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博物院部分馆藏文物随拍

红色一小兵(hsyxb)

<p class="ql-block"> 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滨河西路北段13号,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并改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起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万件。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楼外形轮廓规规整整,高高的台阶基体上,三个从小到大向上排列的四方棱台形楼体相接而成,看起来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我曾于2018年10月30日到访过山西省博物院,现整理当时随拍的几张馆内藏品照片,与美友们共享。</p> <p class="ql-block">一 山西省博物院展出的省内文物</p> <p class="ql-block">鎏金高足铜杯</p><p class="ql-block">北齐(550-577年)高10.8厘米、口径5.8厘米,山西省寿阳县库狄迴洛墓出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釉高足杯</p><p class="ql-block">隋(581-618年)高7.2厘米、口径7.7厂里米、底径3.9厘米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彻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卧牛</p><p class="ql-block">唐 (公元616一907年) 山西省翼城县上高村出土。高17.7cm</p><p class="ql-block">红陶立牛</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高14.5cm</p> <p class="ql-block">木雕真武坐像 明 高65厘米 </p><p class="ql-block">此坐像圆脸,双目俯视,高鼻,重耳。身穿交领内衣,外罩无领宽袖长袍,胸前系带下垂,一手抚膝,另一臂弯曲胸前,一腿支起,另一腿盘曲在腹前,脚心向上,坐在一莲台之上。</p> <p class="ql-block">彩漆木雕关公立像</p><p class="ql-block"> 清(1644年—1911年)</p> <p class="ql-block">彩绘骆驼佣</p><p class="ql-block">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山西省太原市沙沟村斛律彻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马具装备</p><p class="ql-block">陶马</p><p class="ql-block">北齐(3550---577年)高37㎝。</p> <p class="ql-block">青釉马俑</p><p class="ql-block">北魏(386---534年)高分别为37.2和27.6㎝,大同市司马金龙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秞风帽俑;青釉骑马武士俑;青釉武士俑</p><p class="ql-block">北魏(386---534年)高分别为30;22.8;21㎝,大同市司马金龙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北朝壁画墓壁画</p><p class="ql-block">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壁画,位于忻州市兰村乡下社村。</p> <p class="ql-block">古兵器</p><p class="ql-block">瓷雷 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瓷弹丸 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铜弩机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铜鸣镝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p> <p class="ql-block">赵孟之御戈;先城戟</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玉柄腰刀</p><p class="ql-block">清(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鸟尊(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4号墓出土)为第一代晋侯燮父暮出土,是晋侯用来祭祀天神的器物,其上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p><p class="ql-block">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西周晋侯鸟尊作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它以“凤鸟头象首尾”的独特造型闻名于世,构思奇妙,纹饰精美,造型独特,是青铜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蟠螭纹甗</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夔凤纹鑑</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474年)山西省长子县牛家坡7号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夔龙纹盘(战国)</p><p class="ql-block">潞城潞河村7号墓出土</p> 炭盘<br>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br>取暖工具,下有三足可平放,上有长链可悬挂。 <p class="ql-block">伯卣</p><p class="ql-block">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一一公元前771年)1960年曲沃县曲村出土。盖口与圈足均饰蝉纹一周。盖、腹饰兽面纹。腹上部中间饰兽首,云雷文地。盖、腹、圈足均有扉棱。兽首型提梁。全器黑亮,花纹清晰,盖内和器底有铭文“白乍宝尊彝"五字。</p> <p class="ql-block">错红铜络绳纹壶</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770_476年)万荣县庙前村出土。</p><p class="ql-block">以络绳网格为单元 采用先进的嵌红铜工艺,饰有以三角纹、树叶纹为阳衬的四组怪乌纹,姿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虎头匜(yi)(公元前776--476,太原市北赵村赵卿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匜是商周时期的舀水器,用于祭祀前或宴客前为客人净手之用。</p> 编镈(b6)<br>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夔龙菱凤纹编铸5件 散鸡纹编簿14件,大小相次,音字相接。经测音分析,19件成套编铺,扩展到了四个半八度,38个音,音色完量。在己知的春秋编钟里,音响效果无出其右者。 <p class="ql-block">夔凤纹罍(春秋时期)</p><p class="ql-block">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通高36.3厘米,最大径37.8厘米方唇外侈,小口,束颈,溜肩,圆腹,下腹内收成平底。肩部两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大小不一。自器口至下腹部以绹索纹带为界分别装饰斜三角回纹、夔凤纹、蟠螭纹、窃曲纹和垂叶纹。器型端庄,纹饰采用高浮雕形式构图,清晰美观。为晋国青铜器上乘之作。</p> 镬鼎<br>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山西省太原市赵卿墓出土<br>这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耳间距129厘米。据(周礼、、镬( huo)鼎用以煮牲,依形制大小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此鼎当为牛镬。<br><br> <p class="ql-block">彩陶罐</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中期,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存。罐身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器身完整无缺,图案完整。</p> 陶壶(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翼城县枣园村出土) <p class="ql-block">彩陶盆</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山西省方山县峪口乡征集。</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立像</p><p class="ql-block">辽(912---1125年) 征集于山西省大同市</p> <p class="ql-block">郭妙姿造释迦摩尼</p><p class="ql-block">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山西省太原市华塔村出土,高41cm。</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商)</p><p class="ql-block">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酒器。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鳄鱼)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龙形觥也为山西省博物院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洪武金锭</p><p class="ql-block">洪武金锭1972年10月,太原市南郊黄陵村明晋王墓陵园内出土,长9.4厘米,两喘宽5.8厘米,腰宽3.8厘米,高2.5厘重1946克,成色95。锭面镌刻文"潞州洪武二十三年折收秋粮赤金五十两五钱重提调官吏冯璃司吏李朝挺库子王士成长史司监销司吏马九思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日进颜验银匠阎思中煎辟银匠赵公敏"这枚金锭的出土填补了中国以往黄金无大锭的空白。与此锭同时出土另一金锭,形制一样,重量稍轻,为1891克,文字只残留"五十两"。</p> <p class="ql-block">黄绿釉琉璃香炉 明</p> <p class="ql-block">琉璃狮座</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楼</p><p class="ql-block">西汉 1969年运城市侯村出土。又名百戏楼,楼为五层,下为池塘。楼身通高1.04米,底盘直径0.45米。上面戏楼有人物观戏造型,下面池塘中还有鱼和鸭子在游泳。</p> <p class="ql-block">二 山西省博物院展出的其它省文物</p> <p class="ql-block">石雕罗汉像</p><p class="ql-block">辽(916--1125年)高45cm,内蒙古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彩纽带提梁鸡冠壶;绿釉龙柄提梁壶</p><p class="ql-block">辽(916---1125年),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凤首瓶</p><p class="ql-block">辽(916---1125年)内蒙古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金饰品</p><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兽头形金戒指 北魏(386---534年)</p><p class="ql-block">双马形金饰牌 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刺猬形金饰战国(公元前475---221年)</p><p class="ql-block">均为内蒙古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铜马佣</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铜轺车</p><p class="ql-block">东汉(25_22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铜执戟/戈骑马俑</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p>