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鼓励天门市第一小学张娟名师工作室成员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学科育人的能力,工作室和学校教务处联合举办了“践行新课标 构建新课堂”的教学比武活动。</p><p class="ql-block"> 比武活动以2022版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此次比武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推动教师加强课堂改革、潜心教学研究,推进学科整合、强化集体研讨、共享群体智慧,促进我校学科团队建设、打造优势品牌学科,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张颖老师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张老师的课堂结构严谨流畅,语言亲切,对学生的引导合适,对学生有启发性。对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构建有一定的完善,学生对小数的产生的必要性和相关的知识的延续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构建也有了进一步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蒋诗妙老师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摆一摆 想一想》,一年级的孩子们活泼可爱,课堂活动活跃,一年级老师们打了一次漂亮的团体战。</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这节《摆一摆,想一想》活动课上得非常成功。重点突出有特色,难点突破很自然;课中能激发学生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按照珠子的个数,有序地摆出相关的几个数。整节课的设计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在课堂中,带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思考,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掌握得更牢固。蒋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让他们通过自己摆、自己记录,学生互动交流等多种方法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学,体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谭文梅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下册的《搭配》,谭老师利用西游记的经典片段引入新课,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再从数字的搭配出发引导学生整理出固定数位法和交换法进行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新学的搭配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虽然课结束了,但方法扎根在学生的思维里。</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是四年级的舒丽红老师和四年级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的《平均数》,平均数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平均数的求法和统计价值学生并不熟知,舒老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对学情的把握很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逐渐了解到平均数的两种求法:移多补少和求和平均,以及对平均数的统计价值。</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课由胡妍蝶老师带来的二年级下册的《有余数除法》,胡老师利用分草莓引入新课,从刚好分完到出现多余,让孩子感受“除不尽”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冲突和求知的动力,教师的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和有余数的情况,体会为什么会有余数,以及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又增强了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提高了综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六节课由五年级的全聪老师和他的学生给我们带来《旋转》,虽然是下午的时间,但是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全聪老师的课件制作很用心,拍摄的视频都是生活中的例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直观的旋转,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不可分开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在老师的耐心纠正下一步一步走向规范、严谨。</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课由六年级罗方勤老师和六年级的学生带来的《自行车里的数学》,罗老师的课从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出发,学生几乎人人都骑自行车,所以课还没有开始,学生已经很感兴趣了,但是当罗老师提出“自行车踏板蹬一圈,自行车走多远呢?”的问题时,学生突然安静下来了,似乎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此,在对课感兴趣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期待,罗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转动踏板,观察前后齿轮转动的圈数,让学生了解自行车运动的基本原理,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大胆探索其中的原理,得出前后齿轮的运动圈数的规律 ……</p><p class="ql-block"> 随着罗老师与学生一步一步的对话交流,学生一点一点走向问题的实质,到最后弄清楚自己所骑的变速自行车的原理之后,能按照需要去选择合适的组合达到最佳。罗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搬上了讲台,又在课堂上把知识延伸到了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的紧张角逐,老师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大家看到了一个个优秀教师的专业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的课堂,感谢可爱的学生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小的精神,感谢高校长,鲍校长,何校长,李校长,张博老师的辛苦指导!</p><p class="ql-block">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新课程新理念一直在我们的教研中,一直在我们备课上课的每一个环节,追求卓越的精神会一直在我们一小人的骨子里延续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