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初春的小雨,添了几分凉意,但已润泽万物。为了推动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和“美好教育”共同富裕,进一步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继3月初“梅好三人行”开班仪式之后,2023年3月16日~3月18日唐宇红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在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开启为期3天的“跟岗研修活动。</p> 论文指导 <p class="ql-block"> 论文指导——上城区教育学院董贵虎老师首先提出论文构思的四个基本步骤:定目标、找载体、反提问、再过渡。然后从论文的结构完整性、主线逻辑性、整体系统性、表现合理性、实践充分性、论述深刻性、主题创新性七个方面结合论文构思案例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学员的案例进行指导点评,提出优化建议。董老师尤其强调了论文构思,贵在“思路”清晰,可用画系统图的方式,把自己隐性的逻辑关系显性化,以此来反映论文的逻辑性。</p> 课例观摩 <p class="ql-block">《阿长与〈山海经〉》课例观摩——省教科院王金娣老师</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课前设计了一份预习单——阿长的明星档案,借此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梳理人物信息。课堂抓住两个视角入手:童年的视角和成年的视角。从三个部分展开探究:一探深奥的结尾,引出双重视角;二探开头,走进儿童视角,通过演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体味儿童视角的“我”天真活泼可爱美好。三探结尾深意,走进成人视角,通过齐读体味阿长的悲惨与可怜。最后通过材料助读和小组探究问题:档案表格中的哪些内容需要改?哪一条让你笑不出来?将课堂的思考引向深远,留下沉思与回味。</p> 线上研学 <p class="ql-block">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上海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采用的是线上学习:八上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任务设计。三位老师立足单元,建立学习任务群,分别展示了《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美丽的颜色》精彩课例。课后来自青浦区、松江区、嘉定区的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分别从以读写策略为主线建立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任务单设计关注宏观层面和高阶思维的培养、数字化资源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和总结。课例展示和名师点评,在实践和理论结合下,为我们对核心素养视野下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作了非常有效的示范。</p> 课题指导 <p class="ql-block">课题方案的指导——上城区教育学院贾海英老师提问:优秀的研修方案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在学员们的思考和互动中,阐述方案需要解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以及课题名称的常见模式:三要素结构、基于理论或背景、关键词前置式等几种常见的模式。教师课题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内容、方法与过程、预期成果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结合实例分析。其中贾老师特别强调了方案在综述部分要体现执笔者的素养,体现检索、收集、分析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比较出创新性。在概念界定部分强调概念的清晰与准确。在方法与过程部分建议加上阶段过程流程图。这些都给学员们撰写课题方案起到了非常明确及重要的提醒。</p> 读书分享 <p class="ql-block">《浙江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丛书》读书交流分享——导师唐宇红和工作室成员</p><p class="ql-block"> 继3月初的开班仪式后,唐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约定,共读一本书,共享读书心得。学员们挑选了各自感悟颇深的章节和联系教学中的困惑,交流读书体会。学员们在唐老师的拓展、点拨和总结中,解惑提升,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跟岗活动结束了,此次活动有导师讲座、论文指导、读书分享、学校跟岗,为学员们打造了一个视野开阔、思维碰撞、加油赋能的平台。学员们不仅积累了观摩学习的经验,也收获了继续前行,向美而生的满满能量。希望我们能够一路相随,继续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