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蝉和黄猄蚁

船长

<p class="ql-block">摄影: 船长</p><p class="ql-block">场地: 三亚市</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2.0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记忆时光的产物,让瞬间变成永恒。照片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我喜欢用这种语言做成美篇,表达我的思想和兴趣爱好! </p><p class="ql-block"> 一一船长</p> <p class="ql-block">角蝉(treehopper)同翅目角蝉科(Membracidae)昆虫,近2600种。颜面垂直,前胸背板畸形扩展,越过头部向前形成一个棘,并向后盖过腹端。绿、蓝或古铜色,常有斑纹。角蝉是同翅目[5]、蝉亚目、角蝉科的通称。小型至中型。单眼2个,位于复眼间。触角鬃状。前胸背极度发育,有各种畸形和突起,常盖住中胸或腹部。已知约有2500种,中国约有150种。多为害木本植物,著名的有中华高冠角蝉。角蝉多具拟态,似植物的刺或突起。多数褐色或黑色,也有黄色或绿色的种类。有时有白色或红色的斑纹。</p> <p class="ql-block">黄猄蚁捕捉角蝉幼虫</p> <p class="ql-block">黄猄蚁准备捕捉角蝉成虫</p> <p class="ql-block">黄猄蚁:俗称酸蚂蚁、黄柑蚁、红树蚁、织巢蚁,树栖于气候温暖的热带、亚热带,盛产于澜沧江中下游的云南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地区,以及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东南亚5国。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也有分布。喜在阔叶乔木树上筑巢,一群黄猄蚁可有好几个巢,多达数万只,巢主要以幼虫吐出的分泌物将植物叶子等粘结而成,呈倒圆锥形挂在离地6-10米的树枝上。绿色蚁巢为新蚁后刚建,体积小似鸭蛋(5~6厘米),蚂蚁数量也少,黄色蚁巢建立已有定时间,体积大如南瓜(30~54厘米),蚂蚁数量十分可观。黄狼蚁分为翅蚁(雌、雄)和工蚁两种,工蚁大小不等,体长6~1毫米,锈红色或橙红色,因其腹下有个透明的储酸的小黄球得名“酸蚂蚁”。它们不停地觅食、战斗、保卫家园、照顾蚁后产下的新成员,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雌蚁较大,体长15~18毫米,青黄色;雄蚁较小,体长仅6~7毫米,棕黑色。雌、雄蚁均有翅膀,专司繁育后代。黄猄蚁食性杂,以捕食多种害虫为主,是柑橘园中害虫最大的天敌。早在17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它来防治柑橘害虫,是世界上生物防治害虫最古老的先例。</p><p class="ql-block">黄猄蚁喜温、好湿、不耐寒,工蚁每天随太阳升起离巢外出工作至日落才回巢休息,群居者寿命可长达数年,而离群者则只能生存数日。</p><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黄猄蚁: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织叶蚁属的一种蚂蚁,又名黄柑蚁、红树蚁,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黄猄是树栖蚁种,会利用幼虫吐丝卷起鲜活树叶筑成“蚁包”栖息,大群落的黄猄蚁普遍有多个副巢。黄猄蚁生性凶猛,擅长捕食各种昆虫,因此常在农业生产上被用于生物防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