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笔记

书林漫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百日百篇告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月14创建“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3月15日发第一篇书林笔记起,截止到昨天,正好写够100篇。其中2篇书评,以所读书命名,未列入书林笔记。100天,一天未落,每天一篇新文章,每篇1000字左右,总共近10万字。回过头来看,感觉真是坚持的不赖。包括中间“初阳”那特别难受的几天,也没有中断,更是有点佩服自己了。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几次差点就放弃,原因是写不出来,或者篇幅不够,最终也都对付着没留空白。我的办法大概有三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是硬写。我发现,一旦对自己来硬的,头脑也能激发出热情来。就像店要打烊时,来了一波强人,非给做点吃的不可,你硬着头皮就得下厨房。写文章也是,逼一逼也就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是换脑子。没有灵感时,硬逼也不见得逼出文章来,正如你用电,电路不通,再使劲也打不开电灯。那么怎么办?点蜡。也就是转移目标,把写文章这个任务先挂起来,然后去干点别的事情。比如打扫下卫生,伺候伺候花草,到园子里拔拔草浇浇水啥的。边干活,心里边与文章保持联系,说不定哪个线索突然就跳出来,把这篇文章就牵连出来了。我有很多次,文章的构思是在骑车的途中想到的,思想火花一闪耀,我立马停下自行车,在手机里记上三言两语,或者时间来得及,索性就写它一段两段的,过后一整理,一扩充,这文就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是多读书。要写文章,就与读书争嘴。以前没给自己下任务,想写就写,想读就读,那是自由阅读,自由写作,好不轻松。这段时间压缩了阅读时间,也紧缩了写作的“食材”范围。迫不得已,就得采用倒逼的办法,为了写而去读。我感觉不正常,打乱了我的阅读秩序,有点像本末倒置了,心里有些不适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00天,100篇。我原没有这种奢望,是写着写着逐渐给自己加码的结果。写到十几篇时,我想到写满一个月;写满一个月时,又幻想两个月;写完两个月时,感觉真累,想要打住,哪怕隔三岔五地写也行,每天一篇的密度,简直是逼人太甚,但心里痒痒地就盯着100天了;过了三个月,心负加重,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深恐一个闪失,坏了“名节”,也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名节这个词,现在想起来有些好笑。这两天,我反复核实了多次,终于确认完成了百日百篇这一任务。这在有记忆以来的时间内,是一个创举,是有纪念意义的。我想,以前没有,今后恐怕也不能有了,这是我自己的吉尼斯纪录。做完之后,我深深地呼出一口长气,如释重负,轻松了,自由了,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这,没人逼我,纯是自我施压,自寻“烦恼”。但事中和事后能感受到的,绝不缺少快乐和满足,还有成长和充实感。无疑,是一种人生历练,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似乎探到了自己的底线,或者说是极限。如果让我为自己这100天的表现打打分的话,我给自己打95分。这95分是对自己毅力、耐心、勤奋、善学、善思、进取、乐观、效率、惜时等的肯定,扣掉的5分是文章的质量不高,有的可能还有错误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出这些感受,与朋友们共勉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前每年订阅期刊,我都是挑专业的选择,多是有关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刊物来了往往翻一翻就放那儿了,有的甚至翻也不翻就扔一边了。与往年不同,今年我订了一套三联书店的《读书》期刊。到现在已经来了三期,每期我都细细地阅读,甚至翻来覆去地读,一改以前那种毛糙的读法。我意识到,这次自己选对了东西,不枉单位给出的一百多元的福利。同时,也让我读出了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是一种什么差距呢?是与《读书》期刊里的作者,也就是文章里的读者与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之间的差距。这套书里有“短长书”“品书录”“读书短扎”等栏目,里边大抵是书评、书介和感想。那书让人家读的,那读后感让人家写的,怎么说呢?实在高明。我也读了一些书,也写了一些读后感,拿我的文章与他们的略加比较,很容易看出上下高低来。不是我妄自菲薄,感觉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精上不如人精,高上不如人高,纵向不如人深,横向不如人宽,逻辑上不如人严谨,说理上不如人服人。这种差距不只是层次上的差距,而是档次上的差距。如果是处于同一档次上,我加大点油门,大概可以追一追,赶赶进度。如果是在不同的档位上,那就是不对等的竞争。好比开车,人家开二档,我开一档,零档,自是开不过人家。甚至开倒档,更是越努力差距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过,也不至于那么悲观失望。差距不见得都要抹平,追不上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目标,激励自己要奋斗啊!人活着就应该有个奋斗目标,读书其实也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那种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动作,做得时间久了会使人腻味,使人懈怠。最好是略高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努力了很有希望能完成,给自己制定一个这样的目标似乎是挺合理也挺合乎人性的。今天,端着这套《读书》期刊,我暗自决定,就把它作为标杆,奔着这个目标努力,那么,我就先给自己加个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跟风当心掉坑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1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第3期《读书》期刊登了一篇强世功的题为《全球化与世界帝国》的文章。篇末注明:(《文明终结与世界帝国:美国建构的全球法秩序》,强世功著,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即出)。与我以前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一篇驳论文,是一篇逆风或呛风的文章,而不是顺风或跟风的论述。如他不说,我也许还会继续蒙在鼓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些年,“全球化”这个词很是盛行一段时间,有个别时间段,那几乎引领着潮流,至今,也还留有余韵。那时,一些人常常把全球化挂在嘴边,觉得新潮,觉得时髦。时常念叨念叨全球化,真就产生了放眼全球,勇立潮头的幻觉。不仅如此,有些人不遗余力地跟风,宣扬和鼓吹,摄入和吸取。他们学洋语言,学洋文化,学洋规矩,学洋律法,学洋价值,学洋信仰,大概齐都可归结到全球化的根儿上,出于全球化的当然的名义,风跟得不亦乐乎呀乎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是,这篇文章里,对全球化这个概念刨根问底了一番后,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谁来化?怎么化?化什么?经过推理论证,得出所谓的全球化的范筹是:谁,也就是它的主角乃是帝国;其方式方法,乃是靠强力征服和掠夺。化个啥,乃是全球一统帝国,或者一二帝国带一群帮凶或附庸。化,非化缘、化斋之化,而是化大为小,化强为弱,化人为己之化也。全球化的背后乃是世界帝国秩序。进而言之,全球化隐含的政治含义就是推动建构由美国主导的世界帝国。噫!盖头终于揭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这篇文章,仿佛听到一声狮子吼,惊出我一头冷汗。跟风,只用腿脚,不用眼睛,也不用耳朵,更不用脑子,跟到沟里是早早晚晚的事。难道历史和当下的教训还少吗?大到国家,小到地区,比比皆是,苏联解体了,东欧演变了,中东混乱了,阿富汗差点沦陷了,非洲政变了,俄乌开战了。以上无不与全球化有关,与帝国有关,与武力与侵占有关。联系到个人和家庭,也是同一道理。如此之风,我们还能跟吗?不该警醒一些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静与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1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静。忙中取闲,动中取静,沉浸在阅读之中。有时,阅读就像修炼,将专注力聚焦,渐渐地就能从喧嚣浮躁中把自身拔脱尘世。有肃静的环境固然好,没有适合的环境,尽可向内发力,创造一种有益的内心宁静,或可说一种内在环境。放眼望去,在车上,在闹市中忘我的阅读者,大概都已修炼成了这种功夫。吾亦在这方面上下工夫,坚持得时间长了,感觉有了一些进步。索性,我把这就称为静功夫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空。放空心灵,出空冗余,给新知腾出空间。有时,我们觉得肚子饱了,再也吃不下去东西了。多咱,得等消化了肚中的食物,才可能产生饥饿感。读书,和这也有类似。但我们多希望,读书学习要是永不餍足,一直进行下去,那该多好啊!估计这多是奢想,难以实现。可话说回来,也不是一点希望也无。我们不妨想像一下消化食物的过程,再把其原理套用到读书学习上来,或许能有所启发吧?摄入的知识经过分类整理,精心加工,去粗取精,精华为人体吸收,糟粕被排除体外。吸收知识和吸收食物营养一样,容易理解。知识的糟粕和垃圾怎样排除?遗忘,就是如此。把营养吸收了,把渣滓遗忘了,就倒出了知识的储存空间,是为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后还有一个字,灵。静了,空了,感受灵敏了,心思灵活了。这灵字,当是静和空的结果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两条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几年了,在两条路上犹豫不定,不知自己走哪条路为好。这两条路,一条是严肃文学,板起面孔,追求逻辑,力求严谨,严肃认真。另一条路是娱乐文学,幽默滑稽,轻松可喜,引人发笑,心情舒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身边的朋友们似也分成两伙,有的支持前者,主张一本正经地搞学问,正事且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娱乐和玩笑呢?有的赞成后者,除了生死再无大事,活得那么紧张干什么?轻松愉悦些不好吗!我不知道两边的观众各占多少,也就没法以此为据,确定自己该选择哪边。我也曾就此问题向几位前辈和朋友请教,有一位说看好后者,其他几位没有明确表态。看来,借助外因难下断论,尚须求诸于内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我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是一边倒,有时倾向于严肃正经,有时倾向于轻松诙谐,有时稍嫌前者刻板,有时又怕后者肤浅,真是模棱两可,很难说更喜欢哪个。也许,本就不该把这两条路对立起来,非此即彼吧?两条腿走路岂不也行?一条腿走严肃大街,一条腿走幽默大道,走啊走,两条路会不会分道扬镳,分得远了,会不会让我来个大劈叉?想一想那情景,筋疼。再想一想,一条腿笔直,一条腿圆滑,那走路的情形,滑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说了,事情从来不是孤立的。致力严肃文学道路,所读之书大体上也该是一路,倾心于幽默文学者,则读物似也不该太过沉重。在精力分配上,也要照顾周到一些,不能顾此失彼,正如养着两个孩子,不宜太偏心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是,选择性困难。也许,亦庄亦谐才是我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吧?那么,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不知能不能解开这道题?容我慢慢地寻思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读和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这件事,如果拿读和说两个指标来衡量,可有4种典型组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是既读且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是光读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是光说不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是不读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种不读不说这种情况,没啥可说的,略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光说不读这种情况,他说的是啥深值怀疑,不可不用心辨别,以免被忽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光读不说这种情况,心中有数,才美不外现。可能是比较含蓄,也可能是保守,别管是啥心思了,实在不愿意说,也不必苛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既读且说这种情况,做了,也说了,两者如果能相匹配,挺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这四种类型只是极端情况,并不能囊括全部,处于它们之间的状态方是常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是典型之间有变格,如既读且说和光读不说之间,存在读多说少的情况,换句话说是数量关系上存在差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是事情是会发生变化的,在读书之中插入一个时间轴,不久你就会发现类型的转变:既读且说的可以变为其他三种任一类型,不读不说的亦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有必要探讨一下为什么读和为什么说的问题。为什么读书?这是个老问题,我们可以省略不谈。为什么说的问题,平时我们谈及较少,在此可做下发挥。剖析一下内心,自己就属于既读且说之列。我自问:读了一些书是不假,为什么还要说呢?实在地讲,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是为了推崇和宣扬。这本书好,读之感悟深,收获大,不说说不足以表达钦佩景仰之情。于是写书评书介写读后感,发到朋友圈里或发到期刑杂志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是想分享。不像食物,书不因分享而减少份额,不因他人读了而减少价值,独乐不若与人乐乐,读书因分享而更加快乐。分享,共享读书,不仅利己,而且利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是想倡导读书。想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而积极倡导读书。我总觉得,倡导和推动读书,是一种责任义务乃至于是一种使命,无论是出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如此,得把这责任担起来,把义务尽到,把使命完成。这也是我的真实心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读书心理学(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顾前几篇笔记,感觉我越来越接近一种学问--读书心理学。因为我所讲的内容大多围绕读书的心理现像和心理问题,讲的是心理需求与矛盾,以及探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种种尝试。如此想来,似更加笃定是在谈读书的心理学。如果称其为“读书心理学”的话,听起来更像是一门学问。一不小心,就冲到了学术的前沿,而且很可能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呢,这使我多少有些激动。你想啊,把读书心理学研究透了,肯定能部分或全部地解答这样的一些问题:读书的心理原因,读书的心理需求,读书的心理期许,读书的动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能揭示一些心理层面的秘密或规律,一定会大大地促进和推动读书活动的深入和长足发展,这绝对是有益的探索呀!但是深入一点思考,恐怕,严格意义上的学问我是难以胜任的,勉为其难难免惹人发笑。所以,下面我只用自己为案例,先拿自己开涮,谈自己的读书心理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闹书慌。看着手里的书快读完了,书柜里备选的书寥寥无几时,心里便发慌,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我知,这背后很可能是安全感的缺失。解决的办法其实也简单,加大储备,买一大堆书就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表达欲。前篇讲读与说,说,实际上其背后有心理需求支撑,其中一种就是表达欲。表达的背后有存在感,存在感背后是自我人格在起作用。知道了这一趟线的内在动机之后,对于人们在表达上的各种表现,也大多就能够理解了。有人发朋友圈,有人发抖音,有人发美篇,包括我的建群,皆有内在心理因素与动机。有时,会产生一些争论,甚至吵架,说着说着,离题万里,与书无关,忘了争啥。其实,争只是表像,实质是大概率地回归到斗气,无非是为了面子或所谓的荣誉和尊严而争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读书心理学(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为谁读书。若问为谁读书?大概有三种答案:一是为自己,二是为他人,三是为国家和民族,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便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自己读书容易理解。为他人读书这个他人,就是别人,就是外人,反正不是自己。比如这书是为老师读的,这书是为家长读的,这书是为领导读的,谁让这些人都督促我读书了呢?他们催逼很紧,不是对他们有利怎会如此卖力?显然,读书就是为了他们。你别以为这只是孩子的幼稚看法,大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有的人,可能七老八十了也还持这种观点,不知你相信也否?不瞒你说,我到了40岁上,才逐渐意识到,首先得为自己读书,真的能够做到为自己读书了,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才可能兼而为他人和社会读书。不经过为己读书这一角色的认定和认同,也不会成长和成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落伍掉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习惯养成。读书这件事,有了目的和动机还不够,还需要去行动,行动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成,要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后,要不断巩固,持之以恒,这才能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读者。这个习惯得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养成了呢?就像烟瘾大的人饭后非来一支那种情形,每天都不能少,不读点什么就像少吃一顿饭一样饥渴,忙完了活计下意识地就想翻开书本,倘能如此,这习惯就算养成了。应该说,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也是终生读书学习的必由之路。除此,我还没发现比这更实用,比这个更经济的途径和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专注力。有时,眼睛看着书页,心不知跑哪儿去了,半天也没看出来书上写了啥。有时,看不到两页,就抑制不住地停下来,难以集中注意力。有时,一本书读了好久,进展犹蜗行,很长时间读不完。排除书难读等客观因素,通过内省,我觉得大多是专注力上出了问题。专注力表现为精力涣散,不能持久阅读这样的行为,其背后是有心理因素的,或者说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反应。专注力出了问题,容易让人产沮丧和焦虑感。好在,专注力即然能培养和养成,那么也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读书心理学(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重塑自己。你读的书就是你,你就是你读的书。你每天读的书,渗透到你的全身,无论是你的外表还是你的内心,都有所读书的影子。你用读来的书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从语言行为到思维思想,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时刻都在更新,每一天,你都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书籍是你的材料,眼睛是你的工匠,你用时间这台搅拌机,不停地构建自己这项百年工程,日新月异,成就了你这座独特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一千重人格。可以肯定的是,人有多重人格。至于多到什么程度,似无定论。有人认为可以有十种八种,甚至多到二十四重人格。我认为还可以更多,多到成百上千。如果我上面的观点成立,即人是由所读之书塑造的,那么尤其是读了成千上万的书的人,每一本书都可构成人的一种人格。由此可得,有的人可以有一千种、一万种人格。我想,这不会太夸张,只要你数一数你身上的人格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你有中国人格:你可以是羽扇纶巾的孔明周瑜,可以是喝断长坂坡的燕人张翼德,可以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可以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以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可以是苏东坡李商隐辛弃疾,可以是孔孟老庄,可以是二程朱熹王阳明,可以是荆轲楚霸王,可以是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你可以有许多外国人格,你可以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你可以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你可以是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康德,你可以是培根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你可以是亚历山大彼得大帝拿破仑……你还可以有神仙鬼怪人格:你可以是唐僧猪八戒孙悟空,你可以是观音菩萨七仙女白骨精,你可以是哈利波特米老鼠和唐老鸭,你可以是功夫熊猫葫芦娃……你敬佩他们信仰他们,你拿他们当榜样,他们就融入你的身体,成为了你的一部分,在适当的时机或场合,他们就呈现为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写给谁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年前,我开始写美篇,一点一滴地积累,到现在美篇已有1136篇,文字超过百万了。看这数字,还挺惊讶,似乎远远超出了预料。我初时啥也不想,就是读书,读完就是写,也没个明确的目标。后来,和书友们有了一些互动,大家互相点赞发评论,偶尔给提一提建议。自己这才开始对写法,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有所考虑。与此同时,也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写给谁看呢?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个问题后,逐渐理出了一点思路,但还不甚清晰,为免遗忘,暂先记录下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我一脸严肃地写来,肯定大众不会喜欢,感兴趣的只是小众,甚至只有自己在享受那份孤独。如把文字放轻松一些,或许能吸引一些读者。把读者的需要或喜好考虑在前边,迫使我要不得不进行反思和调整写作的思路了。我曾设想,树立一个假想的读者群,讲故事给他们听,写文章给他们看。我幻想对面是一群如饥似渴的儿童,他们用渴望的眼神瞧着我,看我能给他们讲点什么知识。我幻想对面有一群美丽的女郎,她们用钦佩和爱慕的眼神看着我,想看我怎样写出花样文章和深情的诗行。我幻想对面是一群快乐的老者,他们为我的滑稽和搞笑文字开怀大笑。就是这样,我为自己锁定了假想的读者群。有时,我不觉那是假想,而是真的读者群,幻想成为了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是,幻想归幻想,事实归事实。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真的很难说清楚。点击量,点赞,评论和收藏转发等等数字,并不能揭示真实的情况。点击,可能只是点击了一下题目。点赞不可能都看你的内容,评论也基本上千人一面,用在谁身上都行。如此想来,难免产生被人忽视和知音难觅的感慨。不过,在这上边刻意去强求也不够现实,人家不看,你不能去硬拉人家,人家要看自会来看,做自己该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乐做的,看还是不看,还是由他去吧。如此想来,也便释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0.书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写作,进行了这么多年,已经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做出点成效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意图渐渐地清晰了,我的“成就”渐渐地丰满了。在此前的十余年间,我已经读了近千本书,写了千余篇书评书介读后感,每篇文字千字左右,姑且称作“三个千”吧。这应是我的第一个阶段,我当时的口号是,再读十年书。那应是2013年,转眼间十年就满了,任务完成得不错,甚至有些超出预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我要再展望一下未来。下步的目标,我还要完成一组“三个千”,即读千册书,写千篇千字文读书心得。鉴于年纪等原因,考虑读写效率降低等因素,把区间确定为十至十五年,也即七十岁之前,完成第二组“三个千”工程。不知能否活到那时,总之尽力而活,尽力而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描述一下我的作品,已初步完成和即将完成的是一部大厚书:它像字典,也像词典,暂命其名为《书典》吧。我预期,这本书典里,计划介绍2000本书,每本书后面都有至少一篇千字以上的书介书评或读后感。阅读和撰写均由我一人独立完成,均为原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范例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国演义》Ⅱ三种处理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游戏化。将战争当作游戏,将游戏当作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夸张化。夸大个人的智谋,降低群体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虚构化。将故事当事实,将史实当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范例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游记》ll浓郁的反讽意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妖精多具人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师徒皆有心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学者过度解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想法大致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1.读人如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把每个人当成一本书,可以细读,也可以翻一翻放过。从那书中,人可以受益,也可以受伤。从受益的书中,可以反复受益,从受伤的书中,亦能反复受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的人执着于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用它折磨自己,他是忘了可以把书丢在一边的这种可能吧?或者是没有意识到,他所受的伤害是因为自己反复地去翻这个动作造成的。你不去翻各该种书,它们不会跳起来向你扑去,自然就不会伤到你,也不会益到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就是说,书伤人还是益人那是书的本质决定的。至于他要作用于谁的身上,取决读它的人。你不去读它,你不去反复地巩固和强化这种影响,它自然影响不到你。因此,书本无辜,谴责无益,还得向内反思,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则说了,人之良药我之砒霜。书之“疗效”,也要对症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想到这里,我始相信,自寻烦恼是有道理的。烦恼自在那里,你去寻它方才显灵,你不寻它,它不会烦你,也不会恼你,两厢可以相安无事。那么,翻不翻那书,翻什么书,完全取决于我啊!举目四望,是看朝阳,还是阴沟,亦全在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2.读书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即是读人,读书即是读世界,读书即是读自己。从这个意上说,读书也是一门哲学。或者说,读书的深里,读书的背后有哲学。我前边的笔记谈及读书心理学,说的是读书所抱持的心理学,以及读书背后存在着的心理学。与之类似,读书本身也有哲学,读书的背后依然有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通过读书,去触碰一些根性的问题。看似读的是书,但透过了薄薄的书页,深入到了世界的本源。正如眼里看着树叶,看着花草,心思却飞到了宇宙的边界问题上,飞到世界的源头上一样。读的是书,想的是字里行间隐藏的“本质”。之所以把这个本质加上引号,是我还不确定它就是最终极的东西。因为我们的认识毕竟有限,我们所认为是本质的东西,很可能是由更本质的东西构成或决定着。比如我们眼见的最小的种子,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胞构成,细胞再细化为分子,分子再细化为原子,据说原子也还能再细分、细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是这样,读着读着书,思绪出走了,思想流浪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绕场一周,绕树三匝,回来,快回来,回到书上来吧,我们的哲学在哪里?在一种感慨,在一种疑问,在一种迷茫,在一种解脱,在一种惊喜,在一种恐惧,在一种悲哀,在一种淡定……也许解决了一些问题,也许没有。用有无来衡量,似有还无;用得失来衡量,似不显著;用多少来衡量,似不确切。少有大起大落,大是大非,多的是渺渺茫茫,空空荡荡,好像这就是哲学问题的解决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3.写作的动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前没太意识到写作的背后,有什么深层的目的和动机。只是想到出于功名利等目的而写作。但是,有时能透过功名利的层面,模糊意识到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需求或本能原因,促使人去写作。那是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传播。传播我的想法或主张,获得赞成和支持。借以实现我的目的或动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永生。我改变不了肉体基因,却可能改写精神基因。肉体腐烂了,精神获得了不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推导过程:生物进化了千万年,亿万年,在没有产生意识之前,当是依靠一种本能来进行。自从产生了意识之后,本能应该也不会退场退位,它还是在起作用的。如果我们把意识视作一种变异,把写作也视作一种变异的话,再将其代入到生物进化论中,那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拥有者胜出,意识强大者胜出,意识的传播者胜出,意识传播强劲者胜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或者将意识忽略掉。就是传播,像蝴蝶传播花粉一样无意识,然后,偶尔做对了,就优胜劣汰了。看似无情,其实也不见得有情。不是出于动机,而是出于本能,甚至也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出于偶然。我相信,时间这个东西真是神奇,它似乎什么都可以做到,什么都可以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传播→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应该是写作的源动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产生以上的想法,是受我正在读的《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这本书的启发。边读此书,我边想人为什么要写自传?为什么要写文章?写自传推而广之到写文章,出于什么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正是这一系列的追问促使自己去思考,作出了初步的判断。这个结论看似牵强,但也不无道理吧?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亦不妨胆大一把,再小心地去求证吧,哪怕最终证否,也不羞耻吧?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4. 读整与读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整本书与读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读整与读零,肯定是有差别的。当我读完一本厚厚的大书时,我往往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一种优越感。相对于只读了一部分,或者只读了其中的一点而言,我甚至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正如盲人摸象,我认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局部,而我是看到了整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能从容地读整本书,是一种奢侈。我很庆幸,我有不少这样的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否认,自己也算享受过并将继续享受这般奢华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许多书籍的整体与局部并非如同大象与象腿之间的关系。比如《史记》,每一篇列传都可独立成篇,有头有尾,故事情节完整,相当于一部短篇小说集。再如《世说新语》,更是如此,三言五语一个故事,是一部微型小说集。这样的书,不存在整本阅读和局部阅读的问题。二是对于结构完整以长篇小说为典型代表的书籍,就有一个读整和读零的问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所关心的问题是,时下中小学教材,特别是文史学科中选入教材中的篇章与整本书的关系处理上。举例来说,课文里选了《赤壁之战》,你如何布置对整本《三国演义》的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节选与整部书,从比重上看,一般也得在一比十,甚至一比百的比例,其整体阅读的量是巨大的。如果要求全读,绝大多数学生是读不完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做为老师,你怎么控制阅读量?控制量就涉及读谁不读谁的问题,这里还涉及什么时机读的问题,以及避免重复阅读的问题,总之,细究起来,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究。一时间之间恐怕难以讲清,我感觉这个问题值得关注,还是让我们慢慢地理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5.鸿门宴的危险系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33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翻阅韩兆琦的《&lt;史记&gt;新读》一书,谈到鸿门宴的一些观点,认为刘邦觉得没有多大危险才去赴宴,不然,以刘邦的精明,不会做出危及性命的蠢事。对此,我深以为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过我的精确计算,鸿门宴的难度虽然系数很高,但刘邦的危险系数仍然是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这从结果可证,因为刘邦最终生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从过程推理上也有事实依据。综合各方的情况,摸准了项羽的脾气,知道他要面子,吃哪套,认准了项羽下不了手,所以刘邦才赴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至于非杀刘邦不可的理由,是项羽兵败乌江(浦)时的后悔药,或许也不是项羽本人的意图,而是范曾或后人的想法。这从项羽最后“怨天”的叹息中可证,项羽最后的遗言是“天亡我,非兵之过”,天,才是项目的大敌,刘邦不过一个小混混,项羽哪把他看在眼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说了,项羽是重事实的人。刘邦先入了关是不假,但他没有去动那大块奶酪,金银不拿,美人不取,只收了点图书档案,其它的都原封不动地给项老大留着呢,这是铁打的事实。人家没犯错,没抢你东西,好东西都给你留着呢,你干啥要处理人家?再说了,这么乖的小弟,如此忠诚之人,上哪找去?把他杀掉,于心何忍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邦这伙人知彼知己,是吃了定心丸之后才赴宴的。不过他们也准备了3个预案,都是同一个内容,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机施出。正如下棋,知道项羽的每一步棋,事先想好的应对之策,项羽哪有不败的?其核心和关键之处就是唤醒项羽的自尊,骄傲和荣誉。一再地提醒他,你是老大,你不应该和小的计较,你要注意身份,你得注意影响,刘邦其人地位低微,他是仰视您的,他是孝敬您的,他刘邦根本不能成为对手。总之,是给项羽灌迷魂汤,而项羽就吃这套。事情也就这样截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危险是不存在的,悬念是项伯制造的,是范增制造的,还可以说是司马迁制造的,与刘邦和项羽没有多大关系,他俩,只不过是这出戏的演员而已。反而,后世读者为之提心吊胆了千百年。太史公的这枝巨笔,当真是出神入化呀!难怪钱穆说,“迁书此等处遂成千古妙文”,诚如是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6.以书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近些年来,我发现自己好像有了一个新毛病。原来有以貌取人一说,我把貌换成了书,就变成以书取人了。以貌取人是谁容貌好就“娶”谁,以书取人就是谁读书多便看好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之所以说这是毛病,一是因为以貌取人容易失于片面和肤浅,甚至流于低俗。以书取人与之类似。二是以貌或以书取人,容易取出毛病来,取出偏见。因此,我说这是一种毛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尽管是毛病,人一旦习惯了一种取人方式,就难以一时改变。有人,即使意识到了这种方式的弊端,他也不愿意去改变,反而更加坚持己见,走得更远,且以此为荣或自恋自居得很,这可能就是固执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呢,抱持这种取人的态度,尚未走向极端,多少还隐藏一些自得之态。嘴上虽不说,私下里却在奉行此道,倾向于以书取人。二十年前,去一位特级教师家慰问,看到老师整面墙的书架里摆满了书籍,让我肃然起敬,顿生亲近之意,恨不得马上攀交,使之成为良师益友。以后每到谁家串门,首先留意人家的书柜。有书则多做盘桓,无书则完事即走,绝少停留。每到一所学校,有机会一定看看图书馆和阅览室。俗语说,看人下菜碟,到我这块变了,成了看书下菜碟。在我眼里,特级教师受到我的敬佩,是因为她的书的缘故。让我流连忘返的人家,是因为他家有读书人。说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都爱读书,这样的学校一定错不了。在我的心目中,读书人情趣高雅,博学多才,面目可亲,永远值得信赖。这就是我所谓的以书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以什么取人这是个习惯问题,也是个人的权利。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不应该进行道德评判。以貌取人也好,以德取人也好,以书取人也好,以财取人也好,以权取人也好,以名取人也好,只是一种识人的标准,你愿意选取哪样,或者五项全能十项全能,那是你的自由,按照你的心意去取就是了。发现自身可以有这么多优点,这么多可取之处,无疑也是一件开心快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7.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写了一本书叫做《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写了一本书叫做《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也想到了一个题目,《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初看似是废话,谈读书时自然是谈书呗!还能谈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继而想想,也不是废语,除了书本身之外,还真有别的东西可谈。这正如卡佛的谈爱情时谈的是穷人的生活,村上春树跑步时谈的是生活和写作一样,谈读书时,不仅是谈书,还可以谈别的。那我们究竟在谈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谈学习。我们往往谈到从一本书里,能学到什么知识,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最后内化为我的东西,为我所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谈美食。一本书就是一道菜,一样美食。阅读相当于进食,是摄入的过程;理解和反思恰似消化;最后是吸收其营养和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读一本书就像吃一顿螺丝粉或者佛跳墙,各有特色,各有滋味,各有营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谈自己。书本是他人的,读过之后,必将迁移到己身,实现角色转换,和价值转移的过程。读的是他人的故事,谈的是自己的故事。他人故事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呢?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感受;二是自己的收获;三是自己的改变;四是自己的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典范例:某人说,如果是我,到了女儿国就住下吧,还取的什么经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的是《西游记》,谈的是唐僧,最后讲到的是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三个层次。我想,读书还可能分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文字;第二个层次是透过文字去思索;第三个层次是用书中的材料去构建或重塑。这三个层次看似与书本一层一层隔得远了,其实是与其精华越来越接近的过程。这恐怕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有些相像吧?但人家那是境界,我这是层次,好像还不能比。但这,就是我的看法,你怎么想呢?不妨谈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8.思维增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词的三种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知什么缘故,以前读过多遍,依然不能理解其精髓,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其妙在哪里。后来,接触思维的维度问题,了解思维存在三维之外更多的维度,方才意识到,我可能思维的维度不够,所以跟不上人家的思维,理解不上去人家的意思也是正常的了。由此我想到,当年在乡下时,偶然电灯昏黄发暗,电机启动不了,据说是电力不足,三项交流电缺了一项所致。拿这个一比较,我就豁然明白了,原来,我可能是思维缺维,正像交流电缺项,才看不懂人家多维的语言啊。我猜,他可能在三维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另一个和意识有关我且称其为情感维度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重境界,昨夜,时间维度;望断,情感维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时间维度;不悔和憔悴,情感维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重境界,蓦然,是时间维度;灯火阑珊,是情感维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没有时间维度,就不能对比,就发生不了变化。没情感维度,就没有热量,没有温度,就不能打动人心,不能温暖人心。有了这两个维度,诗词由僵硬变得柔软,由死板到灵动,甚至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没有这两个维度时是静物素描,有了这两个维度就变成了动画或者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道,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很可能是大违本意的。不过这种猜测倒蛮有意思的,如果真的能给思维增加几个维度,事情可能没变,但看在人的眼里的东西却会不同了吧?正如打开围栏,给牧场增容,开放领空,让思维的骏马纵横驰骋的情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读出宽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成人来说,读书这件事,与打麻将、打球、跳舞、钓鱼等等活动一样,就是一种爱好。你喜欢就做,喜欢多,多做,喜欢少,少做,不喜欢完全可以不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喜欢读书,也可以喜欢打球和跳广场舞,换句话说,此种兴趣爱好与彼种可以和谐共处,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诋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反思前些年,我觉得在这方面存在个人偏见。那时我觉得读书是高雅的,书是神圣的,读书之人也是高人一等的。对于不读书之举动,隐约有一种俯视轻视乃至鄙视的意思。当然,对于饱读之人,高明之士,是需要仰视的。虽然一再告诫自己,人人都是平等的,做啥都是有其必要的,不可产生鄙视和谄媚之心。但是嘴上不说,眼光不露,依然在心底留有痕迹。就连几天前,我写的一篇笔记,叫“以书取人”的,也还流露偏激的识人标准,反对以貌取人,却暗中维护以书取人的观念。我知道,这很不合适,有违读书的宗旨。照理说,书读得越多,视野应该越开阔,胸襟应该越宽广,人应该变得越宽容。而不是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偏激和傲慢。我自问,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竟然有些懵懂,一时回答不上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慢慢地再想想,渐渐地理出点思路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条是有些心急了。读书对于人来说,其作用不会像速效救心丸那样速效,它是需要时间摄入,需要时间消化,需要时间吸收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潜滋暗长的吧?因此,不能太心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条局限了思维。什么局限了思维?是对书本概念的限定使然。头脑中的书的概念,就是文字在纸面上的集合。依传统看法,这当然正确。但是,能起到书的作用的“书”,可是不止这一种。通过读书达到某种目的,还可以通过读人达到,通过读社会达到,通过读大自然达到,通过读万物达到……从这个意义来讲,天、地、人、自然和万物无不是书。如此想来,思路就打开了,症结就找到了。有字的是书,活动的人是书,跳舞是书,钓鱼是书,山水林泽何尝不是书呢?既然都是书,也就无须分出上下高低,偏见自然也就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到这里,我感到卸下了一份心理重负,特别第二条突破了书的禁锢,让我很是开心。好叫你放心,我以后不会再以书取人了,你不读书也不会受到歧视。或者我还坚持以书取人的偏见,但这书包括有字无字所有的书。但凡能提升素质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动,皆可视同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该当是读出来的宽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比较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发现,说起读书来,有一种做法挺有意思,这就是比较法。不仅同一本书里可以对不同的人物进行比较,而且不同的书之间也可以比较,又且书里的人物还可以与非书里的人物进行比较,最后索性抛开书本,拿与之相干甚至不相干的人物去比较。比较法,最经典的莫过于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硬将不是一个朝代的人物拉来比试,看似荒唐,实则有些道理。有时,你不自觉地就要拉出一对来比较比较,这可能是人的一种禀性吧?我手头正读的这本书是韩兆琦的《〈史记〉新读》,这本书里就有一些对比和比较。下面我列出几对儿简要介绍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第一对,项羽与刘邦。论武功,项羽高,刘邦低。论打仗,项羽强,刘邦弱。论出身,项羽贵,刘邦贱。但最终刘邦把项羽灭了,他笑到了最后,而项羽哭咧咧地怨天尤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第二对,韩信与张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几乎战无不胜,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最终,韩信落到兔死狗烹之悲凉下场。而张良却得了善终。我们要吸取韩信败亡的教训,借鉴张良的保身良策,张良奉行黄老哲学:一是在权力面前处处退避,二是在封赏面前尽力退让,三是为人谨慎,后发制人。所以,张良未步韩信之后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第三对,周亚夫与岳飞可有一比。周亚夫的罪名是,“欲反地下”,岳夫飞的罪名是,“莫须有”。只差一字,但竟然都成立,何其相似乃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第四对,窦太后与西太后。两人都是垂帘听政,都扼杀过变法。窦太后好黄老,扑灭了儿媳和孙子汉武帝的尊儒运动。西太后搅黄了“戊戌变法”。仅从这两点上看,两个老太太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有得一拼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诚如是也。我曾论过后一种情况,写了一篇“你看人家”的小文,指出这是家庭教育的忌语之一。比较,可以,但别以短比长,那样令人沮丧。也别以长比短,那样容易滋生骄傲。除此之外,比较比较也无伤大雅,玩玩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1.读书日絮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年的读书日,我都抑制不住地要发表倡议,宣扬和鼓动读书,这似乎已经成了习惯。翻拣陈年旧文,内容多有罗列与重复,看得自己都觉得磨叽,有一些腻歪了。那上边无非是说读书怎么好,要怎么读书以及要读什么书之类的。当然这些都是好话,可是俗语说,好话说三遍,狗都不稀见!莫说聪明伶俐的人了,更是得惹人烦,甚至是要讨人嫌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人说了,烦也得说,嫌也得劝,毕竟这是劝人向好,向善,难道你怕人烦就放弃了劝人向善的努力了吗?想想这个反问也有道理啊,只要你想象一下有那么几个或一群小孩子,他们从来没听说过书,从来不知书的好处,或者想读而没有书可读的情景,你的劝读就会有机可乘,就会找到目标,就会引起反响,就会产生效果。于是,你就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和心理包袱,大张旗鼓地宣扬你那套读书经了。直到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散,口里抛出“逗你玩儿”的飞镖,或者是你摇了摇头,假想的听众倏地消失之后,你才觉悟,做了一段白日梦,罢了罢了,不讲了。其实,写这段文字,我也是冲着假想的读者来的。我想象着你如果是个较真儿的人,可能耐着性子看到此处。那么,给我一个剪刀手吧。我也知,扫一眼标题的占绝大多数,当然,估计也有看到结尾的,那一定是凤毛麟角,我先谢谢你的看顾和赏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面我要说的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固然合理,己所欲有时也要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你喜欢读书,也不一定强求别人读书。第二层意思是,不用搞特殊化,读书就是一个惯常的行为,就像吃饭睡觉,无须拿节日去宣扬和刺激,尤其是对于成人来说,更是没有必要。即便是对于孩子来说,也不用重复灌输,做比说来得更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今年的读书日我不劝读,我也不劝你不读,我劝你养成习惯,自动自发地去做事,而不是像转数不足的钟表天天去上发条。我劝你把每一个节日当平常的日子过,把平常的每一天都当成节日来过,比如把其余的364天都当成4月23日来过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2.科举的那些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本《中国历代科举生活掠影》,李世愉著,是2006年买的,不知是哪回读了一点,在P30页上有大大的折痕。现在从头读起,马上就入境了,而且抑制不住地产生共鸣和反响,内心波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一个念头冒了出来,科举取仕,作为一种制度,在清末取消了,但是,作为一种选人用人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其实质的东西依然存在。只不过,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形式和内容也有所改变罢了。试看如今,考试录人,其地位屹立不倒,其优势遥遥领先,谁敢挑战此种权威?千八百年来已经证明没有,恐怕五百年后也依然非它不可,这话我先说在前面,以观后效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读书→做官。书中讲到,人们一谈到“读书做官论”,就把“学而优则仕”作为这一思想之滥觞,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怎么是误解呢?他说,孔子的弟子子夏曾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本意是,做官的人如有余暇,应该去学习,以弥补做官之不足;读书之人如果有余暇,应该去做官,以检验平时的学养。实际上,那时还没有读书做官的观念和影响,因为仕进之途不是靠读书。子夏是春秋时期人物,到隋唐确立科举取士,正经隔着千八百年呢,做官和读书尚未直接挂钩,甚至隔着很大距离。所以,别误解了圣人意思。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后来不就结或了一对儿,携手走了1300年嘛?滥觞什么意思?指的是起源。什么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再加上这世上的事物是广泛联系千丝万缕的,科举入仕搭界这件事,既有偶然性,也是历史的必然。接下来,在科举取仕的语境下,读书的目的就是入仕,这一点无可指摘,也无可争议。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可怜天下读书人。书中说,中国古代儿童七八岁开始启蒙识字读书,稍长读经史,十二三岁学八股(明清时期),为科举考试作准备。据学者对清代进士粗略统计,大约考取进士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四五岁之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要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真是一条漫长的路啊!我猜测,那时人的平均寿命不会超过50岁,有些进士今年入职,明年就辞世的情况肯定是有的。另一方面,名落孙山的分母们,把大好时光用在苦读上,落得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的情况也是有的,他们怎么谋生?想想,无论前者后者,都怪可怜的。再联系到自身,可能又引起一番自怜。这都是读书惹的祸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3.我的读书生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上学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1990年毕业参加工作。回忆那十五年的读书岁月,可谓感慨良多,苦乐皆有,乐少而苦多,悲喜皆有,自伤自怜居多,称为苦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学时懵懂,甚至到高中二年级之前也还朦朦胧胧,为什么要念书呢。在我的心目中,我这书是给奶奶念的,那时还没有为自己念书的概念。因为奶奶主张我们上学念书,我们就得上,如果我们不听话,奶奶抄起笤帚疙瘩就打。上小学那5年,我几乎是三天一小挨,五天一大挨打。原因几乎都是逃学,逃学出去淘气,淘完气回家对奶奶撒谎,说我上老李家或老邵家写作业去了,而撒谎正好触到了奶奶的大霉头(个中原因在我的小说《西行还乡》中谈过)。这是我长大之后才悟出来的道理,其实,那时的挨打和学习成绩无关。我小学时经常打双百,也几乎总是三好学生,拿回证书时,能看到轻易看不到奶奶的一丝笑容,真让人受宠若惊啊!直到上初中我还挨过打。不过,上初中我是在校住宿的,一周只回来一次,有时两周回一次,跟奶奶接触的机会少,挨打的次数自然也就少了吧?但有一次挨打至今还念念不忘,估计要伴我终生了。我在《奶奶的笤帚疙瘩》一文里写了我的狼狈经历。在学校晚饭后,无以消遣,拣一些小石头子,往起脊瓦面的房顶扔,扔上去,骨噜噜掉下来,接住,再扔,又骨噜噜,再接住。简单说就是这件事,传到了奶奶的耳里,于是,我挨了我记忆中的最后一次打。那时,我的个头已经超过了奶奶,俯视着奶奶的鞋尖,斜眼偷看奶奶愠怒的脸,我的眼里充满了泪,也伴着一丝不服和羞辱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回想起来,一路走来,就像一只小羊羔,本是喜欢撒欢玩耍的,却让奶奶和老师们赶到了山上,这山叫做“书山”。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办法,勤就勤呗,不就是用功点吗?咱能对付!不就是苦点吗?咱也能将就。这一将就就一步一步地升级了,小升初免强考上了,中考压着最低分数线险险地过关了,高考第三志愿上了吉林大学。由儿童而少年,由少年而青年,这就是我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4.我的读书生涯(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可否认,上学期间的读书,其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考试,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读书。即使是不为了升学,毕业也要考试合格才算数。这样,读书与考试就直接挂上了钩。既然是针对考试,那么读书学习的方向也就明确了--考什么就学什么,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考什么呢?教材。要想考得好,就要把教材吃透,这是好老师的至理名言。我记得上高中时,历史书差不多全能背下来,甚至书页下边的小字注解都能准确定位,高考时打了85分。英语课文也差不多全能背诵,也打了80多分。而政治书却有将近一半能背下来,结果打了62分,拖了后腿,不然的话说不定考上北大了呢。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我们就应该像专门打野兔的猎人,眼里只有兔子,其他猎物可以视而不见,就这么专注,心无旁骛。本来嘛,这六门考试科目,三十几本教材学下来,直觉得时间不够,读课外书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奢侈了几把。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偷看《封神演义》,被老师抓到了,书被没收了。那次被抓,对我触动很大。虽然书最后还给我了,老师也没有批评我,但我感到很内疚,我自问,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闲心呢?小学和初中时不懂也就罢了,到高中时已该明白,高考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你一骄傲一分心,就会被别人挤掉,得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任性和虚假。我决定,从此收心,不看闲书。《封神演义》,那是我高考前看的最后一本课外书,只看了一小半。至今,虽摸了几次这书,但一直没有读完,索性我再也不读了,就把这读了半本的书封存起留作纪念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到大学,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读书之门,我也仿佛是一只出笼的鸟,这回终于可以任性一把了,终于可以自由飞翔了。于是,图书馆、租书店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当然偶尔也去趟书店,但看的多,买的少,没钱啊。大学时读书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当然也要应试,不然挂科多了毕不了业,不过压力较高考小得多了。另一方面可以分出精力读点自己喜欢的书了。我记得专业方面除了经济以外,还读了一点哲学、社会学以及人口学等方面的书,但这只占一小部分,占大部分的是小说,在小说之中占大部分的是武侠小说,其次是言和情禁毁小说等。初入大学的一两年,半宿半夜地读,当真是尽了情,也任了性地好好读一阵子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阶段,读书大致分两部分,或者说有两重功能:实用(包含应试)和娱己。实用具有功利性,是有目的的解决眼前的迫切需要,是指向外部的。后者则主要是满足自身的兴趣爱好,指向内部的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读书生涯的第二个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5.我的读书生涯(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参加工作,读书的两项功能大概各占一半。实用方面虽然去除了应试的成分,但工作和业务方面也产生了需要,学习各种专业书籍必不可少。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职业生涯还真有些跨界,先后做过计划,纪检,培训,财务,后勤,党务和科研等工作,与之相适应,阅读相关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归结起来,不是个小数,总该有百八十种吧。在娱己方面,又有了一些扩展,教育,文学,历史,心理,哲学,经济,政治以及初级的自然科学方面皆有涉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50岁前后,我的阅读结构功能又发生了变化。就像一部跷跷板,原来实用和娱己大体平衡,现在娱己一方稳稳地坐到了地上,我的阅读重心转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前我在《教育杂谈》里有一篇文章谈到感性和理性问题。我的观点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0%感性+10%理性=儿童少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0%感性+50%理性=中青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0%感性+90%理性=老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出于什么思维支配,是要发生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思维由少变多,最后占主导地位。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做,任性的意思。但是这个任性是有限定的,就是后面这句话,不逾矩。用理性的围栏把从心所欲圈起来,你在理性的圈子里可任性发挥,我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吧?那么,读书呢,应该也在遵循这原则,受理性支配,在理性的框架之内,任性而为,于是我就尽情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不必费心于“用”的上面。你知我知,这两种读书的心境自是不同。这应该算是第三个阶段了,实用的功用少了,娱己的功用居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第二个阶段,我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后来,逐渐增加了一个科目,写作。我发现,自已经不满足于读,而要尝试着说,用笔来说,往高了讲,是要立言了。呵呵,我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看了我写的东西,我谢谢你抬举我,如果你一略而过,那才是正常的呢,我也要谢谢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后是第四个阶段,读书的节奏逐步放缓,直至有一天因故停下来。那就说明,我已经老朽了,我的读书生涯结束了。我希望那一天能来得晚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6.书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书是什么?查字典上说,书是成本的著作。或薄或厚,或大或小,封面或花哨或淡雅,内里或文字或图画,这符合头脑中书的形象。但是再进一步追问,著作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只是一种表象,它的内里内容内核是什么呢?这使我陷入了沉思。这正如挖井,挖开土层遇到了沙层,沙层下面有什么还不知道,你要挖开它看看,可能遇到土层,也可能遇到岩层,还可能挖到了水层。关于书的内在的实质的东西是什么,我也像挖井一样进行了挖掘,零打碎敲地做些捡拾,只是一些碎片,还没有进行系统地梳理,暂且把它们罗列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书的功能。书是一位二传手,书是一面镜子,书是一个载体,书是一种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是书亦非书。我们读的不是书本身,而是它反映的世界和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人与人,人与外界的互动,是从认识开始的,所谓的认识是从读开始的。读取外界信息,做出反应,形成预案,采取行动,再进行交流,完成与外界互动。但凡与身外发生关系,必要有动。没有这些动,就不能称其为动物,更不用说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读天地万物。上读天文,下读地理,大自然里读万物。格物致知,观察竹子的生长,想要发现天地和人间通用的规律或道理,那么,这竹子就是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读人心世态。其实,除了读自己,再读读身边的人就行了。家人,亲戚,邻居,十人二十人足矣。这是小国寡民的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世界也就那么大,不须读得太广太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半径越来越长,邻里村屯已不够了,还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你不可能全世界都走到,你不可能与所有人交往,只有借助于工具去达到目的。而书,恰恰是这工具之中最好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鉴于书的中介性和折射性质,想起了那句话,尽信书则不若无书,这是很见底的一句话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而言之,读书就是读天地,读万物,读世态,读人心。读书就是求取天地万物世态人心中的真、善和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7.业余决定成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我的观察,成功不取决于八小时以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八小时之外。这个观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就连自然界也是遵循此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有道是,早起的虫儿被鸟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是却有一种虫儿宁愿被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为他渴望第一缕阳光照射的露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虫叫做“书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王安石夜里用功,日里睡眼惺忪,官长不知就里,以为他在喧淫纵欲,对他一通批评。好个拗相公,他也不加辩解,我行我素,依然惺忪,依然用功,成就了一个王荆公。不然呢?也可能出名,那可能叫唐伯虎,而不是王荆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有一首歌总在头脑中回响,这首歌叫做《尼罗河畔的歌声》:太阳刚刚爬上山岗,尼罗河水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忘掉你的忧愁和悲伤,唱出美好的希望……太阳刚刚出来,勤劳的人儿就起来做事,难道他们不知睡懒觉的香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就算是一部好车吧,业余时间你不是加油充电和保养,而是在空转和消耗,那么明天上路奔驰,你是跑不快跑不远也跑不久的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就是业余用功,亿万滴汗水才能浇灌出璀璨的花朵,谁都知道,艺术家的成功并非幸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竹笋出土之前,狠下了一番功夫,破土之后才能飞速成长。尖毛草的根系扎得很深很广,基础打牢了,然后才登台亮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⑦读书是业余时间的正业。读书,是利用闲工夫,下一番真工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淸晨,于唬啸猿啼之声中,我希望夹杂着琅琅的读书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深夜,于歌舞升平的夜色里,能亮有几盏书桌前的孤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清晨读屏,我看到更早起的读屏者;深夜,我总也不是最晚睡的一个。莫明地,就生出一分感动,为这些勤奋的书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8.关于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哲学一词是个外来语,难以与中国的“哲学”契合。我们的哲学该叫做什么呢?叫祖训,叫道学,叫哲理,叫义理,叫理学,叫经学,似乎都可以贴近其精神实质。唯独称哲学不大顺口,似乎这么一叫就把这种东西洋式了,抽象了,也神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称其为祖训,便容易理解。你能明白,它想告许我们的无非是:谁是这个世上的主宰?我们该敬畏谁?我们可依靠谁?人处于什么地位?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的归宿在哪里?你能做什么?你有哪些本分?等等。当你茫然失意的时候,当你怀疑人生的时候,它能提醒你的初心,你的使命,你的担当,你的位置,你的态度,等等。我理解,这就是中国式的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不是哲学?当然是,它告诉你,在这个宇宙秩序里,人是最低层的一阶,这就是你的位置,你的本分是你得敬畏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看到,哲学,如果把它看作一门学科的话,那它当是一种基础学科。比如,文化背后有哲学,科学背后有哲学,历史背后有哲学,经济,政治,教育等等,无不有其哲学为背景,为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做为一门学科,一种显学,把一些条条抽出来,像数学公式一样罗列出来,给我的印象就是干巴巴的,晦涩难懂。相信你中学时学哲学,也有同感吧?我上到大学时面对哲学依然很头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将哲理寓于故事之中,就容易接受得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其称为一种隐学似乎更恰当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黑格尔的哲学固然高深,但也真难读难懂,在他的著作面前望而却步,我至今也没有读完整他的任何一本书。康德的书也不次于黑格尔的尖端,我也不敢朝量。尼采的书虽然硬着头皮读了几本,都是抑制不住地愤怒,恼他的艰涩,恼己的无知。国外这些哲学著作,除了马克主义哲学以外,其他大部分我都读不懂,挺无奈,也挺尴尬。读罗曼罗兰的《西方哲学史》情况还略好点,因为那毕竟照顾到哲理和人心两个方面。轮到国内的,读《冯友兰文集》倒是很顺畅,行云流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哲学,另一方面它是一种隐学,是与具体事情成一体,互为表里的学问吧?有了这两点,既贴近生活又容易理解和运用,所以容易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9.4月这个月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通常人们认可了每年3月是学雷锋树新风的月份。但4月份是个什么月却不那么明确。我以为,4月应该是读书月。我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月学雷锋,让雷锋精神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月读书月,让读书风气常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不希望那雷声大雨点小,走完过场就收兵的形式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看朋友圈里,网上读书打卡和亲子阅读报告显示,有的坚持到500多天,有的坚持了近1000天。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是坚持阅读一年半和坚持了三年的时间,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份执着,这种毅力,实在令人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的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教育工作者,涉及的中小学没有300也有200所。看朋友圈里有关读书的文章,能够坚持长年不停的只是个位数。进入4月份以来,这方面的宣传报道达到两位数了。我不想扫大家的幸,估计到5月份,至迟6月份,这方面的文章又会回归到个位数。不过,能坚持一个月哪怕几天也是好的,值得鼓励,值得期待,毕竟是“开卷有益”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这么判断或许有失偏颇。也许朋友圈里的人不管读书这件事,即便学校搞了这项活动,但他没有宣传报道也说不定。另一种情况就是,没把读书当一回事。后一种情况是我所不想看到的。一所中小学校,如果不把读书摆在前列,做为首要任务,那么它会把什么放在首位呢?不言而喻,应试。学校是这样做的,家长也这样做,那么就是学校和家长合谋绑架孩子,把他硬塞到应试的赛道。孩子是“顺民”尚好,如果孩子心不甘情不愿甚至逆而反之,可以想见,我们或许是在制造一场悲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还有一种情形,校长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却让学生读书。结果,言传不如身教,下了很大力气,只赚到了吆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它应该是校长读书,老师读书,学生读书,甚至家长也读书,这样的学校没有办不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道理人人都懂,区别可能只在于行动的迟早。我期盼着,在读书方面能够产生影响力的各位朋友,尽早行动起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0.为什么读《金粉世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排一下序号,竟然已是第28篇笔记了。加上几本书的读后感没有计入笔记中,这一个多月以来,每天都交了一张卷,无一遗漏。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当初只是想在读书群里每天都发点内容,以把气氛搞起来。没想到这却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使我魂牵梦绕地投入到这上面,哪怕是新冠阳了高烧了刀片嗓了,依然不忍心让这笔记间断,迷迷糊糊地就是写,就是发。现在我虽然不高烧了,但头脑也还没太清醒,待头脑清醒了之后,我要仔细回顾和审查一下前边的笔记,看看有没有胡话梦话和傻话,倒是不怕诸君见笑,我担心的是误导了别人。接下来言归正传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实在记不清,是在哪本书里看到这样的话,说鲁迅的母亲很喜欢读张恨水的作品,鲁迅曾给母亲寄去十二册的《金粉世家》,说自己还没有看过,不知好不好。人们就挺好奇,身为两个大作家的母亲,竟然对张恨水这么着迷。另外,据说张爱玲也是张恨水的粉丝。那么,张恨水或者说《金粉世家》是用什么来征服读者的呢?换句话说,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买下了一套八本的《张恨水文集》,包括《金粉世家》《纸醉金迷》和《啼笑因缘》,想亲自一探究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一见钟情的套路似曾相识。不用说,才子佳人的故事在古典小说和剧本里几乎俯拾皆是,张生和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金粉世家》似也未曾脱离俗套。尽管如此,依然有其动人之处。这可能和好酒好菜类似,隔段时间不吃不喝,馋,人都有这个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金=红?有人说《金粉世家》是现代版的《红楼梦》,不过这个现代是一个世纪以前的时代。读了大半本书后,我觉得与红楼梦有些形似,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能做简单的处理。红和金都是大家族,身为大家的读者读它,是不是想通过它印证一下自身?身为小家的读者,是不是想比一比有哪些不同的命运?所以,它把大家小家的读者通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哪有纯真的爱情?也许在他们心里,那该叫做纯真的爱情。但是,男女主角可能心思单纯,他们的家长和家庭却并不单纯,他们所在的圈子或社会环境更不单纯。这就为他们追求纯洁爱情的道路设置了层层关卡。这关卡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想穿越它们,恐怕比蜀道还难。哪个人没有过纯真年代呢?只要一个眼神,一个身影,一丝声音,便能把那个年代钓到眼前,更不用说这一本专门之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做好心理准备,这注定是一场悲剧。你不能做出太乐观的预估,尽管把期望值压低,低到不能再低,低到悲惨的地步。然后,到后来一看,感谢张恨水,他还没有那么残忍。说不定还能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呢,我时常玩玩这个小游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就先记到这儿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1.我要写书评(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有一种想法由来已久,就是给每一本读过的书写一篇书评或读后感,文字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千八百字左右,我先称其为千字文,后来为免混淆,我改为千字书评。十年前,我就开始尝试这样做,坚持,坚持,再坚持,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千一百多篇书评。这些短文并非一篇针对一本书,有的是多篇对一本书,有的是一篇对着多本书。所涉及的书大概在六七百本左右,这正是我十年来读书的总量。换句话说,我基本上把每本读过的书都评了一遍,或感了一番,读过而没评的为数极少,印象中好像不会超过十本。有时我也纳闷,为什么中奖率这么高?难道所有的书都能生出那么多评论或感想来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问出这个问题后,我方始意识到,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但是,略一反思便抓到了一条线索,顺着这条线追查,便来到了阅读的起点,起点的意念或动态,直接推导出结果。这么说有些抽象,还是举例说明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我拿《百家姓》做样例,说说我是怎么写出书评或读后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步,起意动念。从内心来讲,我要写,我想写书评,这是我读此书之前决定好了的。我给自己的指令是,要带着任务去读,要带着问题去读,读完了要完成任务,或者说要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于是就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你知,有目的和无目的是不一样的,有所图和无所谓的阅读也自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步,寻找兴奋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以张姓来说,我们的张姓排在《百家姓》里的第20位。但是,张姓在全国人口中比例的排名可不是20,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吗?那张应该是排多少呢?放下书我就去查资料,一下就找到了,2019年数据,张姓人口9000多万,排第3名。于是,这就整理出读后感的第一条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还可以就姓氏的起源与文化入手,提出问题,寻求解答,这就又可以列为一条书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步,比较分析。百家姓有单姓和复姓,不同民族在姓氏上有所区别,中国与外国在姓氏和姓名上有很大的区别。诸如此类,可以做一些对比分析。这又是一类书评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步,联系自身问题。比如我要求自己最好能背下《百家姓》来,这样用起来方便。但是,由于年纪原因背不下来怎么办?我就查记忆的方法,什么联想法,什么口诀法,什么复述法,什么归纳法等等,都去试试,最后发觉联想法挺管用,遇到背不来的环节,就拼命联想,“朱秦尤许”这句总是忘掉,阻止我达到我们老张家,最后我是这样联想的,朱是朱元璋,秦是秦始皇,尤我改为有,许我改为喜,如此,朱元璋和秦始皇有喜了,就是朱秦尤许,然后就是何吕施张了。这又是一整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是这样,不足千字的文章,我也能写出近千字的书评或读后感来。让我暂时先告一段落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2.我要写书评(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本意不是想说怎么写书评,不是想讲写作的方法,而是想说为什么要写书评,然后又怎么能写出来这样规格和要求的书评。嗐,又绕回来了。看来我真有必要加上这一部分,做一个补充说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首先,你得找个话题。而从话题的来源来说,每本书都是源头活水,自然从书里去挖掘。那么书的内容,书的形式,书的风格,书的难易,书的作者,书的名声,书的观点,书的价值,书的水平,书的影响,书的销量,书的排行榜,书的褒贬等等,都可以拿出来做为话题。让我难以消受的有几本书,《尤利西斯》的后半部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全篇,这两本书我囫囵吞枣啃下来了,竟然没弄明白个大概,太难为我了。《追忆似水年华》《源氏物语》这两本书我是怎么也读不完,是对我耐性的极度考验。难读和不喜,当然也是书评的话题。你别看我对这四本书读得支离破碎,但我还都写了书评和读后感,其内容除了窥出来的一知半解,就是谈它们的不好读,我甚至认为,作者有时可能也不知所云,有糊涂神糊涂庙地糊弄人的成分在里边。比如说意识流这东西,岂是几句话就能表达明白的?再说了,他自己可能明白,在那里自说自话,别人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全部明白他的表述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次,讲述你的理解或观点。你读不懂,那你抱怨一下作者苛刻,或者埋怨一下自己无能。你读懂了,可以谈谈感受,发发感慨。你可以讲讲为什么这样好,为什么那样坏。你可以讲讲对作者的认识和理解。他是一个万能型的作家,领着你满世界跑,不用你费心思量,所有场景,所有人物,所有细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可能是单向度的作家,他眼睛里看到的,比平常人可能多一些,但肯定多不到前一种作家的程度。如此,你读他的作品,他看不到的你当然看不到,你只好调过头去推断,去猜测,去想象。这样的作品读起来可能要累,但可能更有嚼头儿。而这嚼头儿,就为你提供了写作的空间和素材。事实上,也可以视为,作家把一部分创作权转让给了你,你可以大大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以为补上这些文字就可以了呢,但检视一遍发现,还有几个问题没说,只好以此为中篇,在接下来的一篇里再做点补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3.我要写书评(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己为什么要写书评和读后感呢?我曾反复想过这个问题,但没有明确地答复过自己。现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先给读书归归类。如果问你,读书,是一种生产行为,还是一种消费行为,你怎么回答?你可能说,这还用讨论吗,消费呗!我说,这不一定。这要从目的和结果来看。如果你看书就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休闲娱乐,我可以支持你的观点。读书就像吃饭,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理应属于消费行为。但是,如果你读书不是为了休闲,而还有其他的目的和想法,比如像我,读了之后,我还想要写书评,不仅写,还要写出千字书评,不仅要有一定规模,还要写出大概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是有点质量和价值。这样一来,这读书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它不是纯消费了,而是带有一些生产性质了,可以称为生产行为。你不妨把书当成原材料理解,经过我的加工,加入我的劳动,最终,我生产出了产品---千字书评。所以说,这种阅读,可以概括为,生产和消费性质兼有的行为。你明白了吗?但愿我没有把你说糊涂了。说了归齐,我的意思是,我写书评和读后感,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创作,不只是拿来玩儿的简单消遣。我尊重别人的劳动,也希望别人尊重我的劳动,最后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互相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碰撞与交流。与外界交换,互动。我写书评,不仅自我欣赏,也还希望获得别人的赏识。不然,该称作私密的私人日记好了,藏柜里,不许外人偷看。既然是要拿出来给大家看的,就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接纳无论好的还是差的意见和评价。那些听不得说坏,受不了差评的人和作品,早晚要缩到箱柜里不敢示人,没啥大出息。我相信,互相交流,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是要陈述,是要表达。文字不是为了表示沉默,而是表达行动、活动的、活跃的思想的。我写书评不是显摆我读了这本书这件事的本身,而是要表达我的认识,我的观念,我的想法,我的主张的。我曾说《十日谈》不应该让中小学生阅读,原因是其中许多故事“儿童不宜”。如果你忽略了这些儿童不宜,让孩子去读了,那很可能是对孩子的毒害,到时你会自尝恶果的。这就是一种表达,是把我的态度我的观点通过书评传播出去,让读者了解我的主张。当然,我还有许多其他的主张,我赞成什么,我反对什么,我的忠言,我的警告,等等,这些都要通过书评散发和传播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写书评的原因,大致就是这几个方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4.读书的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面谈及了读书的生产性和消费性的问题,但没有展开来谈。事后回想,感觉意犹未尽,这个领域似乎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于是,专辟一章来研究研究,看看能掘出什么宝贝来。顺便,也检验一下自己的思维是否锋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先说生产性的读书。我认为,为了考试而读书,这是典型的生产性读书。表述为,书读得好,考试成绩就高;书读得不好,你就啥也考不上。读书就是投入,分数就是产出,学生就是劳动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是为了培养他的能力,待他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是要靠他发挥作用的。换句话说,是去进行生产活动,而不是去消费和享受。是要读好书,考出好成绩来,而不是嘻嘻哈哈地穷开心。我觉得我这么描述,不会冤枉太多的家长。我承认当年我对女儿上学的态度,这种倾向当占七八成之多,这就是一个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再说消费性读书。这种阅读是很轻松的,不指望从书中“榨取”什么价值,除了吸收一些休闲娱乐因素以外,没有什么压力,甚至其本身就有抒解压力的功效。有投入,没有产出。不,说没有产出并不确切,确切地说有产出,这产出可能是不太好计量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你拿着钱,从出资人的角度看,希望这读书是哪一种呢?依我看,这与对象有关。如果我有100块钱要投到读书上,投资对象一是自己,二是子女,那么我会有什么期望呢?坦白说,如果是用在自己身上,我希望是消费型的读书。如果是用在子女身上,我更倾向于它是生产型的读书。再把我替换为老师,子女替换成学生,我认为,期望与上述相似。老师可以消费,学生不可以,他最好是去生产,因为他今后有大把的时间去消费,不能提前预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属性不同容易引起对立冲突。现在的形势摆在这里,家长和老师大多看着“闲书”,却要求学生读正经之书。以吾之休闲消费,推汝之生产劳作,汝岂能乐意乎!孩子的眼睛里不揉沙子,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不理解,不会换位思考,自然要产生迷茫,产生委屈和受伤的情绪也是正常。简单说,你举着气球玩,却要求他扛着铁锹去挖坑,他怎么能心理平衡呢?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保持警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出一个折中的主意吧。对于自己,适当增加你的阅读的生产性成份,遮掩一下纯休闲的本质。如果你不知道咋做,你就学我,写书评或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对于孩子,适量增加孩子阅读的消费性,调剂一下孩子紧张的情绪。虽是迫不得已,但也许这招能管点用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5.我的世界末日前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大约是十年前,我首次读北野康司的《世界末日的前夜》一文,就被深深地震撼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此后,每逢出现世界末日的字样,都会勾起我对这篇文章的回忆,像条件反射似的回想起那男孩眼里的景象,那女孩读书的情景。十年来,回忆的同时,我曾不止一次地重读这篇文章。无一例外,每读到最后,都胸口发热,喉头发哽,被泪水模糊了双眼。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么我今天该怎么过?也许是我太过专注,也许事实真的如此,我预感到世界末日越来越近了,越来越清晰,它就在不远处逡巡。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下个月,它必然要到来。到那时,这个世界的大门会悄悄地关闭,从外边照射进来的最后一丝光线会突然消失,这个世界再也发不出一点热量,发不出一丝声音,世界内外的交易中断,世界将沉入混沌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一次世界末日是什么时候了呢?大约是冬季吧?北野康司写道:猫咬死了猫崽…鸠还是枭来的,那种鸟把小鸟推出巢外摔死…一群青年人拿着刀互捅…男孩到学校走走…女孩在读最后一本书…爸爸急于送邮件…妈妈准备晚饭…总统发表了最后一次电视讲话…然后,世界关板闭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次,我说的世界末日,是我的世界末日,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你的世界末日,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大家全部的世界末日。它会发生在什么季节呢?也许就在这个春季吧?明天是世界读书日,也许今晚就是末日的前夜,也不无可能。反正它总是要来,不妨假设它来得快点吧。免得遥遥无期,让人心生麻木。我希望自己能平静地对待末日的到来,淡定地度过末日的前夜。现在我就进入角色,进行实战演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吃过晚饭,刷完碗筷放好,看一会书,《金粉世家》第二册才读了个开头,今天计划读40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近几天又是扬沙天气,窗台一层灰,妻子吩咐我擦擦屋子,于是我投投抹布把两个屋和厅里的窗台床柜表面都擦了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妻子在平台上买菜和水果,昨天买的草莓不新鲜了,今后不要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点半吃药,试子测试,第二道杠依稀可辨,新冠症状基本消失,正在转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洗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继续看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九点半给电锅定时,为明早煮小米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明天要发的书林笔记还没有眉目,这使我有一些焦虑,我现在就构思一下,打个腹稿,把能想到的在文件传输助手里记几笔。原来我要写这样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6.人生三页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页是写满了字的,这是昨天;一页正在往上写字,半满未满的,这是今天;一页是空白的,这是明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我想保留2页纸,把空白的明天抽掉,因为,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明天了。即便有,那也是别人去书写,我已身不由己,不能够再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床看一会新闻。我再说一遍,我家早就没有电视了,我看的是手机一浏览器里的新闻:俄乌战争,台海局势,苏丹武装冲突,也门踩踏,狮子战大象,小奶狗奶凶奶凶的,大爷狂飙广场舞,景甜,刘亦菲,淄博烧烤,某明星裙底被拍遭讹诈,长峰医院火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十点钟,上好闹钟,明早6:30开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睡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事情就是这样。平淡吗?似乎是平淡了点。能辉煌一些吗?能吧?但是,有那个必要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7.从喧嚣到回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三月以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喧嚣的鼓吹已到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认识尽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重要性尽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决心尽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教尽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目的达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以圆满收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仪式结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此日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需要回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莫要荒了自家的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光去种别人家的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真正的读书从来不是靠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不是一卷在手归隐林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是要回复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日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鸡零狗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人间烟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人面桃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人间四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人口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a,o,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举手投足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一餐一饮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而言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是从繁华回到寂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不惯走到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无序走向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附:一生能读多少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昨天翻看自己的《教育杂谈》二,又看了一遍《一生能读多少书》这篇小文,觉得挺有意思,有必要继续一下这个话题。这本书是2008年印的,转眼已经十五年过去了,当年我在文章里写的目标和理想实现了没有呢?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在文章里说,到40岁时,争取藏书达到1000册,自己写一本书。到50岁时,藏书达到2000册,再写一本书。我没有明说要读多少书,但我的意思已经表露无疑,我买书不是为了摆在那好看,是要读的,而且是争取全部都读掉的。也就是说,藏书的数量,大致也就是我的读书量,或者比我的藏书略多一些。因为我还要借一些书,还有网上阅读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回过头来盘点一下,看看我究竟完成得如何吧。简单统计过后,不谦虚地讲,还算可以。仅从2013年以来有记录的读书数字来看,10年的阅读量接近1000本了。我的藏书几经搬家,送人和赠单位、社区的有近千册,目前家藏亦有近千册。藏书的目标也算是实现了。那么再说写书的目标。每年都编一本书评集,现已印制美篇书15册,其中诗集《青杏集》1册,自传《我的少年时代》1册,小说《西行还乡》2册,《心理学笔记》1册,其余为《书林漫步》。现在,我手头还有一本2022年的《书林漫步》待印。这些书都免强可称为书,实际上就是我的读书笔记。都没有正式出版发行,每种我只印1本留存而已。但是,通过朋友圈和各种微信群与朋友们分享,客观上也具备了书的性质了。截止到目前,我的美篇阅读量已达127万,这个数字我挺知足,至少说明还有人看我所写的东西,这说明我没有白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经过了40岁,又经过了50岁,已经形成了惯性,目今我已是奔6的人了,读书依然要继续下去。前边的两个十年,完成了两个一千,往后的日子,我准备接续下去,要完成第三个一千。再往后,哦,到时再说,只要我能活那么久,我看读书是不会放弃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顺便说一下,今年3月14日,我组建了“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为读书生活增加了一个新元素,目前读书群运转良好,渐入佳境,我打算把这个群长期运行下去,希望朋友们能和我一道努力,互相交流学习,共享读书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8.金红怎堪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粉世家》里的哥几个,不甘寂寞,没意思的时候从来都是去找乐子,寻开心。他们的这个找,这个寻,皆是目光朝外,而不是向内。他们找的是吃喝玩乐,而不是琴棋书画。也就是说,他们是向外求人,而不是反求诸己。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向外有求必应所向无敌呢?当然靠的就是他们的权他们的势和他们的钱,而不是内在的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简单粗暴地将向内求归结为文气,或者是文化修养。文气,这在金里是稀罕之物。读到此时,我只看出一点,而且不是在年轻人身上。简直可说,缺少文气,豪无文采。事关文学的星星点点,不过也像是装饰,贴金,显得做作。比如燕西临时组阁的诗社,那就是应付,做首初级打油诗还要请人代笔。这如何能与《红楼梦》相比。拿任何一首红楼诗词端量,皆是上品。反观金诗,如果也能称其为诗的话,那是完全不对等的。两者比较,该怎么形容吸,一个是大学水平,一个是小学没毕业吧?金诗顶多算是粗通文字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日常的文化生活,也是少谈诗书。偶尔能看到金太太捧本大字《三国演义》在读,或者是经书。一个老太太读《三国演义》这倒很有意思,恐怕她不是在欣赏文学艺术,而是致力于家国的争斗上吧?金铨是总理,在那军阀混战的年月,谁能排除其问鼎中原或三分天下的志向呢?即不能排除,就好理解他的身边如何不能出现一个女诸葛呢?从治家的角度来讲,《三国演义》似也正适用,无论是上一代三妻四妾,还是下一代的七狼八虎,都需一定的谋略和手段,否则难免天下大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婉转一把。清秋怀孕了,不好直说大姨妈没来,于是写两向诗告诉燕西,“流水落花春去也,浔阳江上不通潮”。我都怀疑,那金燕西几时才能反过味儿来,明白清秋拐弯抹角地在说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硬拿两者相此,我也无言了。也许不是作家无才,而是主角太水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9.把圈子打开,让风儿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2015年5月25日发第一个朋友圈起,至今已将将8年。我的朋友圈绝大部分与读书有关,除了书就是写,可以说就是我近十年来的阅读简史。初开微信的2015年半年多时间里,我推介了几百本书。那确实是简介,几张图,一段话,有的三言五语,有的只有一句话,这就算是个人的读书简史了。从2016年开始,我把当时阅读的书编了序号,逐本做了简评或读书笔记,此时,每本书写有几十到上百字的书评书介。从2018年下半年起,我开始用美篇写书评书介,文字从几百到上千,随后基本稳定在千字文的规模,一直保持至今。每年读书数量统计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6年1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7年1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8年1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1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6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1年9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2年7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7-2022总计699本,加上2016年及以前的300本,总计记录了1000本自己亲读的书籍。这里记录了上千本书,少则三言五语,多则千言万语(《史记》笔记50000余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曾把朋友圈设了限,不想让人看到全部,只能看一部分。今天,我又做了调整,全部开放,只要你想看,从2015年的第一个朋友圈算起,一直到今天,一览无遗。我原意敞开心扉,接纳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审视。我希望,我的阅读史,我的书评书介,我的亲身经历,能够有点参考价值,有所启发,乃至有所警示,至少还能做为一手的资料备查,总之希望能起点作用吧。如你有需要,随便查访,能用得上的尽管使用。如果拿去公开发表,比如核心期刊上登载了,你别忘了署一下我的名字--书林漫步。如果有稿费那就更好了,记得分我一半即可。同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之中错误自是难免的,我也希望朋友们发现错误或不当之处,能帮我指出来,我一定及时纠正,以免造成误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里,是一片书的丛林,这里,有我的陪伴,欢迎你闲暇之时前来散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初读陈寅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办公桌上小书架里摆着《柳如是别传》上中下三册书已有近年矣,今日才开始读,面上和心里颇为赧然,究其原因是酝酿感情一拖再拖使然。陈寅恪(1890-1969),以前只是慕名,这次是真正地接触他的著作,初读陈寅恪计有三点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提起陈寅恪,首先就和学问、学究这两个词联系起来了。一提学问、学究就又与正儿八经的长者、学者的形象联系起来。而对这样的长者,这样的学者,我向来是又尊敬又打怵的,自己先就要板起面孔严肃以待。所以,读他著作要迟疑在先,酝酿在中,非到“不得不”之时不能下定决心来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用了两天时间,读了七、八十页,云山雾罩的,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不期然间,使我对学问二字竟然产生了怀疑。什么是学问呢?陈寅恪所热衷的柳如是的点点滴滴,莫非就是学问?这柳如是的研究是正宗的学问吗?如果算是,那该是哪一类的学问?如果不算,那这该算什么?游戏吗?我想,读到中间或者读完此书,或许能找到答案吧?但愿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其次,为陈寅恪的认真精神感动。我看到,在这本书里,陈先生针对一个问题,反复推敲,反复印证,不放过一丝细节和疑点。而且态度严谨,一丝不苟,是就是,非就非,疑则存,做学问,似就该如此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对自己耐心的一种考验。我早知道,这个别传绝非风流韵事,不关风月,而是事关学问,定然有枯燥,难有吸引力。距离有意思的观感,肯定是天差地别的。因此,需要开发另外的“意思”,才能读下去吧?有意思之后,就是考虑其是否有意义。既然没有意思,还要读,那么读它总该有点意义,或者说有点用吧?我想,总会有的,只不过,没读完之前可能认识不到,总之还是在阅读之中或阅读之后去感悟的。那么,我且带着这些疑问去读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1.情到深处是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柳如是何许人也?柳如是这个题材很复杂:首先她是妓女出身,其次她是个大美人,再其次她很有才华,二再其次她还很有个性,三再还有他与钱谦益结合,钱谦益是个颇有争议之人,他们俩人演绎了许多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写成小说,让曹雪芹来写的话,估计能写出《红楼梦》第二。但是,让陈寅恪来写,只能写出《柳如是》第一。依我看,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红楼梦》是大众的,是通俗的,是言情的,是畅销的。《柳如是别传》却不是这样的,甚至处处与之唱反,让它畅销,那肯定是难为陈寅恪,也是难为广大读者。因之,《柳如是别传》即非通俗,也非大众,更非畅销的。如果用我对读者群“耍大刀”的归类法,那么最后能读完这套书的非经过七刀八刀砍剩下来的不可。首先,第一刀砍去不言情的读者,第二刀砍去不读诗的读者,第三刀砍去不读古文的读者,第四刀砍去不读史的读者,第五刀砍去不读文论的读者,第六刀砍去不懂陈寅恪的读者,第七刀砍去不喜欢其风格的读者,第八刀砍去不愿花钱买此书的读者……如果每刀都砍去一半,七刀八刀之后“劫后余生”者定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你别听着陈寅恪大名鼎鼎,也别听人家把《柳如是别传》说得多么神奇,除非迫不得已,真正去读它的,主观愿意的不会有多少人,请相信我一定没错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者少,知音必然更少,这也就注定了作者的孤独。孤独,是情到深处的一种归宿,孤独,也是学到深处的必然遇见。想及此,我的眼前就仿佛浮现出作者落落寡欢的神情和孤单寂寞的身影。听了我这番议论,他摇摇头,苦苦一笑,又埋首于故纸堆中去求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学到深处人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思到深处人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到深处人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皆因情到深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2.读书改变命运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听起来有些老套,但人们常说。常说的结果,就是认可了这个道理。但是,细究起来,不免又产生怀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让我们先看看这里面的逻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读书和不读书带来不同的后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不同的后果导致不同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命运可分好差两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得出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好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读书→差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推导有问题吗?似乎没有。但是,反过来验证,还能成立吗?似乎不能。那么,用在同一个对象身上,则如何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比如我本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是个农村孩子,小的时候奶奶逼着我念书,我就一路地念,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大学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成了城里人,公家人,这就是我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由着我自己的心意,该上学时我不上,我就是个玩,小学且不念,中学也不念,更谈不上考大学,那么到了工作的年纪,我大半的可能是在家种地,小半的可能是进城打工或者干个个体,不知道能否进城,还是在农村安家立业,这可能就是我不读书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是,我已经读书了,已经大学毕业了,已经当了公务员了,这是既成事实,还不回去了。那么不读书的命运如何该怎么去证明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回到从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从别人身上证明,也就是找别人帮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儿。然而让我们看看这两种方式能证明观点成立不?不能。显然,谁也回不到从前。即使能回到从前,那么你的第一个从前也会被抹掉,不能同时拥有两个从前,你还是从新开始,构不成两者的比较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别人来比自身,那你还是你吗?不是了,你就变成了别人。你即然不是你了,那命运似乎也就不是你的,如此,还证明个甚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对命运好坏的界定上。念书了,上学了,进城了,当公务员了,这就是好命吗?不念书,种地放羊,做个农民,这就是差命吗?谁说的?他有啥根据?拿出个能说服我的理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道,接下来就是幸福观的争论了。我看,到此可以为止了,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结。我认为,命运不是预设的,也不是注定的,它只是既成事实的阐释。所谓的好命歹命,只是人们的期望而已。最后,读书之于命运的作用,应该是有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的。因此,我们没必要夸大读书的意义,讲那所谓的读书决定论。当然,也不宜全盘否定它的作用,搞那套读书无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述观点难免偏激有误,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留待以后细思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欢迎发表你的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3.简论阅读的方式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建立读书群的目的是交流和促进读书,同时也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和学习,我对读书群里各学校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和作法进行了统合和梳理,现作以简要分析和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有关阅读的方式方法的分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单一的阅读方式方法,我把它归结为九个方面,即:读、听、讲、写、记、演、研、考、用等。正好构成一个九宫格,见图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各种方式方法简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读。纸质阅读和屏读,包括影视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听。听有声之书和听他人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讲。听讲、自讲或者讲给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写。写书评和感悟,改写及相关的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记。记忆和背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演。以书籍为剧本,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研。学习,思考和研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考。考试,考核,检验和评价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用。操作、实验和实际应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综合运用的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注意到,人们并非采取单一方式方法进行阅读,往往是进行复式阅读,很常用的是几种方式方法的组合。这种组合也不是随机组合,而是要结合团体和个人的实际来设计实施。摸索得时间久了,呈现出最佳的组合,即适当的模式,回过头来再在不同的对象身上采用。细究其组合的过程,大概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要对应或符合主体的优长。如在学习风格上善于看的,宜采取读的方式;善于听的,宜采用听的方式等等,即,发挥其学习风格上之所长,避其短板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要考虑实用高效。简单说,如果为备考而阅读,必要重视知识性的积累,必要提高效率,因此,不能不照顾到有利于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为应用,亦要采用最经济快捷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要考虑长远目标。阅读的目的并非单一、暂时的,而是要考虑综合和长远,因此,不宜急功近利,出现短期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几种简单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二维模式,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读+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读+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读+演,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三维模式,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读+讲+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读+研+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读+写+用,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理论上,还可以有四维、五维的组合模式,除专门研究或特殊需要,应不常见或无此必要,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有发言权的当是各学校,因为他们身经百年,各具特色和成型的经验。比如突出讲的,突出演的,突出写的等等,将读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大家不妨对对号,细心地体会和揣摩,比较一下各种模式的优劣,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上只是简单谈了自己的初步印象和想法,还没有深入到各学校之中去,看到的只是一些形式和肤表,远没有发掘其工作的内涵和实质,有待进一步认真地学习和研究。简单的概括和组合难免生硬僵化,真正发生的阅读才是鲜活生动的,此文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道来探讨这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4.读书动气为哪般(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4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越来越觉得,读文学作品,很难不动心,很难不动情,很难不动气,否则大多数的书会味同嚼蜡,难以竟读。前些年,我读《流血的仕途》,读得心情大起大落,在读后感里便写道,差点犯了心脏病。读《林肯传》也是,非常地郁闷,我形容那份忧郁都浓得快滴出水来了。虽然犯病这个说法多少有点夸张,但也不排除它致病的可能性。夫人得知后,吓得够呛,劝我少看这些书,别那么投入,真因了读书伤了身体,有个好歹的,大不值得。我呢,嗯嗯啊啊地哼两声就应付过去。说是这样说,做还是那样做,不免地仍然动情,动气,代入感丝毫没受影响,依然故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曾多次问自己,也数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皆没有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今天,我要认真地思虑,查查资料,细细地追究,同时也征求一下朋友们的意见,看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研究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我们先来看看书的功能,或者一本书对人能起什么作用。想来想去,想出这么几种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以情动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以德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以智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以理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以情动人,比如爱情故事,那就是要打动你的内心的,凄美的爱情,让人荡气回肠,如果打不动你麻木的心,对你来说它就不是成功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以德感人,比如名人传记,他的美德和情操,上感天下感地中间感人间,读了毫无所感的作品,不是作品本身有毛病,就是读者出了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以智启人,比如人生经验,都能给人以启迪,让人增长知识,增长见识,增长智慧,不能给人以教的,包括经验与教训,那书也不会是成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种以理服人,比如人生哲理,那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你的理正,你的理深刻,你的理就能服人,就能为人接受,为人所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人对作品的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根据反应的强度我把它们划分为四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无反应。就像土里掺沙子,不发生什么反应。表现为情绪平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轻微反应。就像把盐撒入水中,融解为盐水,在浓度上发生变化。表现为情绪上轻微波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适度反应。介于轻微和剧烈反应之间。表现为情绪明显波动,心潮起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剧烈反应。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爆炸性反应。表现为情绪极端化,或是接近崩溃的临界值,歇斯底里。每个人大多会有那么一两本书,会引起强烈反响,即是属于这种了。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听《岳飞传》到后期,秦桧害岳飞的部分,简直气炸了,我读《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前边是生气直愤怒,后边是解气得不行,简直是痛快淋漓。当是这最后一种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目前为止,已经说了两个部分了,还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实质,即为什么生气,生气的原理及触发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不弄清楚,恐怕本篇的目的就无能达到。鉴于这应是心理学或医学范畴,我尚未窥门径,待我科普一下再尝试解决,我们下回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5.读书动气为哪般(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人的情绪包括了喜怒哀乐诸多形式,哪种情绪都有原因,哪种情绪都可能一时主导,哪种情绪都可能走向极端。为论说方便起见,我今只以怒,即生气这一种情绪来说事。前边一篇讲了事关情绪的两个方面,到这里突然收窄了范围,单一地只讲生气,从行文上看不那么正规,从论述的角度讲也不那么服人,难免以偏概全,但也不能讲究太多了,因为既要照顾到全面,又要有理论深度,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好如此简单粗暴地处理了,请文友们见谅。下面,我再说下两个方面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生气的原因。我查了一些资料,查生气的心理原因是什么?也许是查得不仔细,所得有限,不能令自己满意。但有几点还算可以,勉强能够接受,再加上我自己的一点“积蓄”,临时凑出几条来,暂时列举出来做个参考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受到触犯或安全受到威胁。比如伤害了自尊,触到了底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不合心意的本能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同理心反应。一方面比如看到别人遭受伤害,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别人受苦,便有百般不忍,千番苦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进攻的前奏。面红气粗,大喊大叫,既可震慑对手,又可能是出手的预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正义和公道的捍卫者。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之前先要运气,也是为出手而壮行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有关燃点或阀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有的人燃点低,气性大,沾火就着。比如霹雳火秦明,肯定是个急脾气。比如有的人眼窝子浅,泪点极低,三句话不来哭得梨花带雨,或者气得泪如雨下哽咽难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有的人燃点高,久经考验,不愠不火,脾气好着呢,或者是看得很开,无论怎么撩惹,就是不生气。宛如得道的高僧,非经多年修行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居中的情形。也就是说中间的这个区间,燃点不高也不低,不是不生气,他也生气,不过,他的气不至于剧烈到狂风暴雨,也不至于温柔得和风细雨,总归要具备一定的气势和阵仗,施展出它的威力或影响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讲到这里,我有些进行不下去了,似是遇到了瓶颈。我知道,距问题的解决我还有一段距离,或许只差一米,功败垂成,或许离题十万八千里,蛮拧的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即使是后者,我也不觉得羞愧,因为我至少发现并提出了问题,某某说,提出问题等于成功的一半,我都已经成功一半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接下来要解答的问题有四:一是发现阅读过程中生气的触发机制,二是对这种生气进行评估评价,三是针对其中存在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是希望研究这个问题多少有点价值。如此,大抵上就把这道题解答完了。实话实说,我心中多少有点忐忑,不知能打几分,但愿能及格方好,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6.问题从哪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建立“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以来,每天更新一篇书林笔记,不知不觉已累积到四十多篇。且不论质量如何了,仅只看这种坚持的劲头儿,也应该给自己点个大赞👍。人们做事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果把做和想联系起来观察,有的是先做后想,有的是先想后做,有的是边做边想。就书林笔记这件事来说,我属于后一种情形,边写边想,至少是到今天为止是这样的。但是,坚持了四十多天,已小有规模了,问题也就来了。一个是我为什么要写?另一个是文思何来啊?还有就是今后怎么办?这促使我,要进行通盘考虑,对书林笔记做一个整体设想和规划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找找理论上的依据。问题从何而来?提起这个问题,毛主席的一段话不由自主地就出现在耳际,当年我几乎是可以背诵全篇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么?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问题就从哪里来,有了问题就有了文章的素材。而且,问题是先于思想而来,或者,它就是思想本身的一部分。我是这样推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问题从阅读之中来。如果细究起来,你会发现,但有所从,必有所至,这世界没有无用之功。这似乎是客观规律,也可以说是人类认识领域里的一种硬性规定。我书林笔记里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主要还是从书里来的,从与读书有关的生活与实践中来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坚持阅读,就有源源不断的题材呈现,我可以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不断地思考和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部分的或完全的解决,完成一系列的思维闭环动作。这就是问题的主要来源,也是正确思想--文章的主要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今后怎么办?我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和心理地图。但是,这个是可以提前筹划,提前设计的。有两种路径可走:一是延续此前的做法,随心所欲,随机去读,有感而发,有感即写,无感路过。二是有意识地设计,聚焦主题,聚焦问题,刻意留心观察,带着问题去读书,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逼”一下自己。我的想法是,继续惯性运动,同时逐渐加入一些系统设计,使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这项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事情一旦走上轨道,就会催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动力和能源问题,新的欲望或需求的问题,以及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意外的制约因素等等,都会增加运营成本,甚至阻断运营,这需要随时解决处理。当然,如有可能,考虑在前边,提前做好准备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这对于老手来说,不一定很重要。但如果是对初学者新手来讲,可能多少会有些启发和帮助,经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计划去实施,很可能会大大地提高效率和质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7.精力的分配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昨天与夫人在家里闲聊,她看着手机,说桂林路可火了,人山人海。我说,是姑娘去桂林路了吗?夫人说,姑娘去神鹿峰了你不是知道吗,怎么说她去桂林路了呢?我说,我以为姑娘从神鹿峰回来,到桂林路吃饭了呢?以为是她发消息说桂林路人多呢。夫人说是在手机上看到的消息,为啥非得是姑娘告诉的呢?她对我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联想很不理解。平时聊天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境,她说的事情,我认为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就不太回应。比如说哪哪儿着火了,美国的毒火车又出轨了,等等,我嗯嗯啊啊地简单应付一下就再没了下文。对此,她甚是不解,她的意思好像不知道我为什么对这些新闻不感兴趣,我一天天到底关心些什么。是啊,这倒提醒了我,我正要问问自己,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到底在关心什么呢?我应该关心什么呢?这关心的背后有什么原因和依据呢?问过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上一篇书林笔记里,我谈到问题的来源问题,我说我的问题主要来源于读书,情况属实如此。但除了书,还有其他来源,生活就是其中之一。我今天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来源于生活。这个问题以前也想过,只不过没有系统地整理思绪。今天,可以花点时间梳理一下,对这个问题下点功夫,争取有一个完整的阐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时间管理的范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因此,在时间应用上要有所取舍,有所选择,应该有所节制。首先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两者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严格地讲它们又不尽相同,同一时间不一定能代表所花费的精力。时间是一种尺度,精力是一种内在的能量消耗,二者的关系大概可用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做类比。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取舍,这种选择,要有所遵循或者说有原则和依据,这个原则又是什么呢。我想到了以下几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由己及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由近及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由内及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由亲及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由急及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由重及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间以随意漫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我不是想囚禁自己,甘愿做一个井底之蛙。我也知道头上有蓝天和星辰诸多美好的景色,我不是限制自己对美好和自由的追求和享受。但是,我们得面对现实,把脚下和眼前的紧要问题解决掉,才好去自由的畅想和遨游,才好去自在地享受。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一味地把时间用在八杆子也打不到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我觉得是一种浪费,不如花点时间做点切近和有用的事情上来。什么是切近和有用的事?就是上面6条的前半部分:自己的事,近边的事,内部的事,亲近的事,紧急的事,重要的事。如果把这这些优先选项都照顾到了,你会发现,几乎没有多余时间再去光顾其他的事情。尤其是上了年纪,时间更加宝贵,但凡理智一些的,都浪费不起。不然,十之八九要后悔,但,悔之已晚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8.也说ChatGP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段时间,ChatGPT被传得火热,不禁动了我的兴头儿,我渴望了解一下它。我干就干,我马上就查资料得知如下一些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ChatGPT是Open AI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做什么呢?据说AI助手能帮助解决各种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写作大师。可以写报告,也可以写诗词。我理解,就是充当“枪手”的意思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答疑解惑。解答生活、工作困扰,解答职场中的难题。相当于专家咨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技术工作。可以做AI智能翻译,可以编写代码和审查。这是把翻译工作和技术工作融为一体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还查到一些资料,说是ChatGPT这种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空间、各种领域和各种行业。我关心的是它在教育上的应用,这个也有文章做了介绍。另外,我更关心的是它的“创作”能力,是不是像产品介绍上说得那么超能,那么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昨天一早,打开手机,在读书群里发现一条消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糖,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个反应是文友误发了,事后证明确实如此。我在等候回复期间,很自然地产生了第二个反应,不会是ChatGPT创作吧?我试着对此“文”进行翻译,还真有所获,不信你对照一下就明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ChatGPT译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甜心(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我是就就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9)爱他(@)就爱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谁都能理解得到,这是一对年轻夫妇在唠他们的宝贝儿子呢。妻子对丈夫说,亲爱的,你看咱儿子多可爱,我怎么爱也爱不够,就爱他就爱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翻译怎么样?不是我瞎编的吧?这如果是给ChatGPT布置的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宝贝儿子》,对话形式,限定65字以内,我不怀疑是AI交的答卷。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但是,这不是ChatGPT的作业,而是孩子睡着了不小心压到手机而随机发出的。你细想想,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吗?随机发的一组信息,就是一篇有对话有内容有情感的微小说,那么真诚,那么质朴,还那么自然,这本身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样想来,就更加刺激了我的神经,我存心要亲自去体验一下,好看个究竟,解解心疑。于是就去查,看能不能试试这个软件。网上有一大堆推荐可供下载,官方的,非官方的,免费的,收费的都有。翻来翻去犹豫不定,问问女儿吧。女儿说也没用过,如想下载最好到应用市场里去找。我是个技术盲,不敢随意下载,生怕陷入欺诈陷阱,把账上那点零花钱给骗去,也就搁下了。暂时搁置,不等于我放弃了这个心思,我还是惦记着它呢。哪位高手有这方面的经验,拜托给科普科普,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9.给作家分分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我的印象里,如果从作品展示给读者的方式来分,作家好像可以分为两大类:全景式作家和半景式作家。我不知道这样分法是否科学,也不知道是否专业,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区分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全景式。就像照相,整张照片完整清晣,一目了然。所需要看的,作家都给你展示出来了,让你一次看个够。所需要听的,作家都给你说出来了,一字不落,你全能听到,听清,听懂。所需要想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心里的想法,作家都给你描述出来了,让你全都能感知。如果说作家是火眼金晴,那你也能辨别妖怪。作家是顺风耳,你也能耳听八方。作家是孙悟空,你也能钻到别人的肚子里脑子里看看人家想什么。总之,作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也就全知全能,和上帝差不了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半景式。就像一张大图被抠下去一些小单元,你看不到全貌。说到要倾听的,他只提供局部,你可能只听到一部分或者只言片语,有一些模糊或干脆无声让你听不真切。至于心理活动,人家在想什么,你也只能得知一部分或者一点点甚至一无所知。剩下的部分,作家也不知道,或者他是知道的,但有所保留,故意地做缺省处理,不告诉你全部。若想把空白填补上,人就是好奇,许多人都有这种强迫症倾向,乐于追求秩序和完美。那么你有两种补救措施:一个是靠猜和想像,另一个是联系上下文去推理。这,就是半景式作家。这种风格走到极致,就是哑剧或无声电影。让你马上就联想到卓别林,眼前浮现《摩登时代》那滑稽的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两者各有优点,但也面临着尴尬和悖论。以全景式来说,他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如果他说这是真实的故事,你大多会问一句怎么可能?简直是胡弄小孩子,不值一驳。如果他说是假的,你会说,算你诚实,假的东西你也好意思拿来糊弄人?如果他硬是坚持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好人好事还好说,遇到坏人坏事的时候,你有没有谴责他的冲动?你会质问他,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如此滔天罪恶,你却道你在场亲临,你怎么不设法去阻止?你的正义何在?你的良知何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半景式也面临两难境地。你说你的故事是真实的,但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读出来的心思,你无从证明其是真还是假,谁能保证那些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与所见所闻保持一致呢?整体是假固然为假,部分有假整体也是假,哪怕一星半点的假,也可能产生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的效应。那就是作品的可信度上面有了瑕疵,影响了整个的阅读心情。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但读者大多不能容忍以假乱真,那相当于蒙骗,大有主动挑衅之意味,岂能任之得意忘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来说去,全景也好,半景也好,都挺不容易,还是理解万岁吧。或者,挑自己喜欢的来读就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完别人,该轮到说自己了。我也写了点东西,若要归类,全景式的靠不上,因为我没那份能耐。半景式也不是特吻合,可能形似貌合而神离,我也说不好到底属于哪一种。我倒是希望是前者,因为那样子从写的方面看,你可以掌握全局,从读的角度看,读起来轻松,通俗易懂。有上述好处,皆大欢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0.器之利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建立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近两个月以来,我留心搜集各学校的阅读方式或阅读模式,初步总结出了九个单项,以及由单项组合而成的若干种复合模式。(参见第41篇《简论阅读的方式方法》)后来,有两所学校举行诗词大赛,我受到启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复加上一项:赛,遂构成十个单项,即:读、听、讲、写、记、演、研、考、用和赛。至于组合就更多了,简直是无穷无尽,数不胜数,我相信全天下的学校都可以拥有它独一无二的阅读模式。当然,独立特行并非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普及性才是。因此,在粗略统计和做了简单组合,再大概地对号入座以后,我把目光转移到这些方式方法的本身或背后,想看看读者与教者面对这些方式方法的用心和反应,最终还是想选择最佳方案,回到前面所说的目的上来。一时之间我还没有想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我的意思,我是想评述阅读方式方法的优劣,想谈使用这些方式方法产生的效果,以及读者和教者的心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可以理理解为方式方法,所以我暂借这个“器”字来命题。细思,好像也不太恰当,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题目之前,只好先用它吧。下面接着往下说这个“器”,也就是阅读的方式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主动和被动。读书有主动,有被动,也有主被动兼而有之的情况。一般来讲,有各种外在要求的,比如要考试,留作业的阅读,大多属于被动阅读。中小学生的读书最有代表性。要考出好成绩,要按时完成作业,你就得认真读书,刻苦学习。不然的话,后果可想而知。我想,这种学习,很少有甘之如饴的,大多数是苦于不得不的读书,就因为它是被动的,甚至是被强迫的读书,你怎么能指望从中读出愉悦呢!与之相对应的是主动阅读,像我目前读书的状态即属此列,我不考状元,没人给我留作业,我的阅读纯是出于娱乐和爱好,如果还有的杂质的话,顶多加上点研究学问的成份。因为是自己找上门去做,无须扬鞭自奋蹄,读得不亦乐乎!这就是主动读书。主动和被动,虽一字之差,不过几毫米的长度,但心情却会差出千万里。因此,做为老师,在教育学生读书这件事上,还真应该掂量掂量这方式方法问题。如果你拿不准哪种方式方法的效果,不妨拿主动还是被动这两把尺量量,有可能受到启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直接和间接。为达目的,可有多条路线,由A→Z,这是直达;由A→B→C→Z,这是加上了中间环节,最终到达目标。直达是直接阅读,有中间环节的就是间接阅读。比如说,用考试的方法来督促读书,就属前者。通过演话剧的方式推动阅读,就属于后者。直接阅读虽然直奔主题,但容易成为被动阅读。间接阅读可以转移注意力,变被动为主动的阅读。力旺中学的话剧,老师甚至一个书字都不用提,只说咱们演话剧,看看谁们演得好。同学们就会自己去找书来读,你不让他读都可能跟你急眼。其实,加了一个环节,看似小事,却能变被动为主动,起了乾坤大挪移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硬刚和用计。有的老师很犟,跟学生硬刚,你就得给我读,不服我就治你,结果师生关系很僵。这也倒没啥大不了的,但可能磨灭读书兴趣的火花,这可是很可惜的。为了避免这种后果,老师们很有必要柔一点,策略点,给孩子们身上略施小计,此谓之用计。用什么计呢?三十六计,七十二计,一百零八计都可以,只要能勾起他的兴趣,调动起他的主观能动性,再施以适当的指导,估计极少有不中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关于阅读的方式方法就先议论到此。朋友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欢迎互相探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1.当读书沦为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始终别不过这个劲儿来,就是把读书视作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最终目的,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仔细想想,读书确实难以成为最终目的,它很大程度上充当着手段的角色。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目的是为中华之崛起,青少年要通过读书来达到目的。再比如为考个理想的大学而刻苦读书,读书不是目的,考上大学才是。考上大学要继续读书,它也不是目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得个学历才是。再往下说,学历也不是最终目的,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才是。到此阶段,与读书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两者隔得很远了,就不用再往下说了。总之,读书主要不是以目的的身份出现,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以手段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我的书林笔记第48篇《器之利钝》中所说的,读书只是一种“器”,一种工具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这里我感到很伤感,很悲哀。我孜孜以求的,极力推崇的,高雅的读书行为,只能充当一个器具,一种工具,让人磨得锋锋利利的,去为实现人的其他目的而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当牛做马,想想真不是滋味。但,这是事实,你无法否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我的心目中,它的地位就下降了,仿佛蒙了羞一般。要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经过再三思考,我还是想出了几种例外,或者说是特殊情况。我认为,把读书做为目的,通向这一目标的渠道至少有三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以读书为乐趣,这种乐趣就是读书,这就使读书既是手段,又是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做读书有关的工作,比如图书管理员。通过与书紧密接触,整天与书打交道,既可谋生糊口,又可以读书享受,一举两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做与读书有关的学问家。其实,这与第二条接近,不过它要比第二条多出一个项目--创作。因此,这一条可以是一举三得的渠道。这是多么美好的设想啊!我真心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读书只是一种手段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用可不用。就拿追求人生幸福这一接近终极的目标来说,读书可能有助于实现目标,跳舞唱歌同样能达到效果,享受美味可能比读本书更加有效。换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离开读书还有别的路可走。珍视读书的人固然觉得惋惜,但也不能强求非它不可。接受这种现实,认可读书的功能或角色地位后,我的心负便释然了。同时,也降下了身段,调正了心态。读书,并不比打麻将高一头,也不比钓鱼高两头,更不比撒尿和泥摔泡泡高三头,它们都一样,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罢了。至于手段,难以分出贵贱和高低来。你认为读书高雅,但有的人读得痛苦不堪,寻死觅活的,跳湖上吊抹脖子的都有,在这些人身上,未见得读书高明到哪儿去。你认为打麻将没有档次,但有许多人废寝忘食,乐此不疲,趣味十足,幸福指数绝不比读书人低。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读书的问题。不拔高,不浮夸,当然,也不降低,不抹杀其作用,客观把它摆在应有的位置。你喜欢你的读书,尽情地读就是了。你不喜欢打麻将,你不打就是了,但你没必要排斥这种手段,也无权限制别人去打。平等对待,和平共处,这当是明智的作法。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欢迎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2.享受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段时间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什么困境呢?又不太好定义,总之是表现为对读书这件事的思前想后和患得患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过反思,可能是因为认识到自己一向推崇至极的读书,并非目的,原来它只是一种手段,这对我来说无疑一个巨大冲击,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焦虑吧?这在确定上一篇笔记的题目上就表现出来了。一开始我写的题目是:当读书成为一种手段。后来写了一半时改为:当读书沦为一种手段。再到后来又改为“成为”。发布之前最终又改回“沦为”。这个过程清楚地反映了我内心的矛盾和犹疑。对于读书,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特别是心目中对其认识和定位发生变化,产生了心理落差,这个时候就掺进了感情因素。这难道是所谓的爱屋及乌的心态表现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面,我就把自身的感受描述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首先我想,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一直把它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到如今,才意识到它竟然只是一种手段,一个中间的过程,那么我这些年的努力是不是值得?不读书,换个别的事情,比如可以直达目标的事情来做,行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其次我又想,我的读书是不是该有个明确的结果?比如12年基础教育学完,其结果是得了高中文凭,或者是考上了大学,继续深造,再或者是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可以找个工作干了。如此这般的结局,就像一种肯定,也像一种奖赏,说明你前边的书没有白念,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或者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了。而我的读书,特别是近十年来的读书却不是这样。我就像木工学徒,一直学啊学,总也不出徒,学徒的生涯遥遥无期,很可能是终其一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后来我继续想,我是从中受益了,这是笃定的。但是,我的收益不会像读书数量那么直观可见的,而是无法确切计量的。这种收益可能包括数量上的,结构上的,以及状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和更新。统计是统计不上来的,肉眼是看不见的,耳朵也是听不到的,手也摸不出来,可能只有用心去感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就是这样想来想去,像个怨妇一样,千回百转。也许,我就是亨受这样的过程吧?享受过程,对,这句话提醒了我,我的阅读不就是享受读的过程吗?我读书的过津津有味,优哉游哉,读完了一本又抄起下一本继续这个过程。我向书所求的,如果说有所求的话,并非是它给我多少知识,或者解决我多少难题,也不是满意结局带来的那一份惊喜,而主要是读的过程。能想到这一点,我的心里敞亮了许多。你得承认,思考有时是很有力量的,能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把目光停留在过程上,而不是仅仅盯着结果,那么,在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发现许多快乐。让我们亨受读书的过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3.说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粉世家》里金夫人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她虽然出场不算太多,但约有三分之一的场景是用她读书来引介的。在我的印象里,最早介绍她读的书是大字版的《三国演义》,我在读后感里讲,她莫非要做一个女诸葛?之后是打棋谱,围棋,显然,这一下子就把她从旧式女性中超拔了出来,很有点新女性的意味。再之后是她读《后红楼梦》,为此还讲了她与儿媳妇冷清秋不同的读书观。据她自己讲,《红楼梦》的后套,什么续梦、后梦、复梦、圆梦、重梦、红楼梦影,她都读遍了,最喜欢的是一种大团圆的结局的版本。可见,金夫人是读了许多书的。她不仅读得多,而且还挺博,即便围棋这种书也有所涉猎。不仅读书,她还能用书用典。书里写到,在金铨中风之前,曾经沉迷于酒色。金夫人针对丈夫的不良习惯作过劝谏,两口子就有了一段对话。金夫人引用孔子的“君子三戒”劝导丈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夫人问丈夫,君子三戒之第一戒是什么?丈夫答,戒色。第二戒,第三戒呢?丈夫都答对了,而且也都做到了。金夫人并没有给丈夫打满分,而是话锋一转又问他,少年戒色,到中年和老年就不戒了吗?丈夫王顾左右而言他,因为这一问戳到了他的痛处。而且,这之后显然金铨没听从夫人的良言相劝,继续放纵,最后酒醉中风身亡,与此该当有很大关系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么,君子三戒到底是什么呢?那是这样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其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其二: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其三: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戒,其实不止是君子要戒,我们一般老百姓也要有戒,戒字,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似乎都能体现出来,都是需要的。不说别人,我近些年来就有许多的戒,戒完这个戒那个,有的戒成了,有的没戒成,有的反复了,戒还是不戒?什么时候戒?似乎总是在和戒字打交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戒烟。经过多次反复,终于戒烟成功,已戒烟七八年矣,估计节省烟资两三万元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戒酒。已戒掉近五年,做到滴酒不沾,又是节省了价值不菲的酒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戒屏。这个还在进行之中,因为目标不是完全隔绝,读屏的时间尺度不好把握,总之是尽量少在屏幕前流连,省下的时间用于读书。目前来看,时好时坏,完成得不算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算来,我这也是三戒呀!和君子三戒有得一比。说到这里,八戒兄就要破口而出了,猪八戒又是哪八戒呢?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戒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戒偷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戒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戒妄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戒饮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戒香华(华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⑦戒坐卧高广大床(豪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⑧戒非时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认真对照一下,除了吃肉没有戒掉以外,我觉得自己也基本上能做到六戒、七戒的了。那么我该是八戒的师兄还是师弟呢?呵呵!不得而知。但是回头想想这事不对,猪八戒是个有前科的妖怪,他所戒的都是有案底的毛病,我呢,本来就没有的那些毛病,还说要戒掉它,这是从何说起呢?跟君子看齐,参考一下君子三戒也就罢了,和妖怪去比较,多少有些丢份儿吧?还是不和他比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4.临时抱书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粉世家》读到第三册,金铨中风身故后,金家开始衰落。大树倒了,树倒猢狲散,最先殃及的就是老七金燕西和冷清秋两口子。因为第一燕西无职无权无营生,且不学无术,马上就要面临生存的危机。第二他又不像其他大哥三个,媳妇家非名门望族,即富贵人家。即使丈夫家道破落了,娘家也不能眼看着他们吃苦挨饿。也就是说,他们还有老泰山作为靠山。而冷家基本上就是寒门,自顾尚且不暇,金燕西更不能指望老泰山家的救济了。在家庭集会上,大伙说到他的无能,老七受了打击,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一下。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读书。他的设想是,通过读书,快速掌握一门技能或本领,然后谋求一份工作或职业,即使不能有多大出息,至少也能好养家糊口。从动了这个心思开始,马上就想进入角色,几分钟之内便来到房,准备开始读书了。可是,到了书房,见书柜上着锁,书们已经被尘封冷落了一年有余。便叫仆人来打开锁头,他要找书来读。由于时间过久,仆人一时忘记了钥匙存放何处,乱找一气,也没有找到钥匙。这时,我们如饥似渴的读书人已经不能再等,命令仆人把书柜的玻璃打碎,便可取书出来,他读书的欲望已经迫不及待了。仆人不忍心破坏公物,建议还是再找找,钥匙总会找到的,这却招来了主人的一通骂,就差临门一脚了。就在这时,金夫人有急事招见燕西,他匆匆忙忙奔去,仆人才躲过一劫。仆人后来终于找到了通用钥匙把书柜打开,但主人却一直没来书房,没办法,只好又锁上了。再说燕西,这读书的念头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到母亲那里走了一趟,便把读书这事忘到了脑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来分析一下燕西的这一举动吧。首先,他的想法是合理的,即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和技能,再借以找工作,应该说这套程序没有毛病。其次,他马上就行动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可取的。我们就应该说干就干,积极进取嘛!什么事情都怕拖延,拖一拖就黄了,拖一拖就懈劲了,最终落得个一事无成。但是,燕西这位热血青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说到第三点,就是他没有把时间的长度考虑进去,或者说他忽略了读书的过程,而只看到了效果。因此,他来了一个临时抱书脚,哪里能够顺心如意呢?且不说,他连读书的开始都没有开始,怎么会有圆满的结局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临时抱彿脚,应该是不管用的,我不知道平时总拜拜佛是否管用?临时抱书脚,也应该是不管用的,但我估计平时经常读读书的,总该起点作用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5.我叫不生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发现,近来读书情绪平稳得多了。这一段时间读《金粉世家》,读到里边的一些小情节,特别是挺刺激人的部分,也不那么激动和生气了。这搁以前可不行,以前看到那些公子哥儿始乱终弃,我早骂出了脏口;看到妯娌之间彼此算计,互相倾轧,又是鄙视得不行;看到汉奸卖国贼出场,恨不得能代表人民代表党枪毙了他。现在却不那么愤青了,也不那么仇富了。我自问,这是怎么了,是自己麻木了,没有血性了吗?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使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仔细想来,事情在那搁着,原封未动,它们是没有变化的,变化还应是自己。那么这变化具体是什么呢?好像一时还说不太清楚。前面我曾写了两篇《读书动气为哪般》的笔记,那主要说的是生气。在这一篇里,我要探讨一下不生气。合起来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似乎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而是两个问题。不然的话,就成了一个悖论,你既生气又不生气,这怎么可以呢?非把观众弄糊涂不可。我还是举例说明吧,比如我以前看书生气,差点气出心脏病,这就是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一,我要研究为什么生气,怎么减小危害等。现在,看同样的书,我不生气了,和前边一对照,挺奇怪,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这是问题二,我要琢磨一下为什么现在不生气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出了毛病,如果不是,又是因为什么。下面我就描述一下我的推导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先看看引起生气的原因。比如看到公子哥对良家女子始乱终弃,很陈世美。为什么看到这事就生气?第一种是它违犯了公德,而本人恰好是个有正义感之人,见到这种不讲公德之事,难免动怒。第二种是触犯了个人的利益和禁忌。比如自身或亲朋受到了类似的伤害,或者观念中对此排斥和仇视等,所谓的三观不合。总之,书中的情节把人激怒总跟人的认识、观念和思维有关,这我在前面的笔记里谈到了一些,在此不必细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面对类似的情境,原来生气,现在不太生气或者干脆不生气了,不是它引人生气的原因变了,它违犯公德依然,触犯禁忌依旧,与三观还是违和,但是旁观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结果就有了变化。原来可以这样解释,我不认识这个人,不理解这个人,没预料他会做出这等恶劣的事,所以事情突然发生了,我很生气。现在呢,我认识了这个人,知道他劣性不改,他这么行事是预料之内的,在他来说,不这么做才是意外,不采取固有的方式反倒是不正常的。如此来说,也就不至于引发多大的愤怒,甚至也没有生气的必要,只剩下叹气份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这么推导有个前提,或者说是假设,假设能把人一眼看个透,迅速地定型。就像一列火车,只能在轨道上跑,下了轨道,它哪儿也去不了。人有这么机械,这么僵化的吗?恐怕没有。但是,我们都希望以这种方式看人,并希望你给他定了型之后,再不许变化。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的世界里理出头绪来,有一方我们自己能清楚认识和掌控的空间。才不至于茫然无序,变动不居,才能节省点精力和体力。我们姑且相信这种定型是相对准确的,相对稳定的,这样才好安慰一下自己的心神,做出有理由的判断和决策,包括生气还是不生气在内。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不好不坏的人在中间游荡,都是按照他自己的轨迹行驶,基本上不关你啥事,你还有啥必须生气的理由呢?所以,认清了这些人之后,再读书时,我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我叫不生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6.到底在乎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和人的行事方式不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乎的东西上的差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狗喜欢吃肉,当你抢它嘴里的肉时,它呜呜地叫,甚至会咬你一口。人也喜欢吃肉,当你抢他碗里的肉时,他不会高兴,不白你一眼也会心里骂娘,甚至会达到拼命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狗喜欢吃屎,当你制止它时,它以为你在抢它的食物,也会呜呜呜地对你呲牙咧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小狗和人都喜欢肉,都在乎肉,所以当你抢肉时,危胁到了他的切身利益,他就要起来保护他的利益,不惜动手动脚动嘴动用武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狗再懂事,绝大多数都只在乎自己,即便主人抢它,它也会下口咬你。它不会考虑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人呢,除了自己,还要在乎或多或少的他人的利益。毕竟人是社会动物,个体的利益与整体或局部是相关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人除了要在乎自己,还要在乎他人,进而推及更大范围的群体,直至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样一来,人的行事就不是单纯从自身出发,他还需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或关切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这么绕来绕去的,肯定会把你绕迷糊了,不如举个例子。就拿抽烟这件事来说,我没找对象之前,全凭自己的瘾头来抽,可以肆无忌惮,乌烟瘴气,牙抽黄了黑了大不了不照镜子不呲牙。等结婚成家,特别是有了小孩之后,我就不能这么抽烟了。第一我得照顾形象,第二我得顾忌点气味,浑身烟油子味着不着人烦?更重要的是第三,我要考虑孩子老婆,别让他们被烟熏着。所以,后来我抽烟就有所节制,减少数量,注意场合,在人前能忍则不抽。再后来,我把烟戒了。之所以发生了这些变化,是因为我在乎的人变了。以前我只顾自己,过足了瘾就完事了。到后来,我的在乎里加进了夫人和孩子,我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烟瘾而危害到家人。再到后来,我不得不在乎自己的健康生命,没有了命还谈什么瘾不瘾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这一层,你肯定立刻就明白了,不仅要在乎自己,还要在乎家人。这很正常啊,也很平常啊,无须单独拿出来强调,谁都知道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有不少人不知道,在乎的人其实不止两层,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在乎。有的人不去考虑更多的需要在乎的人,于是就在社会交往中被抵制和误解,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这个也无需举例,你就观察,那些背后被指自私的人,大多没把周围的人纳入在乎的系列,甚至领导和同事这些有密切联系的人也没有入他的法眼,更不用说与之不太相关的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么说不等于我反对只在乎自己,也不等于我赞成要广泛地在乎他人,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什么事情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是,两种处事方式不同的人相遇。甲紧盯着自己说的是自我,乙考虑的是全局讲的是大家,说来说去不合牙,不是自说自话,就是攻击吵架。两个人似都很无辜,但就是不能统一到和谐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在乎的不同,根本没站在一个平面上对话的缘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决的办法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叫做换位思考。说起来轻松,换起来谈何容易?比较熟悉的还可能从“他视角”出发去考虑问题,不熟悉的人你让他怎么去换?只能胡乱换,换来换去终归又换到了自己身上,其实难以见效。依我之见,不熟悉的人你先沟通一下,看看他在乎什么,只要搞清各自所在乎,事情就可以摆在桌面上来谈了。即使双方在乎的东西不同,你也可以大致明白对方的意图,这个时候再换位思考就不会换到空地儿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到这里我感觉很累,这是干巴巴说教的缘故吧?那就不说了,省得你读着也累,我希望你读了标题就能明白我要说什么,除非很有耐心的朋友,正文完全可以不看。不知你意下如何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7.第一眼看向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稍加注意,你便能发现,当发生事情的当口,第一眼看向谁,这在不同的人中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眼晴向外,他看别人。有的人拍拍自己的胸脯或脑门,他看的是自己。有的人摇摇头,他可能不知道该看向谁为好。我不知道这该属于哪一门学问,是心理学?还是生物学?或者是医学?不管是哪一学科罢,我对这个问题挺感兴趣,所以要探讨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源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实际上,前一篇笔记《到底在乎谁》讲的也与此有关。我曾多次想过,自己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原因,恐怕是和自己的行为方式有关。我发现,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我往往第一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比如考试考砸了,我先推测一下奶奶会不会揍我。当然,考了“双百”,也是先想像奶奶会高兴到什么程度。至于自己什么想法,那要随大人的情绪而定,大人高兴,我也会绷不住脸眉飞色舞;大人生气,我也就低眉顺眼悄悄地溜边儿走。到了一定年纪,确切地说,五十岁前后,我推定,还有与我不同的反应。随后,通过观察和学习,这个推定得到确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分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向内。不是内向,而是向内求,求自己,和自信接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向外。不是外向,而是求诸于外,属于依赖型的,离了“拐棍”就紧张,这与不自信接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内外结合。这个就比较中庸了,我认为这是个理想的模式或状态。既相信自己,又不过于自信。既相信别人,又不迷信他人的权威。不卑不亢,正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怎么完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只要这么一问,你就能看出我的思想倾向来了。是的,单纯地向内和向处都有缺陷,需综合或中和,达到中庸之道。有什么办法能促使其发生转变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借南墙之力(被动)。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一次不解决问题,那就多撞几次。实在不忍心了的,请附加第二和第三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以□感化。钱可感,情可感,色可感,鼻涕眼泪皆可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自我反省和构建(能动)。什么事情如果发自内心去做,它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高。别人劝我戒烟一万次也没戒成,我自己主动戒烟3次就戒掉了。反省是反思自己的真实主张。构建,说白了是建立新的主意或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完之后我很奇怪,怎么把教育这块阵地落下来了呢?我还是搞教育的,难道是对教育的不自信吗?也许,我的不自信已习以为常了,难免由对自己的不自信传染到教育的不自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再说下达到什么标准或什么程度才算满意呢?那就是两句话:向内的要谦虚待人;向外的要回归自我。两种方式都请把眼光调灵活一点,不要只盯住一个目标不放,不说眼观六路吧,至少也要内外都瞧瞧,左右都参考一下。如此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8.事关思维(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朋友圈里看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题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这篇文章,未等读完便把它收藏起来,想过后好好研读一番,随即把它转到“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里,和朋友们分享。并写下这段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找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文章。当有人对你说,你教孩子们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之时,作为教师,你会怎样想?作为家长,你又会怎样想?作为学生,你曾经怎样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并非学知识,而是学思维。我深深地认同这个观点。虽然我没有做过一天老师,也没教过一堂课,但我能够感受得出,这话说得没错。我并不想抹杀老师的功绩,说他们只教知识,没有教到正点子上。依我看,思维,就其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知识,教思维也就等于教知识,那么,老师教知识有何不妥?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老师未必认同思维乃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观点,所以不好轻易转移重点或工作重心,去向这种观念靠拢。因为如果认领了这种观念,势必冒有风险,付诸行动的话,如果不能取得显效,恐怕要受到各方的指责甚至围攻。我能想像家长指着老师的鼻子质问老师的情景,不教有用的知识,却教什么破思维,看看你教的学生打那点破分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么思维是什么呢?若让我给它下个定义,我就说:思维就是一种想事的过程,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工具,是思想的方式。至于思维是电子还是量子的活动我不得而知,它的信号是如何传导的我也弄不明白,它又是怎样生成各种概念和观点的我仍然不很清楚,但我知道一点,它能影响人的行为。上天是公平的,让每个人都有他的思维工具。但是,这个工具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随着人的成长,它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只要人活着,他还有神智,思维就不会停止。思维这种工具,在人生旅途上,一刻不停地发挥着作用,同时,也在经受着磨砺,不断地得到修缮和更新。除非你主动把它关闭,它会始终为你服务,忠实可靠,不离不弃。但是,我又要转折了,但是,人和人的思维是有差别的,也是有差距的。正如下棋,高手能想七八步棋,你只能想两步,一交手就看出水平高低来了。为什么人家比你厉害?差距在哪里?差在思维上。如果你想也不想,随手下棋,靠撞大运的话,也不是不能赢棋,只是概率太小,小到接近于0。你能想两步,人家能想十步棋,那是人家精于计算和记忆,仅从算术的角度讲,也胜你一筹,再从记忆的方面说,也比你的内存容量大。更不用说了,算术只是思维的一个小小分支了,记忆不过是另一个小项,那么思维整体全貌该有多么壮观就可想而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思维,再简单点比喻,就是吃饭的方法。饭菜就是知识,当你还不会吃饭时,母亲或老师喂你吃,当你学会了自己吃饭,老师就不再整天喂你了,他转而要做的是为你优化方法,帮你配备科学有营养的饮食,并为你答疑解惑。你也许能够看出来,我这么说是有些理想化的。很可能是我看的学校少,更可能是我的无知,我从来没有在学校里看到一个老师,或一个班级,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包括最成功的老师,最最好的学校在内。道理人人都懂,饭得自己吃,知识得自己学,别人是绝对代替不了的。可是,就是不想不敢不愿直至不会撒手了,这是不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59.事关思维(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关于这个话题,进入学习环节,让我们科普一下思维的相关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形态、形式等标准来划分,有多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分类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逆向思维,抽象思维,线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定向思维,创新思维,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分类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归纳思维,演绎思维,批判思维,集中思维,侧向思维,求异思维,求证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递进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摘录到这里,我很惊奇。思维,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有这么多种类别和等级划分,有这么多的规格和说道,看来古往今来的研究者们是煞费苦心了。同时,这两个字也是有着丰富的内涵才能如此的吧?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对思维的概念还要做一下补充或说明。在上一篇里我用自己的话给思维下了定义,我说思维就是想事的过程,它是一种工具。这未免有些片面和粗陋,但话糙理不糙,暂时先将就着用吧。现在我想说一下思维和思考的区别。只说一样即可,两者的词性不同,思考是动词,思维是名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思维定式。就是我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比如张三长于形象思维,李四善于抽象思维等等。这些形象、抽象以及各种组合的思维方式,相对固定下来,成为带有个人风格的思维定式。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思维定式,也时刻都在用着思维定式。因为习惯成自然,用时不需刻意到工具箱里去取,也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定式存在。事情就是这样,一旦养成了习惯,人就像把自己调整到了自动驾驶状态,按惯性行事。除非遇到意外或困难,我们很少去修改或更新思维定式。因为改变定式就是改变习惯,而改变习惯很可能带来不适感,人是会感觉不适应,不舒服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反省和检验自己的思维定式,即便不为改变,也要考虑它的完善和更新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指向思维的学习和改造。你能看出来,我又回到了前一篇笔记的话题,老师最终的目的是要教什么?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和掌握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能力。走出学生时代的成年人,虽然没有老师教你,但你可以自学成才。不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可通过学习来更新和改造自己的思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刀磨快了,砍瓜切菜嚓嚓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很可能误工又窝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具体怎样做呢?只要上网一查,方法很多,车载斗量,我就不摘录了。我有一个笨方法不妨介绍给你,简单说就是:“反思→学习→试验”三步走。反思和学习不用解释,试验需要说一下,就是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验和印证。然后,有必要的话,再进入下一个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0.主动、被动和自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算看明白了,人生在世,是采取主动还是采取被动的态度去做事情,结果是不一样的,人的感受更不一样。简单举几个例子,我要锻练和要我锻炼,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要戒烟和要我戒烟,结局是不同的;我要考研和要我考研,成功率是不成比例的;我要减肥和要我减肥,减掉的份量是差距悬殊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毋庸置疑,主动行事往往与成功、有助、获益和积极等等紧密联系。而被动呢,往往与失败、有害、损失和消极等等高度相关。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缘何?就是因为先手是采取主动,先声夺人,占了气势之优,打对手个措手不及,他获胜的机率就高。反观后下手的,就是被动应战,被人占了先手,吃了大亏,气势上被人压制,还手时对方已有准备,难收偷袭的效果,如果是人家先下了狠手,一击就已受伤,当然还手时战斗力要大打折扣。俗话还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她)采取主动,饿了就主动哭要。哭,是发出信号,传达信息,同时也是一种威胁或者进攻。你满足我尚好,我就不哭了。如若不满足,我就继续发出饥饿的信号,如果你不理,我继续哭,这哭是一种进攻的号角,如果你还不理,我还是哭,哭成高分贝的噪音武器,烦也把你烦起来,直到吃到奶为止。而不哭的孩子往往较被动,他饿了不哭,母亲接不到信号可能忘了喂奶,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没奶吃的孩子,当然,如果这个母亲不是智障的话,这孩子估计也不至于饿死,瘦弱可能难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此说来,主动做事有这么多好处,按说也应该多走主动这条路线。但是稍加衡量即可发现,也不能完全采取主动。干啥都要主动,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活跃,时间长了,会兴奋过度而闹出毛病的。反而是,把两者合理搭配起来可能更加合理。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事,或者哪类事,什么时间、场合宜主动?什么情况下宜被动?这能不能划一道线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按线行驶。这一连串的问号抛出,我把自己逼到了被动的位置上了。本来,在想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主动的,积极的,等进一步深入的时候,我现成的库存己显不足,需要开动脑力去挖掘,去采集,去分析,去加工,去思考……这时我就被推到了被动时态。我有些烦躁,有些疲惫,还有一些兴奋的余韵在延续,像伤食烧心的感觉,心情难以平静,因此,我要放一放,停一停再继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场休息过后,我还没有划出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界线来,却意外地想到了另一个动--自动。自动,既可以是主动的自动,也可以是被动的自动。它并非主动和被动的折中,而是主动或被动的延伸或自动化的定型。爱哭的孩子就是抢上,抢到了甜头儿,于是就继续抢,抢着抢着就抢成了习惯,见机就抢,抢成了自动自觉。先下手的享到了胜利的荣耀,就继续主动出手,习以为常,进而下意识地抢先手,由半自动而全自动。被动惯了,也会变成自动行为。总被人先发制人,就会惯于走后手棋,采取守势,久而久之,就养了自动防守的习惯。对方举手,你后退躲避;对方撤退,你依然后退躲避,因为被动防守已形成思维定式,一时难以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综观人的行为,自动往往是占主导地位的,没有八成,也会是超过半数的比重。因此,重点关注一下自动这一动,一定是大有益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1.思维应用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顾最近的书林笔记,大体上说的是思维方面的问题,而且,多倾向于说理,而少说事。我想,这可能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努力有关。所谓思维努力,是我捏造的一个词,就是想表达是否用力去思考的意思。由于我比较懒惰,浅尝辄止,有些事情想着想着就不想再深入下去了,或者满足于小小的深度或高度而急于陶醉了,致使有些问题想到半途而废,等看到他人沿着此路走到更远时,才觉得有些惋惜,我当时再努力一下或许也能触摸实质吧?为弥补这种思维努力之不足,我尝试着更新自己的思维定式。我似乎比较长于说理,短于说事。那我就补补短板,挑战一下自我,试着做几道应用题,看看成绩怎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机器人打架。将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思维定式作为限制标准,分别对两类机器人编程,然后,把它们投入战场,让它们PK,让电脑模拟演示,最后计算一下结果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不会编程,有兴趣的会编程的朋友可以参与玩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游戏可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机器人的对决增至三个机器人,四个机器人的打群架。1主打3被,或2主打2被,3主打1被,4主互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进而模拟:独狼(主动)与羊群(被动);狮群(主动)与野牛群(被动,半主动),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你真的开发出了这个游戏,盼你让我也看看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锻炼。医生嘱咐要锻炼身体。可是我懒于锻炼,特别是要专门辟出时间去键身,是我难以容忍的。但是,锻炼这件事还得做,怎么办?朋友们也有这种需要吧?你们是怎么解这道题的?我的答案很简单,就四个字,骑自行车。我骑车上下班,家里到单位来回20公里,约2小时。对我来说,一天之中这个运动量足够了。2个小时扔在路上,虽然可惜,但它承载了我上下班通勤任务,同时,在路上除了看看街景,也能想点事情。我有许多想法就是在骑行的过程中想到的,每当有火花闪现,我多是停车在手机里记上几笔,闲下来时做下整理,一篇笔记的雏形就出来了。今早上班的路上,我想到了本篇的内容,停车写下了“机器人互殴”字样备忘。现在,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联想,整理出今天的笔记。自3月14日开始写书林笔记以来,每天一篇坚持到今天没空档,部分地得益于路上的思考呢。至于锻炼效果,我不敢说很满意,至少还算可以。我的体重保持在62公斤左右,对于咱170的大个儿来说,属于标准体重。我的双腿有力,双臂也有点肌肉,算是四肢发达。(此事有医学证明,吉大一院心血管中心健康测试显示我是肌肉发达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实话,我骑车上下班确实挺累,单纯从骑车来说,我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的。可以说,在骑自行车上下班上,我是被动的,不很情愿的。但是,这种被动的行为,却替代了更为枯燥的健身锻炼,就增加了一点魅力。再加上,可以迸发出思想火花,为我思考人生助力,这就又增加了我对它的好感。我早已经很愉快地接受了此项运动,坚持到今天,已近10年矣。我想,不出意外,也许会再坚持他十年八年的,甚至更久,但愿如此,那是我所乐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面,我是接着上篇《主动、被动和自动》谈应用的,做了两道应用题,不知你对此有何评价?欢迎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2.父亲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从《金粉世家》里读出来许多东西,最集中的要算以金燕西和冷清秋为代表的夫妻关系和各自命运的问题了。我事先一再告诫自己,不要代入,不要把自己摆进书里去。但终于没有完全成功地阻止自己,在第四册快要结尾时,一定程度地产生了共鸣。现在我在想自己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不是公子,也不是小姐,应该是父亲的角色。进一步来说,不是金铨的视角,我不情愿拿金燕西当儿子,而是把冷清秋视为女儿,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不过,这次情况与以往有所不同。我在前面曾讲过,我现自我克制的能力提高,情绪管控得比较得力了,因此我并没有进入到书里“亲临”,去打架拉架,也没有跟他们生气和悲伤。而是,站在父亲的角度,进行反思和反省。我有几点感受始终萦绕于心,不吐不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女子当自立。婚姻生活中,很明白的事实摆在眼前,女子如不能养活自己,就得依靠丈夫来养。维系这种依赖关系,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失去部分的权力与自由。吃人家的饭,花人家的钱,你不说低眉顺眼,仰人鼻息吧,也腰杆硬不起来。除非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容颜是经不住岁月的考验的。有了这种依赖关系,就难于平等,什么自尊、自我啊,都要打打折了。谁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呢?这是规律,不服不行。自立,到现在尤其如此。你不能自立,除了父母,别人没有义务养你,即便缔结婚姻,也是顶着不平等条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父亲的责任。金燕西乃纨绔子弟,父亲死了,仍“纨”心不改,迅速败家落魄,妻离子散。这要归因于家教,说得直接点就是,子不教,父之过也。当然,也有母之过。但是,金铨死了,也无法追责了,追了也无法挽回损失。我们只好从中吸取教训,把他作为反面教材,以警示后人。正面教材也有很多,我前一段时间读的《德川家康》便是。确切地说,是小说里的德川家康后期的教子方式可以借鉴。德川家康到了最高位之时,依然生活简朴,吃粗粮,食淡蔬,极少饮酒。与此同时,他要求他的儿子也照他的办法做。不仅吃上面简朴,学习上要求也非常严格,在对待下属的关系上更加严苛。正因如此,德川家康的后代才能够子承父业。因疏于管教,或没有居安思危的家庭教育,金铨死后,树倒猢狲散,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尚有人扶,他们却无人扶,因此,迅速家道中落也是必然的。从中,我感受到的是父亲的责任,沉甸甸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关于爱情。我理解,爱情是双方的,互相的。同时,爱情也该是平等的。你爱我,我不爱你,你这叫单相思。你靠我养着,你是我的附庸,你要服从于我,包括对我的爱,这很难说叫做爱情。有人说,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是脱离物欲的,摆脱低俗的情感。如此的爱情,我也信其有,但恐怕不会多,也不会长久。只要爱情的双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人,他们的爱情难免为生活给染上色,从而回归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书读完了,感想还没有停止,或许将来还要回味,这很能说明点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3.反差和报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105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粉世家》将近结尾时,有一个情节文字很平实,但意味很浓厚,反差巨大,很给读者以报仇雪恨之感。这就是白秀珠“拿捏”金燕西的这一段文字。说的是金家正在分家、搬家之际,秀珠来电话找燕西说有急事要他去一趟,此时,燕西正有求于秀珠,不知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对他说,可不能在这关键时刻得罪了这位姑奶奶。可是,金太太有言在先,要燕西留在家里。燕西左右为难了片刻,还是将天枰倾向了秀珠。于是,打车飞奔白府。到得白府,得知秀珠正打麻将,不好打扰,托仆人传话说七爷来了。秀珠搓麻正酣,理都不理,吩咐让他等着。这一等就是个八小时,派人去催,半天回复麻将输了心情不好,继续等。最后,也没有传讯燕西,弄得燕西坐卧不安,好生尴尬。这种场合,有求于人,是不能得罪秀珠的,灵机一动,便写张便条告假,并说家里事急,我先回家,你这边一忙完了,我是随传随到,这才又打道回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种遭遇,对于金燕西来说,可能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他难以接受也属正常,因为他以前是主,人家是够着他,看着他的眼色行事的。现在呢,已经是客了,他落魄了,失势了,要有求于人。简而言之,现在的形势是主客易位了。也别怨人家势力眼,也别说人家态度变化快,谁让你财力不济,势力倾圮,技不如人呢?主客易位之后,你就该被主导,被轻视,被拿捏,你得认,不愿意接受也得接受。这该怎么说呢?好听点说是落难,话说得不好听点,这叫报应。仇富的人,包括我在内,可能看到这个报应来得这样迅速,心里很痛快,长长地呼一声:该!这书就到了精彩之处,或者是高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就琢磨,作者用什手法来达到这种说“该”的目的或者效果呢?想了多时,感觉有一条是比较恰当的,这就是用反差的写法,似很有效。在《金粉世家》里,以金铨的去世为分界线,前边他们是得势者,也就是主位,后边他们是失势者,变成了客位。主客易位,形势就发了剧烈的变化,像是江河倒流,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变化和反差,是有震撼力,可以制造足够的兴奋和刺激,以致发出慨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细加区分,这实际上是两回事。一个反差,它是一种手法,或者说是表达形式。一个是原理,什么原理呢?叫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服从这个报应原理了,就能给人以安慰和信心,加上巨大的反差势必大快人心;如果不按照这个原理走,人们就不爽,不解气,有愤青之士或许要找你算账也说不定。高明的作家往往不是一个回合就解决战斗,不要一浪拍到沙滩上就完事儿,他要把这对比的功夫做足,要把这报应拆开来细水长流地还回去,有点像千刀万剐,慢慢地折磨人,正是所谓的一波三折,千回百转,让人荡气回肠了才肯罢休。想我写的东西,大多直奔主题,很少做什么铺垫,很少给读者上点手段,我写我的,他看他的,因此,欠读者以吸引力,人家少来光顾,我也没啥好抱怨的,唯有自我努力吧,或者,也要兼顾一下读者的感受?关于这一点,我还要考虑考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4.愿为读书鼓与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三月中旬创建读书群以来,马不停蹄地忙到现在,“书林漫步公益读书群”已初具规模,小有成绩,成员达到了305人,分享美文530多篇,其中原创作品约占三分之一强。取得这样的成绩,使我倍感安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收获和感想,更增加了我运转和维护读书群的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促成若干对好友。如果大家互加好友,从理论上讲可以有305×304÷2=46360对好友。2个多月以来,通过这个平台,我新结识了10余位好友,现在群里大部分都是我的好友。我在朋友圈里能明显地看出,许多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以前不熟悉的好友朋友圈中,未点赞和发表评论还不知凡几,但肯定大量存在。无形之中,一张友谊之网悄悄地织成了。以书为媒,读书群发挥了交友平台的作用,这也是应有之意。没想到,组建读书群,我竟然扮演了“月老”的角色,也许会弄假成真,真的牵成几根红线也说不准啊。倘真如此,请朋友们一定别忘了发我一包喜糖。大家本就是出于公益,敞开心扉而来,希望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愿望部分地实现了,我很欣慰,也倍受鼓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学习和收获。从每个人身上学1条,就是300条,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实远不止300条,几位好友几乎每天都分享美文,一人就能贡献几十条,日积月累,又是一个海量的资源。我分明能看到,人们围绕读书津津乐道,面对学问侃侃而谈,此情此景,想一想都很美好,更不要说天天能够身处其中,怎么一个赏心悦目可以比拟!简直令人陶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传播和传承。读书群不是静止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动态的传播链条,信息可以实现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人,建一个群,吸引一群人,辐射和影响一大片。读书的道理一个人懂了没啥用,让更多的人懂了才有用。不仅是道理,还有知识和方法,都要广泛传承和传播,才能发挥作用,要不断地扩散,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让这燎原之火,清除枯枝败叶,展露丰腴大地,生出勃勃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做为一群之主,看似领袖群伦,实则一服务生尔。我愿意为大家做这种服务,如果能做出点成绩来,是我所乐见的。看着读书群焕发生机,我无比开心。我不奢望得什么大奖,也没希图粉丝三千五万的打赏,只要能为大众读书出一分力,尽一分心,就很知足了。我希望读书群不断发展壮大,不满足于几百个成员,而是要成千上万。我希望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一方群主,建一个群,汇聚一群热心的读书人,使读书群像雨后春笋般地成长。我们都是文化使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这使命就是传播正能量,传承精神文化,由己及人将阅读推向深入,推向大众,为文明和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5.提高思维能力的笨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思维很重要,是根性的东西。思维也有高阶低阶之分,高配低配之别。我相信,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高低,除了先天的基础,主要还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有的人祖传的聪明,见人所不能见,想人所不能想,他就是天才。但是,天才如果不能时时磨砺,慢慢地也会变成常人。有的人天生的愚笨,不能见人所见,想人所想,是所谓的庸才,比如我就是。但是,我们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渐渐地也能见人所见,想人所想,甚至超过常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得到提高的。怎么提高?用我的笨方法就是,苦学和勤思。前一段时间读一篇有关思维的文章,它里面就介绍了多达十四条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和建议。如果照着那些方法去做,我相信应该能起作用的吧?可惜,我没有亲自去验证一下,也因为没有系统的测量工具,无法得知到底其效果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没有验证,就不能否定人家的观点和方法。虽然我觉得十四条似乎太多了,只有三五条应该就足够了,但没有充分的理由去给人家简化或压缩,再则说了,感觉也不能做为判断的科学依据。对这十四条难以判断,那就只好暂时存疑,并将其作为参考的资料,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何提高思维能力?前边已经表明了我的观点,就是学习和思考两条。如果再扩展一下,那就是反复地训练或练习。这是有依据的,源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正经八本的名家名言呢。如果参照名言再造两句名言就是: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学习,究其根本,指向的就是思维。这一点我在前面的书林笔记中谈过,在此不再细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思考和练习,其道理大家皆懂,也不须赘述。只就时间管理和情境转换这两条说上两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时间管理。你的时间可分为自主和不由自主的时间。对前者你可以加以管理,对后者你管不着。在你能做主的时间里,给学习和思考划出一段或几段来,用于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时间管理无非是给你要做的事情划分时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划不出这个时间,或者花费的时间极少,那么你就不能指望迅速提升能力。因为,这也是一个实力的较量,是通过与众人作比较而得出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情境转换。这类似于时空转换,你刚刚还在看街边的风景,一忽儿之间,你的思绪来到了中学校园,或者想到了女朋友的笑容是那么妩媚动人,再或者考虑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来着?如果公式列的不对,计算结果出来,定会让人家笑话。我要说的,还是与思维训练有关。因为时间是可以立体使用的,比如走路,就可以把自己调到自动档,余下精力可以用于看风景,用于思考。情境转换就像电视调频道,从吉林卫视调到中央一套。你看了好一会风景了,可以把频道调到思考人生问题上;你游戏玩久了,可以换种方式,想想历史是循环地还是线性发展的,这都是可以随时转换。我在前边说到,我骑车上班一举三得,其中之一就是进行思维训练,构思笔记的内容,这就是情境转换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和夫人聊天,夫人问我,“怎么提高思维能力呢?”我回答说,学习和思考。之后,把这个题目作了一些拓展,遂成此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6.乱谈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因读《雪莱传》,发散一下思维,乱乱地谈谈诗词。为什么是乱谈,而不是正谈?是因为正谈我没有那份底气,换一句话说,是我对古今中外诗词了解太有限,根本没有资格去谈论它们。但是,读书引发了我的谈兴,不谈不足以表达这份心情,索性用一个乱字。“乱”外之意就是,允许我无知而犯错,请行家宽容和担待几分,就冲着我的这份热忱与执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大概拢一下思路,感觉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五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讲押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行、声和情三字押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国诗歌似也讲究押韵吧?刘易斯,詹姆斯,亚当斯,韵脚是斯,还是s或者th呢?我实在搞不明白这是押的中国韵还是外国韵了。我想,翻译中国古诗为外语肯定特难,把外语诗翻译为中文可能也挺困难,为何?因为国人一谈诗必谈韵,外国诗翻成中文而不押韵,读起来就没有诗味儿了。而要押韵,势必有改变原文的可能,改变原文,能不能影响原诗之精髓呢?我可说不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讲寓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外国诗估计在这一点上也是相通的。我读过泰戈尔的一本诗集,我看就有点寄意言情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讲用典。就是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便是用典。不知历史典故的,难于读懂,或者是一知半解。外国诗应该也用典,一整就把神话或圣经里的故事搬出来了,什么维纳斯,丘比特啊,还有什么宙斯啊,普罗米修斯什么的,这就相当于中国诗里的典故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讲规格。比如四言、五言、七言。四句、八句以及长诗。我的印象里,外国诗大多是长诗,几千行几万行,行吟诗人给你讲历史讲故事。我书架上拜伦的《唐璜》和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是长诗。除此之外,也有短诗,比如十四行诗。据说莎士比亚不仅写剧本,还是个写十四行诗的高手。我当年还模仿着作过一阵子十四行诗呢,后来发觉没有什么意思也就罢了。日本的俳句,由三句十七字组成,即:五字--七字--五字,也属短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讲对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就是工整的对仗。我不知外国诗讲不讲对仗,讲又是怎么对的?我没看到过这样的对仗,只好凭着猜测,胡乱地对两联吧:马里→牛津,新加坡→旧金山。怎么看还是汉语的对仗,虽然是外国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肯定是看出来了,这果真是乱谈。我连专业术语都弄不准,竟敢去对比,去评论,你得佩服我的勇气吧?还是回到开头,与开始照应一下。这本法国人安德烈.莫洛亚所著《雪莱传》,我读了近三分之一,竟然一首诗都没有出现,我怀疑是不是弄错了主角,这不是诗人雪莱的传记,而是另外一个也叫雪莱的人的传记。写到这里,我把书往后翻了翻确认一下,没错,是诗人雪莱的传记。只不过,作者切入的角度不同,他是以小说的体裁来做传的,而不是以诗作为主来写,因此,竟然让我对诗人产生怀疑。你没看前边我的“五讲”嘛,纯粹是望“名”生义,到现在为止,我连雪莱的一首诗都没看到,对读过的他的诗连一句都回忆不起来,可还是夸夸其谈了这么多。我很想再切题一些,与这本书联系得紧密点,但既然写出这么多了,舍不待删掉重来,还是保留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7.乱谈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时候我就发现,人是很顽固的,顽固就顽固在他的观念总要走回老路。我读过《蒋勋说唐诗》,也读过《蒋勋说宋词》,还读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关于诗词的书,但一张嘴评论,说的却是自己的一套“嗑儿”。我已弄不清自己的这套嗑儿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了。只是意识到,一旦要发表意见,它们总是争先恐后,不吐不快。尽管带着成见,也尽管带着误解,依然毫无滞碍地抢码。前篇对诗的乱谈就是一例,那可能融合了几家的观点,也可能混有自己的杜撰。我接下来要谈的词,或许更乱,用个滥字或许要恰当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词的排行榜。前一阵子,看我要没书可读了,爱民兄弟把珍藏的好书《李煜》借给我读。他说还有《纳兰词》,可惜翻箱倒柜也没找到。我就想,是哪个纳兰呢?纳兰性德还是纳兰容若?上网一查,恕我无知,他俩本是一人。于是我就读桃花潭水著的这本《李煜》。提起李煜,不能不联系到诗词排行榜。在我的心目中,在词的王国里,苏轼排第一,李煜排第二,第三有好几个人选,辛弃疾,李清照,毛泽东…看到后者,你一定说我是思维混乱。乱就乱吧,我的固有观念总是把毛主席的诗词与古诗词并排的,因为这些诗词太优秀了,也太像古诗词了,喜欢放到一起来比较和玩味,这有什么办法呢?在我的古诗词词典里,是有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席之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皇帝的诗词从哪里来?李煜是皇帝,也是诗人。如果说他的诗名或词名与当皇帝有关,莫不如说与他的去国丢江山关系更大。仅从皇帝会写诗和写诗数量这一面来说,李煜并不能登上排行榜。据说有的皇帝留下来了几千甚至上万首诗词,其中也不乏名言名句。有时我就很怀疑,当皇帝的日里万机前宫后宫地操心,忙着呢!哪有闲心作那么巨量的诗词呢?他们所谓的御制诗词,真是他们亲手所写吗?全部是他们自己所作,还是御用文人代笔?这个问题提出之后,我并没有去深究,就放那搁着。有天晚上在公园散步,听到一位老师模样的老者与一年轻人谈此话题,他说,某皇帝让一位诗人给他作诗,这位诗人有一次想拒绝,于是收到了一件御赐毒药和一套笔墨,让他二选一,诗人最后选择哪样了?我没听到结果,但这可能部分地回答了我上面的问题。至于李煜的诗词是否自己亲写的,我也没做过考察和研究。但我感觉像他的亲笔。因为他的诗词与他的人生经历太契合了,而且有他这种经历的,真是天下独一份。没有这种经历,没有这种切身感受,想写出那么呕心沥血荡气回肠的诗句,千难万难。查询李煜身边之人,能够担当此任,具备如彼大才之人似乎没有。那就剩下一种可能了,自己捉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本我还想谈谈现代人作词这件事,考虑到自己一首词也没作过,经验值为0,那谈起来岂不是瞎谈啊,还是不说为妙,省得丢人现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8.立言与传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谈完诗词,接下来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古人作诗作词作曲作文立言之作,它是怎么流传下来的?我想,一定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题目,并有完整的解释或答案。但是,我不想先去查阅文献和资料,想可着自己的库存和想像力去尽量发挥,然后,有必要的时候,再去学习和印证,进一步地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古人之著作,无非是通过这样的几种渠道流传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家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官宣。史志,地方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教育。学校、书院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演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贸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⑦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⑧宗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⑨民间传播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以想见,流传下来的多是精华,流传得越久,经典所占比重该当越大。从数量上推测,一个千年中,不敢说百不及一吧,估计也传不下来十分之一。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他们的相对完整的学说,现今能存几家呢?这个传播的过程,或许可用衰变的公式来计算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近现代,依然保留了上述大部分传播渠道和方式,但也增加了许多新传播媒介。从存储和传播的角度看主要是计算机和网络的进入,我们常接触的如影视传媒以及电子邮件、微信等等。现代技术背景下的传播,无论是数量和广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这是以前的时代无法比拟的。但是,储存和传播下去的毕竟是少数。我没有大数据可参考,只好拿自己当特殊样本来举例说明。今天葛师兄要我的以前《教育杂谈》方面的资料,我翻遍电脑和U盘,只找到零星的几篇,不及全部的十分之一。不知家里电脑是否有储存,如果家里也找不到,那我可能就要费些功夫了,把四本书从头到尾打一遍。大约六七十万字,估计一个暑期能打完。如果我找不到这些资料,还不想费功夫的话,那就情等着它们一点一点地遗失,用不了多久,就会踪迹皆无,归于乌有。算一算这才几年啊,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就几乎磨灭了,很现实,也很直观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面对这种直观的现实,我之前还有些纠结,现在已经看开了想通了并能接受了。不仅如此,我还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满足,因为我现在已部分地实现了立言和传播的愿望。自从有了微信和美篇以来,我一共写了的1100多篇文章,虽然够不上出版的水平,没有公开出版发行,但我也通过朋友圈和各种平台向外发行了。怎么说呢?算是自媒体私人公开发行吧?到今天为止,我的美篇阅读量近149万,也就意味着我的读者群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了。我私下以为,自己已不是万元户,而是响当当的百万富翁了。再看看那些谋求出书的人,好不容易出了一本书,费钱又费力,有的可能卖不上一万本,能不能赚钱且不论,或许还没有我的阅读量大。我们出书是为了什么?抛开那些名利,是为了有人读。只有人读,才有传播下去的可能性。没人读的书,就是保存它一万年又有什么意义?按照这条思路想来,我这本由1100多篇文章构成的并且在与日俱增的著作,既然有那么多人读了,传播的目的已经达到,还何必强求出版发行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到此处,我刚好看到群里好友周老的阅读量已达611万,是我的4倍还多。我立刻收敛了自己的骄傲情绪,给周老留言曰:向你学习!向你看齐!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9.《雪莱传》Ⅱ人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么一问,势必感觉突然,一时还真不好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的形象和面孔就在眼前浮现,张老三,李老四,红男绿女,眼花缭乱,你很难找到最恰当的词来形容他。或一个人,或几个人,或成千上万的一群人,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无法给他们划个界限圈起来,即使画了,圈了,也总有圈外的,或者虽圈到里边了但他似是而非并不确切。总之,这是一个难题。可能,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提出这个问题,就在寻找答案,但谁也不敢保证,他找到了终极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读法国人安德烈.莫洛亚著的《雪莱传》,这个问题就始终萦绕不去。我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有时想出了神,忘了去读,或者忘了在读什么,神游书外。令我苦恼的是,我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可是,联想到人类这么久都没能圆满解答这个问题,我也就有些释然了,我不着急,慢慢地找吧。这样安慰自己,平心静气,不刻意地去寻求正确答案了,回到书里,去读雪莱,还有拜伦,反倒使一些认识清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许作者也不好解答“雪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于是他略施小计,就把拜伦拉了进来,把两个人对比着写,逐渐地就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直至一些明确的细节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本书中,给拜伦的篇幅差不多占一半,如果从书的中间翻起,你很难判断这本书是专门写雪莱的,更可能得出结论--书名应该是《两诗人》--它是同时写雪莱与拜伦的一本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想,作者很会写文章,很能取巧,他运用对比法,轻松地就展现了一个雪莱的形象。不仅如此,还买一送一,读雪莱,送拜伦,让你产生占了很大便宜的幻觉。那么,就让我们对比着定义一下雪莱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相对于拜伦来说,雪莱是单纯的,而拜伦正相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相对雪莱来说,作风情感方面拜伦是淫乱的,而雪莱虽非纯洁还算不太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相对雪莱来说,生活方面拜伦是奢侈的,而雪莱简朴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拜伦是他自己情绪的奴隶,也是女人的奴隶,凡是稍为果断些的女子都能制御他。而雪莱好强,他把自己裹在坚实的核桃壳里,投进河里,甘当中流砥柱,顶住汹涌的急流,执意不肯让河水把他冲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拜伦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但他们两人都不了解世人;雪莱过于热爱世人,而拜伦却对他们爱得不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两人都有才能,这一点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在人格上,拜伦似不堪,雪莱似可取?也说不准这是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标题,我们来回答一下人是什么的问题。人是一个多面体,每一面都有不同的色泽和质地。单看一面或两面,很可能就把人的概念简单化片面化了,所以需多做观察。另外,人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你找到一个参照物,就可以对照得出本体的答案。如本书以拜伦为参照物,写出了一个相对的雪莱,就是一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人们往往把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信不信由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0.尺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是多元的,多维的,不是一元的一点,也不是二元的两点,而是一个n元1次方程组构成的点阵。当然,这只是静态的描述,还要加上时间的变量,形成一个动态的模型。其实用模型也是迫不得已之策,人哪有那么简单,用几个模型就可以概括的?只是没有更简便易懂的办法而已。下面提供几把尺子,从几个侧面来测量一下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活人与死人。尺子0这头是死人,尺子另一头10是活人。人生在世,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生死之间,也即在尺子中间能找到自己的住置。当身体强壮时,生死之值极大。当病弱濒死之时,此值接近于0。观吾年近六旬,又体弱多病,生死之值日损,已进入老年期,估值2~3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君子与小人。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孔夫子不会这么单纯,认为非君子即小人的哈。他只不过用这两极来比喻而已。处于两个极端的纯君子和纯小人,估计和上帝与魔鬼一样,只是极少数,甚至就是独一份,再甚至只是+0和∞吧?在他们之间,乃是芸芸众生。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这个区间中,有的人君子一些,有的人小人一些,有的亦君子亦小人一些,如此而已。吾当然想作君子,不想当小人。然而小人之劣根性难除,稍一放松它还可能疯狂生长,所以较理想的状态可能接近三七开,七分君子+三分小人,这就是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英雄与狗熊。当年煮酒论英雄时,刘备不肯认承自己是英雄,趁打雷之机装着受了惊吓,把酒杯摔到地上,他以为这就不是英雄之举,可以在曹操的面前蒙混过关了。这只是一种艺术处理的需要,哄哄观众而已。我不相信曹操就那么好骗,也不相信曹操只把人分为英雄和狗熊那么简单幼稚,即使没有我教他,他也该知道,英雄毕竟是极少数,狗熊也是如此,大多数的人既不英雄也不狗熊的。曹操的言外之意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狗熊,而是竞争对手,谁与他争雄,他的目的无非是对竞争对手进行威慑。有才能的人也属英雄的范围,无才无能是庸人,走到极端就纳入狗熊的范畴。想吾之才能平平,某些方面接近狗熊,尽管不愿接受,但总该坦诚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好人与坏人。谁也不愿做坏人,即使愿意,也不容易,估计和做个好人一样难。因为好人坏人是这把尺子的两端,是善与恶的极致,是善与恶的集大成者,岂是容易做到的?那么,大众只好安于它们之间的位置了。不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能向善而行,不以善小而不为,早晚你会趋于至善。反之,向恶而奔,不以恶小而为之,总有那么一天成为恶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还有几组,如友与敌、美与丑、亲与疏等等,都是测量的尺度,原理与上面几把尺子相同,可堪利用,可以量人,亦可量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1.无用之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向来我们都提倡学以致用,反对学而不用,或者不为用而学。正如射箭,没有靶子的习射是不被允许的。你那样做了,很可能被视为做无用功,或者是白白糟蹋箭枝,是个败家子。读书也是如此。你为了什么读书都可以,无论是考状元,考公务员,竞选附马爷,还是学习兵法,学习科技,这些都行。唯独没有目的,没有指向的读书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发现自己很不合学以致用之道。简单说就是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读书目标,不为这个,也不为那个。或许也有目标,但它隐藏得太深,深到潜意识里边了,深到我已无法探知的程度,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现在手头正读的是《中国文学史》,这是叶龙整理的钱穆先生的讲课稿。买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它的字大,行稀,每页不过三四百字,一会就能看几页,这个我喜欢,于是就买来读了。你若问我,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用?我可真答不出来。一是我没有文学史的考试,我无须为应考而读它。二是我不教文学史,干脆点说,我根本没教过课,我无须为备课讲课而读它。三是我的工作与文学史,甚至与文学也都不搭界,没有工作需要,我更无须用到它。可是,我还是读得挺顺畅,读得挺有意思,早起端起书来一读就是十来页,一天下来百八十页就读过去了。我到处找寻,读这本书的“用”在哪里?可是遍寻不到。为这本书的字大?好像不是。为了每页上面的字少行稀?似乎也不是。后来终于找到一点线索,兴趣。但兴趣是个什么用处呢?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为改变命运而读书的,有为找工作而读书的,有为黄金屋而读书的,有为颜如玉而读书的,这些都好理解,像箭靶子一样,明晃晃,亮晶晶的摆在眼前,你直奔主题就把这书读得理直气壮,读得名正言顺。而这兴趣是个什么东西呢?似有若无,似实而虚,虚无缥缈,没有斤两,不露痕迹,它怎么可以做为目标,当成目的?如果让你说为了兴趣而读书,我管保你喊不出铿锵有力的气魄来,多半有名不正言不顺甚至做贼心虚的感觉。我就常常为找不到读书的充分理由而烦恼,而焦虑,有时难免自责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往前翻页,刚读完的《雪莱传》有什么用?没有。再往前翻,读了大半的《柳如是别传》,读到快读不下去了,更是不知“用”在哪里。再往前翻,《二十四史》读到三国志部,搁在书架上已经落了一层薄灰,若说用处,“承灰”可算作一个。再再不翻了,总之是无用,无用之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嗬!这倒提醒我了,原来我读书是为了无用之用。什么叫做无用之用呢?就是用以外的用。如果你不理解,我可以举两个例子:①苹果是用,苹果树是无用之用;②房子是用,天地安置房子的空间是无用之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这样吧,不用之用,其实也是用,我为自己读书找到了用处,而不再心虚了。我把这无用之用也赠给诸君,望笑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2.建安文学知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愧是大师,读钱穆的讲课稿《中国文学史》确实长知识。仅读到建安文学这一部分,就澄清了好几个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名字的来历。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时值公元196年。献帝皇帝当的没啥名堂,甚至很窝囊,是被挟而令诸侯的天子,但建安文学的名头却是响当当的。不过,建安文学的成就和汉献帝本人的关系不大,至多是借用了他的年号而已。或者延伸点联想,是他主政之乱世,把文学衬托出来的吧?此前,提到建安文学,我能联想到曹氏父子等人,但从没想到过汉献帝,这回我总算知道了。如果说汉献帝的政绩实在乏善可陈的话,你可以说,至少他还贡献建安两个字给文学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文学的觉醒。书中说,建安时期,曹丕等人出现,欲以文章传后世以“立言”,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开始觉醒的时代。读到此,我不禁有个疑问:既然称此为觉醒时代,那么,之前的文学是在睡大觉吗?也不是的。原来,钱穆先生把魏晋以前的文学分为四个时代:即诗书时代、子史时代、骚赋时代以及最后一个是建安文学时代。从此之后,文学的路子变了,内容变了,形式变了,风格也变了。至于怎么变的,我且不说。总之,是与以往不同了,也许是以前的文学是与历史合并的不是独立的,也许以前的文学是政治的附庸,掺有杂质的,现在纯粹了许多,独立了许多,有如此诸般之变化,所以称其为觉醒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兄弟的排名。我承认,从文才和文名上来说,一直以来就把曹植排在曹丕的前面。在我的印象里,曹丕似乎不是个文人,不是个诗人,而曹植才是真正的文人,真正的诗人,他要比曹丕高明许多。特别是那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真是太有才了,太值得同情了,曹丕这个恶人,只为争权夺位,他怎么可以与曹植相比?但是,这次读钱穆先生的讲稿,却颠覆了我的这一观念。钱先生说,曹丕应排在曹植的前面,并引用王夫之的评论说,“曹子建之于桓,有仙凡之别。而人称子建,不知子桓,俗论大抵如此。”此处指曹丕是仙,曹植是凡。不知你能否同意此观点,无论是从感情上说,还是从先入为主的观念上讲,我都有些接受不了。但,事实可能真的如此。这就产生了矛盾,具体怎么认定,还是留给专家们,我们且把它先放一放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曹操的愿望。曹操写了很多诗,最有名的当是《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有《薤露行》(薤,读谢)。描写董卓作乱,火烧洛邑,一片焦土,人民水深火热,惨不忍睹的情景。钱先生说,曹操之所以要平定董卓等为乱诸侯,并非为个人私欲,而是感恩图报之故。并说他的本心,只望晚年在谯县之东僻处建一书斋,于夏秋两季读书,春冬两季则外出打猎,在草泽山野与农夫樵民为伍,与世隔绝以度余年。曹操的愿望倒是颇合吾意,也与当下世人的愿望相近。但是,愿望虽美好,他却是心不由己,无法实现了。后人是该替他惋惜?还是该嘲笑他呢?还是各随己便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建安文学,不止三曹,若想多了解,深挖去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3.文艺的兴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这个标题,文艺的兴衰,虽说这个题目有点大,但我还是想表达一下对这类问题的想法。究其原因,是最近读的书很杂,有诗,有词,有文学史,有小说,有戏剧,还有人物传记等等。读这些书,总不免让我发出一些联想:什么时候出诗人?什么时候盛行小说?什么时候文艺衰落?为什么是唐诗宋词元曲而非别的?为什么有的朝代又万马齐喑?以上种种疑问,均与文艺的兴衰有关,也就是与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关,如果能找到答案,不仅满足好奇心,也肯会增加一些文艺的,也是史学的学问或理论的吧?但是,我只是泛泛而读的读者,读书杂而乱,广而不专,还懒于钻研,再加上对于文艺理论方面了解实在库存有限,认识肤浅,不足以系统地圆满地解答这些问题。那么,只好像拨丝一般,抽出几条线索来说说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饱暖思淫欲。饱暖是前提,是基础,吃不饱穿不暖,就一心往吃饱穿暖上用心思,哪有余暇想别个?淫欲,可以理解成文艺的代名词,只不过它是泛指,文艺是专指而已。吃饱了穿暖了,衣食无忧了,就想起了,也才有工夫想那浪漫的事--文艺。淫欲,也可照字面的意思理解,有了这种欲望,再采取下一步行动,比如找到配偶,孕育几个孩子,可以接续下一代。照字面直译,也要具备饱暖这个前提的。没有饱暖,浪漫需要饥寒配合;没有饱暖,即便有了下一代,也难以养活。不难看出,两者的道理是相同的,这当真是大实话,一语道破天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仓廪实而知礼仪。这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的。老百姓丰衣足食了,也就好统治了,有法律,他会去遵守,有礼仪制度,他愿意去讲究,有文明礼貌歌舞,他高兴去唱去跳,有高雅的文艺,他乐不得去玩呢。反之,啼饥号寒,跟你讲什么礼呀仪的呢?不仅不讲,恐怕只会骂爹骂娘没礼貌,让他唱,他只会唱那难受的《莲花落》《流浪歌》,让他跳,没准什么时候揭竿而起跟你耍大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出诗人还是盛世出诗人?我始终不愿接受这个观点,总觉得这样的诗人“幸”得不光明正大,甚至怀疑他们有发国难财的嫌疑。为什么?很简单,大家都挨饿受冻,家破人亡之时,诗人在干什么?他却怎得一方净土作长篇大论,感人间苦难之大慨?若是后世和事后之人可也,当世当场之人,不可原谅,他在我这里首先就过不了关。若说盛世出诗人,盛世出文艺,这话我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其实都是盛世之表现,用不着去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先就说到这里,急就章,匆匆不及仔细整理思路,难免言失,如有不当,请诸君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4.八大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启兄亲寄文集《芦根集》,接书欣欣然。与刘启兄初识于二十余年前,不久即仰而慕之,随后交往增多,愈交愈亲,正如佳酿,年愈久,味愈醇,如今,已成知交挚友。吾发微信曰:一定好好拜读,还要写读后感。翻开目录,略做浏览,见大部诗文已在朋友圈中品过。但那是在屏上,总觉隔着一段距离,不那么真实,现在印到纸上,捧在手里实实在在,立刻拉近了距离,仿佛刘启兄就坐在对桌,和我拉着家常。下班骑车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这《芦根集》的读后感该怎样写,中途两次停车在手机上记下了提纲,现在迫不及待要写下来,争取明早就发到群里,给刘启兄一个回应,或许是一份惊喜。根据路上的构思,我把对刘启兄的印象描述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善言。刘启兄颇善言谈,无论课上课下,有理有据,滔滔不绝,讲住了学生,讲住了同事,讲住了领导,讲住了朋友,甚至讲住路人,可谓铁嘴一张,说遍省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善写。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写得一手好文,更难能可贵的是,写得一手好打油诗,借用网友给书林漫步的评语转赠刘启兄也颇合适:打得一手好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善笑。和刘启兄唠嗑,能医好轻度抑郁症,即便重度抑郁也能缓解,其幽默与诙谐不亚于一味开心良药,确能治病,不信你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如你第一次和刘启兄见面,唠上三分钟的嗑,如果你一声也不笑的话,我敢保你会见的一定是假刘启。他就是这样的人,自己善笑,也善于调动别人的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善饮。刘启兄到底有多大酒量,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个谜。这么多年的交往下来,我就没看到他喝醉过,至多是酒后愈加兴奋,面色更红,笑声更响,谈兴更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善交。刘启兄的朋友遍天下,即便在天涯海角,一个礼拜也可以七天有朋友请客。他的朋友有文坛高手,有杏坛高手,也有酒坛高手,当真配得上那句诗所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给者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善学。刘启兄学历不高,主要靠自学成材,不善学岂能有此成就?由农村学校而进城,由教师而校长,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又学,堪称学习的典范。历任十一高中、一实验东光以及二中精致等多所学校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⑦善教。刘启兄饱学善教,桃李满天下。四十余年教龄,弟子没有五千亦有三千, 从数量上可与孔夫子比比。他的弟子遍布各条战线,其中不乏清北港常之名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⑧善行。刘启兄不仅思维敏捷,而且行动迅速,是个急性子之人,又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之人。刘启兄走路带风,办事干净利落,纵然是喝酒,也都是酒到杯干,不甘人后。和这人交往,只有一字,爽!另外,刘启兄仗义疏财,有求必应,颇有善行,朋友们是有目共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结以上诸条,刘启兄善言、善写、善笑、善饮、善交、善学、善教、善行,真乃八大善人者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5.唐宋八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53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中国文学史》里,唐宋八大家占了三篇半的篇幅。钱穆先生在讲稿里重点讲了四大家,简要点了一下其余四大家,相当于为八人做了一个简传。此前,我只读过《苏东坡传》和《王安石传》,其余六人的传记未曾读过。读了他们的简传,也算是填补了一些空白。下面摘录一些所学到的趣闻轶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韩愈。读过韩愈之后,我有两个反应:一是将来一定要系统地读一下韩愈的诗文,尤其是他的古文,好好地体会一下他文以载道的道。二是去买韩愈传来读,像读苏东坡和王安石传一样认真对待,不知有没有可心的读本,这个稍后要去找找。关于韩愈,钱先生由他的《送穷命》引出其两次赶考的故事。说第一次韩愈考进士,主考官是陆贽,考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这虽是韩愈拿手好戏,但不幸他落榜了。第二年,复习一年再考,主考官依然是陆贽,考题依然是“不迁怒不贰过论”。请注意,韩愈的答卷依然与上年雷同。但是,结果这次韩愈中榜了,不仅中榜,且中的是第一名。这真可谓是“三同”“一不同”,同考官,同考题,同答案,两次考试结果却截然不同。对此我很怀疑,因为这实在有悖常理,漏洞很多。按说钱先生不会拿读者开玩笑,编一个故事骗人。如果真有其事,那就只好承认是命运弄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柳宗元。唐代古文家以韩柳并称,两人也是进入八大家的唐朝唯二选手。韩愈当时提倡古文,提倡复古,其中最得力的助手便是柳宗元。柳与韩虽都推崇古文,但他们的主攻方向不同。韩愈是一个全能型的选手,而柳宗元善长写精短的山水游记。柳宗元仕途不顺,屡被贬谪,在被贬永州期间,连续写了八篇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合称为“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是我们较熟悉的柳宗元的名篇。柳宗元被贬柳州时住在柳江边上,广植柳树。他的一位好友为他作诗一首:“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柳宗元回赠一首《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好要你知道,什么是文人之间的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欧阳修。字永叔,四十岁时被贬滁州时自号醉翁。后来在琅琊山与智仙法师交好,智仙为欧阳修盖了一座亭子,取名“醉翁亭”。后来欧阳修写了一篇《醉翁亭记》,首句是“环滁皆山也…”成为名篇。有人说,欧阳修的学问成就在“三上”,即马上、厕上和枕上。还有“三余”,傍晚,一日之余;冬天,一年之余;再加上雨天,算是日常之余吧?欧阳修就是不放过“三上”“三余”任何一点碎片时间,手不释卷,经不离手,才成就了文学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王安石。某次出游,首到管仲鲍叔牙庙题诗云:“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次至伯夷叔齐庙复题诗云:“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馋一生,利不归己。”后见啍哈二将庙再题诗云:“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同游人不解其意,便向司马光请教,司马光曰:三个谜面同一谜底:筷子也。由此可见,拗相公偶尔也会调一下皮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八大家就记这些。我想,钱先生的课生动如此,不知那些亲耳聆听者该有多么地幸运,真让人向往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6.文学史上的钱氏定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本意只是抄录钱先生充满个性的独特的文学史观,这对于我来说皆是新奇的东西,因此冠以钱氏二字。用上定律一词,可能不够精准,一时还没找到更恰当的词,姑且借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今人认为文学是进化的,所谓新文学出,旧文学告退,这是不对的。到了宋代,诗仍是存在的,不过多了词……(按,以下是我的感悟)我理解,文学并非遵循进化论理论的,文学是可以新旧“物种”并存的。也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诗是文学的大宗,词是文学的小宗。后来又由词而分演出曲,曲又是词的小宗。故如后来分演出白话诗,但不能将古诗切断,它是连贯相承的。不懂诗的人,绝不会作词。(按,我)恕我愚笨,我怎么看怎么确信,曲是诗的外孙。也不知我这样推理对不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诗何以会分演出词?此两种体之不同,由于用处不同,对象不同,题材不同,即是诗所无法表达的,则由词来讲……与诗含有阳性的美不同,词是柔性的。(按,我)在此之前,我一直没有弄明白诗和词的关系,只是从字上来区分,字句工整的一般为诗,字数不等的,可归为诗,如此而已。现在又多明白了儿点。总归,词还是诗,但诗可以不是词,大概就是这样吧。因此,作词的人,应该都会作诗,而会作诗的人,不一定会作词。无论是作诗,还是作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诗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诗经》和《楚辞》中的《九歌》本来可唱,汉赋不能唱,但乐府可唱,唐诗中之绝句可唱,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可唱的。词是从绝句演变下来,也可以唱。(按,我)以后,如果分不清是诗还是词的话,也可以唱唱试试,哪个能唱便将其归为词,不能唱的归为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民间文学的演进是由词而曲,再由曲演进到传奇,然后再演变为剧。(按,我)这样归结起来,脉络似乎就清晰了起来,想想,很有道理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唐代之所以能把小说这个文体发展起来,搞得红红火火,其原因有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是唐代科举有一规定,考生除参加临场考试,尚可携带平日的习作,给前辈进士出身的著名学者观看,称为“温卷”。其目的是可以场外加分。进士科考的是诗赋,温卷也交诗赋,难免使考官感到枯燥,使人厌烦。因此,考生们事先创作了小说体裁的传奇故事,使前辈们翻看时当作消遣之用,并且容易引起前辈们的兴趣和好感,给予好评,因此创造出《虬髯客传》一类小说传奇。前辈们看的只是考生们的文笔如何,于是考生竞相创作富有趣味和刺激的小说体裁作品,以便科举考试顺利成功。钱先生说,这是唐代开创的中国散文体中,小说发展的重要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是中国文学中的小说发展起因是: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中从佛学经典中演绎出来的佛教故事,其实就是一些神话与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了以上两个原因,唐代小说遂大为盛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正式的文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按,我)以上定律均出自钱穆,后边几个红评论是我从中榨取的剩余价值。如与当初买此书的意图(字大行稀)来对比核算的话,我可算是赚大发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7.初读易卜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初次读易卜生的作品,它们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组成的《易卜生戏剧四种》。以前只听说过《玩偶之家》是他的代表作,已记不清是由哪一本书引荐来的了,反正就买了,买到手一看,《玩偶之家》在其中,这就行了,其他三篇稍带读读也不错。于是,从《社会支柱》开始读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部剧写的是一个小镇里的头面人物,他开船厂,做各种生意,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他几乎可以左右地方经济,沿海修铁路的计划,就因威胁到他的船运生意而让他搅黄了。回过头来,他策划支持修建一条内陆铁路,并暗中收购沿线森林矿产等资源以谋取巨额利润。话说十五年前,他与人私通做下丑事,却让别人顶替罪名撵到海外,借此转嫁了危机和坏名声。而他自己呢,经过一番神操作,竟然做上了地方上的名流,所谓的社会支柱。当顶罪之人回来欲揭穿他时,他动了杀人灭口的心思,想借一条在他船厂维修必沉无疑的美国船将其埋葬大海。出乎意料之外,他的儿子竟然也登上了那条将沉之船欲逃到美国。戏剧的高潮在群众拥戴他为社会支柱的游行中到来。在他得知“仇人”没乘那条美国船,而亲生儿子却藏身船仓之中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时,又有消息传来,那条美国船没有出海,他的妻子把他们的儿子找了回来,他又受到了第二波猛烈的刺激。这回是良心的折磨,是对灵魂的震撼,于是,他翻然醒悟,他忏悔了,公开了自己的谎言和丑行,欲求得民众的宽恕和谅解。剧终时,他的表大姨子为他总结说,你不是什么社会支柱,真理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才是。怎么说呢?就这部剧的结局来说,没有糟到不可救药的程度,还算是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深知,我的语言苍白无力,平板麻木,这可能是由于这部戏剧的精彩把我给比下去了吧?反衬,是反衬作用使然。不过这样也好,我的平淡,我的死板,不也能把《社会支柱》这部戏剧给反衬上去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另外,我还有一点感受,读外国小说,人名难记,特别是这种多角色的戏剧,尤其难记。我在前半部分花了许多精力去对号入座,书读完了,甚至有两三个重要角色还没有对上号,不知其究为何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不是翻译的过错,只好自己苦恼,谁让你老了呢!谁让你记忆减退反应迟钝呢?说到这一点,就遇到了一个矛盾。我曾想过,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以适应老年人的节奏,搞搞慢阅读。但经过试验,效果不算理想。以正常速度读,反应且跟不上趟,停下来再读,甚至把前边记住的角色都给忘了,那要多花很多功夫的。我又走到了反面,莫不如紧凑一点,集中注意力读多读长一些,或许还能发挥瞬时记忆的效力,使记忆保持时间长一些。这后一种我还没尝试,不知能否克服这个难题。就让我在下一部戏剧里试试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8.写在有女未嫁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易卜生戏剧四种》之二是《玩偶之家》。可能是此剧较短,也可能是我加快了速度想试试这样能不能克服上篇所说困难的原因,虽没一气呵成,也算两气呵成读完了。我觉得这一部比上一部精练,也更精彩,对我的触动更大,让我不自觉地就代入并联系到自身上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玩偶之家》前,我没有给自己剧透,我要猜一猜谁是玩偶,谁又是玩者?随着剧情的进展,我曾一度猜测,放债之人是玩者,他会借机要挟和讹诈这对年轻的夫妇,把他们当成玩偶来耍弄,以达到自己的私利,直到把他们榨干为止。读着读着,往后翻翻,才发现已经快到剧终了,还没有出现我预想的“逼宫”的剧情,没有出现血腥的场景。读到此处,我都有些替易卜生着急了,怎么搞的?卑鄙的敲诈怎么还不上演?险恶的嘴脸什么时候暴露?再不高潮你怎么收场?直到读到最后一场,才真相大白。娜拉,是玩偶,她的父亲和丈夫,有意无意之间扮演着玩者的角色。同时,娜拉又是玩者,她把三个孩子当成玩偶。原来如此。看来,我只猜对了一半,不,是一半的一半的一半,把玩偶猜对了一半,而把娜拉的丈夫和父亲还有娜拉本人这些玩者都给忽略了。《玩偶之家》最后的结局是这么处理的,放债之人终止了要挟,娜拉离开丈夫,要摆脱玩偶和玩者的角色。摆在娜拉面前的路还很长,她要去成长,她要去找回自己,她要去活成自己。这个结局既不十分圆满,也不是很理想,但是,深值玩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掩卷沉思,渐渐地产生了焦虑,我的心不禁纠结起来。我家正是有女长成未嫁时,值此关头,读《玩偶之家》,真有种当头棒喝般的震撼。我在反思,作为父母,我们是怎么对待女儿的?我们有没有把她当成玩偶,自己充当着玩者的角色而不自知?回顾以往和现实的种种,心中产生一丝不安,无须回避,“玩”的因素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我们对女儿是有一些宠着、惯着和哄着,也有一些玩着的,但还不至于腻爱的程度,未达到玩偶的程度。还好,后果也许不是很严重,用用心估计可以挽回。那么,怎么去修正和弥补?这是我们自己的功课,在此不便过多透露。至于女儿,我的想法,是把这本书推荐给女儿读读,并给她留几道思考题:为什么要成家?要做一个什么样妻子?成家之后要怎么过好日子?如果把这些问题考虑成熟了,有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了,建议他们去民政局扯证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玩偶,也不仅限于女子,用在男子身上也是同理。那被玩惨了,玩残了的巨婴还少见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上一篇有位朋友在评论里提出,想知道我对易卜生作品有什么深刻认识和评价,在此我简单谈三点看法:一是作者的眼光深邃,能见人所不见人性之善恶。二是心存仁慈,相信最终人是向善的。三是手法老道,善于制造悬念,最后奇峰突起,能紧紧地抓住观众,在人心里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是我从他的前两部作品中领会出来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肯定存在局限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9.《易卜生戏剧四种》ll兄弟打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群鬼》,老实承认,我没看懂,也不想再细究了。因为作者可能也不会明确宣布,他想告诉你的就是什么什么,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他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有许多,也可能只有一条,比如这个是人,那个是鬼,这个像人,那个像鬼,等等,他眼里所见,真的就是一群鬼。但是,在读者看来,却不见得都是鬼,或者在读者的心中,尚无鬼的概念,那他怎么可能见鬼呢?真是见鬼!总之,《群鬼》这部剧,我说不出它的精彩,也挑不出它的毛病,如此含糊放过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人民公敌》,倒可议论两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主要剧情。当真是兄弟阋于墙,但并非一致对外。哥俩,一个是市长,一个是医生。一个为官哥哥,一个是钉子户弟弟。都是以人民的名义,为一件环境污染的疗养工程打架。弟弟说水污染,致人病,要彻底整治;一个说大整不行,太花钱,影响经济效益和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于是两人拉帮结派,以媒体为喉舌,以讲演为手段,你来我往,此消彼长,合纵连横,拉拢腐蚀,三十六计使尽,终不免呜噢乱叫,大打出手。最后,市长哥哥给医生弟弟加一个罪名,人民公敌,一个大帽子差点压趴弟弟,这才稍占上风。之后,要巩固战果,便想方设法要把钉子户起出去,让他没有机会再捣乱再破坏。但这钉子户弟弟也不是好惹的,就是钉住不走,想打持久战,官哥哥还真没辙。弟弟虽然被大多数孤立了,他还有极少数的支持,暂时还有一些势力和一小块阵地可守。于是,战斗陷于僵持阶段。至此剧终,最后谁胜谁败?走向如何?只好让我们瞎猜去了。也许哥哥胜,也许弟弟胜,也许一时难分胜负,他们俩都被扫下舞台,这谁能说得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请注意辩方观点和论据。弟弟的观点是,“真理和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那结实的多数派。”他要打倒“真理完全属于多数派”这句谎话。他进而提出论据和论证说:“……一条普通真理的寿命照例不过十七八年,或者至多二十年,轻易不会再长了。年纪那么大的真理总是非常衰弱无力,然而偏偏要到那时候多数派才肯把它们接受下来,当作滋养品推荐给社会。我可以告诉你们,那种食料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我是医生,这话你们可以相信。这些‘多数派真理’好像隔年的醃猪肉,好像霉烂的臭火腿,社会上的道德坏血病都是它们传播的。”最后,他又强调说明:“我的本题是:群众,多数派,可恶的结实的多数派--他们正是制造瘟疫、毒害咱们精神生活根源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我无权评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我都看出来一点意思了,这弟弟是以医生的眼光看待真理,从人的疾病引申到社会的疾病上来,他的眼里皆是病啊!至于他的市长哥哥,可能真是弟弟嘴中的大多数代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为是兄弟打架,我不想靠得太前去拉架,让他们打去吧,我乐得坐山观虎斗,看看热闹,还能写篇读后感凑个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0.《起初纪年》ll初读王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起来这真有可能是第一次读王朔,以前也就听说过他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个书名起得挺有意思,据说也很火了一阵子,但终归没有拿到手里读一读。也许曾经拿到手里翻过,可以肯定的是,至今一点印象也找不到了,终归为我没读,这一次就给他来个破初。之所以一口气买了王朔的8本书,分两次才捣腾回家,是因为读书群里耀辉女士的推荐,她把《起初竹年》照片放群里,说这本书她亲自读过,不错。于是我就上京东去搜,挑来选去,买了这个8件套的,近300元。心想,写得好也还罢了,如果读得不如意,我会后悔花这笔钱的。但只读了《起初纪年》的50多页,便觉得这点钱花的值了。归结起来说,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有3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打开的方式。从说的角度讲,说别人的事,也可以是说自己的事,归根结底还是说别人的事,所以,轻松自在得多了。有的人走的是严谨的路子,把自己弄得绷绷紧,稍一过力就要炸裂或崩溃似的,费劲。以这种自由式起手,虽有大框框限制,自由发挥的空间仍然巨大,可以信马由缰,从容淡定。出发了就好,至于目标,可有可无。你没有非实现的目标不可,你讲不讲,你讲多讲少,不影响汉武帝的声名,不须对刘彻负责。你讲好也好,讲坏也罢,也不大会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至多是为读者提供了一枚王朔版的汉武帝罢了。总而言之,讲这故事没啥负担。从听的方面讲,你用不着屏住呼吸大气不出二气不进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大可放松,开心了你就笑笑,生气了就骂两句,岂不挺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安放的位置。没找到这个故事之前,王朔的意思是,他的思想和感情无处安放。找到这个故事后,他的心就落体儿了。是的,不能不佩服他的高屋建瓴,我能想象那种松快的感觉。汉武帝,一下子站到了最高处,真有登极的赶脚。站到这里,想看哪看哪儿,想看谁就看谁,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要不然就有人说呢,自由在高处。这个位置找得好,既不玷辱古人,又不开罪今人,狡猾,值得学习借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叙述的语言。以前乐意咬文嚼字,见了别字闹心,自己写了别字又怕磕碜,因此很注重遣词造句,力求斯文客气,唯恐有些纰漏,弄得脸僵心硬的。看了王朔此书文字,初时不屑,继而接受,随后悦纳了。内谁内啥内人内事的京话,乃个能经得住,经不起,一下子突破了我的语言障碍。这种叙述方式,我喜欢。不仅听着顺遛,以后很可能被顺过去,自己写东西也走一走这条路子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我是……这个问题我还在犹豫,代不代入有时也不是可预期或可设定的,那要看王朔的这部书有没有这股魔力。虽然前三脚踢得挺好,后面有没有出息还有待考验,毕竟是700页的大书,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咱们走着瞧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1.换一种玩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王朔犯有“命名恐惧症”的时候,其实不止是对小说中人物起名的恐惧,还应该包括给小说本身起名的恐惧。要我看,这个《起初纪年》的书名起得并不理想,它只是表达了时间这一种维度,没有表达出更主要的人物这个维度。若要我帮帮王朔的话,我给他一个建议,书名可以定为《汉武帝自传》,然后作者署名是:王朔。这个主意,我不知道王朔先生是否同意,虽然他没求我,我还是把这个建议赠给他,他要不要我就不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可能问我为什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自传还有别人写的,这不是自我矛盾是什么?我悄悄地告诉你,事实上自我矛盾还真就是事实真相,或者是作者的本意。我估计这篇文章王朔先生大概率看不到,也就不会做出回应。如果碰巧发生了小概率事件,他老人家偶然看到了(他比我吃长10岁),他一定墙裂同意我的观点。不仅如此,受我的启发,他立马就能给这本小说起出第二个名字:《王朔自传》,作者:汉武帝。如果不信,那我们就腈等着小概率事件发生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什么起这样两个新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合乎逻辑推导出来的。什么逻辑?穿越逻辑。王朔先生在三维空间呆腻了,就到四维空间里去耍耍,就耍出了这部小说。所谓四维,就是给三维空间加上一个时间弹簧。你只要坐到弹簧的头部,嘣地一下,就能把你弹回过去,西汉初年,咣当落地,王朔成了汉武帝。当汉武帝也玩腻了时,他就坐到弹簧头上,嘣地一声,把他弹到了今天,摇身一变,他成了王朔。这就是我推导的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发现这本小说的秘密,也即王朔和汉武帝的秘密。现在来说,王朔版的汉武帝,已广为人知。追溯过去,汉武帝版的王朔,不知那个年月的人们知不知,这得去问王朔或汉武帝本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明眼人可能马上就会听到,王朔先生这是换了一种玩法。我因为这是读王朔的第一本书,孤独求败,没法比较,不知他是新玩法还是旧玩法。凭感觉,凭前50页里种种的猪思马季,我认为他是实现了玩的升级换代,尝试着做玩的转型,而且已经实现了突破。眼下,穿越,已经不新鲜了,但对于没玩过的人应该还是新鲜的吧。再说了,穿越两字,已不足以表达这种文体的精神实质。什么才算恰当呢?扮演+进入+混同,最后不分你我,这才接近这种玩法的核心,总之就是这么个意思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朔先生用这种新玩法写了本《汉武帝自传》,带领一帮难兄难弟可劲儿玩,其直接后果是,他本人玩得不亦乐乎。其间接后果是,读者们受这种新玩法的吸引,被牵进了历史的藩篱而不自知,还自报奋勇地参乎进来,玩地也是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2.闲书之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起读书,本是一件挺正经的事,可是一提起读小说来,说法就不一样了。从我这块来说,总赶脚是虚度光阴,没那么理直气壮。以前我都是手头准备两三本书,一两本闲书,加上一本正经书。一大清早起来,用功,先抄起正经书,比如二十四史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啥地读起,这时头脑清醒,记东西快,适合学习。其他闲暇和零碎时间用来读闲书,躺到床上也是,主要读是小说。如果我赶上某一天早起,正经书恰好读完,一时又找不到替代品,只好看闲书。这个时候,心里就总是画魂儿,觉得大好时光不干正事,有些可惜,有些惭愧。可是今儿早起,拿起王朔的《起初纪年》就读,一气读了20多页,心里并没漾起往昔的愧疚。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已有些日子是这样子的了,看来自己的心态在发生变化。我挺纳闷,这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接受了读闲书这个事实吧?或者说是给闲书以应有的地位了吧?那么,闲书为什么能被正名,我琢磨着或许是有如下的理由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塑造和刷新自我的过程。不知道是谁的名言警句,也可能是我把几个人的话捏到一起,算是半个独创吧,是这样说的:“你所读书的加总就是你,你就是你所读的书。”我最近读王朔,就在自身某处加入了一点“痞”元素,加入了一丝京腔京味和玩世不恭,这从近几期《书林笔记》中能觉察出来。我想,这些新元素可能兴通一些日子,可能常驻,更可能随着我下一阵子读别样的书而消失或沉淀下来。能加入到自己身上,搅拌搅拌能浑然一体,正经书可以,闲书也可以做为这种材料,上边就是一例。随着你的阅(读)历的增加,你的身上就汇聚了所读之书的成分,逐渐内化为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情绪感情器官的锻炼。感情就像身体,用进废退,不练不行。读小说,其实是在模拟和演练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情绪和情感的应用。一个人什么书也不读,什么盐料也不进,他就会变得麻木不仁。时间久了,可能都不会笑也不会哭成了老年痴呆症。为了防止或减缓这种情绪功能减退,读闲书无疑是个好办法。那滑稽的喜剧是专门练喜笑的,那凄惨的悲剧是专门练哀哭的,还有残暴的是练习愤怒的……总之能调动各种情绪,使人心活起来,这活就是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增长生活经验和社会旅历。从书的角度讲,小说是生活的最大的主流学问。这和讲科学的书籍一样,对人是有用的。它能提出问解,解决问题。它展示给人的形式方式不仅通俗易懂,还寓教于乐,无形之中就发挥了作用。更为优越的是,它是人所不能替代的好老师,比如隐私问题的解决,有时即使是向母亲也张不开口,但书能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除此之外,还有,但我不多说了,有这几条足矣,今后,再读小说之类的闲书,大可理直气壮地读,无须像做贼那样心虚了,因为,闲书亦有闲书的功用。夫人再喊我干活的时候,我便回她:看书呢,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3.人称变化的背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起初纪年》到马邑之战时,刚过了本书的五分之一,画风就一转,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了。是什么原因呢?虽然王朔有言在先,但并没说出具体原因。我把这事拿到自己身上一衡量,以小人之心了一下,似乎就有了些眉目。本着“两端固定中间过程任性发挥”的著史原则(此观点是我读马伯庸《风起陇西》时总结出来的。现放弃申请专利权,你如看中了这句话可随便使用,无须通禀和致谢),我猜话风转变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玩到一定程度该换个花样了。此时汉武帝由少年到青年,玩也玩得差不多了,该收拢玩心干点正经事了。而正经事干起来,都要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往往不合少年习性,没啥大意思,不仅没意思,还累人,板人。所以,换了是我,也该考虑调整一下思路,变一变内容或方法,以保持对所做之事的新鲜感。那么,倦了,没趣了,就换换人吧。“我”休息一下,“上”替换我出场吧。就这么定了,不过,说好了,呆会儿指不定来了兴趣我还要上场的呢,位子得给我保留。偶尔,我胡汉三还要回来客串一下子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内心里俩人打架了。王朔对于汉武帝来说,既是先知,又会马后课。如果给我权力,我要按着经过修正的理想的形象来写,而不是原来的有缺陷或有失误的版本去写。而从汉武帝本人的角度讲,肯定是自信满满的,哪里能听得进别人的话呢?于是,在岔道上,作者心中的两个人必然要有争执,争执不下,就打,打鸡眼了就拼命,最后,王朔一想,又不是说我自己,何苦拼个你死我活?你认死理儿,你不要形象拉倒,我还不伺候了呢!于是,一摔耙子不干了,让位给他汉武帝了,你不嫌磕碜你耍去吧。人称就变了,王朔退到一旁看热闹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主角戏份儿少了。对匈奴一战,重头戏是谋划,这时汉武帝这个决策者很拉风,很光彩,所以戏多,得主笔人露脸儿。等到了打仗的阶段,出力的是几个将军领着一大群群众演员,基本上没汉武帝啥大事,也就是说,没戏了。即然没戏,还演他干嘛?干脆,下场休息,换第三人称替补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不愿替汉武帝背锅了。你得承认,到了后来,汉武帝出了不少昏招,干了一些不太名誉的事,不仅无功,甚至有过,他自己可能还认识不到。若这时还把这些污点往自己身上抹,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啊!所以嘛,错误就让别人犯去吧,我何苦背这口黑锅呢?搁我我也不愿意,还是该谁的锅谁自个儿背起来吧。卸下这口锅还有一重要的事情可以做,冷嘲热讽,也就是可以对他指指点点了,要知,这可是一种很好玩很过瘾的游戏呀!如果不改人称,那不成了自己埋汰自己了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说过,我是度君子之腹,瞎猜一气,不知王朔先生的本意如何?或许,他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原因呢!只不过觉得用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来得顺遛,就改了也说不定。如果真的如此,算我白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4.结局还是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小说,有的人比较关心结局,有的人比较关心中间过程,有的人中间过程和结局都挺关心。至于关心过程好,还是关心结局好?这并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个定论。根据我的阅读经验,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类,下面分析一下这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我观察,大到宇宙,小到人生,再小到吃喝拉撒睡,都要遵循这样一条规律:有起点,有过程,有终点。拿人的一生来说,出生是开始,死亡是结束,中间是人生。小说也是如此,起点是开始,终点是结局,掐两头留当腰儿,这留下的就是中间过程。那么,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关心结局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结局未知。比如一本新小说,讲的是爱情故事,我首先想知道的就是最后是什结局,是终于结合了从此恩恩爱爱地过上了幸福生活,还是形同陌路分手了,再或者为爱而死成了一个凄美的浪漫斯?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在《金粉世家》里的钱老夫人,她喜欢大团圆式结局的书,就是一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篇幅较短的。这类小说情节相对简单,过程不一定多复杂,一般是类似于结局驱动的情形,一层一层铺垫,一步一步深入,一点一点地导入结局,最后捅破窗户纸,将结局敞开在你的面前。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对结局不满意的读者,甚至能找上门去与作者去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还有第三种情况,等到下面再说。接着看看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关心过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结局已知。比如我现在读的王朔的《起初纪年》,实际上叫《汉武帝传》亦可,汉武帝少年做皇帝,皇龄几十年,最后没有成仙,像一般人一样死了,功过皆显著,是一位知名皇帝。毛主席说他“略输文采。”这本书就是结局已知,我还是读得津津有味,主要读的是中间的过程。700页的大书,按五分之一开头和五分之一结尾计算,中间足有400多页,这是书的主干,看点大多集中在这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故事套故事,或者一个片段接着一个片段。这种情况,实际是把小故事或短故事充做过程来对待,也可视为关注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无理由的喜欢,也许就是习惯使然。有的人不管啥书,先翻到最后,了解了结局再从头看起。有的人,即便有剧透的愿望,他也克制着自己,不去看结局,而是从头看起,一页一页直到最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自己呢,以前是比较关心结局的,后来也关心上中间过程了,再到后来,也就是现在,我是通篇都关心的了。整体都关心,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特殊的侧重点。还可以理解为,按需要去关注,或者奶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就重视奶疙,不拘于两端还是中间。我赶脚,这有点自由阅读的意思。所谓自由阅读是相对于刻意阅读来说的,得哪读哪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重结局还是重过程我就瞎说到这儿,不知你们怎么看?欢迎说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5.谈论书时我们在谈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学像大树,评论就像藤,树承着藤,藤依附着树。没有树,藤难于爬高生长。没有藤,好像树也不见得不能活,除了点缀之外,可能还有点别的施予给树,这个我不曾得知。但评论之于文学却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有鞭策与激励作用,对读者有导读导学之作用等等。这是说文学与评论的关系。说到我自己身上,范围和高度都得收一收,降一降。我读的书谈不上文学,说的也算不上正经评论,充其量是看几本闲书写两篇读后感而已。对专业的正规的文学评论我无权置喙,只对自己的读后感掰扯掰扯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说长道短。一本书读完或没读完,有了感受便要说说,这块儿写得好,好在哪儿,那块儿写得不咋地,差在哪儿,跟背后评论人一个样。或者是拿两本书,两个作家来比较,《丰乳肥臀》和《百年孤独》乃个好,乃个差?《鬼吹灯》和《泰戈尔诗集》有什么关联?余华和莫言哪个高,哪个低?就这么说来道去的,这是说长道短。我没有名望,也没人求我给他的书做宣传和促销,因此,书评皆是自发的自愿的。既然是自己可以做主,不受别人支拢,那就可以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只要不犯法,就可说三道四,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这挺过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发泄情绪。读书只是一个由头儿,借此发泄情绪才是真情。所发之言,可能与书无关,多乌自己的情绪有关。喜了怨了怒了恨了叹了愁了悲了,都可借书中的某一部分甚至某一句话勾起,然后像开了大坝上的轧,各种情绪的洪水顺流而下,一泄千里,一发不可收拾。至此,跟书可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硬说它是书评也勉强凑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显摆显摆。我就是这样,读了几本书,唯恐别人不知道,想方设法要宣传宣传。明目张胆地鼓吹显得浅薄,不太好意思做,就换一种方式,写书评书介和读后感。如此这般不露痕迹地显摆了自己,还容易给人造成谦虚的印象。于是,目的达成,心中窃喜。如果有人说,张老师,你可不是显摆,你是博览群书,有真才实学,那是再好不过了,我会高兴得合不拢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或许也能做点贡献。如果说为己是私,为他人是公的话,那么我的评论是公私兼有,以私为主了。私的不说了,就是以上的三条。那四分之一为公则表现为何呢?可能碰巧满足了某个人的需要,比如他想读一本中国文学史方面的书,不知读哪本好,我正好写了《中国文学史》的书评,他恰好看到了,参考了我的意见决定读这本书。再比如,看到我发朋友圈介绍这本书那本书的不亦乐乎,朋友闲下来也读起书来,并且带动若干人也参与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我在评论书的时候,大部分出于个人的目的,谈的主要就是上面这几条,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发表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6.写作动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起初纪年》时我就想,作者为什要写这样一本书?为什么选定这样的内容?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来写?为什么不停地变换人称?为什么采用北京方言?为什么这么有魅力?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为什么?如果追着王朔问,恐怕他也答不上来。因为,他可能也没想那么多,再说了,有些事情也不是人为能控制得了的。比如,我想写一本畅销书,费劲巴力,使出吃奶的劲儿也不中,阅读量小得可怜,就是没人理。而人家可能没使出吃奶的劲儿,只是轻松加愉快地写,像小鸡下蛋般,咵嗒!生一双黄蛋,热销,圈粉无数,盘踞排行榜首居高不下。王朔就属于后种情况,但估计他也不是幸致,他也要花一番功夫的,搭上几十年的老底儿。也许王朔能一一回答所有的“为什么”,但你刨根问底没完没了他也会烦,指不定会对你嚷嚷,写就是了,看就完了呗,还问什么问?他不搭理咱们,那我就代他回答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借书取乐。这个“上”可不一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能把死说活,活说死,丑说美,美说丑,假说真,真说假,不知底细人的眼里,他简直就一仙儿,知道底细人眼里,那他就是一大忽悠。拿现代科学忽悠古人,把他们欺哄得一个愣一个愣的。一个新名词儿一套新理论抛出,随时能导致思维断层和短路,打断领导讲话,举手提问:老师请停一停,能解释一下这个名词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想像着古大臣小学生样地好奇好学好问,自己也憋不住,偷着乐。这多有意思啊!这叫做寓乐于书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逗弄阿娇一段可谓经典。上对阿娇说:“你听说有内招猫体质的人么?走在路上总能拣到奶猫,大雨天下雪天老有猫妈叼着崽儿堵你家门口,开窗就能钻进猫,那不是你拣到猫,是猫拣到了你,因为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娇,“对对对,我就是招猫体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招猫,就有逗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招招猫逗逗狗玩呗!可惜,却把阿娇给玩废了,打入了冷宫。想一想也不怨汉武帝,谁让阿娇有基础病来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起死回生的神功。《史纪》《汉书》等书里的人物都是死人,而这本书里却把一部分人写活了,至少汉武帝是沾上了现代气息。原来是一把枯骨,现在被加上了筋肉和血脉,再吹一口气,这人就喘上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至少兴奋激动是难免的吧?如有可能,我真想试试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自娱自乐,与读者同乐。自己玩得开心,让读者读的开心,逗出苦恼人的笑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没有。如果有,那就是再读一遍。或者是他的下一部书《起初竹书》,我猜如此,先把这话搁这儿,等待验证。说到这里,忽然有一首歌的韵律响起:你是我的开呀开心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心情郁闷时读读你,解除一切烦恼都,妥妥妥妥妥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终,王朔先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的快乐最多,有三重:自己的,书里的,以及想像中的读者的,归根结底都是他自己的。这三重快乐,乃是他写作的最大动力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7.八大家之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长之先生用了14天写就的《韩愈》,我用了4天方才读完,还有几篇附录文章是略读的,我挺抱歉,有些不太尊重作者。不过,还是有许多收获,略可抵过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童年不幸。韩愈三岁成为孤儿,由其长兄抚养,未及成年,长兄亦死,由嫂嫂郑氏养大。尽管家事不幸,但幸运的是,其家教未耽误,七岁就好学,出口成章,这不能不归功于兄嫂的教诲。这再一次印证那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身后,必有一个好女人。韩愈背后好女人,其嫂嫂该是当之无愧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仕途坎坷。韩愈仕途不顺,屡经贬谪。尽管如此,仍心怀家国,痴心不改。韩愈先后做了不少官职,沉沉浮浮,进进出出,有一些政绩,但如果与学识和学问相比,前者就有些逊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古文运动。书中简介古文运动,将之分为四期:一是古文运动前期,即孟子、司马迁一般人业已作着古文而不意识到是古文的时代;二是古文运动初期,即韩愈等有意识地倡导,并确立古文运动的基础的时代;三是古文运动盛期,即欧、苏诸人出,使古文入于定型化的时代;四是古文运动末期,即方、姚等出来,把古文只剩了形式而内容渐趋枯萎的时代。无疑的,韩愈在中是第一把交椅,也即唐宋八大家的首席名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文章有名。韩愈被贬阳山后遇赦,在郴县待命三月,在此期间著书立说,写出了著名的“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仁》《原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五文之中,《原道》尤为重要,其根本立场是民族主义和社会本位。因前者,他反对佛,因后者,他又反老(老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性》是宋明新儒学的过渡之物,从常识上立论,重申孔子性相近之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毁》,是一篇时论文,讲当时之君子“责人也详,待己也廉”“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原因是“怠与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仁》里,说明在“日月星辰”之属于天,“草木山川”之属于地之外,“夷狄禽兽”都属于“人”;人乃夷狄禽兽之主,所以,“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鬼》下个定义:“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五原”分别代表不同思想方面:宗教哲学--《原鬼》;形而上学--《原仁》;人生哲学--《原性》;政治哲学--《原道》;社会哲学--《原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除此之外,还有一篇特别有名的文章,叫《谏迎佛骨表》。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他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可见他意志之坚强,俨然是儒家的一个殉道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⑤交朋好友。除了柳宗元还有孟郊、贾岛、刘禹锡、张籍等这是我听说的比较有名的诗人是他的好朋友,还有许多我没听说的人都是他的朋友。用作者的话说,“韩愈永远是有群的生活的人。”仅十九至三十五岁这十七年间,他就结认识了千百人,这个数量可是不少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⑥苦中取乐,有一种乐观精神。《送穷神》说的是备车备船备吃物要把穷鬼打发掉,不管使出何法,终不能如愿,没办法,最后还是延之上座,同穷共苦吧!计有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毛颖传》是给毛笔写传,闻所未闻吧?还有《进学解》,着实幽了读者一默,也幽了自己一默,韩愈是一个懂得并善于幽默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⑦志铭立言。志铭文章占有很大比重,也许是淘汰的结果,也许是人情世故使然。不管怎么说,透出韩愈之重情重义性格,志铭以追忆,以留恋,以惋惜,以感叹。虽然暮气很重,仍不失生活的本真。谁大概都会思虑这样的问题,人死后能留下点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到这里,尚意犹未尽,待以后再继续挖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8.自传的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近和传记干上了,正读《起初纪年》和《韩愈》,手头还有两本《从文自传》和《老舍自传》。这两天满脑子回旋着传记、自传这俩词儿,他传,自传,传的什么呢?很想一探究竟,现将杂乱的思絮记录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为什么写自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按我的理解,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别人要求的,一个是自己的愿望。别人要求的,除了强迫,还得自己自愿方可。所以,归根结底,自传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己不愿意,一般情况下别人不会把笔塞你手上按到纸上对你用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什么时候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老了的时候,或者预感到来日无多快死了的时候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取得一定的成就或成功,有拿得出手的经历,功成名就,志得意满之时写。与之对应,惨遭厄运,死里逃生之后也要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别人有需要,或者认为对他人有用有益之时写。比如年高德劭,盛情难却,自己又有能力写传的即属此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传”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接传和挽救信息。我们记忆里的信息不会永远保存,遗忘的过程就是从一个故事到一个名字,再到一个符号,一个记忆碎片,最后形成空白。哪怕印象深刻的记忆,也会像坚冰消融,经不起时间的侵蚀。同事的老妈老了,每每见到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都要问,你是谁?我们若要写传,最好趁着没糊涂之前,或许能拾起一些记忆碎片,挽救一些信息,好让它们流传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传承和传授。把上一代或祖辈的好传统接续和传承下来,包括人生经历,生活的故事等等。我写的《还乡》实际是我的自传的一部分,讲的是爷爷奶奶的故事,讲的是我重走奶奶当年还乡的路,是我寻根的过程,也是我诠释“我从哪里来”的一段心路历程。《还乡》可以继续传播下去,我们的后代通过它,可以了解祖辈的一些情况,吸取一些好的文化和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专有之事,“传=亻+专”。事属专人,自己有,别人没有。自己经历,别人没有经历。比如痛苦的经历。那屈比窦娥冤,惨比孟姜女,愁比喜儿深的沉痛往事自然要写。比如有《牛棚□忆》《我的□半生》等等都是。我在《我的少年时代》里,就把自己被小狗吓得挠墙的惨痛往事写下来了。我认为,在我的少年时代,那是我最悲催的一次,虽然在别人眼里可能什么事不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种,传达善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道理与自传的最后目的有相通之处。无论经验还是教训,无非是希望能被后人借鉴和吸取。当然,邪恶之徒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邪恶,他往往也要借善意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要注意鉴别,别上了他的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传者,传播,传承也;传者,专也;传者,转达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9.文字有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沈从文不愧为现代文学的无冕之王,他的文字极富魅力,极具张力,极有感染力,很快就能让人入境、入迷。我现在正读他的《从文自传》,这书的第一部分是他童年的回忆,一气读完,读得我像得了癔症一般,一会儿心要萌化了般地感动,一会儿两眼发直魂儿飞到了童年,一会像淘气被抓到了般地沮丧,一会儿不知做了什么好梦般地呢喃。我深切地感受到,沈从文的文字有毒,且极具传染性。这毒,能使你产生幻觉,想什么就有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起童年就能回到童年。只需几行文字,三言两语,甚至只要一个字眼儿,你就着了道儿,进入了迷魂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他讲逃学,不说念书怎么沉闷,只说外面世界怎么怎么地好,街里边怎么怎么地热闹,你很自然地就跟他去了,看人家怎杀牛,看人家怎么打铁,看人家怎打架,看人家怎么打捞上游漂过来的木头,看得有滋有味,不知不觉就玩到了天黑,肚子咕咕叫,他回家吃饭去了,你还在发呆。回过味儿来想想,这段文字可不能让孩子们看见啊,孩子们一旦读了,魂儿会被勾去的,也学着他逃课起来那可不好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读他撒谎逃学挨打的事儿,我一下子又被传染到了,屁股隐隐作痛,似乎刚被奶奶的笤帚疙瘩打完。挨打的原因竟然惊人的相似--逃学,撒谎,奶奶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撒谎了,所以发现之后必被重罚。当然,轻飘飘的笤帚是打不疼的,也无需怎么忍耐。与沈从文略有不同的是,他要忍痛,靠着海阔天空的想象把痛苦熬过去,他声称锻炼了想象力,可见被打的次数不少。我呢,不疼也得装疼,想象被上了重刑般地痛苦,呲牙咧嘴,涕泪横流。只有如此,奶奶才可能信了我会痛改前非,方才把我饶过。他讲跟人家打架,一对一,很公平。但我是多么羡慕加嫉妒啊!我小时候很结实很灵巧的,不但能跑能跳,且摔跤有两下子,班对班的孩子没有对手,比我高一头又粗又壮的张天鞍子被我摔得pia pia的。可是,我不准和人家打架。和外人打架,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让大人知道了,必挨一顿胖揍。后来我核计了一下,这架还是不打为好,于是从那以后再没主动打过架,实在躲不过的有限的几次,我也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唯一一次要动手时,我说,你打两下子得了,我是不屑于还手的,对方看我这么怂,也没好意思出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沈从文的文字有毒还表现在,勾起了我的乡愁。转眼离乡已近四十年,虽然离得不远,中间也没少回去,但故乡已物是人非了。故乡已经定格在我的童年,与现在隔着五十余年。我童年的影像已远去50光年,我童年的欢声笑语已跑出50年x音速的距离,且方向不明。想追它们是不可能了,只有到记忆之中去打捞。能捞到的东西也有限,加之记忆也不可靠,于是产生了淡淡的失望,都怨你,勾引我干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上种种,皆说明,这文字有毒。但尽管有毒,我还是爱上了它,并且上了瘾。那,就让这毒性来得更猛烈些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0.书读哪儿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想我读过上千本书,搁过去不说封候拜相吧,也要弄个一官半职,我却一个不个儿,啥也没混上。一千本书相当于过去的上万卷书了,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下笔却连个鬼也无,别说诗圣了,连圣的一半“土”字都沾不上边,本土作家、草根诗人都没资格当上。由是,我很狐疑,我的书都读哪儿去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真的问一问自己,书都读哪儿去了?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回答,强迫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今早上班路上,经过一阵发散思维和广泛联系,我突然就有了点想法。我想,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比如说天天吃饭,饭都吃哪儿去了呢?这个问题似乎就容易些了。你只要简单做个类比,书读哪去的问题就有了点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沿着这个思路追问饭都吃哪去了,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吸收了,长到身上了;二是消化吸收后把废物渣滓排除体外了;三是储存起来等待消化和吸收。简单说来,无非也就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书呢?是不是也可以模拟这一过程?我以为是可以的。那么拿这套程序往上套,就能找到所读书的去处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书里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呢?我且简单粗暴地归结为知识、观点和方法吧。这些东西也是粮食,是一种精神食粮。有些东西一时消化不了或用不上,要储存起来,待将来使用或消化。有些是消化不了的,属鸡肋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得找个地方存起来,说不定将来能用上。最理想的去处是把它们消化了,变成营养,进到血液,进到骨子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除了以上两部分,第三部分是被排除的,也就是遗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不说吸收的,也不说遗忘的,只说说储存的这部分。我不懂解剖学,也不懂生理学,只能靠猜测和推理来寻求知识储存的方式方法和库房了。首先,我把这个库房定位在大脑,至于是左右还是右脑,大脑还是小脑,我不知道。其次,我将储存知识的结构大概分下类,有三类:一是网状或五斗橱七斗橱式的结构;二是链条辫子式的结构;三是混沌无序的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种,上中药店买次药就了解了这种结构。比如甘草放在二层左二抽屉,党参在二层右一抽屉,左手一抓,右手一抓,齐了。这种结构,存储和提取一般是按自己的分类标准设计的。把小说放在一排,这一排里有外国小说,中国小说,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等等。《三国演义》,在一排三格,《百年孤独》,在一排二格,《曾国藩》在二排四格,《林肯传》在三排六格,如此这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种,以时间为轴,镶嵌各个时期的作品。这个再多说一句,除了书里的时间,这种结构更重视你读书的时间。换句话说,你越是新近读的书,它越是清晰可靠,反之则模糊缺失,就是这么个意思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种,无序,一团浆糊。这种结构,如果无序也可以称为结构的话,肯定是存在的。说它无序,一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它的“序”,二是它本身不需要序这个东西。至于怎么存储知识的,可能是随机的行为,得哪儿放哪儿就是了。至于如何提取记忆,恐怕不大能解释清楚,是开动自动搜索引擎,还是把库存全翻一遍,就不得而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吧,书读哪儿去了的问题目前我也就能说到这种程度。说实话,自己都非常不满意,感觉太牵强附会,简直是胡说八道呢。不过,或许有那么一句两句地被我蒙对了呢?那岂不是应了那句话,叫做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得也是得嘛,咱不贪,有一得就知足,知足就常乐嘛,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1.脾性是怎样炼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从文自传》的前半部分,觉着他一颗童心像小王子一样,纯情似水,深怕捧在手里化掉,掉到地上碎掉,让人生出一种情不自禁的呵护之情。到了中间部分,略一过渡,画风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转,让人看到了铁与火的一面。这个半大孩子,被投入到杀人修罗场之中,去经受血雨腥风的击打。他写道:“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被把头砍下,我可以说全部懂透了……”他的文字虽然平和,像是不经意之间,又像是说若不相识的其他人的经历,但能让你闻到浓浓的血腥味,随之而来的是惊悚和厌恶。七百个,那可是大活人啊!即便是看着杀七百只鸡,我估计也能把人看吐出来,发誓再也不吃鸡肉了吧?我不知,这截然不同的环境,会对主人公脾气性格的形成产生怎样的影响?毕竟,他才十四五岁,还未定性,正是邪魔外道入侵的关键阶段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金在《怀念从文》里,深情地回忆了和沈从文交往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渗透的是陌陌温情。我们从他的文章中尽看到“平静”、“温和”和“微笑”这样的字眼儿,即便在动乱年代受到打击和迫害的年月里,也都不愠不火,没有悲痛欲绝大起大落的举动。显见得,沈从文已经修炼得韧性十足,耐受力极强的了。追溯到他的军旅生涯,看来那时似乎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或许已经种下了恶毒、残忍以及生硬、充满戾气的性格种子,但是被后来的岁月磨掉化去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这里,我有些犹豫,也有些迷茫。童年的悲伤和痛苦的经历,对于人的后来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那样简单的问题。也说那一代的人,有的人童年挺幸福,一路顺利地长大,但遭受同样的打击甚至不如沈从文的严重,便崩溃了,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沉湖的,让人扼腕叹息。辩证地看,童年的不幸,不见得是后生的不幸,也许还成了后生的救星呢!当然,如果可以选择,谁也不会去选择它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从作者的笔触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不幸二字,进入到文字内核,也找不到这两个字。与之正相反,快乐,却比比皆是。这不是很奇怪吗?以我的粗陋的心理学知识积累,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的事情,在书里似乎是不应该。我认为可能的事情,在书里却是不可能。给人一种唱对台戏的感觉,整个的让我弄拧了,我感到很尴尬。也许是我考虑事情太简单了,事情本来是错综复杂的,是不容简化处理的吧?也行许是我把事情看得太复杂了,哪来那些因为所以?疼了就哭,乐了就笑,本能反应不是也能说得过去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把自己给难住了,模棱两可。怎么办呢?还是接着读这本书的下半部分,看看作者自己怎么说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2.宁做无事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是动物,动就是他的宿命。不动,是石头,是死物。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动上,不动就没有意义可言,也没有意思可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无事也要动,动着动着就做出了事情。做出了事情才能体现意义。其实,做不出来事情的动,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动,本身就是其价值,就是其意义。差别可能在于动的主体,即谁在动上面。石头动,砂粒动,树叶动,是他动,是被动,它们本身可能没有感觉,也就谈不上什么意义。作为动物的人的动,也有被动,比如被风刮跑,被水冲走,是被动之动,但更多的是主动,比如公园晨跑,下河摸鱼。主动,就是意识支配的活动,这一过程就是意义。这样说来说去,还是抽象,说不明白。为了弄明白它,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顽童周伯通无事做,左手和右手打架,练出一手左右互搏的功夫,这是一门绝技,平常人是练不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霍金手不能动脚不能动他也没闲着,心里十分忙着呢!他不停地动脑,不停地思考,才做出了比手脚健全全都能动的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上面两个人闲着就是闲着,能省力气就省,能省脑力也省,他们就不会有那样的成果。老顽童没有绝技护身,说不定早被打死了。霍金省省脑力,说不定也会安详地早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从文自传》,放眼望去,所叙述的中心词其实就是一个字,动,或者说是另一个字,忙。沈从文是个爱动的孩子,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没事就往外跑,跑到这儿跑到那儿,今天跑完了明天还跑,后天也跑,一直跑一直跑。跑出去干什么呢?可以说能干的都干,不能干的他也去学,去尝试,有许多事就从不能干到能干,从不知道到知道了。他一天到晚很忙,就是忙,他从小忙到大,又从大忙到老,到老了也不闲着。从他的自传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若不是上山爬树下河窜街越巷地紧着忙活,他就不大可能会这个又会那个的成了一个十项全能选手。如果他不去忙而是在家里猫着,吃饱了睡睡足了懒得吃的话,就不会写出《边城》《湘行散记》那么经典的作品。写不出这些作品,我们就不能一饱眼福,岂不可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有人主张静的,把静与动对立起来,坚持静,反对动。这样一来,两者就有了排斥性,非此即彼,你要么静,要么动,必须选边站。我觉得这就有些僵化了,容易使人走向极端。严格说来,静也是一种动,只不过这种动的尺度、速度以及程度小或微弱罢了。绝对不动那不叫静,那是死。死静死静的,长此以往,那还有个什么意思呢?当然,有这种追求的人也无可厚非,如果你就认准了这种静,你追你的去吧,别人无权干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总觉得,我再强调一下,是我的感觉,倾向于动,动手动脚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凡能动者皆动,调动全体器官动起来,忙起来,这才无愧于动物这一称号。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死物都因动而维护了自身的完整,更何况活物呢?退一步讲,即使动过,忙过之后,没有看到效果,没有体察其意义,我仍然主张动起来,忙起来,我宁愿做个无事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3.真假张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王朔可真逗,冒充完汉武帝,又冒充张骞,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由得你不信。可以说在这部书里自由穿越,想客串谁就串谁,王朔这支笔可是运用自如,好使得很。他说顶着张骞的名字出使,一去就是十年,回来后写了《留匈十年记》,向上级也交待他(张骞)的问题。当时,王朔回来想找张骞,好商量俩人互换角色事宜。通过别人口里得知真张骞已死去多时了,王朔很是惊喜,得来全不费功夫,顺坡就下了驴,“遂日后以张骞闻于世”。感情王朔不说,谁知道真张骞原来只是贡献出了一个名字,功劳可是人家王朔立下的。这可真是千古奇闻,冒名顶替第一案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在《留匈十年记》中说,去西域的路上,被匈奴人的一个部落劫持,几经交涉,被赐给阿一姑娘为夫,实则给人家出苦大力,天天不是铲牛粪就是放牛羊。他说,那苦固然能吃,那累也能扛,但皇上交给他的使命没有完成,这可不行,于是他就设法逃跑,中间几次出逃均被逮回,有一次甚至都逃到边界上了依然被狗给撵上叼回去了,幸亏那是智商比较高的藏獒,被女主人反复叮嘱要抓活的,不然还不给撕个稀碎。后来,跟阿一生了两个孩子,完成了对匈奴女人的使命,这才放他上路去完成皇家的使命。可是,刚走出不远,又被匈奴单于的人给抓了,刚出狼窝入又虎穴。不过,这次也还幸运,虽经历一番波折,还是阿一给讲情通融,这才没被当间谍处死。遂令留置茏城,监视居住,不得擅自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后来,他在茏城做小买卖,暗中收拢出使时带的旧人,积蓄力量,找一个单于大祭的机会逃出茏城。这次是走的迂回路线,西辕北辙,将单于给骗了,绕道去了西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再后来,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出使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相比较而言,我认为王朔的叙述比史书上的记载更,怎么说呢?更有骨头有肉,更有声有色,更有故事性,读之,仿佛亲历亲临。不仅如此,一边读,一边你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甚至会产生同步的反应。你想啥呢?我说的是,他形容匈奴人的形象时,你的眼晴仿佛能看到;他讲匈奴人说话时,你的耳朵仿佛就响起了那叽哩咕噜的说话声;他讲起牛粪时,你的鼻管里充满了牛粪,哦不,是粪臭味;他讲手把肉时,你闻到的是,腥膻味,因为,做手把肉必须你先去杀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这一段时间王朔就做这件事出长差去了。我说呢?他一开始是扮汉武帝的,不知为啥扮着扮着不干了,又还给了人家。原来是客串张骞去了,可能是张骞这趟出国游更有意思吧?我不知道,后边他还会扮谁去玩玩,东方朔?司马迁?谁能说得准呢!让我接着往下读吧,看看他还有什么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4.《老舍自传》Ⅱ又一苦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不久,读李长之作品《韩愈》,得知韩愈3岁丧父,未过几年,母亲也去了,由哥哥抚养,哥哥在他十几岁时去世,他是由嫂嫂养大的,韩愈可说是一个苦孩子出身了。这两天,我开始读《老舍自传》,发现,老舍一岁多一点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的天蹋了大半边,另外那小半边由她的母亲独立支撑起来,家无恒产,米无隔夜,单凭母亲靠给人家洗衣物做零活维持全家生计,艰难地把年幼的老舍和他的姐姐养大。我这才知道,老舍也是一个苦出身,又来一个苦孩子。想到这里,鼻子有些发酸,心里挺不好受,过去年代里,天下苦出身的苦孩子何其多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舍在自传里对于童年的穷苦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强调了童年的苦对于之后人生的重要影响了。包括孝敬母亲,自身人格的形成,人生和事业的追求等等,都透出童年经历的影子或者是那时打下的烙印。依我的理解就是,没有前边的苦,也就不会有后边的甜;没有苦出身苦孩子的经历,他也就不大会刻苦学习,成为一个大作家,他那些经典作品也就不大可能面世,他也不能那么出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从他稍后的论述方式中学来的。他在第二章里说,没有“五四”,他不可能变成个作家。“五四”给他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他接着说,第一是“五四”使他思想变了,“五四”运动送给了他一双新眼晴。第二他说,“五四”运动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最后他说,“五四”运动也是个文艺运动。有这些因素汇集到一起,就促成了老舍走上了文艺这条路。按照这个逻辑,若非童年的苦孩子,再加“五四”运动,便无后来的老舍,这就是老舍要表达的意思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就想知道,苦出身是好还是坏,我们该怎么看待童年的苦?说实话,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也有些吃惊,怎么说到这上面来了?有无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呀?再说了,苦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因与他本身关系不大,甚至与其父母的关系也不大,最大的成因应该是社会和时代这个大背景,也就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仅从个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似乎真的没有必要去深究。但我的好奇怂恿我,还是要了解了解才好,一旦挖掘出点别样的意义呢,岂不是意外的惊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也不老套了,说什么辩证地看它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励志成才等等,我只想知道,在别人看来是苦的童年,童年他自己的感觉是不是真的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好像没资格。因为我的童年挺顺利的,虽谈不上多甜,但也谈不上苦,在别人的眼里不仅没有苦的成色,还有不少令人羡慕的东西在里边。所以,我无法拿我的童年经历来回答这一提问。但是,我可以拿我父母的经历做例证。父亲是梦生,没见过爷爷,是奶奶把他一手养大的。母亲三岁没娘,是她的婶婶养大的。从父母的身上和言谈中,我没有发现他们童年痛苦的阴影和创伤。也许是当时确实也痛也苦了,但经过时间这位良医的治疗,痛苦已经消失殆尽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头再看看韩愈和老舍,他俩有一个共同点,我说的不是他们都搞文学这一点,而是幽默和乐观的品性。照理说,穷苦孩子该当衣不暖腹不饱愁眉苦脸才是,怎么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培养起乐天的性格来呢?真是挺奇怪的。我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可是一时半会儿想不通,只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为他们高兴,至于具体原因,只好留待以后有机会再研究了。如果你知道原因,向你请教,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5.《起初纪年》ll精神会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朔在《起初纪年》里,一会第一人称当汉武帝,一会客串张骞出使西域;一会和公孙弘辩论,一会和张王骞朔对话。看似在玩,像小孩玩过家家,玩得热热闹闹,不亦乐乎,实则并非玩那么简单。我想,他是在表达,在抒发,在质疑,在交流,在辩论,在对话,把这些心灵对话付诸文字,他的关键点应该是敲到自己的精神会餐上。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和大家一块儿?你就看话语权的流转就该知道,作者是牢牢地把持不放的。别人,是参与不进去的,至多是配角,更主要的是围观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找的这个载体很合适,一则时间间隔足够久远,可以形成大量的中间空白,让他任性发挥。二则可以隔离意识形态上的伤害,说轻了说重了说深了说浅了没大关系,没人用心去对号入座。三则思想和内容比较成体系,特别是内容非常宽泛,涵盖了历史哲学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可谓五脏俱全。题材信手拈来,他可以大展身手,信马由缰,不必费心去捏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和公孙弘的辩论赛,这才是真正的“舌战群儒”。有时是单口相声,有时是不对等的辩论,实际上是独白。偶尔,拿公孙弘扮一下他者,也就是内心里的另一种声音。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辩论的主题实质是对儒家文化的质疑,或者是作者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应该说,他的认识与当时以公孙弘董仲舒为代表的尊儒派是有抵牾的,所以他才要与其辩论。通过辩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骞与汉武帝的对话,又把话语权调了个过儿,这把是张骞也就是王朔的主场,积2000多年的后现代研究经验之集大成,向汉武帝诠释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搁我是汉武帝也蒙门,2000年,同样叫汉语,不会比两门外语之间的沟通容易多少。好在有王朔居间做翻译,不然一定是驴唇不对马嘴,啼笑皆非。作者通过张骞也好,汉武帝也好,夸夸其谈,是说给谁听呢?你说了,当然是说给读者你我他了。可也对。不过我倒认为,他也是说给他自己听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我们猜测一下其效果如何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汉武帝啥反应?我不知道。公孙弘啥反应,我也不知道。张骞什么反应,我还是不知道。硬要我猜的话,他们的反应都可以浓缩成一个字: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朔本人什么反应,估计有很多,其中不会少了戏谑这一方面,看着读者读得津津有味,还有写读后感的,还有拍腿叫好的,王朔忍不住把脸拧到背人处,坏笑不已。这个老同志,他在挑战读者的智商呢吧!笑完别人,他一定要反问自己,说这些玩艺儿,我自己信不信呢?信的话,那他可能疯了;不信的话,瞎编就差不多坐实了。这,怎么说呢?挺尴尬的吧?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6.《李煜》ll苦甜的次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一段时间闹“书荒”,爱民兄弟从家里找出桃花潭水著的《李煜》给我应应急。我把这本书放单位,抽闲看上两页,每天看一两章,现在基本读完了。按照惯例,凡我过手过目的书,都要留点痕,以示我读过了,且有收获,有感悟,以及可能还有看法和意见,把它们记录并保留下来。实在地讲,这次读李煜,并没有强烈的集中收获和感悟,有的只是零零碎碎的感想,以及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些联想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找他的同类做下比较,毋宁说是做下强化。挺巧的,我找到了一个,刘禅。二是找其异类,也是着意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有何不同。这个也算如愿,我找了两个苦孩子来和他配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同的同和同的异。亡国之君李煜,他的宣泄渠道是诗词,将离愁别绪化为一首首词,一句句诗,可谓声声血,字字泪,道尽了彻骨寒心的痛,讲尽了浓如墨色的愁,唱出了凄风苦雨的悲。如果没有那些诗词,后世之人大抵不会记得李煜何人。话说回来,记住了又能怎样呢?我处在那种环境下,可能也比他好不到哪去,甚至还不如李煜。这是从治国方面说的。说到诗词,那就更不行了,不说也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与李煜遭遇相同的亡国之君是刘禅,从亡国的境况和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上看,他俩可真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呀!可刘禅亡国后的路子与李煜却截然不同。他到了司马昭的手下,并没愁眉苦脸,反而是眉开眼笑,乐不思蜀。刘禅的宣泄口是享乐,以“乐不思蜀”的专利发明人身份而留名百世。姑且不论刘禅是装傻达到逼真的境界,还是真的傻,反正他是骗过了以狡诈著名的司马昭,舒舒服服地度过了残年,竟活到近七十岁,这在古代皇帝里可是为数不多的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异的异和异的同。甜孩子or苦孩子?李煜是相对于苦孩子出身,他是另一个极端,他是一个甜孩子。刘禅也算是一个甜孩子,虽然被刘备摔到地上,但那是父母双全有人疼有人爱的童年。而韩愈是苦孩子,老舍也是一个苦孩子。这俩和前边内俩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对是童年不幸,后来挺幸福,是先苦后甜。一对是前边生在福堆儿里王候之家贵不可言,后来沦为亡国君,可谓先甜后苦了。先苦后甜的不用说了,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可以gameover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先甜后苦的这对,我们的心态就挺复杂了。就有我个人来说,如果这苦主积极上进,可能还能搏得一些同情和怜悯。对那放任自流自甘沉沦的,不仅不同情,还要生出怒其不争,甚至有幸灾乐祸的情绪。所以,对先甜后苦的苦孩子,人们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其根据,可能就是看他争不争气,他争气,自己也努力,就能得到同情,这叫自救他救。他不争气,自己都放弃了努力,别人还救他干嘛?那是没救了。由此得出一个教训来,遭受挫折的时候,也就是苦了的时候,你千万别气馁,你若气馁,是没人拉你的,你一定没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7.何谓幽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近读《老舍自传》,开始就给我来个下马威。第一章的标题是:童年习冻饿。请注意这个习字,以及冻饿的搭配。接着,他在主题词里写道:“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再请你注意这个“无父无君”。接下来他说:“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请注意这里的“上了天”和“落了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端详了半天,反复确认好几遍,没错,半页纸,一百多个字,安放了三颗小炸弹,或者说埋了三个包袱,每一个抖出,或者爆炸,都能带来强烈的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个,习冻饿。若说习,习文,习武才是正常。至于习冻饿,大冬天光不出溜地到外边跑一圈,冻得咝哈的,这是习冻,少见。三天不吃饭,或者只吃猫食那么大点东西,还得干活如常,装得像个饱人似的,这叫习饿,也少见。在心里演习了这种方式的习,让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我怕那冷;随后肚子里咕噜咕噜响起来,我也怕那饿。但只要你用上习,理解他是习以为常了,理解他是努力学习了,你没法不心生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个无父无君。让人一愣,总木回事?断章取义地说,无父无君,禽兽也。老舍不会咒自己吧?我的真实反应是,一咧嘴,不是寻常的咧嘴,是上火了之后嘴唇干红,一咧之后裂了一道小口那种,咧了之后,“咝”的一声,还想咧,但不敢了,怕痛的那种咧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个是很对仗。把自己与灶王爷配对,还满对仗的。更有一层,是你说不清他怎么就抬高了自己,怎么就占到了灶王爷的便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么多年,我就没彻底整明白这幽默,光知道它能逗人发笑,不知为什么,不知它的原理是什么,不知它的触发机制是什么,也就是说,不知道它是怎么个幽默法?这个东西是天赋还是后天可学来,自己能不能变得幽默?总之是有许多疑问。我现在停一停,马上去查幽默这个词条,一会儿回来继续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查幽默词条,摘录几条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什么是幽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定义不好理解的地方是意味深长。因为你的意味和我的意味标准不一定一样,你以为可笑的,我可能得哭。所以为简单起见,可以把意味深长这条去掉。幽默就是有趣或搞笑。这样就好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幽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幽默最富于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幽默是一门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幽默能力与智商成正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幽默常给人带来欢乐,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和风趣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了,书就抄这么多。如果把这些条条往前面老舍的文字上套,基本条条符合,拿测幽仪来测测,一定显示出三个词:幽默,幽默,幽默。可是,好像还没有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幽默为什么能惹人发笑? 我查资料,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既然如此,就让我亲自来胡乱分析分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笑的临界值,我给它定义为“笑点”。有的人笑点高,比如较严肃的人,非100度不笑;有的人笑点低,60度就憋不住了,80度笑得喘不上气来,100度就不行不行的了,超过100度干脆就要了命。再说幽默这一方面,就是不同温度的点心,喂给大家吃。60度的幽默使一少半的人笑得挺开心;80度的幽默使一大半的人笑逐颜开;100度的幽默使几乎所有人笑开了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我的胡说八道,如果你觉得有道理,不妨点个赞!如果你有更合理的答案,欢迎你指点一二,十分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8.老舍亲解《骆驼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前读《骆驼祥子》时,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也写了一些读后感。这回读《老舍自传》,发现老舍专辟一章谈《骆驼祥子》,读了之后,感觉又增加了不少对这个小说的了解,特别是说到创作它的过程,这是以前没有接触到的。这可以说是老舍以作者的身份对作品的自我鉴定。我相信,这会与自传一样真实、权威。下面将有关内容摘录下来,以备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背景。老舍说,《骆驼祥子》是“七七”抗战前一年也就是1930年写的。这部小说是老舍作职业作家的第一炮。如果打不响,他就放弃职业作家的念头,该教书教书去。如果这炮能打响,他就准备走职业作家这条道。果然,一炮打响。但是,老舍此后并没有安心作职业作家,不是他不想,是形势和个人的生活不允许他心想事成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来由。怎么想起写《骆驼祥子》的呢?老舍说,也是那年的春天,一位朋友和他唠嗑,说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卖了车,又买了车,又卖掉了,总之是三起三落,到了还是个穷光蛋。老舍听完这个故事,马上意识到,这是一部小说的好素材,就把它预定下来了,我给这个素材标上号,这是素材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素材2:好像还是那位朋友讲的,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哪知这还能转祸为福,他竟乘军队移动之机,拐了三匹骆驼溜了回来。这是素材料2。经过老舍的加工,素材1+素材2=《骆驼祥子》。这就是这部小说的由来,作者本人提供,真实可靠,你尽管放心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写法。怎样写祥子?这是老舍原话,可见作者毫无保留,坦诚相待,我们可要好好学习领受啊。我缕了一下,大致是四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步是给祥子定好位,他就是主角,他就是核心,到啥时都居圆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步是写他的外围,他的同伴,他的车主,他的顾客等,用现在的词讲,就是建立他的朋友圈。这样一来,人物就不再单细,眼见着丰满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步是写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拉车不同于逛街,要出大力流大汉,刮风下雨更遭罪。这些工作的场景写下来,就把祥子写活了。你只要闭眼冥想,感同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步是生存和人性。老舍说,他构思时就想,一个车夫也应当和别人一样有那些吃喝而外的问题。他也必定有志愿,有性欲,有家庭和儿女……很自然地,虎妞就被引出来了。有男有女,有情欲,活色生鲜,故事性就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自评。老舍对《骆驼祥子》下的定语是:“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他的自评可概括为“四好一差”。“四好”:一是落笔准确,不蔓不枝,没有敷衍;二是注入感情,笔尖能滴出血与泪;三是作风略改,走出一条非幽默的路子;四是从容驾驭口语,“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活了。“一差”是,他最不满意的地方是结尾太慌了一点。若让我看,没啥慌不慌的,一个人命运就是一条线,走到终点再也回不了头,无论本人,还是他人,只好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边的内容大部分是摘录,稍稍加工一下,如果查重,恐怕那个“率”是挺高的,因此,不能当论文公开发表。如果作为学习资料是完全可以的,我觉得从这一章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构思与写作方式方法的指点,说不定能使我从读者的身份,转到作者的身份,这是极有可能的啊。有好处大家得,把它抄下来,跟大家分享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9.《老舍自传》ll老舍之五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06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老舍自传》里,有一节是老舍对三个孩子将来从事职业的希望,进一步讲是围绕职业作家这个职业而发的专业指导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节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他首先拿木匠作比,他说:“一位木匠的态度,据我看:(一)要作个好木匠;(二)虽然自己已成为好木匠,可是绝不轻看皮匠、鞋匠、泥水匠,和一切的匠。”他接着说,此态度适用于木匠,也适用于文艺写家……写家不该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而把别人踩在脚底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段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平等,作家并不比别人高出一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舍说,他有三个小孩,除非自愿,且极肯努力去当作家,他是决不鼓励他们的。他说,因为在他的眼里,木匠、瓦匠或写家子也就是作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用我的方式可以这样表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木匠∥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木匠=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舍说,如果孩子选择当木匠,劝他当个好木匠,别不多言,因为他不懂技术而无言可劝。如果他决定去作文艺写家,那老舍可是有话要说,而且非常的有话可说。我给老舍要说的话归结为“五问”,或者称为“五条忠告”也都合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①第一问:你有了什么准备?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准备,老舍给支出三招,也就是忠言:一是去练习文字,争取把中文写通顺了;二是至少要学会一门外语,给自己多添上一双眼睛;三是须去生活,增加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这三招我偷偷地装兜里了,成了自己的财富,感谢老舍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②第二问:你是不是以为作家高贵,木匠卑贱,才舍木工而取文艺?假若是的话,那老舍就要驳斥和批评他一番了,见文首的内容可知。若不是这个理由,那就得好好掂量掂量。并以自己为例,告诉孩子,作家一事无成,不仅养活不了自己,还浪费了资源。并郑重发问:(作家)高贵吗?啊,世上还有高贵的废物吗?这一问的忠告是,为了追逐所谓的高贵而当作家,那是不切实际的,打错了算盘,干脆打消了这个念头吧。我似乎也有这种思想倾向,汗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③第三问:是不是以为写作比别的更轻而易举?答案是否定的。老舍说,文艺不是轻而易举的东西,你若想借它的光得点虚名,它会极厉害地报复,使你不但挨不近它的身,而且会把你一脚踢倒在尘土上。这一问里与上边第二问有点重叠,但我想老舍是从切身体会来讲的,总之是作家这个职业,一点也不比别的职业容易就是了,所以,你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还是不要轻易潮乎它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④第四问:“你若干文艺,是不是要干一辈子呢?假若你只干一年半载,得点虚名便闪躲开,借着虚名去另谋高就,你便根本是骗子!你须认定:干文艺并不比作木匠高贵,可是比作木匠还更艰苦。在文艺里找慈心美人,你算是看错了地方!”我说一句题外的话,老舍之所以没拿作家与洋车夫作比,恐怕是因为《骆驼祥子》的缘故吧?如果祥子是木匠的话,估计他也不会拿木匠说话了。我这是胡乱猜的,不知能不能曲解了老舍先生,若真如此,我很抱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五问:老舍说,你别以为我干这一行,所以你也必须来个“家传”。老舍没问,我替他问问:你以为作家是可以世袭或遗传的吗?这个答案也是否定,不是家传,但可以选择。你选择木匠就当木匠,而且要当个好木匠;你选择作家就当作家,要当个出色的作家你必须认真地去做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老舍的五问,整体上看,首尾衔接,①和⑤扣了头,形成一个闭环。可见,老舍的问题和忠言真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虽然我已年近花甲,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了,但我还是很受启发,受到了点拨。待退休之后,我就来个再就业,当个职业作家受活,把下半辈子赌进去也说不定呢!到那时,我就从第一问开始着手准备……你的意下如何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