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诗到尽头皆为书》(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代被污染了,就像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表面泛着泡沫,遮蔽了真相,也遮蔽了好诗。但没有什么东西能真地阻挡上下求索的勇士,如同无法阻挡沉沦一样,杨克的《人民》就是一首好诗。对于一个可以偏安一隅的文人,仍然保持眼睛向下的勇气,这就是知识应该具有的良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讨薪的民工,那些从大平煤窑里伸出的148双残损的手掌。卖血染上艾滋的李爱叶。黄土高坡放羊的光棍。沾着口水数钱的长舌妇。发廊妹,不合法的性工作者。跟城管打游击的小贩。需要桑拿的小老板。 那些骑自行车的上班簇。无所事事的溜达者。那些酒巴里的浪荡子。边喝茶边逗鸟的老翁。让人一头雾水的学者。那臭烘烘的酒鬼、赌徒、挑夫、推销员、庄稼汉、教师、士兵、公子哥儿、乞丐、医生、秘书(以及小蜜)、单位里头的丑角或配角。" 这个清单还可以更长,就像《清明上河图》,展开更长的画卷,诗人之所以不厌其长的静态堆垒,除了要描绘一个世态百相,而是要达到碰瓷的效果,让你碰到你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这样,你才知道这是一张华夏族谱,杳无孑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长安街到广州大道 这个冬天我从未遇到过“人民”,只看见无数卑微说话的身体,每天坐在公共汽车上互相取暖。就像肮脏的零钱,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世态百相的繁复需要有一个"魂",这个魂被宪·法定义为人民。《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从字缝隙里走出来变成人民,坐上公共汽车,变成肮脏的零钱,被递给了"社会"。什么是社会?看看闻一多的《静夜》里的社会。"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生活的磨子就是社会,你知道那里有多肮脏。肮脏的零用人民币,流进肮脏的磨道,这是多么的恰如其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的《静夜》 通过一个二维场景,室内和室外的不同,来增加和提醒对夜里屋外零钱关注和关爱。这种结构用得很早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通过门内门外的对比,放大对比效果,揭示矛盾的直接和尖锐。苏轼在《蝶恋花》中写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种二维结构是文人经常用到的手筋。杨克正是通过这种二维结构,让我们看看宪·法里的人民和社会里的人民有什么不同。宪·法里的人民堂堂正正,社会里的人民是从宪法字缝隙里挤出来的肮脏的零钱,以人民的名义命名的最小的币,傻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个诗围绕着"人民" 和"币"的关系,通过讨薪、卖血、数钱、卖淫、贩卖,这种自残式的"争钱"手段,饱受共和国的羞辱,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用手中的选票争取人民权力。为什么?如果货币是选票,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必然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为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长提出,也称"格雷欣法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格雷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没有诗意的生活,你再多的诗情都是重复着一种轻,不痛不痒的日子让诗心沉睡。你可以挤出牙膏和诗句,但你无法挤出真性情,袒露着生活所赋予的新意。不要过别人已经过掉的生活,没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动,你保持沉默,就像等着天使降临,你要学会心平气静等一首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遭遇石头,那些不曾言说的石头,如同他乡的故知,你是可以说一点什么的。 "时间如初醒,乌水踩舟/留别吴君春庭已成绝响"。语出清末民初黄树荣的《乌水踩舟,留别吴君春庭》的诗,该诗刻于九都镇云气村的乌猪滩大石上,歌曰:"久雨如病醒,逢晴忽眼明;沙平双岸白,风迅一帆轻;垂老无他好,所思多远行;汪伦劳送别,潭水有深情。"放下一段欲言又止的别情,那就让我们说说那些在我们之间的石头。 "只有它们憨态可掬,像一个个/永远长不大的顽童/在水边嬉戏,虎头虎脑/在风声中捉迷藏,先把童心/藏好,再把天真找到/大自然的儿戏在这永不/落幕"。有道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些石头如同陪孔子在暮春踏青的"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诗歌中发现表面的相像叫必须,内外的相像相通叫象征。 "又像一头头乌猪/将热烘烘嘴巴拱进水里/吸纳天地灵气/拿虾飞鱼跳做文章,溅起/一串串白玉,石头的童声/很是单纯。"这正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的"醉能同其乐"。这是对单纯的讴歌和向往,也是对单纯求之不得的无尚遗憾。乌猪和虾飞鱼跳都是以动增加自然所具有的美感,同时以他们的笨拙反衬出笨拙所具有的美感被现实生活排斥的无奈。"沿溪古木倒影毵毵/鲈莼返棹,鸡黍留宾/人往人老,只有石头永是少年/偷闲欲学枝头浮动的桐花/清澈的河流,干净如初心"这段自然的写景之笔类似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景与人融为一体,人情的自然美也以朴素的方式呈现,自然而然地落笔于干净的初心。倒影毵毵、鲈莼返棹、鸡黍留宾、人往人老,几句有力的四句,语出黄树荣"沿溪古木影毵毵,乌桕丹枫间两三。壮不若人老将至,物尤如此我何堪?鲈莼返棹秋风兴,鸡黍留宾夜雨谈。如诉道州征赋重,年来民力尽东南。"黄树荣(1863—1923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后追随孙中山,任总统府顾问。曾在吴春庭陪同下,徜徉于云气村之水光山色,写下了多首情景交融、感悟深刻的诗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命没有背景就是空洞,天空没有背景就是一无所有。"而沿溪的香樟,大榕树/细长垂拂、纷披散乱/多像美髯老翁/溺爱的看着河滩上的少年"。全诗以时光为背景,以霍童溪的石头为不老之童,以美髯的大榕树为达世的老者,以我为流水,写了遭遇石头的快乐忘我之情。角度独特,用情清淡,略带戏谑,大量信用古句,读起来古朴又朗朗上口。通过写首诗,暗线之中也歌颂了古人吴春庭为家长修桥修路的淳朴和善良。</p> <p class="ql-block">【推荐诗人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克,男,1957年生,广西人,诗人。现任第四届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第三代实力派诗人”,“民间写作”代表性诗人之一。2021年1月31日,在中国诗歌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被当选为第四届中国诗歌学会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