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阳光正暖,芳菲尽展。一场以语文为名的相约为春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接2022年4月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样态,和美课堂于2023年3月18日~19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国小学名师学科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旨在用前瞻的视野、生动的课例和精彩的报告呈现一线名师和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高效课堂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18日早上,作为四十一校的代表,在我校王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如约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各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观摩研讨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任务情境为载体,以思维能力为主线,强化学科实践理念,探究学科高质量教学新样态。积极探索大概念、大单元、大项目教学,突出复杂性问题解决过程,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真正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观摩研讨活动以课例+说课+讲座的形式,由各位名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绝伦的课例,加之名师们对课例的深入解说和对新课标的精准解读,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次活动围绕三个特色展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突出“一个核心”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究学科高质量教学。强调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导向,以鲜活案例引导教师二次开发教材,创造性设计教学,让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走进每一位教师的日常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凸显“三个维度”即以任务情境为载体,探索单篇(单节)、大单元整体教学及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三种课堂教学样态。将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实现教、学、评内在一致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呈现“多种风格”。精心遴选深受一线老师喜欢和信赖的名师及专家 代表,既体现国家倡导的教学新样态,又营造“百花齐放”的研讨氛围,学习名 师的教材解读力、教学设计力、语言表达力、课堂创新力、教学反思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煜教授执教的《手指》一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他先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导入,让学生发现其中趣味,然后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概括总结五指的长处与短处,接着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描写拇指特点时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由扶到放,让学生体会其他四指的写法并试着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写。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我们如沐春风,收获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教授的讲座《我所理解的学习任务群》更是高屋建瓴,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从解析单元目标、解读教学内容、规划教学单元、设计实施教学四个维度让我们对新课标下的单元整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戴建荣教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令人耳目一新。他以读出文章的韵入手,让学生想象画面,所谓读韵成画,接着读文悟情感,以读代讲,声情并茂地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有韵有画,有情有意的天地,真正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戴教授的讲座《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索与建议》更是高瞻远瞩,让我们佩服至极。他从重诵读、重音韵、重传承、重意象、重积累五方面谈了自己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建议,让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方面有了新的方向和规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培训内容生动而全面,名师们的课总是独树一帜、风格迥异。有的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有的行云流水、水乳交融;有的平淡朴实,真实自然……听名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有种醍醐灌顶之感,让人舒服。听名师的课,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一曲终了,你仿佛如梦初醒,久久地陶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观名师而后知不足。每位大师的课堂都值得深思,值得研讨学习,教学不只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课堂设计要勇于突破,贴近学生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像名师大家们学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拉进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要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通过你来我往的对话交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且精心设计情境、问题、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慢慢打开学生思维,充分肯定学生想法,在课堂中慢一点、放一点、静一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体验、操作。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观点,发散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乏味,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和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花烂漫季,研学正当时。我们在聆听、研讨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也必将以此为契机,为四十一校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龙姣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撰稿:龙姣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审稿:吴艳琴 王学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