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红火热闹的社火

维中

<p class="ql-block">文:陈维中</p><p class="ql-block">图:网络配图,侵权立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社火是我国民间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簿行歌过,颠狂社舞呈。”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足见社火游艺活动历史的悠久。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辞旧岁,迎新年的庆祝时日,民间习惯上从农历腊月廿三(小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而延至二月初二,其时间之长,地域之广,文化丰富,内涵深邃是世界上任何节日都无可比拟的。庆祝过程中,最热闹的时节莫过于除夕之夜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除夕之夜烟花爆竹响声不绝于耳,合家团聚,共餐年夜饭,穿新衣,话家常,喜乐空前。迎新年的情景:“烟花爆响升空间,五彩缤纷布满天,新春佳节喜庆日,欢天喜地庆新年。”便是真实的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元宵节,别称上元节、灯节,各地民间都会举办大型的社火活动。从前,人们将手工制作的瓜果、蔬菜和各种动物等造型各异的纸糊灯笼悬挂在沿街店铺外或街边,供人观赏。夜晚,张灯结彩,洋溢着喜乐的气氛。因此,元宵节又称为观灯节。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民间流行的“二人台”小戏——《拜大年》就演绎了青年男女元宵节观灯、报灯名的情节,其中的唱曲:“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白生生;茄子灯,紫茵茵……”特别诙谐有趣。元宵节举办的社火游艺活动,热闹非凡,俗称闹元宵。有诗记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火树银花彩灯照,社火活跃龙狮舞,神州尽现狂热潮。”也因此,人们称观灯和观看社火表演为“看红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元宵节华灯初放,在举行社火活动的广场或街边早已云集了远近而来看红火的男女老少人群。各路表演队伍服饰华丽,浓装艳抹,有序地展示精彩的艺技。在震天响的鼓乐声中,秧歌队踏着舞步,手持花扇和彩带,手舞足蹈,腰肢扭着优美的姿态,婀娜飘逸。表演推花车、坐花轿和跑驴的颠狂夸张,十分滑稽,惹人发笑。跑旱船的步履轻盈流畅,如行云流水,真像船在水中漂荡。舞龙队雄姿威武,多人配合黙契,将龙腾演绎得如龙戏水,翻江倒海。虎舞队蹦跳翻跃,骄健的身驱虎虎生威。抬搁、脑搁是将孩子扮成古装或传统戏曲人物形象,绑在高高的杆子上,大人们扛杆,充分展示孩子们的才艺和胆识。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演员们踩着特制的长木棍高出看热闹的人群,用花花绿绿的服饰妆扮成各种人物角色,扭着腰肢摇摇摆摆,亳无恐惧,展示着高超的踩高跷艺技,不时地赢得人们的喝彩。社火的热闹非凡,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的色彩,成为元宵节亮丽的风景,令人愉悦开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随着时代的更迭,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火游艺活动在不断地创新。社火已不拘一格,融入了许多现代时尚生活的元素,而且从服装、道剧、舞美的设计到灯光的配置都有了大幅度改变。爱好社火活动的表演者,也在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博采众长,提高艺技,有些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如踩高跷的翻滚、跳跃和狮舞梅花桩的站桩、跳桩,二人默契配合可与专业演技媲美,毫不逊色,令人叹为观止。目前踩高跷的艺技与狮舞的表演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无论城市或城镇的建筑物到处装饰着闪烁迷幻的霓虹灯,夜幕降临流光溢彩。昔日欣赏纸糊灯笼已成为历史,留在人们心中成为美好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间的社火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它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是民间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牢牢地扎根于民间生活,与时俱进,它会永远地传承和发扬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2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