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界限感,说白了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掌握适当的分寸,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互不干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边界能帮助我们不随意“闯入”他人的领地,同时也保护我们自己不被打扰,有合适的边界感,亲子之间才能更好地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家里,家长常常因为爱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令孩子对“界限感”变得模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缺乏界限感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因为他的内心一直停留在原始的依恋阶段,比如他有能力去做,他也不做,他觉得这都是父母的事。三岁多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吃饭,甚至帮忙做一些小家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还是有很多家长总会因为孩子早上起床穿衣刷牙闹脾气,吃饭拖延怠慢而情绪上涨。这时,我们更应该反省下自己,我们是不是越了边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你让他自己做主了吗?你真正放手让他去做了吗?还是心存一份担心、一份不信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失去界限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本身缺乏界限感,在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选择跟孩子做朋友。然而,孩子的成长需要界限感。缺乏边界感,是很多痛苦关系的来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来说,规则就是界限,就是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学堂,孩子们也有一定的规则,也只有在共同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更安全地享受其中的自由与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条是非礼勿动。不合乎礼的事不做。比如,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他人的同意,不随便碰或者拿。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物品的归属权,又可以保证自己分配物品的权利。这样的纠纷经常出现,但是每次只要说“非礼勿动”,孩子们便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经过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体验,最终在他们的内在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与外在形成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界限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没有养成界限,没有建立规则意识,未来生活中就会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头疼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可以无条件,但要讲原则。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建立规则的基础。我经常会跟孩子们说:“老师很爱你,但是对不起,你现在没有遵守规则,老师不能纵容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心平气和,内心坚定地相信他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的时候,他其实会接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