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来,砖塔、胡同、书和包子并不搭界,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小时候我的家住在西四附近,那里有座古塔,有条砖塔胡同,有个誉满京城的“西四包子铺”,加上自己儿爱看京城旧事的书,这样就把四件不搭界的事儿串联了起来,成了童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现在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不但记性越来越差,肢体动作越来越缓慢,生活的圈子越来越狭窄,随之人也变的越来越孤独、寂寞和呆滞。</p> <p class="ql-block">休闲在家长了没了欲望和冲动,一天到晚懒洋洋的无事可做,有时发呆,有时不由的怀旧,想一想过往的陈年旧事。</p> <p class="ql-block">为了缓解消极情绪,充实生活,必须强迫自己动起来,去故地重游,寻找童年时的记忆。于是,重返了一次“西四”,去找寻那塔、那胡同、那包子和那书中写的京城旧事儿。</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西四一带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一片灰暗低矮的平房。如果站在西四十字路口向西眺望,蓝天白云下近处的妙应寺白塔和阜城门城楼清晰可见,远处的西山逶迤茫茫,一幅平静、祥和、秀美的田园画卷自然而然的展现在眼前。从西四路口向南不到100米,是西四丁字路口。路口的西边矗立座十米多高的,别具特色的砖塔,和周边的平房比起来像羊群中的骆驼分外显眼。每次路过那儿,总是不由自主的仰视着看看,瞧瞧那威武、潇洒、挺拔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从网上才知道这座砖塔叫“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专为一个叫万松秀行禅师修建的八角七级密檐砖塔。佛塔又称“浮屠”,老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属于高等级佛塔,有名望、有德行的高僧圆寂后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清乾隆十八年(1753)在修缮该塔时,将元代古塔包在其中,又加高两层至九级,成为北京二环内唯一的密檐砖塔。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小院不大100来平米,方方正正的,万松老人塔就矗立在院子中间。与大多数的北京四合院不同,院子只在南北两面有房子,西边是墙,东边是院门,院门的南边摆放着一排大书架,书架上放满了书,为挡风雨用敞篷罩住。南、北正房是书屋,两边的耳房里放着杂物,好像是文物部门的用房。</p> <p class="ql-block">2014年,万松老人塔的院子里搬来了“正阳书局”。随着这家书局的到来,有700多年历史的万松老人塔似乎又焕发了青春,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这座小院名声鹊起,来小院游览参观砖塔的人,来这里买书的人层出不穷,已成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正阳书局是一位80后年轻人开的。书店很有特色,只经营与老北京相关的文献书籍。可以说是北京唯一一家专营本地历史文献的特色书店。这个书店销售的所有图书以及传统民俗手工艺品都与北京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对北京历史文化感兴趣,可来这里淘宝,说不定能找到所需要的书。</p> <p class="ql-block">小院中堆着一方方旧城拆迁时丢下来的砖和门窗,多是书局老板从胡同中搜寻拾来的。围绕砖塔周边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反映北京旧貌的照片、图片和一些老房子的建筑构件。从中不难看出书店的主人对北京往事充满着怀旧心情。</p> <p class="ql-block">小院当中放着几对主人捡回的旧门扇,其中两片旧门扇上面刻着“无事可静坐,闲情且读书”,这幅门扇对联充分反映出老北京人那种平和淡雅、与世无争、悠然读书的市井心境。</p> <p class="ql-block">古塔北墙外有条不起眼的小胡同,名叫“砖塔胡同”。因胡同东口有座砖塔而得名。别小瞧这条胡同,很有来历,已经存在700多年,是有文字可考的京城历史最悠久的胡同。被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北京胡同的“根”,入选了2022年3月公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京城中不少胡同里建有寺庙,砖塔胡同虽小也不例外。在胡同中段的南墙边建有一座关帝庙。近年经过修缮,已成为西城区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以来,顾太清、鲁迅、张恨水、邵力子、齐燕铭……诸多名人,先后在这里卜居。</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张恨水回到北京,在《新民报》担任经理兼副刊《北海》主编,在砖塔胡同购买了一所小四合院,门牌43号。院子有北房三间,中间是客厅兼饭厅,西间是卧室,东间是书房,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中有丁香、榆叶梅、翠竹、柳树、枣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1967年春,张恨水在这个小院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享年72岁。可惜的是张恨水先生的旧居已经拆除。</p> <p class="ql-block">1923年7月,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失和,携妻子迁居砖塔胡同61号短住了9个多月。这是一个很小的院子,大门朝北,东西房各两间,北房三间。三间北房总共只有二十多平方米。夫人居西室,东室是周老太太来看儿子时的居所。鲁迅居中堂,书房、饭厅、客厅、卧室“四合一”,堂中置八仙桌一张,吃饭、会客、写作。在此居住期间出版了《呐喊》,还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小说和文学作品。现在鲁迅故居正在修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邵力子先生有“和平老人”之谓,在国共两党的多次谈判中是直接参与者。邵力子1949年定居北平,入住了砖塔胡同63号。这是一所坐北朝南的宅院,门外有国槐四棵,院内有合欢树、银杏树、海棠树各两棵,游廊与厅堂连通,有房二十多间。邵力子在砖塔胡同居住了五年。</p> <p class="ql-block">193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现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家都很穷,能吃饱了就算不错。记得当时家里常吃的是棒子面窝头,秈米和28黑面粉。菜,冬天是熬白菜、土豆和萝卜。春夏暖和了去买成堆儿的菠菜、西红柿、黄瓜等,做菜时放把盐、酱油拌着吃。肉、油等副食品全是凭票、凭证定量供应,很少吃炒菜,荤菜只有等到过年或来客人才能吃到。</p> <p class="ql-block">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个包子铺,店面不大,只有几张小桌子。包子铺原称“二友居”,是由清宫廷御厨常二有创办,用“有”的谐音,取名“二友居”,上世纪六十年代,“二友居”更名为“西四包子铺”。西四包子铺的包子做的非常好吃,名满京城。旧时,京城不少名流专程来这里吃过包子,一些京城作家的作品中也时不时的提到过这家包子铺做的包子。</p> <p class="ql-block">二友居的包子不但好吃,炒肝也很有特色。一般的老顾客到这里来,吃这两样是少不了的。小时候我家来了客人,有时母亲就让我到这儿买上包子和炒肝拿回家招待客人。沾客人的光,我也蹭上了包子吃。那时候觉得,这包子的皮是薄薄的透亮,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余香久久不散。可惜包子要先紧着客人吃,像我这样的“半大小子”,剩下的包子肯定吃不够,只好咽一咽口水,盼着以后家里来客人再跟着蹭吃。</p> <p class="ql-block">这次西四旧地重游。时过中午,专程跑到西四包子铺花了19块钱,买了一两包子,一碗炒肝儿。吃起来只感觉一个字“咸”,根本没有了当年的味道,令我失望。再想想找找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比起过去,现在家常饭菜油水大了,好吃多了,包子不觉得新鲜了;二是人老了味蕾退化,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味道来了;三是现在西四包子铺改成了连锁店,萝卜快了不洗泥,常二有的手艺失传了,包子的色、香、味、形不如前,只留下了一个名。</p> <p class="ql-block">“西四一日游”有得有失,看了古塔、游了胡同、尝了包子,买了几本老北京的书,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情很充实。回家又开启躺着看书、站着发呆、坐着打哈欠,悠然自得的定式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