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恰好,初春相见。我有幸于3月18到临沂第四十中学参加了和美课堂的学习,领略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聆听名师解读新课标,学习前沿教育思想。</p> 比的认识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贲永林老师带来的《比的认识》,贲老师从学生搜集到的生活中的比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比,理解比并将比进行分类,知道数学中研究的比有倍数关系和对应关系,并沟通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充分认识比。</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贲老师重点围绕“数学课堂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展开讲座。</p><p class="ql-block">讲座中,贲老师先是分享了三则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真实发生的故事,通过这三则教育故事,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接着,贲老师强调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贲老师将学生思维发展分成4个阶段:个别想法阶段、多种想法阶段、关联想法阶段、拓展想法阶段,并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案例,让我们从案例中更清晰地看到学生思考过程的发生。</p> 乘法分配律 <p class="ql-block"> 吴正宪老师带来了《乘法分配律》一课,在吴老师的课上,老师走进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地与学生对话,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这节课上一个基本的特点是,教师让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不是老师灌输,而是学生自己建模的一个过程。没有使用很专业的词汇,但学生对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有了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关注到了这样几点: (1)让学生提出问题。(2)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3)让学生充分表达。(4)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和拓展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包括推理、猜想、验证等重要的思维方法。这节课以数学建模作为主线,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产生了思维活跃的效果。</p>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p class="ql-block"> 下午,王永胜老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让人印象深刻,王老师首先从计算练习让学生“玩”出运算能力,出示情景,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估算,让学生“估”出运算能力,并在学生画图操作中,让学生“画”出运算能力,展示交流归纳中“算”出运算能力,并引导学生观察题组,“看”出运算能力,在课的最后,建构整理,“联”出运算能力。整节课在整体建构中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观摩研讨会,还观赏了储冬生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都是一场场视觉盛宴。本次培训不仅是一个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与优秀教学经验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对自身教学反思的良好契机,让我们且思且行,在数学教学的道路上聚沙成塔,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和美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相信在诸多名师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定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