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纪大了,可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大把时间了,总喜欢钻研些自己专业以外有关历史、地理、财经方面的知识了,尤其是在花钱买房买车这两样东西上,总想搞清楚宏观市场的走向和具体项目的价值所在,喜欢逐个全面比较,喜欢找行业的朋友详细询问。人到这个年纪,真不想做被时代恣意割的韭菜了。</p> <p class="ql-block"> 想起我们以前买房的经历,那是深深的记忆、满满的幸福。那时买房子基本靠抢,都是一个月内起意,一个星期内搞定的节奏。我清楚地记得,我现在住的房子是2002年5月18日下的定金。当时还在沥海镇的上虞电子电器职业学校工作,那时第一套商品房是位于镇上环城河边的一套三房二厅二卫的房子,才住上四年,也就2002年上半年,就传说上虞教体局要开始陆续撤掉乡镇的职校,并入到市区新成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去。为了孩子能接受市区的良好教育,我和夫人一拍即合,决定提前去城区买套房子,那时夫人在沥海镇中教书,要通过全市招考才能到城区学校任教,所幸夫人也一起考到了那时的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上虞分校三校合一的大学堂里。当时初步决定买在开发区,一来房子相对便宜点,二来离老家章镇也近。</p><p class="ql-block"> 买流星花园的房子也是很凑巧的事,又好像是冥冥之中的事。记得那天(星期五)快下班的时候 ,我翻看上虞日报房产栏,发现位于开发区的卧龙流星花园,它的第二期售房优惠截止日就在今日,连忙打了个电话给售楼处,说马上要来看房买房,其实都快到下班时间了,赶过去也来不及了,好在销售员同意星期六过来仍然享受同等优惠。第二天,夫妻俩拿上大大小小的存单,骑上摩托车,问路到售楼处,好在我是会看图纸的人,一眼看到一套面积适中带阁楼的户型图,特别中意它的阁楼南面就像农村的二层楼房,有个比较大的露台,可以打造小花园,北面是四十五度斜坡屋面,里面可以打很多柜子。特别是通往阁楼的楼梯,它的上半段是和房子结构一起现浇做好的,占用的是户外公共楼梯空间。所以就赶在其他客户下单前,急匆匆地从银行里取了钱、下了定金。</p><p class="ql-block"> 从此阁楼的小花园,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华秋实,园子也越变越漂亮了。目前,政府将投入1600万重新为小区刷新外墙、修葺屋顶、重新安装智慧门禁、改造大门、规划充电桩车位、加植绿化、免费加装电梯,这必将为我们这个阁楼小花园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们买车的选择是单一的,想法是简单的,心情是激动的,毕竟住上了楼上楼下带卫生间的商品房后,又可以过上出门有车的日子了。当时我们买车是跟教育系统的16位老师一起去诸暨4S店团购来的,我没去了解品牌和价格,只知道长安福特是合资公司,一起团购也是最省事最实惠。那时福克斯在经济型轿车里卖得很火,也便宜,配置也简单,选自动档贵一万,加天窗贵七千,选真皮贵八千,我的车选的是手动档、没天窗、针织座椅。发动机排量好像都是1.8L的,没的选,后来国家有推出1.6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措施,那我们肯定买1.6L的了。</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是2008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一个月,我去选牌照的时候,碰巧摇到了“512”和“163”,那时互联网也很流行,但我弃掉了“163.com”,决定留用“512”来缅怀那年汶川永远逝去的六万多人们。</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车简单耐用,我也是个物尽其用的人,一直“吾要尔”(512)陪伴着。</p> <p class="ql-block"> 2003年下半年,我们搬到城区时,房价已经涨到二千左右一平方了,然后就一直扶摇向上,现在大家都知道,一套小房子都需要一百多万了。中国的房子是住宅也是金融产品,它让老百姓不仅解决了“住”的问题,也让老百姓有了“炒”的信心。过去相信房“住”不“炒”的人们一定要等到真正房“住”“炒”不了的时刻。我庆幸自己在房地产大发展的初期,倾其所有贷款买了套满意的房子,但又在感叹现在,花光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并背负贷款为孩子买了套刚需房,看来人活在这个时代,绝对避免不了当时代的韭菜。</p> <p class="ql-block"> 1997年央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这时商品房和个人住房贷款开始走近普通百姓,不然大多数的老百姓是买不起房子的。2000年买房按揭开始盛行起来,全国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房产大开发,也伴随着每过5-7年又会来一波房产的低谷期,全国各地都会有一拨又一拨大大小小的房闹,业主拉个横幅大闹售楼处,要求退房或补差价。但自2015年开始的一波房地产涨价,却打破了5-7年的峰谷转换的魔咒,没等来如期而来的房闹,随着棚户区货币化改造和城镇郊区拆迁去库存的加快,房价犹如30度倾角的直线,稳稳得往上攀升。</p> <p class="ql-block"> 本该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盛行时停下来歇歇脚时,不料漂亮国美元大放水,伴随着各国一起货币放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又往上爬了近两年!就在2021年上半年还如火如荼的时候,住建部对房地产三条红线的严加监管和央妈对个人房贷的收紧,终于成为压夸房地产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五月初,全国房地产的热潮戛然而止。恒大美元债的违约引爆了各地大大小小地产民企的美元债务,地产商面临着资金链的断裂和破产,各地烂尾楼蜂拥而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断贷断供现象。</p><p class="ql-block"> 2021年底始,各地的土拍市场开始没了民企的身影,除了一些央企和部分国企,大部分由当地的城投公司担当主角来拍自家的土地,当地政府也拿出了最好的地块来吆喝,回头看看宁波市各区政府,前几年尽拿些环线高架或高速路边上的边边角角的土块来拍卖,真得看明白了“买的总是精不过卖的”。地产商拍地也理智了,封顶拿地的少了,开发的也都是大平层的改善房了,地产商最了解哪些人口袋里的钱最多。知道新冠疫情和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没钱的人连生活都难,哪还买得起刚需房,也知道有钱人喜欢趁这个时候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p><p class="ql-block"> 2022年各地银行开始降低了房子的首付,由40%降到了20%,认贷不认房了,只要没贷款,再买房都视为首套房,要知道除了炒房的喜欢低首付,老百姓凑的够首付也还不起八成的房贷啊。紧接着央妈也不掐脖子了,房贷利率直线下降,房贷利率原先在LPR基础上上浮30个基点到现在的下浮20个基点,LPR也降到了4.1%,希望给要买房的减轻些贷款压力,殊不知买房贷款的没有如期出现,反而多了很多还贷的,一时间,银行要求提前还贷要预约,很多人排队要三个月以后才能还上。</p><p class="ql-block"> 随后各城市允许因城施策,也陆续放松限购了,允许外来的人口可以买房了,殊不知城外来买房的寥寥无几,城里的二手房的挂牌量却急剧上升了,投资客都希望这波进城人来承接他们的房子。2022年降低了各种贷款利息,放松了银根,但最终发现银行的储蓄增加了很多,老百姓都不敢投资和消费了,都把钱存起来以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困难。2022年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悲催的家庭:丈夫在互联网大厂被辞退了,老婆在新东方教育被裁员了,但买了恒大的期房,每月还着几万的贷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二三月,各地都迎来了房地产的小阳春,但这是疫情几年来压制的房产需求的总释放,根本就没有再繁荣的景象了,要知道现在的房子是有金融属性,但它更具有商品属性,它一定遵循市场的供需要求。我了解到我周围的很多人把儿孙辈的房子都买好了,还有适婚的男男女女都准备了自己的独立婚房,也赶上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少!清朝雍正的“摊丁入亩”让人口增长了很多,以后房产税实行的时候,当背负很多房子的年轻人交着很重的房产税的时候,“摊丁入房”会不会让人口多起来呢?当共有产权房、政府廉租房、企业租赁房可以解决落户、就学的问题时,房子真的没那么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机电产品,它跟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息息相关。九十年代初期,能手握砖头似的“大哥大”,开一辆桑塔纳轿车,那必定是村里镇上最亮的仔,那时一辆桑塔纳轿车可以换市区两套小房子。生在农村的我,倒不稀罕自己能住上大房子,倒真没想到我们能够开上自己的车到处跑,现在还真出现过了高中英语课本里写的:“让我们关掉电脑和手机,和家人们一起聊聊天唠唠嗑”的必要性。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全球化让我们中国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了全世界科技进步的时代红利。</p> <p class="ql-block"> 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同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我国正式开始了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路,但是八年的新能源补贴换来了中国很多企业靠政府补贴来维持基本的生存,于是中国政府在2018年引入了特斯拉这条鲶鱼,也终于激活了一众池鱼,就像当年引入美国的苹果手机一样,造就了现在的华为手机、VIVO手机、小米手机、OPPO手机的辉煌一样。不然就会像前几年的共享单车一样,被资本裹挟和包装的各种单车充斥各个街道和小巷,最终大多挺尸在荒郊野外,无疾而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就像当年钱学森写给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信里说的一样,可以跳过一个台阶,进入汽车的新时代。出现了像比亚迪、吉利这样优秀的民企品牌,也出现了像长安、广汽这样优秀的国企品牌,有华为技术加盟的智慧汽车,有一代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和二代造车新势力“零跑”、“哪吒”等初展头角,更出现了像宁德时代和福耀玻璃那种占领世界半壁江山的动力电池和汽车玻璃大王,更为骄傲的是,连德国奔驰也想学习的比亚迪第四代超级混动技术DMI和DMP。全球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在中国蓬勃发展,势不可挡。2021年和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超了韩国和德国,在中国市场把小日本的“三驾马车”逼得走投无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在中国政府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预期下却对旗下热销的两款汽车分别降价几万,它的蝴蝶效应,搅得各众新能源汽车纷纷提配降价,搞得各众合资燃油车也放下了高昂的头颅,自砍一刀以求生存。</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6日,湖北省政府联同东风汽车把东风雪铁龙C6从21万降到12万,打响了政府为当地车企保驾护航的第一枪,紧接着云南省也跟进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各省各市各自治区都会跟进。房地产的火烧不旺了,总不能让汽车这些支柱产业再倒下吧。</p><p class="ql-block"> 我抚摸着跟了我十五年的战车不禁感慨万千:这场车战到底还要厮杀多久,是等到遍野尸骨时再去迎接高傲的胜利者,还是适时去挺自己喜欢的民族品牌呢?据说特斯拉的毛利率还在30%左右,还可以大幅降车价,那时便宜的好车会越来越多。在买车这方面,当今的老百姓还真是幸福,希望捂紧口袋,且看且选,直到有满意的车机和中意的价格出现为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挣钱大半辈子,花钱一阵子。买房买车的那些事,老百姓真的要好好推敲一下。借用我老同学的一句很受用的话,“东西就买了个中意,碰到自己中意的,什么时候出手都是合适的”,这话可以用在花钱买房买车那两件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