一步扩大。在高盛建议下,硅谷银行紧急卖出部分短期国债,兑现亏损18亿。消息传出,硅谷银行1700亿存款的储户开始通过网上银行提取存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月9日上午,素有“硅谷教父”之称的风险投资家皮特 蒂尔,将自己的创业者基金(Founders Fund)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全部转走,呼吁基金投资的创投企业火速提款,转往安全的大银行。教父的号召力惊人,当天420亿美元的存款通过线上转款功能逃离虎口。与此同时,硅谷银行股价暴跌6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白宫接到报告:硅谷银行倒闭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应运而生</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的1983年10月,两名美洲银行退休高管打扑克闲聊后,注册成立了这家专门为硅谷创业企业服务的银行,请来富国银行科技创业企业信贷部主管担任CEO。经过一年多的募集,100多名股东投资1000万美元,总部位于北加州圣何塞的硅谷银行开门迎客。5年后,硅谷银行IPO,募集600万美元,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硅谷银行生逢其时:资本利得税降低已有4年,短期利率也从最高峰的20%徐徐下滑,硅谷创业活动日渐红火。那时,创业企业还不为人知,这个领域的银行业务属于一片空白。硅谷银行与凯鹏华盈、红杉资本等早期风险投资先驱共同探索,一起成长,得到丰厚回报:从1985年亏损3.9万逐步发展到1991年盈利1200万美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进入九十年代,硅谷掀起网络热潮,硅谷银行进入大发展时期。为了表达战略定位,银行总部由圣何塞搬到硅谷心脏圣克拉拉郡,成为名副其实的“硅谷”银行。管理团队不失时机,陆续募集资本,在美国16个州开设分行。经过千禧年网络泡沫破裂洗礼,硅谷银行大举进入证券、资管、基金业务,并在中国、印度、以色列设立代表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硅谷银行接受联邦政府2.35亿美元股权投资。两年内,它向财政部上交特别股息1000万美元,并在2010年募集3亿美元回购政府股份。2012年,硅谷银行抓住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应用的重大机遇,与上海浦东银行合资成立“浦东硅谷银行”,获批进行人民币业务,为中国创投企业使用海外投资款开辟服务渠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金融海啸后低息环境下,美联储大肆防水,风险投资基金规模骤增。2010年,美国风险投资交易规模318亿美元,此后每年刷新记录,2020年达到1562亿美元。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泄洪救市,2021年风险投资交易超过2020年一倍多,达到3300亿美元。水涨船高,硅谷银行的存款也从620亿上升到1240亿,激增10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全球网络操作平台支撑下,硅谷银行的客户已经已经涵盖60%的创业企业和90%的风险投资基金。面对庞大的客户存款,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并没有增加。贷款业务的70%为基金提供过桥贷款(capital call financing),房屋按揭占15%,为红酒庄园提供流动贷款约占10%,创业企业大股东借款仅占5%。</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几类贷款业务稳定,增长缓慢,与急剧上升的存款完全不相匹配。2022年底,硅谷银行贷款总额740亿,而客户存款高达1750亿。面对千亿闲置存款,硅谷银行以投资债券的方法增加收益。客户存款成本为0.05%,而被视为安全可靠的美国国债和按揭债券年收益在3%之上,1000亿存款每年就可为硅谷银行创造29.5亿利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倒地猝死</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金融海啸后,美联储在七年之内放水4.5万亿。2015年开始的缩表收水尚未全部完成,抗疫救市再度泄洪,注资9万亿。这些救市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兜兜转转,最后超过60%闲置在银行体系内。银行通过“代客理财”、“大股东借款”等方法,绕过“沃克尔法则”,买入安全的美国债券提高收益,似乎风险不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料到,这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联储历史上唯一一位非经济学研究背景出身的主席,颇具政治家天赋。他可以开闸泄洪,也可以猛踩刹车。2022年3月开始连续加息八次,不到一年,零利息被拉高到4.5%。美联储基准利率上升,每周发行两次的新国债利息会随之上升。投资人追求高收益,抛旧债买新债,国债价格一路大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2年,美国国债市场的创下38年来最差纪录,象硅谷银行一样的中小银行的投资组合的亏损不断扩大。如果按照金融海啸后美国国会出台的《弗兰克-多德法案》规定的压力测试,硅谷银行的危机早就可以被发现并遏制。无奈,特朗普上台后放宽银行监管措施,对总资产在500--2500亿美元的中小银行免除年度压力测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进入今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有所好转,金融市场普遍预期最终利息水平会止步于5%左右,国债市场开始回暖,硅谷银行似乎过关有望。2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后,美联储十分重视的服务业通胀居然攀高到7.7%,令鲍威尔在3月7日的听证会上放出狠话。他本想为市场打一剂预防针,没想到拿错了药,注入一针腹泻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加息周期引起市场波动十分常见,这次不同的是网络时代信息病毒式传播,全球各地区、各资产类别之间的的联动效应和传递速度,都达到空前水平。海量资金瞬时移动的涟漪效应,足以翻江倒海、地动山摇。3月9日中午,硅谷银行银行股价断崖式下跌后,恐慌情绪快速蔓延,避险资金抛售股票、债券,买入美国国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忙于消化鲍威尔听证会讲话、抛售旧债的交易员们,被突如其来的恐慌搞懵,火速启动反手盘,拼命买入短期国债。二年期国债价格飙升,收益率跌到1982年以来最低水平,超过四十年间金融海啸、911恐袭、新冠疫情等所有重大危机事件。国债市场暴涨,这是硅谷银行盼了一年多的好消息,可惜是在它倒地猝死的霎那间发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中央调控</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拜登上台后一直坚称加强对银行业监管,美联储也正在准备对硅谷银行等中小银行恢复类似年度体检的压力测试。金融海啸过去15年了,华盛顿被华尔街群狼拖入经济大衰退的梦魇,一天也没有结束。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填补资本大鳄豪赌亏出的窟窿,激起民愤。茶党兴起,民粹抬头,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月12日上午,经过冥思苦想的拜登对即将公布紧急措施的财经团队发出指示:不能对硅谷银行的股东和债主“保底”( bail out),全力保护储户、中小企业和雇员的利益。中午时分,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联合宣布:成立救急基金,突破FDIC仅担保25万美元存款的限额,全额担保所有储户存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全额担保存款的声明,并未立刻刹住储户对中小银行的挤兑。小银行的存款逃命般转入大银行,美洲银行存款三天内激增150亿。就连专做零售证券业务的券商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rb),一周之内也录得净流入165亿,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基金避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存款失血,现金枯竭,造成运营休克。3月13日FDIC不得不关闭、接管纽约州的小型银行--签名银行。传说中10家银行可能倒闭的消息,似乎正在变成现实。3月14日,穆迪信用评级公司将美国银行业整体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沙特国家银行董事会长公开拒绝注资大型国际银行瑞士信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天,在财政部长耶伦和摩根大通总裁杰米 迪蒙协调下,11家大型银行将储户紧急转入的存款中的300亿,存入即将倒闭的第四家银行—第一共和银行,避免这家银行因储户挤兑而猝死。与2008年金融海啸银行体系信贷枯竭不同,这轮仅仅由部分中小银行在债券亏损情况下遭挤兑形成的局部混乱,监管部门似乎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样强力“中央调控”下,无论中小银行如何被挤兑,除非储户在家里买缸挖洞藏现金,小银行被挤兑的存款很快就会换个名字再存进来,银行可以逃掉因挤兑而倒闭的厄运。不知道这一招是谁发明的,在如今海量现金瞬间调转的数据时代,似乎可以解决从前无法解决的难题。对于美国银行监管部门,这比ChatAPT更实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历史重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下的硅谷有句名言:”没有饿死,只用撑死” (Only die of indigestion, not starvation )。 排名美国第16大银行的硅谷银行瞬间毙命,是典型的因存款过多而被“撑死”的。这家被红杉资本创始人麦克 莫利兹誉为“硅谷社区菜市场”的中型银行,虽是一个行业专用的地区性银行,但这个行业恰恰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引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加息周期造成银行倒闭,早已有之。就在硅谷银行银行成立那年,加息周期与叠加去监管引起的金融“脱媒”,导致全美范围内接纳散户储蓄的储蓄信贷社(Savings & Loans)大批倒闭。从1983年到垃圾债券市场崩盘的1989年,美国3234间储贷社倒闭1043家,占比3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应对危机,美国政府成立信托公司,收购倒闭银行的资产;其他未倒闭的储贷社合并、重组为今日中小银行主体。拜登政府采取与2008年金融海啸时截然不同的应对政策,用关闭、接管的办法,对储户存款保底,保证中小企业运转和雇员工资得到准时发放,完全放弃股东、债权人利益,这无疑再次打击银行业,加速行业整合速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目前全球银行业结构,在硅谷银行长足发展的九十年代国际化大潮中奠定雏形。在民粹主义刮起去全球化之风的新形势下,服务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银行业,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十分突出。金融海啸之后,银行业被救活,却未进行任何自身改革,继续开旧车、走老路。失去来自实体经济的业务来源,银行业只能依靠炒卖获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硅谷银行倒闭产生的震荡,不仅在银行业扩散,更对科技创投企业和风险投资行业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据估算,目前还有186家中小银行濒于破产,等待救助。在加息周期的抑制作用下,美国经济陷入硬着陆引起衰退的可能性大增。这让备选明年连任的拜登总统倍感头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下周三,美联储将召开今年第二次议息会议,货币政策是否重新调整,全球金融市场屏住呼吸,拭目以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