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圣约翰大学

梦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摄影 / 文字 梦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春走进历经百年的圣约翰大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书香墨韵,看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城市记忆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眼前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内绿草如茵,人文环境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0年,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1881年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905年升格为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圣约翰大学为一所圣公会私立大学。于1879年由美国传教士建立,为中国最古老、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于1952年圣约翰大学被解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校园景色。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 , 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有“东方哈佛”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历经百年的优秀历史建筑群,镌刻下百年现代教育的底蕴,也承载了70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为那个年代的中国,注入了新鲜血液。外交家顾维钧、文学家林语堂、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等一大批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都从这里启程,走向各自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办学初期,圣约翰大学设立了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专业,曾接地气地使用上海方言进行授课,也是最早使用英语作为教学用语的学校之一,并于1905年升格为大学。</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修建之初,明确提出了中西结合的建筑设计要求,由此奠定了整个校园建筑风格的主基调。如屋顶之四角,皆做曲线形”的设计理念,“屋角起翘的歇山顶”样式被运用在了校园内几乎所有的校舍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十年间,校园内陆续建成的这27座“国保级”建筑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的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则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半句出自基督教信仰,后半句则为孔子名言。</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894年的四合院建筑,原名“怀施堂”,1951年为了纪念记者、出版家邹韬奋,改名为“韬奋楼”。</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邹韬奋先生于1895年11月5日出生于福建永安下渡村。1921年7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1922年邹韬奋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2月,他与沈钧儒、厉麟似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为纪念他的成就,以邹韬奋的名字命名的中国韬奋出版奖,是目前我国出版界最高的奖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韬奋楼外观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两层砖木结构,墙体以青砖为主,配以局部红砖线条和拱券,歇山屋顶上配以传统的蝴蝶瓦,口字形或四合院平面布局,墙身则是连续的西式圆拱外廊,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最早落成的主体建筑,成为了中西合璧在建筑领域的开创性尝试。</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致楼于1899年建成,又名格致室,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房屋,与韬奋楼的“中西合璧”相比,它的外廊以及庭院是西式的,屋檐则是中式的,被称为“中国装”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格致楼是当时中国院校中第一座专门教授自然科学的校舍。</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3年圣约翰大学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圣约翰书院创办初期出力甚多的中国牧师颜永京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3年圣约翰大学的学期结束仪式上,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发表演讲,提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的无数领域历史。入读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中国学生。历届校友中,以服务工商、教育、外交、医务界为多,知名者有邹韬奋、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林语堂、周贻春、刘鸿生、颜福庆、牛惠霖、牛惠生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晚清至民国,圣约翰大学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乃至欧美均颇负盛名。截止到1952年,在其73年的办学历程中,该校于1921年创办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新闻专业,乃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并入国立复旦大学,现发展为复旦大学。</p><p class="ql-block">1951年圣约翰大学(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大学。</p><p class="ql-block">1952年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政治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现发展为华东政法大学。</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理科各系、教育系、中文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后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在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当时,由六所学校的法律系、四所学校的政治系和一所学校的社会学系组合而成,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的沧桑与积淀,如今被苏州河紧紧围绕的历史校园,每一栋建筑都静静地伫立在河畔边,无声地倾诉着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也是上海百年教育历史的一个见证。</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春的校园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随着“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工程的实施,分隔校园与河滨步道的围栏全部被拆除,苏州河畔的河滨由此成为市民共享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州河畔漫步百年校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华政一座座建筑文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品位这座洋为中用的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筑可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我们读懂魔都这座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20px;">谢谢欣赏</b>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部分史料根据网络编辑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