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近古稀 结缘葫芦丝

邓美凤

<p class="ql-block">从小就喜欢乐器,可是在温饱都没解决的童年和青少年,都只能是梦想。</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后,省吃俭用花费400多元买了一台手风琴。八十年代初,那几乎是我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也是当时我家最值钱的资产。</p><p class="ql-block">于是,开始了艰苦的自学。不懂乐理,没有老师,没有教材,好在会唱的歌,我就能唱出曲谱,这样也能拉出个调调。但终因工作繁忙、家务负担重而没能坚持。我家曾经最贵重的资产,也成了“文物”。</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一晃到了退休之年。一位忘年之交的年轻朋友,送我一支葫芦丝,我一直作为珍贵的礼物存放在家里。</p><p class="ql-block">今年来海南,我突然想起这个默默等我13年的葫芦丝,我想是时候该与它亲密接触一下了。于是,跨越山海带它来到保亭。</p> <p class="ql-block">去年12月中旬,一次遛弯到七仙广场,悠扬的葫芦丝令我驻足观看。这是一支来自各地的候鸟们组成的团队,可以零基础免费参与学习玩乐。真是机缘巧合!当时毫不犹豫的就报名参加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初学者陆续来了十几位,由队长刘老师亲自教学。刘老师性格随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义务教学能做到这样,令我敬佩!</p> <p class="ql-block">学了没几天,疫情开始大面积爆发,各种兴趣活动团队都宣布休假,直到春节过后二月上旬才开始恢复活动。这期间,县里组织候鸟文艺汇演,我们葫芦丝团队的老队员开始排练节目,是葫芦丝情景剧表演《沂蒙颂》。在3.8日在县影剧院演出获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为了欢庆取得的成果,3.16日团队在七仙岭旁的黎家农家院举行联谊活动,要求团队成员都要进行葫芦丝表演。于是,有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葫芦丝表演,也因此产生了这个美篇</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老学员坐席。</p> <p class="ql-block">电吹管演奏</p> <p class="ql-block">新学员坐席。</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参加葫芦丝团队活动,像个新入学的小学生,很新奇、很兴奋。</p> <p class="ql-block">葫芦丝团队的演出服有二套。一套是红色民族风套裙,另一套是绿色民族风套裤。我的服装是热心的老队员借我用的。</p> <p class="ql-block">学了不到二个月就开始表演,虽然是玩,也还是有种久违的进考场的感觉。眼睛一直盯着谱子,其实也没看谱,我这老花眼不带花镜啥也看不见,只是没敢抬头看人~</p> <p class="ql-block">我和队友合奏的《绿岛小夜曲》。</p> <p class="ql-block">槟榔树下,丝竹声声。欢声笑语,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好景致、好心情!大家相互拍了好多照片,来记录这开心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槟榔树丛中的黎家农家院。</p> <p class="ql-block">联谊活动结束后的会餐,同举杯,共祝愿:候鸟的生活比蜜甜!</p> <p class="ql-block">平时的排练场所:七仙河畔的长廊里。看绿水青山,听琴曲悠扬,闻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后,看到老队员精彩的演奏,有了新的期待,希望自己也能年年精进,玩出人生夕阳的绚烂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最后请欣赏:</p><p class="ql-block">葫芦丝团队在保亭候鸟文艺汇演中的照片与视频</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3.8日</p><p class="ql-block">地点:保亭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演出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