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已去,革命的火还在诗中燃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心的火焰在熊熊烧,</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急流的血在激动的跳,</p><p class="ql-block">起来,工作,工作!</p><p class="ql-block">灰暗的雾正弥漫在云霄。</p><p class="ql-block">用赤裸的手与足,</p><p class="ql-block">把寒途荆棘踏折了;</p><p class="ql-block">用鲜红的沸热的血,</p><p class="ql-block">造成一座虹的桥。</p><p class="ql-block">天国不在幻想者甘美的梦境里,</p><p class="ql-block">天国是靠在人间的前驱者的工作与勇晓。</p><p class="ql-block">--安哲</p> <p class="ql-block"> 这首90多年前的诗作今天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循着这段慷慨激昂的文字,走进红墙灰瓦的安哲纪念馆,第一眼就看见了安哲塑像,眼神坚定无畏,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仿佛看见了烈士安哲以身为炬,点燃日照革命之火的一生。</p> 他是安哲 <p class="ql-block"> 安哲,原名安丰铎,字建亭,1906年生于日照县两城镇安家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考入黄浦军校武汉分校,后参加北伐。1928年春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返乡组建中共日照县委,任书记。1932年春任中共日照中心县委书记,10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日照农民武装暴动。1933年4月任中共奉天(沈阳)特委宣传部长,从事工人运动。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1934年牺牲于沈阳伪满法院监狱。</p> <p class="ql-block"> 该用怎样的定义诠释他的一生?在短暂的人生里步履不停地为革命奔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写就了辉煌的一笔,即使在牢狱中、在病痛的折磨下走向凋零,依然燃烧起不灭的精神之火。</p> <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每一步革命足迹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先烈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继续前进,安哲故事被写入安哲小学校本课程,就是为了把以安哲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先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安哲小学校长孔令超说。</p> <p class="ql-block"> 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探索革命精神的时代性,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弘扬革命精神,带头模范表率 ,不断实践,志愿服务人民。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拼搏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我们是接力者,沿着诗中的火炬继往开来,去照亮未来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 撰文:申佳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