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林宝林学校哈日干吐教学点三年级家长与学生一同观看本期《家庭教育公开课》,本次讲座专家由吴重涵和张爽两位专家老师,围绕着《家校共育中的责任划分》主题为家长详细解读了家校共育中的责任划分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家校共育既存在一种传统概念上的关注,更肩负着一种时代的意义。一方面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学校在发展改革阶段进入深水区,可以通过改善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释放改革发展空间。 所以说家校共育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引起全民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用微信群发通知所引发的一些讨论,涉及到了家庭和学校的边界问题。从学校的立场来看,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是教育,学习的主体是谁。教育是有意识地引导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过程,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所有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会记录作业、沟通、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这些都很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更多的是让孩子承担起来,而不是只为了简单方便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好好的去考虑一下,该如何处理与孩子间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有没有真正的蹲下身来听一听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真正喜欢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想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我还不了解?其实真的不一定,有不少家长了解的是自以为地了解,比较片面的关注孩子,跟孩子没有形成充分、密切的情感联系,每天生活在一起,但精神上交流并不多。我们看见比较恶性的一些事件,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没有真正成为孩子背后非常安全的、毫无条件的可以支持孩子成长的港湾,没有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引领和支持,很可惜。</p>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使命是家庭、学校、社区乃至国家,作为一个整体 ,尽一切可能确保孩子经历他们的个性和优势发展所需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潜能,特别是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治和独立开始,成人永远比成才更重要。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把他本来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相信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好少年!默默耕耘,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编辑:乌日古木拉</p><p class="ql-block">初审:关晓红</p><p class="ql-block">终审:韩全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