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永红,曾用名肖小云,湖南省新邵县大新镇(原小南乡)人,新邵二中129班毕业后考入中南财经大学,曾就职于中建三局和中海地产,现为中建四局土木公司副总经理,现居深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大门</p> 前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邵二中位于湖南省新邵县三溪桥村,一九0二年创办,历经大同高小、同大中学、新邵二中。校舍坐落在小山坡上,三溪河环绕流过。学校规模不大,占地面积八十余亩;生源覆盖不广,主要来自原坪上乡、洪溪乡、岱水桥乡及小南乡等四个乡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适逢母校办学一百二十周年,本人毕业离校三十周年,遂撰小文,致以深厚怀恋、深切感恩和深情祝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国庆于深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110周年校庆照片</p> 一、求学路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九年那个特殊的夏季,我与七位初中同学考取新邵二中。老家距离学校大约五十华里,那时未通公路。</p><p class="ql-block"> 开学那天,用过早餐,辞别家人,我扛着被褥,大哥挑着大米,走过六华里崎岖山路,抵达资江河边。踩过狭窄的跳板,登上木制的机动船,在嘟嘟嘟的轰鸣声中,顺水而下。两岸村民的木房接二连三,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通过险滩时,河水击拍着船舷,水花溅落脸颊,冰爽清凉。</p><p class="ql-block"> 约莫一小时后,机船进入岱水桥乡境内,抵达资江筱溪码头。眼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给人豁然开朗之感。一位身材清瘦,留着平头的中年男子登上机船,吆喝着售卖包子。或许因为时间尚早,不到饭点,平头男子收获寥寥,平静的走下跳板。</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扛起行李,缓慢走下机船,顺着碎石公路,头顶烈日,继续步行。沿路遇见的校友越来越多,有高年级的老生,也有同年级的新生,一路欢声笑语。行进队伍越拉越长,蜿蜒在田野阡陌中,细致镌刻着行征之路。</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村庄,已口渴难耐,我大哥出面,与老乡要口水喝。大姐盯着身高仅为一米五上下的我和周姓同学,赞许道“哎,小南山人真能吃苦”。</p><p class="ql-block"> 些许聊天,答谢完毕,继续前行,不久抵达一座小山岗。山岗上有一处山泉,大家兴致盎然,纷纷摘取树叶,折成窝型,舀水痛饮。泉水清澈甘甜,甚为惬意。伫立山岗,透过稀疏的树木缝隙,校舍隐约可见,顿时心潮澎湃。未曾想到,此后三年,此处山泉将成为我们重要的补给站。</p><p class="ql-block"> 抵达学校,已至饷午,饥肠辘辘,大汗淋漓。我梦萦中的新邵二中,我来啦!自此开始了我充满憧憬,感受情谊,遭遇迷惑的高中生活。</p><p class="ql-block"> 三年期间,努力着,坚韧着,忍辱着,一直期待着心中的那束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本乡同学通常每月回家一趟。学校为此给予特殊照顾,本乡同学周六只上两节功课,即可请假回家,每月一次。</p><p class="ql-block"> 老家地处湘中,夏季暴雨频繁,资江时有涨水,机船偶有停运。遇到此类情况,往返需全程步行。周末两天时间,来回五十公里,走得小腿发酸,脚板起泡,身心疲惫,但从不气馁。</p><p class="ql-block"> 当时,已有传闻老家要建设电站,打通公路。毕业十余年后,方才变为现实,自此老家去学校不再依赖步行。</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机船因行驶速度缓慢而淘汰消失。现如今,不知当年的山泉是否依然流淌。</p><p class="ql-block"> 当年一起头顶烈日,丈步阡陌的同学,为了生计,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 路,已变,但仍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90年代校园布局</p><p class="ql-block"><br></p> 二、学校生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教室</b></p><p class="ql-block"> 入学那年,学校教学楼翻建之中,校舍空前紧张。为此学校大幅缩减新生数量,由以往六个班压缩为四个班。</p><p class="ql-block"> 实验楼为新近落成,整体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水磨石地板,水刷石墙面,为学校档次最高、成色最新建筑。高一、高三年级教室安在实验楼,高二年级教室安在条件简陋的学生宿舍。为此甚是感概,排位靠中,终究是“爹不疼娘不爱”。</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级安在实验楼一层,原为化学实验室。每两个座位连为一排,座位中间有木制台架,台架上端装有盥洗槽。为防止学生在盥洗槽洗碗,特切断水源。未曾想到,于我而言,此木制台架竟发挥了保险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新教学楼落成,楼高四层,高大气派,教室宽敞,上课条件大为改善。实验楼终于回归本位,物理、化学实验,逐步实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宿舍</b></p><p class="ql-block"> 当时部分实验室、学生宿舍改为教室,食堂部分区域改为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 男生宿舍楼为二层瓦房,砖混结构,木质楼板。教室和宿舍交叉布置。我们班级宿舍安在二楼,没有床架,也无软垫,全部通铺。楼板有翘边的,有裂缝的,全然不在乎。没有拖把,扫帚一划,席子彼此紧贴,均沿墙壁展开,围成一个口字,在门口位置留出一条通道,即为妥当。</p><p class="ql-block"> 夜晚,同学们上完自习,已困顿不堪,不再侃大山,吹牛皮,铺开被絮,快速躺下。三十余人的宿舍,鲜闻呼噜之声。至于原因,困乏嗜睡,本无失眠之人。</p><p class="ql-block"> 周末,另三个乡的同学基本回家。这是本乡同学的作妖之日。如是冬季,把宿舍的所有被褥搞一个大调配。你来一个垫五层,盖六层;我来一个垫六层,盖五层。各显神通,直至被褥重量过大,难以辗转翻身为此。那个软绵额,那个暖和额,无以复加,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 周日下午,另三个乡的同学陆续返校。有同学发现自己席子上的被絮并非自己的,有些心领神会不支声,有些唠叨不止吐粗话。本乡同学笑而不语,下个周末故伎重演,不过更多留个心眼,保证被絮物归原位,避免张冠李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食堂</b></p><p class="ql-block"> 学校仅有一个食堂,位于校园右侧,砖混结构,单层瓦房,师生共用。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的分隔墙上,开凿有十余个方孔,并安有木质隔板。餐厅空间宽阔,但未安放桌椅。工作人员约莫十人,全为老师家属,且以女性居多。</p><p class="ql-block"> 每天就餐时间,值班老师提前就位,负责维持排队秩序。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如饿狼下山,紧拽饭盒,连蹦带跑,直扑食堂。根据方孔打开的数量,学生依次排为多个队形。选好菜品,告知米饭数量,递入菜票,送进饭盒。打餐完毕,纷纷离场,或倚栏杆,或蹲台阶,或归位教室板凳,狼吞虎咽,如若风卷残云。</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食堂主打素菜有五种:冬瓜、南瓜、白菜、豆角和豆腐。前四种属于时令蔬菜,季节性供应。唯有豆腐,不受季节限制,成为主打中的主打。根据工艺不同,有水豆腐和油豆腐两个菜品。水豆腐做法简单,清水煮开,豆腐切块,添入油盐小葱,迅即可食,又白又嫩。因价格实惠,每份一角五分,在校三年,从未调价,长期是学生的不二菜选。</p><p class="ql-block"> 最具诱惑的荤菜为炒瘦肉。猪肉切成坨,先焯水再爆炒,肥而不腻,肉香味足,深受欢迎。每份五角,在日均经费不足两元的状况下,似有奢侈。在嘴馋和拮据之间,学生想出通融之策,与工作人员商量,不买全份,以四角购买,份量减少,真谓保质不保量。</p><p class="ql-block"> 曾有一段时间,因食堂菜品单一,学生稍有微词。学校周边大妈嗅着商机,在家中做好小炒,每到午餐时间,用竹篮装上,蹲在食堂过道上,一字排开,小声叫卖,高峰时期大妈多达十数人。因对食堂运营构成干扰,且不便于学校安全管理。学校果断决策,保安进行驱赶,卖菜大妈逐步消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四)安保</b></p><p class="ql-block"> 学校地处农村,邻近湘黔铁路,处于两市交界地带,经济欠发达,待业青年多。长期盗窃多、敲诈多、斗殴多,给学校安保带来挑战。</p><p class="ql-block"> 学校配有两名校警,另从年轻教师中物色十余位,发展为安保员,其中包括本人两位任课老师。</p><p class="ql-block"> 安保员主要负责课间高峰时期秩序维护,以及夜间安全巡逻。如有深夜听闻大声吆喝,猜测必有事件发生。次日向老师打听是否有鱼落网,老师通常笑而不语。估计一是基于纪律要求,二是避免学生担忧。</p><p class="ql-block"> 在校三年,斗殴是生活中的主要灰色。斗殴理由嘛,各式各样。场所嘛,有在教室斗,在校园斗。至于工具,既有赤手的,也有使用工具的。</p><p class="ql-block"> 面对斗殴,始有发怵,偶有迷惑,终来心平如水。你打你的架,我上我的课。咱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干架的,在此谢过几位同学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30年代校园布局</p><p class="ql-block"><br></p> 三、周末生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前面的河</b></p><p class="ql-block"> 学校前面有条小河,叫三溪河,河水清澈,流速急遽。名为河,实为溪,宽不够十米,深不足一米,这是本乡同学最佳游乐场所。</p><p class="ql-block"> 每至周末,三五同学约在一起,脱下外套,穿个裤头,一头扑入水中,痛痛快快洗个透切。嬉闹之中,相互拉扯对方裤头。呵呵,山野本性,暴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冬季周末,可是考验时刻。先在岸上拍打四肢,如有余雪,捏成雪团,从颈部往下,用力搓擦皮肤。迅速没入水中,快速戳洗全身,然后疾速出水,火速穿上衣裳。</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连续三年。三溪河,留下了欢快的笑声。感谢有你,愿你清澈如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二)后边的山</b></p><p class="ql-block"> 学校后边座小山,不知其名。山体不高,相对海拔百余米。山脚紧挨学校操场,山腰部分开辟为菜地,稍上区域有零星墓茔,山顶有小片草地。平时人多,基本不去山顶。</p><p class="ql-block"> 周末,天气晴好时,爬上山顶,登高望远。最近处是水泥厂,机器轰鸣,尘埃漂浮;稍远处是火车站,平时停靠少有客运,多为货运列车;最远处是煤矿厂,方圆百里有名;再往远处,朦胧一片,那应是自己的梦想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开始,竟有一种莫名期盼,期待每周日下午登上山顶。终来醒悟,山脚下有一条道路,是另一乡同学返校的主要线路,那个美丽的身影通常会闪烁在人群中。</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连续三年。无名山,攒下了未来的憧憬。感谢有你,愿你静默如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三)远方的镇</b></p><p class="ql-block"> 周末期间,本乡同学如果不回老家,大致三大去向。或去其他乡的同学家串门,或在学校休闲运动,或去学校周边溜达。</p><p class="ql-block"> 周末自然醒后,约上三两同学,从学校出发,沿着县级公路往北,然后折上湘黔铁路,一路向西行走。踏着木质枕木,匀速向前迈步,或思索着爷爷发出的“火车咋那么长”的感慨,或叹息于堂伯唠叨的“铁锤敲出路基”的辛酸。</p><p class="ql-block"> 踏着枕木前行,在列车的鸣笛催促中,你来我下,你走我上,反复几次。一次次目送那哐咚哐咚的列车消失在拐弯处。</p><p class="ql-block"> 约莫一公里后,转入省道,不远处就是煤矿厂。曾在学校山顶上所见的煤矿厂,此时切实映入眼帘。工厂建在山坡上,工人宿舍交错排列,道路两侧摊贩林立,专用铁轨直入矿井。</p><p class="ql-block"> 矗立矿井洞口,目迎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探灯安全帽,满脸骏黑的下矿工人断续出井。本人鲜有羡慕,多为叹息。多年以后,得知一杰出校友即发迹于此,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工业经济和现代运输,就此逐步沁入脑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古老的钟</p> 后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国庆假期,疫情原因,不能远行。特殊周年,揽起记忆,撰此小文。因时代久远,个别细节难免有出入。祝福母校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邵二中大门口古石狮</p> 背景音乐介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美篇背景音乐为《家乡有条小小河》,是第一首专门为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打造的原创歌曲。该歌曲由刘应明于2019年6月完成作词,2020年5月由罗灵聪完成作曲,2020年6月完成试唱小样。2020年10月在QQ音乐、酷狗音乐以及酷我音乐三个音乐平台上发布,现播放量已超过10万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歌节奏舒缓,悠扬动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家乡的河,无尽的思念都在那小小的浪花中诉说!尤其是身在外地的游子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词海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