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课程辅导(38):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

风华正茂

<h1><font color="#ed2308"><b>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b></font></h1><br><br><h3>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外物》。古代小说指汉代之前的“小说”本意指浅琐的言论,有别于高文典册著述的“大达”之辞,尚未形成“说”的一种文体。汉代以后在目录学出现“小说”概念。桓谭《新论》:“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h3> <h1><font color="#ed2308"><b>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b></font><br><br><br></h1><h3>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h3> <h1></h1><h1><font color="#ed2308"><b>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b></font></h1><br><br><h3>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h3> <h1><font color="#ed2308"><b>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b></font></h1><br><br><div>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div> <h1><font color="#ed2308"><b>4.宋代——话本产生。</b></font></h1><br><br><div>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div> <h1><font color="#ed2308"><b>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b></font><br><br><br></h1><h3>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h3> <h1><font color="#ed2308"><b>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b></font><br><br><br><div><h3> 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br> </h3><h3>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h3></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