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杂志发怀念李际均将军文章

龚铁鹰

<p class="ql-block">龚铁鹰</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GA)杂志编辑在网上看到此文,来电表示希望转发,我调整了部分文字内容近日出刊。文字落实到纸面上也是对老军长最好的纪念,如果只是网文,很快就会湮没无形。特别感谢贵刊曲振国编辑,您对李际均将军的关注认可并有意刊发此文,表现了您和贵刊的爱国强军情怀,我深表敬意!</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GA)系北京大学下属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与国内外优秀学者合作,促进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专业参考与建言。中心办有两份刊物。</p><p class="ql-block">《观察与交流》系中心主办的交流资料。着重关注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启发的思考。力求文章观点鲜明,言之有据,文风平实,通畅明快。自2007年4月创刊,到2021年12月,历时近15年,已出满220期。其间共有219位作者发表文章260 篇,总字数约320万字。</p><p class="ql-block">《研究报告》系中心主办的交流刊物。刊发讨论重大问题、提出不同于众的观点、并有扎实根据的文章。特别支持有中国视角的研究成果。自2006年10月创刊,到2021年12月,历时15年,已出满168期。其间共有128位作者发表文章175篇,字数总计约370万字。</p><p class="ql-block">10多年来,两刊得到包括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拥有一批关心、支持,为两刊提供好文章的作者,其中不乏在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两刊的发行范围中已形成了一个认为本刊能够扩大视野和深度,因而厚爱的读者群。</p><p class="ql-block">两刊发行方式为赠阅,每月发行《观察与交流》和《研究报告》各1期(为一套),全国发行量3000多套。</p> <p class="ql-block">我当兵很幸运,能到英雄部队38军,在军里很幸运,正巧能和李际均军长同一时间段在军里工作。军长1985年1月至1987年12月任38集团军军长,我1985年起在军政治部宣传处,不久就调到军长牵头的集团军试点办。军长指导军事干部编写《集团军作战能力论证》、《集团军作战行动研究》,为我军建立集团军进行理论探索。每篇论文初稿我调整润色后送军长,他认可后签字“可发”。我觉得和平年代在部队可做实事太少,加之妻子在大学工作不可能随军,工作告一段落后要求转业,军长不同意走,但最后还是允诺,并给天津市委办公厅主任写信:龚在部队表现好,思想品德和理论学术水平都是优秀的,就我们本意想留他在部队工作,但考虑到他的意愿和专长,以及照顾家庭等原因,同意他到地方工作,对这个同志的情况,我完全可以负责。有军长这样的推荐,我一回天津就到办公厅上岗了。2004年我曾赴京看望老军长。2007年军长从军科院副院长岗位退下来,只担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和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时间相对充裕,自此之后,我每年春节前都去北京看望。加之后来我又在蔡拓先生指导下,获得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学位,和军长就有更多话题。那时在我眼里他不仅是首长,也是学术导师,坐在一起就像在高校向教授请益,一聊竟不觉时光流逝。</p><p class="ql-block">军长对部下的关爱之情让人感激涕零。他获悉我女儿结婚,发来一短信:今天是雪竹建召新婚大喜的日子,我因病住院不能前往,特驰电祝贺并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龚门竹映雪,</p><p class="ql-block">高婿建召来。</p><p class="ql-block">金秋赏红叶,</p><p class="ql-block">春暖迎花开。</p><p class="ql-block">共谱恩爱曲,</p><p class="ql-block">同登状元台。</p><p class="ql-block">际均恭贺&nbsp;</p><p class="ql-block">我们全家深深感受到军长内心的温情,也惊羡军长的诗词功底,他将孩子名字嵌在诗中竟如此熨贴。后来看到军长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写的词《西江月—纪念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阔别五十春秋,</p><p class="ql-block">又到鸭绿桥头。</p><p class="ql-block">英雄碧血染山丘,</p><p class="ql-block">半岛纷争依旧。</p><p class="ql-block">世纪风狂雨骤,</p><p class="ql-block">一代壮志何求?</p><p class="ql-block">韶华不为少年留,</p><p class="ql-block">谁解丹心白首。</p><p class="ql-block">这才知晓将军本色是诗人!</p><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9日,军长脑梗发病后住301医院,疫情前的最后两年我都是去301看望,那时老首长头脑清楚但已不能言语。2020年最后一次见面,告别时他两眼直视着我,和我握手足有半分钟之久,或许老军长已经意识到,这是最后一面了。那时,我认为他活力无限恢复可期,来年会再见面。谁知疫情爆发医院不再允许探视,此后就是军长故去的噩耗,真是让人悲痛难抑。我工作至今,接触的领导很多,但最让我尊崇的是李际均将军,从他身上你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叫用生命捍卫国家利益,什么叫公而忘私宠辱不惊。有一时段军队腐败不堪,让人痛心不已,但想到军队里毕竟还有军长这样的将军,又让人怀有一点希望!十多年每年探望的叙谈,军长在我心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形象,我用此文记述我了解的将军不平凡的一生,以怀念我崇敬的老军长。</p> <p class="ql-block">我自2007年始至2020止(疫情时301医院不再允许探望),连续14年每年春节前都去北京看望老军长,长时间的叙谈,不但让我受到远比在部队时更多的教益,而且加深了对老军长的高尚品格,精深的军事战略家素养,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来自他父辈的爱国情怀和家学熏陶的了解。这样累积超过二十几个小时的叙谈,远比记者短时访谈积累的素材为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看望李际均老军长时,不同年份他的赠书。</p> <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前,我想又该去北京看望老军长了,可忽然醒悟,这辈子,这辈子,我永远看不到可亲可敬的老首长了,虽然您有号令千军的威严,可当我们坐在一起闲话短长,您就像一位慈祥的恩师,让我如沐春风获益无穷。如今,和您相见的片段在我心中永存:每次去西山您家里,我按铁门的门铃,很快,您迈着稳健的步子前来。告别时我们不握手,通常是我向您敬一军礼,您回一标准军礼,有一次您敬礼的手竟然比我早举,让我诚惶诚恐。我们在301医院告别,您目视我的眼睛,握手有半分钟之久。您慈祥又有威严的面孔,我一静下来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还有一次,我先去看我的导师,和老军长说要晚到一会儿,结果提前了,按门铃您比往常来的慢,您说以为我会晚到,已到床上午睡了。您匆匆下床,脸上没有一丝厌倦之意,随之又是一阵畅聊。这一年您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这虽是小事,但我至今仍有负疚之感。</p><p class="ql-block">老军长,您是豁达之人,您说会积极而坦然地对待生命的凋谢,在人生谢幕之时,可以坦荡地说:尔今尔后,庶几无愧!您真正做到了!您说比起先烈们壮丽的人生,自己是何等渺小,比起那些伟大的生命,又是多么微末。此话差矣,您同样有一个壮丽的人生,您既不渺小也不微末,您是我们军人心中的丰碑,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