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研“三会” ,立足素养思“课堂”

大翠

<p class="ql-block">——江津区2023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初中数学学科培训</p> <p class="ql-block">  初春至,提升正当时。为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要求,精准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2023年3月9日,江津区义务教育新课标初中数学学科培训活动在江津中学滨江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江津中学联合主办,由江津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白翠翠主持,江津区全体初中数学教师500多人参与培训。</p> <p class="ql-block">  培训正式开始前,江津中学副校长杨万机为培训致辞,表达了对江津全体初中数学教师的热烈欢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洪同志强调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本次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专家解读和“现场课例+说课+评课+讲座”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流程进行:</p> <p class="ql-block">一.专家解读 </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会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学数学教研员张晓斌老师作了题为《新课程标准几个关键词的解读》专题讲座。张老师首先从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如何研读新课程标准指明了方向。接着,分析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目标描述的变化以及原因,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形成一种扬弃与超越。最后,结合新课程标准下大单元教学的要求,给出了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框架及目标撰写的方法,为教师撰写课时目标给出了方法和建议。张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新课标中的关键词做出了深刻解读,为老师们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指明了可实践的方向,让老师们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二.现场课例+说课</p><p class="ql-block"> 江津中学数学老师苏荣亚以《19.1.1变量与函数》这一课时进行了现场授课和说课。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进行了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亮点,比如贴近生活实例的情景引入、函数发展史的介绍、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实践探究的课后作业等等,引发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考,更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在说课环节,苏荣亚老师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方面进行了说课讲解,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性,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三.专家讲座+评课</p><p class="ql-block"> 江津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白翠翠以《聚焦课标研“三会“ ,立足素养思”课堂“》为题,首先再次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三会”的课程目标,并针对课程内容的变化部分整理成表,结合实例对新增的部分内容做出了重点解释强调,为教师指明了今后授课内容需要加强的地方。接着,以《19.1.1变量与函数》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和现场授课的内容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点评。教师们通过下午的现场授课+评课的培训模式,体会了如何将理论融入数学课堂,为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案例。</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真切感受到新课标中的鲜活理念和全新视角,老师们将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未来也将持续开展新课标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引导教师将新课标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p>

新课标

江津

课程标准

数学

教学

培训

素养

初中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