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遵义城北亭子山下,今香港路新街一侧,原有一座占地2.5万平方米大庄园,遵义人习称其为“罗庄”。</p><p class="ql-block"> 罗庄始建于1929年,是当时贵州显富罗徽五在其老宅基上,经过几次改扩建而形成的一座私家大庄园。</p><p class="ql-block"> 庄园大门原有石牌坊,上书有繁体“罗庄”二字。大门左右置有石狮,庄园四周由六米高的围墙圈起,内分老院、新院和祠堂三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罗庄招待所退休职工傅天雄的记忆里,罗庄内有宽敞的庭院,圆拱形的回廊,花瓶状的楠木护栏;庭院喷水池中的卧云石下金鱼戏水,名贵的白玉兰、铁树等花木环楼相拥。</p><p class="ql-block"> 春天,桃、杏、李花,成片的樱花白静静、红艳艳,汇成了花涛香海;夏日,枝头蝉鸣阵阵高,参天古柏、雪松、枫树等林荫遮天,香樟、桂花、梧桐等郁郁葱葱;金秋,苹果、梨、柚子果实累累,串串葡萄挂满了树枝;冬日,梦花光秃秃的枝条上挂满了花蕾,正含苞待放;还有那突然一夜清香发,散着乾坤万里香的腊梅………。</p> <p class="ql-block"> 罗庄大门前的一条很短的马路叫新街,因兴办学校,可以减免田赋房租,罗徽五就在新街上办了一所民健小学。</p> <p class="ql-block"> 1964年5月,党中央作出建设三线的战略部署,1965年1月,国防工办决定,由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三线贵州黔北遵义建设一个代号为〇六一的军工基地。</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赴黔北参加三线建设人员的办公,以及吃、住、行等后勤保障问题,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在1965年1月,派出由康毓荃等7位同志组成的先遣队,先期到达遵义,接管五处军产,办理过渡办公用房的相关使用事宜。五处军产中包括罗庄和新街民健小学。</p><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2日,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第一批三线建设人员抵达贵州遵义。4月,指挥部派出李必夫和程玉珍带上721医院的支内人员,到罗庄筹办医疗所,同时派上官洪泽也到罗庄筹办招待所,开出向绥阳、南白镇和土流水方向的班车。</p><p class="ql-block"> 机关老人王国良回忆说,我是1965年7月从北京二分院来的内地,当时被安排住在罗庄,那时罗庄还保留着原先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罗庄前新街是一条很短狭窄的泥石路,两旁长着稀疏的冬青树,罗庄大门的门框是用条形石扣砌而成,两扇高大厚实的木门,用土漆漆成古铜色,已无法关闭,庄园四周的围墙是用土夹着碎砖石夯成,顶部盖着一层小青瓦。</p><p class="ql-block"> 进入罗庄,沿小径往里走,向左登上了高高的石阶,就是“灰楼”,我们管叫它为“黑楼”。那时“黑楼”的白缝是用青灰勾出来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黑楼”正门的两旁是两株桃树。</span></p><p class="ql-block"> 黑楼的北端,是一座白灰涂抹的二层" II "型小楼,我们称之为“白楼”。</p><p class="ql-block"> 当年,罗庄的果木树种很多,房屋建筑掩映在树木之中。每条小径两边都是半人高的冬青树墙,院内苹果树、李子树、梨树、枇杷树以及胡椒树、杜仲树等随处可见。树木花草多,虫子也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罗庄时正逢夏天,蚊子、小虫不仅多,而且很厉害。有一种小如针尖的黑虫,被它咬上一口,奇痒难忍,轻轻抓两下,就会立即肿起豌豆大的块,且越抓越痒,直到抓出血来。没有办法,我们有时只能躲进蚊帐里面办公。</p> <p class="ql-block"> 机关老人汤本茂回忆说,1966年3月,上海沪东医院20名医护人员到了之后,罗庄医疗门诊所成立起了党支部,书记李丛植(后为刘宪吉),副书记(所长)程玉珍。当时门诊所共有92名医护人员,主要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医疗任务。门诊所设有内科、外科、传染科、五官科、妇产科和药房间。据沪东医院来的吴巧英回忆说,当年收治最多的是骨折和摔伤的病人,以及当地需要接生的孕妇。</p><p class="ql-block"> 机关大院原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的老人乔文礼回忆说,最早招待所服务员是北京来的几个女孩子,记得有小刘、小寇、小宋等,稍晚一点是在遵义市招录的,如黄国仪、刘朝珍、胖刘等。</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早的招待所所长是北京来的白学冉,会计是汪忠俭(二院警卫营的)。罗庄黑楼与遵义会议会址的“黑楼”十分相似。罗庄进来,左面铺设的大条石阶梯,约有四五十级,黑楼坐北朝南,显得高大上;罗庄大门进来,直行是一条约3米宽上坡道,左转曲线可达黑楼东侧。</p><p class="ql-block"> 罗庄的东北部高坡处是一栋外墙白色的建筑,1967年由七机部二院721医院筹建起来的门诊住院部,因我在1968年夏季曾得痢疾,在该楼住过约两周。1969年,一位老军人带着人到罗庄,指认原将军楼的地方说,这里就是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林彪曾住过的地方。于是门诊住院部迁出,把林彪旧居保护了起来。毗邻有个小院,有一栋全木质的三层简易楼房,行政处几十人曾住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为确保国家绝密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临时设在遵义市中心的指挥部机关,9月底从服务大楼(今湘江宾馆)撤出,迁往北京路36号今〇六一机关大院,罗庄部分人员和医疗所、理发室的人员也随之搬到了北京路机关大院。</p><p class="ql-block"> 1966年底,1967年初,指挥部领导被批斗,机关几乎陷于瘫痪,各筹建处工程建设遇到严重干扰,罗庄招待所也冷清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1967年底1968年初,根据中央领导指示,七机部二院支内人员从北京路36号撤出,搬到罗庄,成立了〇六五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据机关老同志孙瑞康回忆说,1967年底1968年初,我们原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的支内人员,从东校〇六一办事处搬出到罗庄时,红楼刚造好不久,我们住在黑楼,办公在红楼里。</p><p class="ql-block"> 1970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〇六五基地合并到〇六一基地,由〇六一基地领导。8月,七机部二院结束了为期六年的黔北三线建设,前往湖南邵阳筹建新基地。</p><p class="ql-block"> 1970年2月,〇六一实行军事管制,101工程指挥部的四局三公司承担了建造工程。罗庄新建了两幢军管会领导住房。据罗庄招待所老职工回忆说,在建造红楼招待所和军管会领导住房时,不管是晴天、雨天,还是深更半夜、冰霜雪雨日,全所职工都是水泥来了卸水泥,砖头来了卸砖头。大家扛水泥、背砖头、担灰沙、拌水泥,奋勇争先,抢着干在前,从来不计较时间,从不讲任何报酬。</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海72届新招的一批职工,乘坐的专列是在1975年4月9日的晚上九点,到的遵义。当时简陋不大的火车站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被分配到机关的13人,由接站领导带着,很快坐上大客车驶离火车站,不一会就到了遵义罗庄。</p> <p class="ql-block"> 吃完,我们重新上车,大客车把我们拉到了机关大院的大礼堂看电影。</p> <p class="ql-block"> 10点多了,机关大礼堂还是有许多人,礼堂座得满满的,我们一到,不一会电影开始放映了。</p> <p class="ql-block">(部分分配到机关的上海72届职工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在招待所开始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从而也让我们对罗庄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经张一鸣、陈秀英、陈永华、张文琴、张建等人的共同回忆,最早记忆中的罗庄情况大概如下。</p><p class="ql-block"> 从新街进入罗庄,经过门卫室,顺路而上,向左,登上约二十几级石阶梯,再朝前而行,是一座两层中西合璧的老院(与遵义会址楼房一样),人称“黑楼”。外形同遵义会址的黑楼十分相似。</p><p class="ql-block"> 整幢大楼回字形,以圆柱走廊,支撑着高大宽敞的层楼,一楼层高宽敞,二楼回廊由若干组圆拱型穹隆组成。大楼前后回字形走廊全部是圆形花瓶似的楠木栏杆。楼梯、天花板、门窗使用的是当地的土漆。楼顶房檐掩映在参天绿树之间,浓荫背景下,勾勒出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当年罗庄招待所所长叫魏剑荣,指导员是孙凤英。</p><p class="ql-block"> 后来所长是张冰俊、吕秋菊、肖达华、李国发、何念群;指导员以后是冯黎华、楼玉坤。</p><p class="ql-block"> 李国发曾参加过对越反击战,1986年12月转业,分到机关行政后勤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所长魏剑荣是从上海机电二局支内的,讲一口浙江话,住在“黑楼”的底楼拐弯处的一间。</p><p class="ql-block"> 一楼房间楼层很高,进门左侧放了一个面盆架,右侧靠窗放着一张很大的写字台和一张藤椅子,写字台的对面是一张单人床,床的两头放着箱子和一张写字台,台子上放着热水瓶、煤油炉、碗筷等生活物品,门的对面也有一个大窗户,窗户外是老院“黑楼”的内天井,整间房屋宽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 沿着罗庄主路继续上行,不远右侧有一个小院子,里面建有两幢相同的二层楼高的小楼,青灰色砖墙,绿色门窗,二楼朝外有一个安装铁栏杆很漂亮的的小阳台,进出楼栋的门在楼房的左右两侧。</p><p class="ql-block"> 该两幢楼建于1970年军管会进驻基地之时,建成之后,住的是军管会的两位主要领导和警卫战士及司机。</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军管会主任(书记)贺芳齐,曾是地空导弹第三训练基地第一任政委、导弹兵独立四师首任政委,时任空军六军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是叶泰清,开国少将,曾是防空军第一副政委兼参谋长,时任空五军副军长。因住的是部队军级干部,所以人们称这两栋楼为“将军楼”。</p> <p class="ql-block"> 军管会撤销之后,两栋楼由基地办公室负责安排接待入住客人。原则上接待安排的是,中央及省部级以上的到基地视察的领导同志,国防军工系统和部里司局级以上到基地指导、检查工作领导同志。</p> <p class="ql-block"> 走出“将军楼”的小院,往前不远,是罗庄的新院,人们称之为“白楼”。史料记载,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罗庄为红一军团司令部所在地,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曾居住在该白楼里。同年2月,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小龙山中弹牺牲,装殓灵堂就设在罗庄的白楼一楼的大厅里,后就近安葬于附近山上。建国后移葬到了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中。文革期间 白楼曾列入文物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另据史料记载,1938年,国民党陆军大学西迁到遵义,在较场坝附近建校(今梅林厂)。该校少将以上军官和学员都住在罗庄,其中有冯玉祥将军。抗日战争期间,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顾祝同、张治中等到遵义视察,也曾下榻在罗庄。</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政治部、遵义县委则设在罗庄。1951年解放军十六军离遵赴朝,罗庄作为军产由昆明军区移交给了国防部第十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新院“白楼”旁边有一座军营,门口有解放军战士把守站岗,基地一支警卫连驻扎在这里。军营后面有一块警卫连自留地,常年种植有各种蔬菜。</p><p class="ql-block"> 从新院“白楼”再继续往前,是罗庄招待所的锅炉房,房子外设有24小时免费供应开水的接给水的台子。当时只有一名锅炉工叫夏芝洪。</p><p class="ql-block"> 据原招待所的职工张一鸣回忆说,当时招待所没有专门的配电房,两条电路是从外面直接拉进来,用以保证招待所24小时不断电。</p><p class="ql-block"> 在“将军楼”后面山坡上,建有一个小水库,专供招待所生活用水,里面储存用水是从机关水泵房输送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锅炉房前有一大块空地,兼作篮球场、停车场,对面是红楼招待所。锅炉房右侧下方,是招待所的食堂。</p><p class="ql-block"> 进入招待所食堂,右面是食堂厨房间(上方是锅炉房),左面是餐厅。以后得知基地各处室召开的小型会议、举办各种学习班,大都安排在罗庄招待所的餐厅里。</p><p class="ql-block"> 由于会议、学习班较多,招待所食堂每天的就餐人数很多,有时工作量很大,需要借调下面厂里的炊事员上来帮忙。后来调到机关食堂的班长马祥林,就是从3257厂先借调招待所,然后调到机关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罗庄招待所食堂管理员是蒋连松,采购员施国民,食堂师傅有罗泽民、莫君仕、邓永才、陈国秀、李朝文,以及几位家属工。</p> <p class="ql-block"> 招待所食堂餐厅旁边建有一排平房,是招待所最早的家属宿舍和单身集体宿舍。后从3532厂调任机关行政后勤处的王黔处长,曾经全家在此住了一年多。</p> <p class="ql-block"> 上海72届分到罗庄招待所的有7个人,除张一鸣之外,其余6人,即叶能远、陆念其、陈永华、芩晓敏(已故)、陈秀英(女)、张文琴(女)都安排在食堂。</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上海拜师学艺,学的是不同派系口味的烹饪技术,其中,陈永华专门被安排学面点技能。</p><p class="ql-block"> 锅炉房的对面,是一幢新建的四层楼高的红色砖墙的招待所。里面客房没有单独配置厕所和洗澡淋浴设施。每层有公共洗漱间和厕所间。记得1975年4月,我们住进招待所,因为招待所没有专门的洗澡堂,于是我们被分批安排去了机关大院小浴室洗的澡。</p><p class="ql-block"> 初期罗庄招待所是参加基地三线建设的第一驿站,主要接待的是从全国各地到遵义来参加○六一工程的建设者。这里也是最早开往绥阳、南白镇和土流水方向班车的始发地,以后,基地各厂有了自己的班车,罗庄也就成为了回厂的上车地。罗庄招待所为基地的建设发展作出不可或缺的应有贡献。</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基地在罗庄招待所建起了许多新的配套设施项目,主要有会议中心大楼、新的食堂、餐厅、冷冻库、锅炉房、公共浴室、配电房、水泵房等,同时拆旧新建了招待所职工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招待所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全国各地的客人来遵义大都是慕名而来,同时,罗庄招待所还承担了基地和遵义地区许多重要活动、重要会议,以及一些特殊的涉外接待任务。</p> <p class="ql-block">(机关老人王国良、金克勤在罗庄新建的会议中心大楼前的留影照)</p> <p class="ql-block"> 罗庄招待所新建的标志性建筑是会议室中心。中心一楼是小卖部、冷冻库,二楼是厨房间和库房,三楼是会议中心。</p><p class="ql-block"> 据原所长李国发回忆说,罗庄招待所有7个会议室。大会议室可坐300人,中型会议室可坐80人,还有5个小会议室,可分别坐30个人开会。</p><p class="ql-block"> 招待所还有一个大餐厅,可安排150人同时就餐,2个小包房餐厅。</p><p class="ql-block"> 招待所厨师技术力量很强,其中,特级厨师1人,一级厨师1人,二级、三级厨师各2人。</p> <p class="ql-block"> 招待所红楼有40个客房间,可同时接待安排160人入住,“将军楼”小宾馆有8套客房间,可同时接待安排16人入住。</p><p class="ql-block"> 罗庄招待所新建的男、女大浴室各有一个,每个浴室可供20人同时浴用。招待所还配有2个停车场,可停放大客车15辆,小车30辆。</p> <p class="ql-block"> 罗庄招待所以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以及有老院(黑楼)、新院(白楼)和神秘“将军楼”的故事,使罗庄招待所在基地内和社会上的名气很大、很响,赢得了很好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 机关老人冯黎华回忆说,他在罗庄任职时,曾亲自接待过来自许多国外的外宾、外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来基地洽谈生意,寻求合作的一些重要客人。</p> <p class="ql-block"> 1970年之后,曾先后在罗庄招待所工作过的人员名单有(可能有遗漏):</p><p class="ql-block"> 魏剑荣、蒋连松、施国民、罗泽民、莫君仕、邓永才、陈国秀、李朝文、贡小英、张一鸣、陆念其、陈永华、芩晓敏、叶能远、陈秀英、张文琴、孙凤英、张冰俊、楼玉坤、冯黎华、吕秋菊、肖达华、李国发、何念群、叶二鹏、毛德全、赵从华、喻崇明、李荣生、金晓玲、郭素典、贡小英、郑绍霞、张益民、杜世聚、于永芬、王丽娟、苏安超、赵四保、于东民、陈顺喜、高庆梅、熊谨谨、陆小萍、卢祥珍,李朝文、李春梅、李寿义、傅天雄、刘朝珍,赵福居、夏芝洪、于崇明、黄国仪、刘贵珍、毛廷菊、忻英华、白荷英、郭树典、孙 梅、张玉玲、郑绍霞、杨桂兰、张兴芬、江东琼、江朝科、杨通选、钟继承、蔡廷国、万家萍,邓时敏,黄文娅、杜辉碧。</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基地在罗庄招待所建了两幢多层离休干部安置楼房。1997年新建了2幢机关职工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随后不久,经基地批准,罗庄招待所的老院(黑楼)一部分被改作为江贸公司的仓库,1997年由于使用不当,不幸发生火灾,木制老院(黑楼)被烧,于是招待所对此楼进行了修复改造。</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罗庄招待所陈顺喜和傅天雄的合影照。背后是1997年老院(黑楼)火灾改造后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基地对罗庄实施房地产商业开发,建起了7幢高层商品房。罗庄的老建筑被拆除,随处可见的果木树种,以及山上的古柏被砍伐掉了,一块为剿匪而牺牲的烈士竖立起来的纪念碑,被移到了红军山。罗庄招待所在城市大建设的开发中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遵义市政府辟筑“昆明路”,罗庄部分土地被征用。</p> <p class="ql-block"> 罗庄招待所昔日的辉煌消失了,但在许多〇六一基地三线建设者的记忆中依然十分清晰,三线建设的艰苦岁月仍然令许多人难以忘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