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渤海国与二十四块石之谜

张伟(乐在方寸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资料整理 张 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部分摄影 张 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论文提供 高景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 《万马千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辑制作 张 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mí)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公元698年渤海国首领大祚荣崇尚太阳,在敦化东牟山建国立都,取国名"大震",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后唐王朝派使臣崔忻来访,唐皇感到这个名字太大,而且是又亮又有力度,令其改为渤海国。东牟山(城山子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区西南,坐落于牡丹江上游的支流大石河南岸。海拔600余米,孤立挺拔地座落于一块较大的台地上。大石河在北侧,由西向东注入牡丹江,河口距山城4.5公里许。牡丹江在山的东南由西南向东北缓缓流去。大江东岸有永胜屯遗址。敖东城遗址在其东北相距15公里许;六顶山渤海古墓群在其东北7公里许,东北5公里许有渤海古庙址。山城与这些遗址遥遥相望。东牟山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古城下的小山村~城山子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几乎被遗忘的敖东城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吉林敦化六顶山古墓群,坐落于敦化城南4公里处的六顶山上,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群依山北凹而葬,取山地灵气,墓区绿树环绕、青草芳茂,在一派肃穆中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是古渤海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墓地共有两个墓区,一百余座墓葬,第一墓区在西侧,以贞惠公主墓为主。第二墓区在东侧,是个很规整的椅子形山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六顶山古墓群包括两个墓区,分布有一百余座墓葬,这些墓葬中,以贞惠公主墓为主,最为著名。贞惠公主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次女,生于公元737年,死于公元777年,终年40岁。去世后曾停柩待葬3年,于780年正式下葬于“珍陵之西原”,即今天的敦化市六顶山上渤海王室贵族坟莹地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贞慧公主的陵墓为大型石室封土墓,现存残高1.5米。发掘出了珍贵的墓碑一方,雄雌石狮各一尊,鎏金圆帽铜钉等文物,贞惠公主的墓志碑用汉文书写:“大兴宝历孝感……法王(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第二女也)。生于深宫、绰质绝纶、温如昆峰之片玉……早受女师之教每慕曹家之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公主的碑文中“七年(公元779年)陪葬于珍陵之西原”看,在其附近应有大钦茂之墓葬地,是否如此,尚有待于地下考古挖掘。公元726年大钦茂不仅晋升为国王,同时唐王朝又授予他相当于宰相的“检校太尉”之职。这应当是主体墓区,就贞惠公主的碑文中“七年(公元779年)陪葬于珍陵之西原”看,在其附近应有大钦茂之墓葬地,是否如此,尚有待于地下考古挖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二十四块石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先后在俄罗斯滨海区、朝鲜的平壤、中国的吉林、黑龙江一共发现了二十多处。其中,敦化市“江东二十四块石”,因其留有比较多的人类文化信息而在国际考古界最为有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吉林省敦化市到黑龙江省宁安上京龙泉府这一段150多公里的路上,一共发现了10处二十四块石,平均 15公里一处;约占总数的一半。敦化境内有四处。俄罗斯远东的乌苏里斯克也发现一处。关于其用途一直没有定论,是许多历史研究者探究的对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十四块石”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更是迷雾重重,这也是一个千年谜题。经过研究,现在大部分专家能够确定,“二十四块石”上面原来应是一种建筑。但现在没有任何有关“二十四块石”作为何种用途的史料记载和直接证据。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下面几种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一、停灵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块石”是渤海王族的人死后抬灵柩回祖坟时供休息时用的。这种说法主要将敦化六鼎山古墓群视为王陵为前提的。吉林大学历史系敦化文物普查队第二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对“二十四块石”的发掘报告中猜测,“二十四块石”是作为渤海国王死后还葬祖茔在路设祭时临时设立的础石。</span></p><p class="ql-block">二、祭祀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块石”是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以及战争的。有学者认为,“二十四块石”是“渤海王室之纪念性建筑物”。还有学者猜测“二十四块石”,并非通常所见的一般建筑物的础石,可能应属事件纪念物,或宗教崇拜物一类的遗存。但这种说法也缺乏直接证据。</span></p><p class="ql-block">三、商兵东进标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种说法认为,早在3000年前,商纣王曾出兵10万征讨东夷,但就在商军东征过程中,周武王起兵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商朝东征大军知道这消息后,见大势已去,被迫向东北进军,一部分人一直迁徙,穿过了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大陆。而“二十四块石”就是大军东进的路标。这种过于神话般的猜想只能用于推测,缺乏有力的史实依据支撑。</span></p><p class="ql-block">四、仓廪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块石”是装东西的一种仓库的基础石。地处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伦春民族,在新中国成立时还处于原始的氏族社会,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他们在密林中,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建有仓库,里边放有猎物。无论是谁,只要需要就可以自由地去取。以此为佐证,“二十四块石”也许就是仓库的基础石。</span></p><p class="ql-block">五、风干室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块石”应为当年采取风干技术保持食品长期性的公共加工场所。风干技术是我国各个地方在没有冰箱、冷库情况下保持生活物资的基本手段。渤海先民以渔猎和简单农业为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均衡生产,一天奇多与几天不获同时存在。因此,风干可以达到以丰补欠的平衡状态,维持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敦化四处“二十四块石”基本都建筑在水边山旁。有一定高度,是为了便于风干鱼类、肉类,还可以风干粮食。</span></p><p class="ql-block">六、驿站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驿站说是近年来被主流学者所认同的一种说法。据学者调查研究发现,现已发现的“二十四块石”遗址各有其特性,但均位于靠山临水、交通便利的要道附近。据史书记载,早在渤海国时期,其境内就用连接各地的官道、贡道、驿路。</span></p> <p class="ql-block">马牌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马牌二十四块石遗址,位于吉林省图们市月晴乡马牌三队东侧。现存九块,其余十五块不知所踪,在遗址内发现有辽、金时期的遗物,这表明马牌二十四块石遗址始建于渤海国时期,继续沿用于辽金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官地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官地二十四块石,坐落于吉林敦化官地镇东胜村路鹤大公路以北约50多米的农民院子里,是四处遗址中唯一一处呈东西方向排列的遗址。目前存有22块,大小与海清房二十四块石基本相同,同是玄武岩却比较细腻,上面没有那么密集的窟窿眼。</span></p> <p class="ql-block">海清房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距离吉林敦化江东二十四块石约20公里的海清房二十四块石,在距离鹤大公路以南约250米的台地里,是敦化唯一保持完整不缺的一处二十四块石。在遗址的周围,至今还散布着大量灰色和红色的布纹瓦片和滴水等物品。它的排列形式和纵横与江东二十四块石基本相同相似。但是石块的大小和石料的精致远比不上江东二十四块石,每块只有0.3到0.4立方米,而且石头上面没有任何人文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腰店子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距离吉林敦化官地二十四块石约20公里的腰店子二十四块石,石头的大小、选料、排列形式与海清房二十四块石基本相同,目前仅存17块,据说原来也是22块,农业学大寨时期炸掉了五块。它是敦化唯一的一处在牡丹江之阳的文化遗存。</span></p> <p class="ql-block">江东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最为著名的江东二十四块石,坐落于吉林敦化敖东古城东南,西侧是长图铁路线,北面距牡丹江300米,南面是201国道鹤大线公路。遗址处现存二十三块大石块。这处二十四块石东西为纵,南北为横,一纵八块,一横三块,每块石头约0.8立方米,两侧的六块石头上有人工打凿出比较深、比较精致的凹槽。经过考古挖掘,发现地下有瓦的残片,具有明显的渤海风格,没有发现砖。说明这是一座只有瓦盖而没有砖墙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据清代文献记载,远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在地表上见到的就是二十三块,民间传说那块丢失的石头是被大风刮走了。但是,这块石头具体是什么原因缺失的,至今并没有确切说清。江东二十四块石遗址与敖东城遗址隔江想望,距离渤海时期的六顶山古墓群仅有6公里遥。从遗址周边采集到的板瓦残片看,与敖东城和六顶山古墓群的同类出土文物相同,属于同一时期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直从事“德林石”文化研究的专家、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敦化市民俗学会主席高景森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二十四块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阅读一篇他撰写的学术论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新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景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唐代时,在东北居住一个少数民族,这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靺鞨族。当时靺鞨族包括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部分,黑水靺鞨居住和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粟末靺鞨居住和生活在松花江、牡丹江(旧时称呼尔哈河,呼罕河,勒福善河,奥娄河)流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就是粟末靺鞨所建立起来的一个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强大的时候,疆域五千里,编户数十万,辖区有5京、15府、62州,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前后历经15代王,历时229年,与大唐基本上相始终。今天,我们只能从唐代以来的史书,从日本、朝鲜等有关渤海的一些史料中,了解渤海国的一些情况。关于二十四块德林石的遗址,一直是一个历史文化之谜。敦化是渤海国的奠基之地,曾经有三代王在敦化生活57年,建国之初为“震国都城”,后称“旧国”。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的存在,给对它感兴趣的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有专家、学者认为二十四块德林石,是寺庙、宫殿、官衙、官仓、民居、驿站,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笔者曾经十几次对吉林省敦化市江东、官地、林胜、腰甸和黑龙江省境内的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在图们江岸马牌、岳沙坪遗址和朝鲜咸镜北道的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资料研究,通过细致比较,基本揭示了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的奥秘,理由和依据如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 对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的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1、石质统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德林石,据满州源流考和宁安县志记载,古代的渤海人称玄武岩为德林石,德林倭赫。倭赫,满语谓石也。德林石,长白山地区的人还称之为“带眼的石头”、“火烧石”、“蜂窝石”、“大青石”、“卧牛石”。令我惊奇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一律采用玄武岩。单块石的体积与形状基本相同。三列八块、八列三块的格局,显然是渤海人有着某种使用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2、环境独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二十四块德林石的地理环境看,石群都处在比平地略高的地方。其石群分布离江河、山峦、村屯、城市较近,附近多有古城遗址。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不远,都建立在四周环山的台地上。以敦化境内的二十四块德林石为例,江东的石群距官地的石群20公里;官地的石群至林胜的石群15公里;林胜的石群到腰甸的石群30公里(按古驿道计算)。与山与水与路与城较近是其最大的特点。江东二十四块德林石北临牡丹江;官地二十四块德林石的西面有小河流过;林胜二十四块德林石附近有横道河、南临山;腰甸二十四块德林石,北面靠山,南接牡丹江,附近有古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3、 建筑个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通过实地的多次考察发现:每处遗址从整体上看,二十四块德林石都处在岗阜地带。从每处遗址的地上及地下,我发现存有大量渤海时期的瓦片和陶片。主要有灰色和红色的布纹滴水瓦、筒瓦、兽面瓦当等,与我在和龙西古城考察发现的渤海时期的建筑材料相一致,明显体现出建筑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二十块石德林石的地方,当属木瓦结构的建筑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4、指向明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大量的事实证明:该遗址体现了东西排列这一显著特点。以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的二十四块德林石为例。东西排的有四处(江东、官地、林胜、腰甸)。从吉林图们、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及朝鲜等其它七处二十四块石的排列指向看,没有一处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指向的。已发现的国内外11处二十四块德林石,全部位于渤海国境内的主要交通线和古城附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考古专家的推测</span></p><p class="ql-block">1、渤海王族纪念性建筑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60年,《吉林敦化牡丹江上游渤海遗址调查》一文中,对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的存在作了定性:“渤海建筑遗址共发现四处,皆为二十四块石址,‘二十四石’是当地群众的俗称,因遗址为并排3列,每行8块,共24块础石所构成的缘故。”该文章还慎重地推论:“二十四块石为渤海王室之纪念性建筑物,筑于从旧国通往上京龙泉府之通衢。”</span></p><p class="ql-block">2、渤海国王停灵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吉林大学历史系敦化市文物普查队第二组撰写的《敦化县二十四石遗址调查记》一文中的调查结论强调:“敦化城南的六顶山是渤海王族并包括文王大钦茂‘珍陵’在内的陵寝区,据现在所知,渤海国王和王族死后都葬于此……二十四块石遗址分布在敖东城及上京龙泉府之古官道近旁,可作为渤海国王死后还葬祖茔在路设祭时临时祭坛的础石,因为它是庄严肃穆的祭坛,才必要采取统一的规则……。”</span></p><p class="ql-block">3、渤海驿站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货币及二十四块石论著汇编》一书中,孙秀仁先生的《渤海国二十四石之谜解析》一文明确提出:“二十四石‘驿站’说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其一,此类遗迹发现的数量已从4处增至11处;其二,其分布地域从一隅扩展至四方;其三,驿站、驿舍说正日益成为中外众多研究者的共识;其四,在承认二十四块石始建于渤海的大前提下,把其使用的下限推延至辽金……。”</span></p><p class="ql-block">4、氏族图腾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近年来,著名学者王大有、宋保忠在所著的《说总美洲图腾》书中,详细阐述了殷人东迁的考古史料。商朝末年,商军统帅侯统领25万人东迁美洲,一路上依进军路线设立路标,即在24石上竖立“雄鹰展翅图腾柱”。吉林师范大学学者刘厚生与黄斌先生合著《高句丽史话》一书中,也认同氏族图腾指路标识的观点。夷君先生的《24石新解》,结合“鹰鸠展翅图腾柱”的论据,提出了新的观点:“24块石”为五千年前“少昊国24族东移所建立”,与辽西红山文化属于同一历史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与专家学者“四说”的商榷</span></p><p class="ql-block">1、王族纪念性建筑说应予以否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理由是:建筑的遗物没有琉璃瓦。笔者曾到和龙西古城(中京显德府)遗址和宁安东京城的渤海王城考察过,那里的遗址都曾出土过琉璃瓦,并且色泽鲜艳,质地良好。由此可以推知当年渤海王室的豪华气派。在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我没有看到一块琉璃瓦残片,这足以说明该遗址不是王家的纪念性建筑物,当属渤海国地方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2、渤海国王停灵说不足为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根据敦化市1949年出土的贞惠公主墓碑碑文的内容得知: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孝感金轮圣法大王”的尊号,显然渤海王崇奉儒教和佛教,并且政教合一。按照佛教丧葬习俗,信奉佛教的人要进行火化,将骨灰放置在陶罐里安葬,没有必要劳民运石,挖槽基、夯卵石,修建一个停灵设祭的祭坛。</span></p><p class="ql-block">3、 渤海驿站说没有缘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北方寒冷的冬季是比较漫长的,取暖期接近半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驿站里住人取暖越冬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大雪天,在郊外,风雪刮得直冒烟,二十四块德林石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怎么能够适合人居住呢?我通过对渤海时期多处遗址的调查对比得知:渤海人聚族而居,聚族安葬。我在敖东城、六顶山古墓群和其它遗址,看到了这种聚落现象。因此,该遗址不可能是人的栖身之所。依据是:敦化的黄土腰驿站的旧址,能够看到驿站的房屋址,它的形制同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截然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4、氏族图腾说没有任何依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著名学者王大有、宋保忠认为:二十四块德林石是殷人东迁美洲的路标,即在二十四块德林石上竖立“雄鹰展翅图腾柱”。他们的这一论断与遗址的文化层不相吻合。遗迹散存着大量的红黄色、灰色、黑色的檐瓦、筒瓦残片。这使我确信:石群肯定不是“图腾柱”。因为考古学家已经确定了石群的文化层是渤海及辽金时代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对不同说法的辩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通过田野作业,数十次对渤海文化现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有些文化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必须从渤海历史文化的角度和所处时代的背景来认识二十四块德林石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1、 渤海人使用汉字,崇尚儒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志长编》第284页……“上京龙泉府,一名忽汗城,肃慎故地也……土人取以为玩。掘地得断碑,有‘下瞰台城,儒生盛于东观’十字,皆汉字,字画庄楷,盖国学碑也。想像当时建国荒漠,重学崇儒如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发现于吉林省敦化市六顶山贞惠公主墓碑,汉字阴刻,楷书真字。碑文21行,725字。碑文引用《尚书.尧典》、《左传》、《诗经鄂风》、《易经》、《庄子》等典故数处。渤海人崇尚汉学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80年10月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市龙水龙头山上贞孝公主墓碑,保存完整。墓志属汉字阴刻,骈体文,728字,字迹清晰,均可辩别。内容基本上与贞惠公主墓碑文章一致,在此不再赘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志长编》第408页载渤海遣使朝唐贺正表。“三阳应律,载肇于岁华;万寿称觞,欣逢于元会。恭惟受天之祜,如日之升。布治惟新,顺夏时而谨始;卜年方永,迈周以垂休。臣奉际明昌,良深抃颂。远驰信币,用申祝圣之诚;仰冀清躬,茂集履端之庆”。以此贺正表便可以看出汉文化对其影响的深远。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诗,更能看出汉文化对渤海国的影响:“疆理虽重海,诗出本一家。盛勋归旧国(指敦化市敖东城),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以上碑文、贺正表、诗篇,对渤海当时的文化大致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了解:当时的渤海国是高度汉化隶属于唐的地方政权,汉文化已经成为渤海文化的主流。</span></p><p class="ql-block">2、渤海社会深受唐朝文化影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文化具有显著的主体文化特征也不能否认。我通过对史料和遗址踏察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证明渤海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重学崇儒,使用“长庆宣明历”; 奏“渤海乐”;有姓名习俗。姓氏诸如:大姓为王族,其它姓有任、马、李、贺、高、张、公、木、杨、冯、安、王、史、慕、阿、辛、崔、申、裴、吴、朴、金、乌等多家姓氏。设京、府、州、县。渤海官职,全部遵循唐制,惟名号稍异。纵观渤海习俗,等级森严,渤海王是最高的统治者,所有的渤海人都要臣服于他。居有王城,死有葬地。渤海王都是由自己的家族成员继承。这种继承王位的制度,在渤海国时期,历15代王。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渤海政权的作用,也体现了与中原统治阶级的继承制度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3、渤海人的阴阳观,凸现了风水特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考渤海设文籍院少监,如著名诗人裴頲、裴璆、王龟谋等人,掌管撰写碑志、祝文、祭文、贺正表等事宜。并有太常寺少卿官员,主管礼乐、郊庙之事。辽史本纪记载:“太祖改渤海国曰东丹,以渤海司徒(唐志说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管)大素贤为左次相”。以此便可以佐证渤海国,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死了,都要“卜宅兆”、“卜葬日”。从考古发现的渤海六顶山古墓群、二十四块德林石的地理位置看,墓葬几乎所有的“迎风门”都是“西南向”。二十四块德林石,是“东西”向,许多渤海遗址都是近山近水近城。这些特点正符合唐代阴阳师提倡的风水观:“地势要取坡度台阶地;地形要选在河床边;土质要干燥;地基要坚实;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纯净;交通要方便;四周要有林木;环境要幽雅” 。我通过对长白山地区的渤海遗址考证,这些地方都具有以上特点。能具备这些条件,也只有通过当时的阴阳师相地才能够做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当属渤海地方性的社祭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长白山腹地敦化市境内计有二十四块德林石4处,处于渤海旧国的牡丹江上游地区,而且是处在旧国通往上京的交通要道旁边。每处的石群距渤海古城遗址不远。敦化江东石群距敖东古城500米,官地石群同石湖古城相距2500米;林胜石群与渤海人居住遗址距离480米;腰甸子石群和渤海人居住址相距50米左右。黑龙江房身沟、弯沟两处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与渤海人的居住址不远,大约3000米至5000米左右,但是与敦化境内的二十四块德林石的距离较远。图们市境内的石建坪和马牌石群距渤海人的居住址就更近了,特点是分布在图们江岸边。至于朝鲜境内渔郎郡会文里、金策市东兴里、清津市松坪里的石群,朝向都是东西排列,大都分布在海岸线上,同渤海人的居住址也很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二十四块德林石分布较密集的敦化地区的石群为例:江东、官地、林胜、腰甸等四地的石群距离是:20、15、30等公里。在这60多公里的范围之内,有4处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先从渤海人的民俗文化特点说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儒家思想是渤海国的统治思想,这一特点谁也不能否认。渤海国政堂省下设的忠、仁、义、智、礼、信六部,就是按照儒家的道德思想命名的。贞惠、贞孝公主的墓碑碑文,都是用汉字楷书的骈体阴文刻成。碑文的格式、句法与唐朝的碑文相一致。碑文中所记的对妇女的三从四德要求,完全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其中谈到的历法、礼法、婚丧习俗、词章典故,全部引自中国古代经典。这充分证明渤海国十分尊崇儒家礼法和规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由此,我们必须考虑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礼记》一书。其中《郊特牲》曰:“冬至祭天曰郊,夏天祭地曰社”,社坛上有以土堆起的高塚,或设置作为社神象征的神石,称为“石主”。《礼记.郊特牲》中还说:“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乡于北墉下,答阴之意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意思是说:社祭是祭祀土地神而以阴气为主,所以祭祀时主祭的皇帝要面向南站在社坛的北面,是对着阴的意思(北为水、为阴)。祭社的日子要用甲日,用甲日是用天干纪日的开始。皇帝所建造的社叫大社,社屋是没有屋顶的,为什么要这样呢?是使它接受雨露风霜,用来通达天地上下相交的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因此,二十四块德林石的建筑址就不难解释了。它是渤海人使用的社坛,祭天地鬼神和山川河流的地方,这里是祭祀场,又是活动场。为什么每处使用二十四块德林石,那是象征二十四节气。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块石,每块石头都代表一层含义。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每一个气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所以每行八块石分三行排列的统一形制就不奇怪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至于石群为什么置于高阜上,正符合祭祀天地神灵和的要求。在唐代,祭祀活动场所是有严格规定的。即社屋不盖屋顶,以山为祭,以土阜为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国,是受唐朝册封并且是受制于唐的地方政权,二十四块德林石处在高阜,有屋顶且为木瓦结构的建筑,符合《礼记.郊特牲》中提出的“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据此,笔者推断:二十四块德林石之地,是渤海国的社坛。是渤海人的祭祀场所和活动场所。因为,当时渤海国辖区有5京、15府、62州。这个建筑应该是有台,有柱,有屋顶的木瓦石的建筑,专为女巫、男巫舞蹈降神和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渤海统治者和百姓,在征战、狩猎、畋游、舞蹈、捕鱼、采集、耕种等等活动时,总是必不可少地将祭祀内容穿插其间。在生产力不十分发达的渤海时代,人们对自然及其自身的了解把握极少,他们将世间的一切存在,视为是天地山河或祖先的安排,他们偏重于巫术,并且是与巫术相伴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对二十四块德林石的用途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对原始巫术总是贬斥为古时代人们愚昧无知和屈服于自然力而作出的一种反科学的自欺欺人的迷信活动。殊不知,渤海人的巫术是有别于中原大唐的儒释道的一种文化,是游离于儒释道文化之外的与其并行的一种宗教文化。它通过巫术的一系列活动,发挥着驱使人们思索、发现和解决自然现象,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改造生存环境的功效。在这里,渤海人通过祭祀、巫术等活动,进行军事操练,狩猎捕鱼,田野农耕,他们把农官之神,地界石神,禽兽之神等万物的神灵,通过巫的祭祀活动展现出来。为什么这些建筑都处在郊野路旁,是因为好聚好散,利于隐藏防守,便于训戒官员和百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渤海二十四块德林石建筑遗址,它是渤海统治者利用巫术,对天地神灵进行祭祀的地方。它的存在并非是自欺欺人,而是为了生存发展,战胜自然和敌人的强有力的手段。可以这样说:没有渤海社坛的存在,也就没有渤海文化,从而也就没有海东盛国。虽然二十四块德林石遗址沉睡了1400多年,但是它对今天的民俗文化影响仍然没有消除,满族人至今还有萨满和祭祖、祭天、祭山等习俗。特别是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敕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一书,比较系统地说明了满族祭祀的情况。有人会问:为什么在敦化境内至黑龙江境内不足200公里的地方竟有六处二十四块德林石群遗址,我会告诉读者,这个地段是旧国至上京的重要道路,这个地方是渤海王朝开国奠基之地,这里城堡林立,村镇栉比,人口稠密,遗址多也就不难回答了。为什么要使用德林石,那是基于渤海人对德林石的崇拜。“德林石”色青,古人称其为“玄武石”。意含风水中提出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在古人的风水观念中,玄武是龟和蛇盘结在一起的神物,渤海人将“青色”的德林石,广泛使用在重要的建筑物和宗教法器中,就充分说明了这种崇石的概念。如现存的石灯幢、石佛、石庙、石鼓、石臼、石棺、石台阶等遗存,无不体现了渤海人的崇石观念,这种崇石观还体现在长白山腹地的古城敦化,有一条179公里的德林石谷,有多片散落的德林石群,这是“树壁自固”的好地方。“德林石谷”、“德林石群”的存在,给渤海人以神秘感和神圣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最后,我将清康熙年间,浙江绍兴人杨宾(字可师),在他经过德林石群留下的《德林石》诗与大家共赏。“四臂围德林,廿里策若掌。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变态极千端,寒光凌万象。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这首诗被作者收录在其所著的《柳条边纪略》里,见《清史稿--列传》。仅以此诗结束我的论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将所论述的观点逐一据点考证,主要是提出一家之言,并请教专家指正。</span></p> <p class="ql-block">石建坪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石建坪二十四块石遗址,位于吉林省图们市月晴石建七队村南。现存础石六块。遗址面积大致为东西宽8米,南北长20米。遗址周围散布着灰色布纹瓦板瓦残片。</span></p> <p class="ql-block">弯沟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弯沟二十四块石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乡弯沟村东开阔地带内的高阜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位于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镇兴隆村。周围有丰富的瓦片,陶片等渤海国时期的遗物。</span></p> <p class="ql-block">朝鲜境内的二十四块石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咸境北道东海岸一带的会文里二十四块石遗址、金策市东兴里二十四块石遗址、清津市松坪里二十四块石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会文里二十四块石遗址坐落在南北长19.2米,东西宽13.5米,高约1米的方形台基上。础石长,宽高大致分别为70-90厘米,石质为玄武岩。在遗址中出土了有渤海国时期的指压纹瓦,陶器残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谢谢您欣赏!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对作品持有者深深的表示感谢!欢迎各位朋友到长白山下我的家乡“千年古都百年县”大德敦化旅游观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