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拾遗

小豆

<p class="ql-block">天子驾六!只有周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我仿佛能感受到千百年前天子出行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周王亲朝!</p> <p class="ql-block">亲临朝政,威严自在!</p> <p class="ql-block">拔笔批奏,勤政治国</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把王室贵族的穿搭</p> <p class="ql-block">百家姓里,咱也有份!</p> <p class="ql-block">镂空石墙,透过相机,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遂公盨呈圆角的长方形,失盖,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原来应有垂环,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p> <p class="ql-block">壶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p><p class="ql-block">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匜,古代盥洗时用来注水的器具,形如瓢,与盘合用</p> <p class="ql-block">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p> <p class="ql-block">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p> <p class="ql-block">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器皿,主要用于放置饭食,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容器。在商周时期,簋除了作为盛放食物的器皿之外,还是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1。</p> <p class="ql-block">鼎原本是中国古代的炊食器,用于烹煮和盛贮肉食的。最早的鼎是用黏土制成的陶鼎,后来又有了青铜材质的鼎</p> <p class="ql-block">盘:一种盛水器,也是一种礼器</p><p class="ql-block"> 盘是一种盛水器皿,主要在祭祀、宴饮等场合,以及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使用。</p> <p class="ql-block">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汉族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发现的镈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春秋中期,齐国),叔夷镈(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钟原本是指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形状扁圆而中空,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多为青铜制,又叫“编钟”,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变为一种宗教法器的代称,又叫“梵钟”或“半钟”原本叫“犍稚”又叫“信鼓”是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之用。</p> <p class="ql-block">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